我們進入了一個雕塑展廳,。 這個展廳里大都是意大利雕塑家的作品,其中有米開朗琪羅的二件作品《垂死的奴隸》和《被縛的奴隸》;還有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著名的雕刻家,“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的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的作品《Gabii的阿耳特彌斯》,。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比意大利更執(zhí)著于石雕藝術(shù),,從古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直至今日,意大利人在創(chuàng)造雕塑作品的路上從未停止過。熱愛雕塑,對意大利人而言,,大概是自古以來的情懷所致。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1513-1515。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1513-1515 垂死的奴隸雙目緊閉,并不像垂死,,好像在微睡;胸前的繩索象征著暴力與專政,,但他沒有表現(xiàn)出極度的痛苦,,也不是為掙扎而顯出痙攣,而是一種擺脫了苦難的昏迷,。似乎沉重的勞動已使他疲憊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腦后,右肘彎曲在胸前,。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再一次醒來與暴力與死亡搏斗。 《被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1513-1515。 《被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1513-1515 被縛的奴隸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zhuǎn)折,,體現(xiàn)了巨大的內(nèi)在激情,。似乎這個奴隸將要迸發(fā)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面部表情顯露出堅強不屈的意志,。有人稱這尊雕像是“反抗的奴隸”,。在這里,人的尊嚴得到了高度體現(xiàn),。藝術(shù)家以卓越的技巧使這塊冰冷的石頭產(chǎn)生出生命的活力,。 《垂死的奴隸》與《被縛的奴隸》雕像原是用來裝飾教皇朱理二世的陵墓用的。由于種種原因,,這兩尊奴隸雕像并沒有安放在陵墓前,,而是轉(zhuǎn)送給了別人,現(xiàn)在被收藏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shù)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并稱為文藝復興后三杰,。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瑪利亞·巴貝里尼·杜格利奧尼》,朱利亞諾·菲內(nèi)利,,1626-1627年,。 《瑪利亞·巴貝里尼·杜格利奧尼》,朱利亞諾·菲內(nèi)利,,1626-1627年 這位女士是教皇烏爾班八世的侄女,,在1621年22歲時死于分娩。仔細看女士的鬈發(fā),、絲質(zhì)的外衣,、衣領的蕾絲花邊,你能相信這是石頭的嗎,。 朱利亞諾·菲內(nèi)利(giuliano finelli,,1601/1602-1653),意大利雕塑家,。 《戴面紗的女人》,, 安東尼奧·科拉迪尼。 《戴面紗的女人》,, 安東尼奧·科拉迪尼 雕塑家用完全不透明的大理石塑造出了若隱若現(xiàn)的面紗,、臉龐和衣衫,似乎風一吹,就會撩開她的面紗,。 安東尼奧.科拉迪尼(Antonio CORRADINI 1668-1752),,意大利雕塑家。 《巨蟒皮同的征服者阿波羅》,,意大利,。 《巨蟒皮同的征服者阿波羅》,意大利 皮同(Python)是希臘神話中居住于德爾斐地方的巨蟒,。出自于荷馬的《阿波羅頌歌》,。我去過希臘的德爾斐。古希臘人認為,,德爾斐是世界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臍”。 提坦女神勒托懷上了主神宙斯的兩個孩子,,即阿波羅和阿耳忒彌斯,。嫉妒的赫拉派皮同去迫害懷孕的勒托。由于懼怕赫拉,,所有神都拒絕庇護勒托,,勒托只有逃到阿斯忒利亞島(即提洛島)上去分娩。阿波羅長大后立即去找皮同尋仇,,因此來到德爾斐,。這時德爾斐的神諭屬于該亞。皮同逃入該亞的神示所,,而阿波羅大膽地闖了進去,,在女祭司所坐的巖石裂縫那里用箭射死了皮同。由于擅闖圣地,,阿波羅受到了懲罰:眾神創(chuàng)立了一個皮提亞競技會,,阿波羅被命令主持此競技會,以作為對他的褻神行為的贖罪,。 《寧芙與蝎子》,,洛倫佐·巴爾托里尼,,1845年,。 《寧芙與蝎子》,洛倫佐·巴爾托里尼,,1845年 寧芙(Nymph)是希臘神話中次要的女神,,有時也被翻譯成精靈和仙女,也會被視為妖精的一員,,出沒于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靈,,一般是美麗的少女的形象,喜歡歌舞,。它們不會衰老或生病,,但會死去。它們和天神結(jié)合也能生出神的不朽的后代,。很多寧芙是自由的,,有些寧芙會侍奉天神,如阿爾忒彌斯,、狄俄尼索斯,、阿波羅、赫爾墨斯,、潘神,。寧芙的腳被蝎子蟄了,她手按傷處,、眉頭緊蹙,,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 洛倫佐·巴爾托里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意大利雕塑家。 《拯救普賽克的厄洛斯》,,卡諾瓦,,1787-1793年。 《拯救普賽克的厄洛斯》,,卡諾瓦,,1787-1793年 這尊塑像取材于希臘神話,美女普賽克受到妒嫉她的阿芙羅狄忒的種種虐待與折磨,,又奉命為她去地獄取來“睡眠”,。當她好奇地打開裝著“睡眠”的盒子后,普賽克受惑并沉沉地睡去,。厄洛斯終于找到了昏睡的普賽克,,并從她臉上拂去“睡眠”,用雙手將她抱起,。蘇醒后的普賽克向他伸出玉臂,,以接受這一幸福的會見。這尊雕塑不僅表面極其光潔,,而且形式感也很強,,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厄洛斯那一對向上伸展的翅膀與仰面橫臥的普賽克相互照應,,加上厄洛斯伸出的右腿,在構(gòu)圖上正好形成了穩(wěn)定的X形,;厄洛斯俯身去親吻普賽克,,普賽克則伸出雙臂接受這一真摯的撫愛,兩手臂的環(huán)抱,,使內(nèi)圓外展的造型彼此交叉,,柔美的姿態(tài)與放射形的動勢更加強了雕塑的輕盈感;普賽克身下的衣物被雕鑿得那樣得細軟,,使人們幾乎忘掉了它是大理石作品,。 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意大利雕塑家,,新古典主義雕刻的代表。他的作品標志著雕塑從戲劇化的巴洛克時期進入到以復興古典風格為追求的新古典主義時期,。 《受刑的馬西亞斯》,。 《受刑的馬西亞斯》 馬西亞斯(Marsyas)是希臘神話中的森林之神,他竟然向被尊為太陽神與藝術(shù)之神的阿波羅挑戰(zhàn),,比試誰的奏樂技巧更勝一籌,,落敗后被判將身上的皮活生生地剝?nèi)ァ5袼苊枥L的正是他被懸吊在松樹上等待接受懲罰的情景,,馬西亞斯看著準備向其施刑的劊子手,,痛苦萬分的臉部表情被凹陷部分的陰影襯托得惟妙惟肖。 《美惠三女神》,,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公元2世紀。 《美惠三女神》,,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公元2世紀 美惠三女神指的是希臘神話中分別代表著嫵媚、優(yōu)雅和美麗這三種品質(zhì)的三位女神,?!度瘛返袼苤谱饔诠?世紀,一件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這尊三女神雕塑人體比例勻稱,,肉體豐腴,人物動作輕松自然,,沒有嬌柔做作,。相互搭肩的形式將三人連在一起,,對立統(tǒng)一,,變化,、和諧,形成一曲美妙的韻律,。 《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公元前2世紀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2世紀,。 《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公元前2世紀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2世紀 ?在古希臘神話中,, 美少年海爾瑪弗狄忒是赫爾墨斯(Hermes)與阿弗洛狄忒(Aphrodite)的兒子,, 他拒絕了水仙子薩拉瑪西斯(Salmacis)的仰慕追求, 水仙子為了能與他永遠在一起,, 遂要求主神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 從此海爾瑪弗狄忒成為雌雄同體。女性的軀體顯得如此柔弱無力,,但參觀者繞雕塑走一圈,,就會發(fā)現(xiàn)其男性生殖器清晰可見,其造成的夸張效果令人驚訝不已(我沒有拍雕塑的背面),。海爾瑪弗狄忒身體下的床墊是意大利最偉大的雕塑家貝爾尼尼1619年的作品,。這個豪華的床墊可是大理石的哦! 《赫拉克勒斯和他的兒子忒勒福斯》,,羅馬,,公元前1-2世紀。 《赫拉克勒斯和他的兒子忒勒福斯》,,羅馬,,公元前1-2世紀 希臘神話中雅典娜的女祭司奧革是阿耳卡狄亞國王阿琉斯的女兒,她與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相戀,,生子忒勒福斯,。國王獲神的預言:如得外孫,將遭不幸,。奧革怕父親發(fā)覺,,便將嬰兒藏于雅典娜神廟。女神大怒,,降鼠疫懲治阿耳卡狄亞,。阿琉斯知女兒藏嬰之事,下令棄嬰于路旁,。后為獵神阿耳忒彌斯的赤牝鹿所撫養(yǎng),,奧革被迫逃到密西亞,嫁給了密西亞國王,。而忒勒福斯長大成人后,,獲知其母下落,,前往相聚。 《戴頭盔的雅典娜》,,又名《韋萊特里的帕拉斯》(Statue of Athena known as the Pallas of Velletri),。 《戴頭盔的雅典娜》,又名《韋萊特里的帕拉斯》 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女神的全稱為: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韋萊特里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1797年,,人們在韋萊特里附近的一座羅馬莊園廢墟中發(fā)現(xiàn)了這件雕塑,。 《Gabii的阿耳特彌斯》(So-called Artemis of Gabii)。 《Gabii的阿耳特彌斯》 Gabii 是距離羅馬約18公里的一座古城鎮(zhèn),,阿耳特彌斯(月神與狩獵女神)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這件作品是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原作的羅馬臺比留時代(Tiberius,14-37年)的復制品,,現(xiàn)藏于盧浮宮,。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著名的雕刻家,,“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 《坐著的馬爾斯》(Seated Mars)。 《坐著的馬爾斯》 Luigi Valadier (1726-1785) 在1780年根據(jù)《Ludovisi 的阿瑞斯》(Ludovisi Ares)復制的青銅雕塑,,1935年起在盧浮宮展出,。高度1.50米。 《Ludovisi 的阿瑞斯》,,阿瑞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戰(zhàn)神,,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馬爾斯。原來是公元前320年左右的希臘雕塑,,一般認為是“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的斯科帕斯(Scopas,,約前395-前350年)的原作。這件羅馬復制品,,1622年經(jīng)過意大利最著名的藝術(shù)家貝爾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修復?,F(xiàn)藏于羅馬國立博物館所屬的Palais Altemps 博物館。 《德墨忒爾》,。 《德墨忒爾》 德墨忒爾(希臘語:Δ?μητρα,、英語:Demeter),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農(nóng)業(yè),、谷物和豐收的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德墨忒爾教會人類耕種,,給予大地生機,。她具有無邊的法力,,可以使土地肥沃、植物茂盛,、五谷豐登,也可以令大地枯萎,、萬物凋零,、寸草不生??梢宰屓藫碛邢碇槐M的財富,,同時也可以讓人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還有四座雕塑,,名稱和作者不詳。 名稱和作者不詳 名稱和作者不詳 名稱和作者不詳 參觀結(jié)束了,。小楊導游帶著我們快速穿過兩個展廳,,回到了入口大廳。 二次參觀盧浮宮,,總是手忙腳亂,。是認真聽講解,慢慢欣賞呢,,還是抓緊時間拍照片,,糾結(jié)得很。現(xiàn)在可以明確了:拍照片,,還要把展品的說明小牌子拍下來,。回來之后,,慢慢欣賞照片,,再根據(jù)說明,查證作品的背景,,例如:作者生平,,展品的內(nèi)在含義等。這個過程很有樂趣,。當然有機會在巴黎住上一段時間,,每天去盧浮宮看看,那是最好了,。 |
|
來自: gdqylzz453 >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