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長度為 1334 字 21 圖,,建議閱讀 6 分鐘 - - 思考時間 XX 分鐘 - - 可先收藏后閱讀,能分享就最好不過了 - (今天在后臺回復(fù)【拾花】,,隨機獲取你的當日專屬花語) 這兩天朋友在微信里找我,,問怎么隔壁家的米仔蘭長出的那些淡黃色花苞,,竟然開出了白色的花瓣?而且不是都說它的花像小米嗎,怎么又開出了大米的范? 雖然他懶到連張照片都沒給我拍,,所說的植物也一定不是米仔蘭。但我已經(jīng)知道他所指的植物是什么了,那是前幾期講過的九里香,。 于是,借此機遇,,寫寫本期的主角——米仔蘭,。 米仔蘭,最早在清代趙學(xué)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出現(xiàn),。 既然已經(jīng)有了至少數(shù)百年的歷史,,所以盡管《中國植物志》所記載的中文學(xué)名是米仔蘭,鄉(xiāng)間對它的稱呼還是非常多的,,諸如碎米蘭,、魚子蘭之類,以其形態(tài)取名的比比皆是,。 至于米仔蘭這個名字,,其實也差不多。因其小花如粟米,,芳香如芝蘭而得名,,有時候直接簡稱為米蘭。 米仔蘭,,隸屬于楝[liàn]科米仔蘭屬,,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它集中分布在中國的華南地區(qū)一帶,,特別是兩廣地區(qū)的低海拔山地疏林或灌木林中,。目前福建、四川,、貴州和云南等也栽培不少,。 它的莖干跟九里香的很像,老枝干的顏色是白灰或淡黃灰色的,,而當年生的嫩枝為綠色,。 莖上也都是布滿小枝,不過米仔蘭的幼枝頂部被有許多星狀銹色的鱗片,。 米仔蘭的小葉對生,,摸起來是厚紙質(zhì)的質(zhì)感。葉片的數(shù)量一般為3-5片,,變種可以去到7-9片,。它與九里香最大的其中一個不同點是,米仔蘭的葉軸和葉柄具有狹翅,,而九里香并沒有,。 有些人種了很多年的米仔蘭,,等到開花了才發(fā)現(xiàn)是九里香……如果能在未開花前,去留意有無狹翅的話,,相信是可以避免這個尷尬的局面發(fā)生的,。 說到葉子,我個人覺得米仔蘭的更具美感,。不僅是因為其顏色更淡雅清淺一些,,更重要的是葉子幾乎都會一致地保持向內(nèi)收攏,努力向上生長,,仿佛共同在拱衛(wèi)著枝頂那些米粒般大小的花朵似的,。 米仔蘭的花香也是一種清新的味道,畢竟有個蘭字擺在那,。但是有些人對于它的香味,,卻一點感覺也沒用,怎么聞都聞不起來,。 它腋生且呈圓錐花序狀的花朵,,近看粒粒金黃,顆顆飽滿,,遠看則像是一串果子,,總在葉子之間若隱若現(xiàn)。 沒錯,,黃色的是它的花,,分為雄性花和兩性花。盡管小巧,,但很精致,。每一朵花都含有由5枚淡黃色圓形裂片組成的花萼,以及由5枚金黃色花瓣組成的花冠,。 在花朵剛開時,,5枚花瓣會緊緊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球狀的樣子,,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是它的花瓣,。 等到單朵花的花期快結(jié)束時,,花瓣邊緣才開始露出一絲棕色,,而花瓣先端圍成的小口也隨之更明顯。 有時候,,我們還能在它的花序軸上面發(fā)現(xiàn)一些小水滴,。 很久以前,我一度以為這是黎明前后產(chǎn)生的露珠,。但后來,,好奇心讓我伸出了手指頭沾了沾,,小心翼翼地舔了舔,發(fā)現(xiàn)竟然是甜的,!于是我便知道,,這是它的花蜜。 很明顯,,它的目的是吸引昆蟲過來授粉,,畢竟花朵太小了,而且光靠香味成功率不太高,。 于是乎,,從此以后,我在米仔蘭旁邊喝咖啡就再沒加過糖…… 順便提醒一下,,并不是所有植物身上的小水珠都能嘗,,比如滴水觀音葉尖處的水珠是有毒的。 另外再說一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花茶,,綠茶和紅茶還比較少見?;ú柚饕?/span>珠蘭和茉莉兩種,,珠蘭即米仔蘭。 不過如今茉莉依舊受歡迎,,珠蘭則在市面上幾近消失,,只剩老一輩的人習(xí)慣采集米仔蘭的花朵泡來喝了。 米仔蘭的果實跟九里香的有點類似,,為卵形或近球形的漿果,,成熟后也基本都是紅色的。但最大的不同,,是米仔蘭的結(jié)實率不高,。 我很少看到它能結(jié)果,所以小時候用來扔同伴的武器,,還是九里香的果實方便又趁手,。 講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