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顯達 戰(zhàn)爭奇跡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有的時候,甚至不可思議,。 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志愿軍27軍的班長譚秉云就是一位超級牛人,他曾一個人連續(xù)炸毀3輛坦克,,美騎二師被堵住8小時動彈不得,,用一己之力從美軍瘋狂反撲之下救下了他所在的部隊。 譚秉云回國后,,他的家庭被授予“英雄之家”稱號,。 憑著一己之力就給美騎二師制造麻煩的譚秉云,有著什么非同尋常的故事呢,? 1921年,,譚秉云出生在四川江津(現(xiàn)屬重慶),,小時候家里窮,曾給同村的地主當過放羊的娃子,、干農(nóng)活的長工,,盡管他很用心,但還是遭到了地主的不少打罵,。 那時候,,譚秉云雖然想不通窮人為啥老是受地主壓迫和欺凌,但為了能夠活下去,,也還是像父輩們那樣忍氣吞聲,,默默承受痛苦。 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譚秉云的人生走向,。 為了補充兵員,一個帶隊進村掠奪的蔣軍軍官把譚秉云當作壯丁,,抓進了軍營,。 在軍閥混戰(zhàn)中,譚秉云一直處于很茫然的狀態(tài),,不知道自己為誰而戰(zhàn),。每每看到蔣軍士兵搶掠財物、欺壓百姓時,,譚秉云都十分厭惡,,難道自己要為這支欺壓百姓的隊伍戰(zhàn)斗嗎? 當他內(nèi)心彷徨,、苦苦掙扎的時候,,一位朋友給他聊起了我軍在根據(jù)地給窮人分田地和優(yōu)待俘虜?shù)氖隆D莻€朋友說,,自己的家鄉(xiāng)解放后,,地主被打倒了,家里分了好幾畝地,,窮人翻了身,,當了家,不再受地主的欺壓了,,鄉(xiāng)親們都說,,解放軍是咱窮苦人自己的隊伍,跟著解放軍干,,窮人將來才會有好日子過,。 朋友的這些話,讓譚秉云的心里豁然起來,,這不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隊伍嗎,? 在一次不經(jīng)意的遭遇戰(zhàn)中,,譚秉云從蔣軍部隊的苦海中掙脫出來。在我軍發(fā)起沖鋒的陣前,,他直接放下武器,,當了俘虜。按照我軍的政策,,想加入我軍的可以直接加入,,不愿加入的就直接發(fā)路費、遣散回家,。 【被俘的蔣軍接受教育】 譚秉云成為我軍的一名戰(zhàn)士后,,也才真正知道老百姓為什么喜歡這支隊伍,很多被俘的蔣軍士兵為什么喜歡加入這支隊伍,。在人民軍隊,,講究官兵平等,同甘共苦,,沒有軍閥習氣,,也沒有等級之分,大家就像一家人那樣,,噓寒問暖,,相互幫助。這支軍隊被稱為人民子弟兵,,是替窮苦人打天下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支軍隊絕不拿民眾一針一線,,每個人都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服務(wù)。 這讓譚秉云有了歸屬感,,他也真正明白了自己在為誰而戰(zhàn)了,!譚秉云的戰(zhàn)斗潛能徹底激發(fā)出來。在陳毅,、粟裕的三野部隊發(fā)起解放上海的戰(zhàn)役后,譚秉云帶著為新中國而戰(zhàn),、為人民而戰(zhàn)的豪情,,端著機槍,冒著炮火,,不顧一切地沖向垂死掙扎的蔣軍,。他勇猛沖殺,為大部隊打開了突破口,,榮立了三等功,。 朝戰(zhàn)爆發(fā)后,,譚秉云又積極響應(yīng)號召,成為志愿軍的一名戰(zhàn)士,。 當時,,他是宋時輪第9兵團27軍麾下的一名班長。入朝沒多久,,就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與美軍鏖戰(zhàn),。長津湖之戰(zhàn)的慘烈與悲壯,驚天地,、泣鬼神,。看到自己的戰(zhàn)友一個個倒在嚴寒之中,,譚秉云以超乎常人的戰(zhàn)斗意志,,一路上窮追不舍潰逃中的美軍。經(jīng)此一戰(zhàn),,譚秉云立了一次三等功,。 1951年4月,志愿軍發(fā)起第五次戰(zhàn)役,,凌厲的攻勢打得“聯(lián)軍”節(jié)節(jié)敗退,。 沒過多久,“聯(lián)軍”總司令李奇微就從志愿軍的后勤補給上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針對志愿軍后勤補給薄弱這一弱點,,故意拉長戰(zhàn)線。同時,,通過若即若離的磁性戰(zhàn)術(shù),,纏住志愿軍,企圖把志愿軍吸引到離后方補給更遠的地方,,再行反撲過來,,一口吃掉。 李奇微的設(shè)想很快被彭老總識破,。他下令,,前方一路猛追的志愿軍,立馬交替掩護,,反轉(zhuǎn)后撤,。 看到志愿軍不追了,李奇微也趁機組織美軍發(fā)起了瘋狂的反撲,。一方面,,美軍的飛機晝夜不停地猛轟志愿軍的后勤補給線,另一方面,,李奇微又發(fā)揮美軍的機械化和機動作戰(zhàn)的優(yōu)勢,,企圖用快速穿插,,一舉掐斷前方志愿軍的退路。 志愿軍戰(zhàn)士的兩條腿,,要跑過美軍汽車的四個輪子,,面臨嚴峻挑戰(zhàn)。讓前方部隊從美軍反撲的魔爪中安全地撤退出來,,兇險萬分,。 糟糕的是,譚秉云所在的27軍追擊得最兇猛,,前插最厲害,,到了漢江以南后,才收到志愿軍匆匆發(fā)來的后撤命令,。 美軍密集轟炸下的漢江,,成為了27軍安全后撤的一道坎。 此時,,譚秉云所在的27軍239團7連奉命在漢江南岸一條公路旁的小山上緊急修筑防御工事,,阻擊美軍反撲,爭取足夠時間,,掩護大部隊過江,。 1951年5月24日,譚秉云帶領(lǐng)4班戰(zhàn)士挖好了散兵坑,,隨時準備阻擊戰(zhàn)斗,。 美軍到來之前,譚秉云仔細地觀察了一番這里的地形,,他發(fā)現(xiàn)自己防守的公路地段,,正好夾在了山巖與小河,地勢陡峭且非常狹窄,,是對付美軍坦克最好的阻擊地點,。 當天晚上,坦克轟隆隆的聲音由小變大,,譚秉云知道敵人要到了,,他身邊只有幾個人,如果依托構(gòu)筑好的散兵坑阻擊敵人,,可能無法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wù),。 情急之下,譚秉云讓戰(zhàn)友們守好陣地,,自己則橫下心,來到公路旁,,他想靠自己的超近距離攻擊炸毀敵人的坦克,。 譚秉云看到路的盡頭出現(xiàn)了美軍坦克,,心跳得特別快,他藏在草叢后隱蔽下來,,等著最接近的那一刻,,給予敵人致命一擊。最前面的那輛坦克距離他還有大約15米時,,譚秉云微微支起了身體,,一手拿著手雷,一手隨時準備著拉開手雷的插圈,,就等一個時機沖上去,。 在坦克相距只剩下兩三米時,譚秉云用力將一顆手雷丟了過去,,準確地落在了坦克的車燈上,。 由于沒有炸到重要部位,坦克也還是向前開動著,,美軍四處尋找譚秉云的位置,,還沒等他們找到,譚秉云又扔出了第二顆手雷,,這次炸到了坦克的動力系統(tǒng),,坦克立即趴窩了,里面的人也被炸死炸傷,。譚秉云非常高興,,一邊躲著敵人射來的子彈,一邊摸向第二輛坦克,。到了合適的距離,,再次扔出手雷,命中目標,,一團巨大的煙火從車內(nèi)竄起,,坦克內(nèi)的美軍想趁機逃跑,被躲在暗處的譚秉云一槍擊斃,。 山險路窄的地形,,漆黑一片的夜晚,加之前面突如其來的爆炸聲,,以及驚慌逃命的士兵,,一下子把后面的美軍打蒙了。他們以為,,前面有志愿軍的重兵埋伏,,紛紛往后退去。這時,譚秉云忽然感覺臉上有什么東西流過,,一摸才發(fā)現(xiàn)額頭上不知什么時候被彈片劃傷,,流出了血。他趕緊跑回陣地進行了包扎,,準備迎接敵人的下一波攻勢,。 由于視線、地形所限,,驚魂未定的美軍遲遲不敢行動,。直到天亮視野開闊后,美軍才再次組織了攻勢,。他們先對前面坦克趴窩的地方進行了一番炮火覆蓋,,接著便讓坦克在前開路。此時,,趴在路旁散兵坑躲避美軍炮火的譚秉云,,早已嚴陣以待。不一會兒,,一輛美軍坦克又駛?cè)肓俗T秉云的攻擊范圍,,這次他輕車熟路,只用一發(fā)手雷就將其炸毀,,趁敵軍不備,,又擊毀了緊接著的一輛汽車、擊斃兩名駕駛員,。 從夜晚炸毀第一輛坦克開始,,到天亮第三輛坦克又被炸毀,譚秉云帶領(lǐng)的班已經(jīng)為大部隊過江爭取了整整8個小時,。美軍廢了很長時間也才把這趴窩的三輛坦克和一輛汽車從在這條狹窄的公路上清理出去,。等他們繼續(xù)追擊時,譚秉云已經(jīng)接到上級撤退的命令,,帶著戰(zhàn)士們?nèi)プ反蟛筷犃恕?/span> 為掩護大部隊后撤,,一個人把美騎2師阻擊了8個小時。這樣的傳奇戰(zhàn)績,,放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罕見的,。這一戰(zhàn)績的取得,固然有著地理地勢等自然因素,,但譚秉云的膽大心細和勇敢頑強,,是最重要的原因! 譚秉云1人炸毀3輛坦克,,阻擊美騎2師8個小時的的英雄事跡,,登上《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被廣泛宣揚。 1951年9月,,志愿軍給譚秉云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他“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 后來譚秉云隨志愿軍英模代表團回國參加國慶典禮,,受到主席的接見。10月3日,,朱德,、彭德懷、葉劍英,、聶榮臻等五位元帥在一次招待會上,,向譚秉云等志愿軍英雄敬酒。當聶帥得知譚秉云也是江津人時,,還用家鄉(xiāng)話和他進行了親切交談,,為這位江津小老鄉(xiāng)感到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