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晚報 | 2022年09月13日瞿弦和. 2019年,,瞿弦和在深圳讀書月的活動上朗誦《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贈瞿弦和,、張筠英的書法“懶惰的人等待幸運,聰明的人依靠勤奮” 1985年,,艾青,、高瑛等到民族宮禮堂觀看瞿弦和主演的話劇《特別記者》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詩人艾青的成名作,也是我最喜歡的詩歌之一,。在文藝演出的舞臺上,,在“艾青詩歌節(jié)”的活動中,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世紀詩人音像工程——艾青專輯”的節(jié)目錄制時,,我都朗誦過這首詩,。通過這首詩,我與艾青老師成了忘年交,。 艾青老師不止一次對別人說:“朗誦我的詩最多的是話劇演員瞿弦和,,我寫《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沒有流淚,不知為什么,,每次聽瞿弦和朗誦,,我都會流淚?!庇浀脦啄昵拔胰タ赐嗬蠋煹姆蛉烁哏?,她對我說:“艾青特別喜歡你。這話是他在詩會結(jié)束返家途中,,同作家曹禺說的,,當時我在場?!?/p> 我去過艾青老師在北京的住所,,也去過浙江金華的艾青故居,每次到訪,,都使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愈加深刻,,在朗誦時情感的把握也就更為精準了。 我曾問艾青老師:“您為什么會寫《大堰河——我的保姆》,?”他說1932年回國后,,他加入了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因從事革命文藝活動被捕,。在監(jiān)獄里踱步時,,他看見雪花從高高的鐵窗飄進來,,雪花飄落的景象和他給乳母“大堰河”掃墓時的情境相仿,觸景生情,,他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大堰河”的形象,、行為、命運,,便一氣呵成寫下這首詩,。 講述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艾青老師滿懷對“大堰河”的同情,、感激與懷念,。由此我感受到他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理解了全詩的基調(diào)和主旨,。 那年,,為了拍攝好“世紀詩人音像工程——艾青專輯”,我赴浙江金華的艾青故居參觀,,親眼看到檐頭懸掛的“天倫敘樂”的匾,、紅漆雕花的家具、帶有金色花紋的睡床,,又踏著木梯上樓俯視“檐頭的瓦菲”,,隨后走進“大堰河”居住的矮房,看燒飯的灶頭,,還穿過土路到“大堰河”的墓地……通過觀察這些“細節(jié)”,,促使我反復思考,在朗誦時不斷調(diào)整力度,、手勢和語速,。 根據(jù)現(xiàn)存的幾個影像資料,可以看到我是這樣處理的——出場后,,我站在舞臺邊幕的外側(cè)讀出“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然后走向臺后,,面對“大堰河”的雕像(或屏幕上的“大堰河”雕像照)深深鞠躬,仿佛是長大的乳兒重新回到“大堰河”的懷抱,。接著讀出“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大堰河以養(yǎng)育我而養(yǎng)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養(yǎng)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并且走到舞臺另一側(cè)(配有石凳道具或沒有道具)。在這個過程中,,要使觀眾的注意力轉(zhuǎn)到“大堰河”的雕像或雕像照上,,從而讓觀眾認為這不是朗誦演員,而是大堰河的乳兒在講述“大堰河”的故事,。 在描述與“大堰河”有關的一系列外景時,,段首段尾兩度出現(xiàn)“雪”的意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特別要注意“看到雪”的“雪”,,這個“雪”字點出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需著重處理,,要讓雪飄進心田,,成為生活的畫面,借此呈現(xiàn)萬千中國母親中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形象,。 隨后是一大段體現(xiàn)“大堰河”辛勤勞作與濃濃母愛細節(jié)的詩句,。其中“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是動情點,,在此我做了一個懷抱嬰兒的動作,,右手呈撫摸狀,聲音略帶顫音,。每次讀到這兒,,我都感覺到乳兒對母愛的享受?!按笱吆印敝箫?、放醬碗、補衣,、包傷口,、掐虱子、拿雞蛋……這些細節(jié)一個都不要放過,,它們生動反映出以“大堰河”為代表的中國母親的平凡與不凡,。 在“大堰河”的精心照料下,詩人漸漸長大,,后來他離開“大堰河”回到親生父母身邊,,而“大堰河”為了生計,不停地勞作。對“大堰河”勞作的這幾句詩,,要著重讀好“她含著笑”中的“笑”,,勤勞、淳樸,、善良,、寬厚,皆由此生發(fā),;“笑”也表現(xiàn)出她的堅強和樂觀,,雖然歷盡滄桑,卻不失母愛的光輝,。 與“笑”對應的是“哭”,,也就是詩人回到親生父母家的那一刻,“大堰河”是如此不舍,,這令詩人疑惑:“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后來他才發(fā)現(xiàn),,親生父母家的一切讓他如此陌生,“大堰河”對他來說是如此重要,。而“大堰河”將對乳兒的愛融在那年節(jié)的“冬米的糖”,,融在灶邊墻上貼的“大紅大綠的關云長”,甚至還在夢里吃了“乳兒的婚酒”——這幾句詩要讀出幸福感,。誰知幸福過后,,竟是悲慟——“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這一句,,在“死”字之前要有停頓,,表現(xiàn)出惋惜和同情;“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cè)”這一句,,要著重強調(diào)“不在”,表現(xiàn)出遺憾和悲傷,。 朗誦節(jié)奏發(fā)生變化,,應該是從“大堰河,含淚的去了”這一句開始的,,“四十幾年”“數(shù)不盡”“四塊錢和幾束”“幾尺”“一手把”對應“人世生活的凌侮”“奴隸的凄苦”“棺材和稻草”“埋棺材的土地”“紙錢的灰”,,如泣如訴,凸顯了“大堰河”一生的坎坷與不幸,。 艾青老師是學美術(shù)的,,對色彩極為敏感,,他在倒數(shù)第二段運用了黃色、紫色,、泥黑色的色彩意象,,這些色彩使詩句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不過在朗誦時不必刻意強調(diào),專注于積蓄內(nèi)在的感受即可,。對由“呈給”開頭的八句詩的表達不能拖沓,,情緒要層層遞進,在“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你的兒子”之后再停頓,,讀出最后的“我敬你,,愛你”。 喜歡《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讀者有不少,,在各種文藝活動和朗誦比賽中也經(jīng)常選用這首詩,,朗誦時一定要有松有緊,而且要持續(xù)加強對全詩的整體把握,,對細節(jié)的入微體會,,常讀常新、常悟常進,,如此才能把這首詩讀進每個人的心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