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一個春天,,我和朋友報了一個旅游團,去溫州雁蕩山游玩,。 我們的團不大不小,,25個人,以家庭和朋友為主,。 途經(jīng)一處山泉時,,導(dǎo)游說: 于是,我們二話不說就把瓶子里的水倒掉,,下去灌水了,。 下去灌水必須把鞋子,、襪子脫掉。 其中一位男士嫌麻煩沒脫,,當(dāng)他灌好水上來時,,鞋子和襪子都濕了。 回到酒店,,他理所當(dāng)然地對妻子婆說:“等下幫我把襪子洗洗,。” 妻子先是不高興地說:
聽到妻子抱怨起來,一旁的丈夫趕緊說:“行了行了,,我自己洗還不成嗎,?” 但妻子抱怨完又說:“拿來,我又沒說不給你洗,!” 男人說:“算了算了,,我自己洗?!?/span> 女人不樂意了:“你這人真是的!給你洗你又矯情了,?!?/span> 朋友聽罷這夫妻二人的對話,偷偷跟我說: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親戚,。 她人很能干,,做事也麻利,從付出的角度看,,算得上賢惠,,起碼她對老公、孩子的付出,,絕對不會輸給別人,。 但老公,、孩子對她的不滿,幾乎到了極點,。 我們曾去過她家,,目睹了她是如何抹殺自己的付出的。 那天上午,,兒子剛剛起床去衛(wèi)生間洗臉,,她隔了十分鐘進去,然后我就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她說:
兒子反擊道:
然后她開始喋喋不休,,足足念叨了十幾分鐘,。 兒子受不了了,大聲說:“你別煩了,,我重新擰,!” 她卻奪過毛巾,自己擰干掛好,,一邊走一邊說:
兒子白了她一眼,轉(zhuǎn)身走進房間,,把門甩上,,她又念叨了好久。 來源:全景視圖 到了中午,,她留大家一起吃飯,,做了滿滿一桌子菜,本來是件很美好的事,。 但她吃飯時一直在說:
她老公聽不下去,,辯解道:
她一聽老公竟敢爭辯,,立刻瞪起眼睛:
那一頓飯,,我們真是吃得消化不良,。 她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為老公和兒子服務(wù),然后再抱怨老公和兒子讓自己這么累,。 這么多年下來,,老公和兒子對她越來越厭煩,沒有感激之情不說,,反而連話都不愿意跟她多說,。 這一點令她更煩悶,就這樣,,她的生活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來源:全景視圖 幾年前,我接觸過一位女讀者,,她也有類似的問題。 她說自己每天從早到晚都是伺候老公孩子,,但沒有一個人感激自己,,好像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 一開始,,我以為她的老公和孩子不懂感恩,,但深入溝通后,我才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而是她在付出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語言把所有的付出全部抹殺了。 那一次我勸她說:
她完全聽不進去,,很激動地說:
我又試著勸她,,但固執(zhí)地認為應(yīng)該是老公,、孩子先改變對她的態(tài)度,她的語氣才可能好轉(zhuǎn),。 我嘆了口氣,,不再勉強。 我們身邊都有這樣一種女人,。 她們活沒少干,,心腸都很善良,在人際關(guān)系中一直扮演著付出的角色,。 可她們的好很少被人記住,,甚至?xí)簧磉叺娜藚挆墶?/span> 原因都在“嘴”上。 她們認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難道還不能抱怨一下嗎,? 于是付出越多,抱怨越多,,越是被嫌棄,。 她們委屈,她們憤怒,,她們期望被人肯定和贊美,,卻用背道而馳的方法表達著自己的需求。 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她們越來越遠,,于是,,她們更加委屈、憤怒,,漸漸地把自己活成一個滿腹怨氣的刺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