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贊(1898—1968年),湖南常德人,,維吾爾族,,與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侯外廬并稱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五大家”。翦伯贊并非學習歷史出身,,他早年學習經濟學,,大革命失敗后,為了探尋中國社會的前途,,積極參加社會史論戰(zhàn),,進入史學研究領域,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史學理論、通史撰著,、歷史教學等領域均有重要成果,,其治史思想在今天仍值得我們不斷學習。 理論指導 史學研究的每一步都需要理論的指導,。翦伯贊強調,,理論要放到史學研究最重要的位置。開展史學研究,,在確定了研究的問題后,,第一步是收集與辨別資料。判斷什么資料是重要的,,什么資料是次要的,;什么資料是典型的,什么資料是非典型的,;什么資料是真的,,什么資料是假的,都需要理論的指導,。第二步是把史料變成歷史,。不能說“史料即史學”,史料在成為歷史的過程中需要正確的理論分析,。第三步是得出結論,、作出總結。翦伯贊認為,研究一個歷史人物,,就是替這個人物作總結,;研究一個歷史時代,就是替這個歷史時代作總結,;研究一個歷史事件,,就是替這個歷史事件作總結。作總結則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只有在正確理論指導下分析研究資料,,才能得出符合歷史實際的結論。 理論先行是翦伯贊從事史學研究的特點,。他將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事實相結合,,完成了《歷史哲學教程》,作為撰寫通史的理論指導,。在撰寫《中國史綱》時,,他又寫出《略論中國史研究》,進一步深化總結中國歷史的研究理論,。20世紀60年代,,他發(fā)表《對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初步意見》《目前史學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等文章,,宣揚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并以此為指導主編《中國史綱要》和《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等教材和教輔。正是因為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這些著作得以展現(xiàn)出持久的生命力,,至今仍為學界推崇。 熟知史實 熟知中國史上的具體史實是開展歷史研究的基本前提,。翦伯贊強調,,要熟知史實,就要深入到浩如煙海的中國史籍中,。他認為,,首先要研讀以《資治通鑒》為代表的編年體史書,對于中國歷史得到一個上下古今之連續(xù)概念,;然后讀以二十四史為主的紀傳體史書,,了解歷史人物;還要讀紀事本末體史書,,詳細了解歷史事件,。關于閱讀方法,他指出讀編年體史書應該“一頁接著一頁去讀”,,讀紀傳體史書和紀事本末體史書,,則最好采取一種“檢閱的方法”,即讀完編年體史書之后,如果想對具體的某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得到原原本本的了解,,就到紀傳體史書中檢閱相關傳記,,到紀事本末體史書中檢閱相關事件。經過這樣的閱讀,,便會有清晰的認知,。 翦伯贊在少年時代就熟讀《左傳》《資治通鑒》《史記》《漢書》《后漢書》等史籍,為其研究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初,,他研究先秦史和秦漢史,發(fā)表多篇論文,,并迅速著成深受廣大讀者推崇的《中國史綱》第一卷與第二卷,。研究明史與南明史時,他又充分閱讀《明鑒》《明紀》《明史》等基本史籍,,熟悉明朝與南明的史實,,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遼沈淪陷以后的明史》《論明代的閹宦及閹黨政治》《桃花扇底看南朝》《論南明第二個政府的斗爭》《南明史上的弘光時代》《南明史上的永歷時代》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文章,分析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為南明史研究立下“開創(chuàng)之功”,。 廣搜史料 古代史籍雖然也是史料,但對于史學研究者來說只了解這些遠遠不夠,。翦伯贊認為,,研究歷史應該詳盡地占有史料,“只有掌握了更豐富的史料,,才能使中國的歷史,,在史料的總和中,顯出它的大勢,;在史料的分析中,,顯出它的細節(jié);在史料的升華中,,顯出它的發(fā)展法則”,。 “只要我們耐煩去搜集,則無往而非史料,?!濒宀潓⑽墨I學上的史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指經,、史,、子、集四部文獻,,另一類是包括內閣大庫明清檔案,、碑銘墓志,、私人的函札、宗教經典,、賬簿,、家譜、雜志,、報紙,、傳單在內的四部文獻以外的各種文字記錄。關于搜集文獻史料的方法,,他認為首先要進行史料探源,,用目錄學的方法尋找史料線索,然后用逐書搜求的方法,,從與所需要的史料有關的文獻上去查找,;其次也可以從一種書的引用語或注解中去追尋與這一史料有關的其他書類;另外還有很多史料會由于直接看不出它的價值而被忽略,,對于這類史料則需要研究者提高認識史料的能力,,能夠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法,、比較法等各種手段把史料鉤索出來,,盡可能多地網羅史料,為研究服務,。 翦伯贊不僅重視文獻資料,,也充分肯定考古史料的價值。他認為經,、史,、子、集以及四部文獻以外的各種文字記錄雖然可以相互補充,、訂正,但這些史料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要保證史料的真實性,,還需要考證于考古資料。他的諸多論著,,尤其是先秦史,、秦漢史以及民族史的相關研究,在史料運用上都實現(xiàn)了考古學的史料與文獻上的史料結合為一,,使得論證更顯充分,。 勤于記錄 善于整理筆記是翦伯贊論著高產的一大法寶。整理筆記是與搜集史料相關的工作,,它并非簡單抄錄,,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講究一定的方法。翦伯贊提出,,在搜集史料過程中,,應該用做筆記的方法將史料按照不同的性質分類記錄,而且分類愈細愈好,,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比如,研讀一本史書的時候,,依據(jù)史料的性質,,第一次記錄經濟史料,第二次記錄政治史料,,第三次記錄文化思想史料,。這樣可以使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一點,整理出來的史料突出了不同的性質特點,,自然形成一個系統(tǒng),。 翦伯贊的著作《歷史哲學教程》就是在記錄、整理筆記的基礎上著成的,。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的同時,,他先按照歷史發(fā)展的五個階段把書中有關各個階段的表述抄在本子上,然后又把可以論證這種觀點的史料分別抄在后面,,經過細致整理,、總結,最終寫成了他在史學理論領域的代表作《歷史哲學教程》,。 翦伯贊的史學研究生涯前期和后期都以理論研究為主,,同時他在史料學方面也成績斐然。有人評價他:“固在傅斯年'史學本是史料學’之上,,更非并時之史的唯物論者所能企及,?!濒宀澲问芬恢眻猿质氛摻Y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他帶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鉆進浩瀚的中國史料中,,將理論與史料結合,,勤于動筆,,善于整理史料,,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