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周初的某天,,渭水河(今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天王鎮(zhèn))邊發(fā)生了一件怪事,。一位雍容華貴的老者,居然賠著笑臉恭敬地站在河邊,,與一位垂釣者說著話,。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交談甚歡,。 更讓人奇怪的是,這名垂釣者居然用直鉤釣魚,。 這幅場景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沒錯,《封神演義》包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中都有相關(guān)記載,。 姜子牙懷才不遇,,來到渭水河邊,用直鉤釣魚,。 世人笑他癡狂,,他卻笑人看不穿,留下姜太公愿者上鉤的故事,。 神話與民間故事不等同于真實的歷史,, 歷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有何本領(lǐng),先后輔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fā)伐紂,,創(chuàng)下周朝八百年不世的基業(yè)呢,? 姜子牙到底叫什么?在浩瀚如梭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記載武王伐紂的典籍,。 姜子牙是其中主角之一,關(guān)于他的稱呼更是五花八門,,說什么的都有,。《周本紀(jì)》《史記》中,,姜子牙的稱呼有“太公望”,、“師尚父”、“呂尚”,、“太公”,、“姜尚”。 姜尚出現(xiàn)頻率最多,,姜子牙這個名字只出現(xiàn)在諸如《封神演義》這樣的故事書里,。 奇怪的是,“呂尚”,、“姜尚”這兩個名字姓氏完全不同,。難道姜子牙未成名之前曾隱姓改名,使用過“呂”和“姜”這兩個不同姓氏嗎,? 非也,!至少漢朝之前,中國古人取名的時候極其注意“姓”和“氏”,。 不同于如今的小孩,,要么跟媽媽姓,要么跟爸爸姓,。商周時期,,姓代表血緣集團(tuán),基本不變,;氏代表的是社會集團(tuán),,可以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 大家可以這么理解:姜子牙姓“姜”,,但這個“姜”姓分封出很多諸侯國,比如呂,、齊,、申、許,、紀(jì),、向,,這些諸侯國君都是姜姓。但他們的氏卻各有不同,,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姜子牙是姜姓呂氏。 戰(zhàn)國末年,,嬴政統(tǒng)一六國,,問鼎中原。按照種姓制度,,嬴政乃嬴姓,,趙氏,名政,,又稱趙政,。 秦國首任君主屬于嬴姓中的趙氏家族,得到周孝王的封賞,,建立了附庸周朝的秦國,。 借用這段歷史可知,秦國周天子的異姓國,,并且是先有氏后有國,。按照“男子稱氏不稱姓”的法則,秦始皇的名字是“趙政”,,嬴政也不算錯,。 所以大家稱呼姜子牙為“呂尚”、“姜尚”,,都沒問題,,不用拘泥于這一點。 “太公望”,、“師尚父”,、“太公”,那是不同的人對不同時期的姜子牙稱謂,?!帮w熊”是姜子牙的號,篇幅所限,,故此不再贅述,。 姜子牙如何得到周文王的賞識?不討論《封神演義》和其他民間故事,,單從《史記》《戰(zhàn)國策》等正史中找尋蛛絲馬跡,。 司馬遷采眾家所長,記述了姜子牙與周文王相識的三段經(jīng)歷,。 第一就是姜子牙愿者上鉤,,這屬于爛大街的故事,,不用多費口舌。 第二種說法是:周文王和后世的劉備一樣,,不知從哪聽說渭水河邊有個隱士姜子牙,,若得到此人輔佐,天下唾手可得,。于是周文王三顧茅廬,,拜請姜子牙出山,二者譜寫一段佳話,。 第三種說法的記載就比較簡短,,姜子牙博學(xué)多才,曾經(jīng)輔佐過商紂王,,為商朝立下過不少功勞,,好口碑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但是因紂王殘暴無道,,于是后來離開了紂王。 之后,,姜子牙四處游說,,卻沒有遇到明君,直到遇上周文王才被重用,。 不管姜子牙是如何遇上周文王的,,他最終幫助姬氏父子擊敗商朝并建立周朝,這是不爭的事實,。 司馬遷曾說:“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薄斑w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strong> 這兩段話敘述的大概意思就是,,姜子牙為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后人在談?wù)撝艹挠帽椒〞r,,都很推崇姜子牙制定的戰(zhàn)術(shù)方略,。 據(jù)史書記載,,周朝建立后,武王開始論功行賞,,姜子牙被封于營丘(齊國),。姜子牙剛到齊國時,萊國居然出兵要搶占營丘,。所幸姜尚及時發(fā)動反擊,,這才保住了自己的封地。 姜子牙一上任,,就根據(jù)齊國的地緣優(yōu)勢,,大肆開展經(jīng)濟(jì)與基礎(chǔ)建設(shè)。齊國國力蒸蒸日上,,很多百姓都來投奔他,,齊國因此成為大國。 姜子牙一百多歲才壽終正寢,,死后,,他的兒子齊丁公繼位,齊國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到了后來,,齊國甚至成為了首屈一指的諸侯國。 姜子牙憑什么能幫助周國,,擊敗不可一世的商紂王呢,?關(guān)于姜子牙指揮作戰(zhàn)的記載,最早見于《詩經(jīng)·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逸周書·克殷解》里也有類似的記載:周武王派尚父與伯夫“致師”,姜子牙取得大勝,,被《詩經(jīng)》傳頌,。 這更讓人感到奇怪,《史記》《封神演義》皆明確記述,,姜子牙得到周文王賞識的時候已經(jīng)垂垂老矣,。 封建時期的衛(wèi)生醫(yī)療條件不如現(xiàn)代,那時候只要能活過40歲,,就算是高壽,。 少說已經(jīng)70多歲的姜子牙,,居然還能親自上戰(zhàn)場,指揮大軍團(tuán)作戰(zhàn),。難道他的身子骨要比壯小伙還硬朗,?或者說姜子牙真的是元始天尊高徒,有神功護(hù)體,? 其實,,《詩經(jīng)》記載的姜子牙是個中年壯士的形象,但不知為何,,司馬遷卻說姜子牙是個老者,。 可以佐證的是,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嫁給了周武王,,他的的兒子呂伋又輔佐過周成王,、周康王。 倘若姜子牙比周文王年齡還大,,他的兒子和女兒至少要比周武王大上一輩,,更別提輔佐孫子輩的周康王。而為何姜子牙能輔佐周國,,擊敗商紂,,與他的個人經(jīng)歷有脫不開的聯(lián)系。 前文簡單提到過姜子牙與周文王相遇的三段經(jīng)歷,,拋開渭水垂釣這個頗為傳奇的故事,,剩下兩段經(jīng)歷至少能說明姜子牙早就名聲在外,是個懷才不遇的隱士,。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中說姜子牙提出過不少奇謀妙計,,被后人奉為兵權(quán)謀家的祖師,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不少署名姜子牙的著作,;《漢書·藝文志》還收錄了《太公》二百三十七篇,。 《孫子兵法·用間》記載:“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太平御覽》引《六韜》:說武王伐紂前,,丁侯不歸附武王,呂尚就將丁侯的樣貌畫了出來,,并且朝著畫像放了三箭,,于是丁侯就病倒了。最終,,丁侯只能歸順武王,,這就是《封神演義》里“釘頭七箭書”的原型。 至于《博物志》《搜神記》《武王伐紂平話》等神異小說,更是把姜子牙比喻成大羅神仙,。 如何從這些繁雜的記載中,,找到姜子牙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確鑿證據(jù)呢? 《六韜》可以證明姜子牙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按照商末周初等級森嚴(yán)的社會制度,我們有理由可以相信姜子牙乃貴族出身,,只是到了周文王時期家道中落,,淪為販夫走卒,不值一提,。 個人揣測,,要么姜子牙是落魄貴族后代,要么是平民學(xué)子遇到好老師,。比較傅說,、伊尹等,他出身貴族的可能性更大,。 更靠譜的可能性是,,姜子牙是投靠在周族下面的一個小部族的首領(lǐng),祖先來自東邊,,屬于一個大的部族下面一個小部族的首領(lǐng),。 《逸周書·世俘解》與清華簡《封許之命》,分別記載了呂他,、呂丁,。從地位、名氣來看,,呂他與呂丁均不能與呂尚相比,。 有專家學(xué)者推測,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就是呂國國君,,是周國的得力盟友,。 當(dāng)然,這些都是未經(jīng)證實的孤證,。有此一說,,大家知道有這么回事就行了。 結(jié)語雖然史書沒有明說姜子牙的出生背景,,但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可以推測姜子牙是貴族出身,。 如同“西漢三杰”之一的韓信,早年的姜子牙吃過不少苦,,雖胸懷大志,,卻屢屢碰壁。金陵豈是池中物,一遇風(fēng)云便化龍,! 周文王像是伯樂,,發(fā)掘出姜子牙這匹千里馬,并對其委以重任,。引用指環(huán)王的一句話:“歷史變成了傳說,,傳說變成了神話。太久遠(yuǎn)了,,真相已完全不可考,。” 姜子牙與周公姬旦一起設(shè)計了分封制和與其相結(jié)合的宗法制,、制禮作樂,;定下了吉、兇,、嘉和賓,、軍五禮體系。與個人膂力相比,,這才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