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中國山水相連,毗鄰而居,自古以來,關系甚密,。所以在“東方文化圈”中,越南和儒學的關系也必然十分密切,。據(jù)越南史學家明崢所著的《越南史略》講:早在公元十世紀以前,中國經(jīng)濟、文化對越南已有強大的影響,致使有些史學家甚至認為越南已有漢文化,?!对侥蠚v史》指出:漢文化之傳入越南,首先是孔子及其創(chuàng)立的儒學的傳入。已成為越南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來源,、一個組成部分,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儒學傳入越南的時間僅次于朝鮮。約公元前三世紀末二世紀初,即相當于我國的秦漢時期儒學就傳入越南了,。秦末漢初,秦朝派往南海的地方官趙佗割據(jù)南海,、桂林、象三郡,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國(前207—前112),。越南史學家黎嵩在《越鑒通考總論》中稱趙佗“武功懾乎蠶叢,文教振乎象郡,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可見《詩》,、《書》一類的儒家經(jīng)典和孔子的仁義思想早已傳入了越南,。 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滅南越國后,越南歷經(jīng)中國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為中國郡一千余年,儒家思想因出任越南的太守、刺史之倡導,文人學者之宣揚,民間交往之浸漸,便逐漸地影響,、推動越南歷史的發(fā)展,。例如,東漢光武帝時派郡守等地方官去越南,就以儒家思想指導移風易俗、整頓社會秩序,、實施儒學教育,起過重大作用,。據(jù)越南史書記載:“及錫光守交趾,任延守九真,建立學校,道以禮義,由此而降,四百余年,民似有類?!?《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卷之四>·屬吳晉宋齊梁紀》)這說明,由于錫光和任延給越南帶去了儒學教育,故深受越南人民的歡迎和愛戴。又如,精通儒學,尤長《左氏春秋》和《尚書》的士燮,治理交趾四十年,傳播經(jīng)學,功德無量,深為越南人盛贊,?!对借b通考總論》贊道:“士王習魯國之風流,學問博洽,謙虛下士,化國俗以詩書,淑人心以禮樂,治國踰四十年,境內(nèi)無事?!倍壹铀倭嗽侥戏饨ɑ倪^程,。正如周一良教授說的:“古代越南的社會發(fā)展因為受漢代封建制度的影響而加速了進程。奴隸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封建生產(chǎn)關系便開始形成,這是越南古代史的一個特點?!?《世界通史·上古部分》,第395頁) 在中國隋唐大一統(tǒng)的時代,地方官為政更是大興文教,振興儒學,以儒術易其俗了,。《越南輯略(卷二)·名宦》載有:“唐,王福時為交趾令,大興文教,士民德之,?!庇州d:“馬聰,安南都尉,用儒術教其俗,僚夷率服?!痹侥显娙巳罟嗊€有這樣的詩句:“威儀共秉周家禮,學問同尊孔氏書?!?引自朱杰勤《亞洲各國史》,1958年版,第56頁)可見儒學在公元前207年至公元1009年的千余年間已逐漸傳入越南,并有一定地位。 越南河內(nèi)文廟龜馱碑 公元1009至1427的四百余年間,是儒學在越南的漸進,、發(fā)展階段,。這階段歷經(jīng)越南的李朝、陳朝,、胡朝至后黎之前,相當于我國的宋明時期,。李朝時為對付內(nèi)亂外患、國家安寧,、健全和發(fā)展封建統(tǒng)治,改變了既闡揚儒學,又崇弘佛法道的做法,提高了儒學治術的地位,。李太宗(佛瑪)為對付武德、東征,、翊圣三五作亂,便以儒學的“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神明歿”為誓言;又以“朕不躬耕……無以率天下”的重民經(jīng)濟主張來發(fā)展生產(chǎn),還興辦儒學教育,、實行以儒學為內(nèi)容的科舉考試、修文廟供奉孔子,、輸入儒家經(jīng)典等,不斷提高儒學地位,。而且在李朝出現(xiàn)了儒士階層。 陳朝面對李朝末年農(nóng)民的反抗斗爭,更加強了重儒的措施,。在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學到私學一整套的儒學教育制度,幾乎與中國相同。元朝汪大淵說越南“俗尚禮義,有中國之風,……凡民間俊秀子弟,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其誦詩讀書,談性理,為文章,皆與中國同”(《島夷志略》),。就官辦而言,1243年陳太宗重修國子監(jiān);1253年立國學院,塑孔子,、周公、亞圣,畫七十二賢像奉事,詔天下儒士詣國子院,講“四書”,、“六經(jīng)”;行太學教育,培養(yǎng)治術人才,太學生們類似后補官吏,統(tǒng)治者一旦需要,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及古文、詩賦的考試,合格者便委以官職,。但太學生人數(shù)有限,所以除官辦外,許多儒生還在農(nóng)村成立私塾傳播儒學,使民間俊秀子弟也能入學,達到明教化,敦風俗,廣儒學的目的,。除官辦民辦的儒學教育外,還有凌駕于各級各類學校之上的皇帝教育,如陳太宗,、陳圣宗不僅自己親自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特別是忠孝之道來訓導皇子,還特“選天下儒學有德行者”,入侍東宮,為皇子之師,對皇子專門嚴以儒教。據(jù)《大越史記全書· 本紀全書(卷之五)》就有“選天下儒學有德行者,入侍東宮,。以黎輔陳為少師,兼儲宮教授,。以阮圣訓、阮士固等充內(nèi)侍學士,。上親寫詩,以訓皇子,。并制貽后錄二卷”的記載。 在科舉取士方面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了重儒的制度,。明人嚴從簡記就有對越南“元朝加封為安南國王,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本禮樂文章一皆稍備,乃制科舉之法”的記載,。并且給及第者以各種榮耀和賞賜。例如,公元1374年春,陳睿宗“賜狀元陶師錫,、榜眼黎獻甫,、探花陳廷琛黃甲及第,同及第羅修等。并賜宴,、襲衣,、出身有差。引三魁游街三日”(《大越史記全書·本紀本書》卷七),。這種以科舉為進身之階的制度,極大吸引了士子的埋頭儒經(jīng),推動了儒學的傳播,。 在著書立說方面,由于儒士出身的官吏在政權機構中日益占優(yōu)勢、居要職,文史論著工作也完全由儒士階層承擔了,。越南第一部正史《大越史記》就是儒學家黎文休撰寫的,。公元1400年建立胡朝,胡王本人就對儒經(jīng)做出新的解釋,以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文廟以周公正坐南面,孔子偏坐西面,有推崇周公、貶抑孔子,、斥罵韓愈,、程、子之徒,。結果受到正統(tǒng)派儒家的反擊,。如“國子助教段春雷上書”曰“其言不可”?!洞笤绞酚浫珪纷髡?、后黎儒家吳士連也痛責其非,盛贊孔子之功,指出:“前圣之道,非孔子無以明,后圣之生,非孔子無以法。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者,而敢輕議之,亦不知量也!”(同上書,卷之八)這些論辯也直接加深了孔子儒學在越南的發(fā)展,。 公元1428年,越人黎利建立了后黎王朝(1428—1789),直到越南最后一個封建王朝——阮朝(1802—1884)的中期,即相當于我國明宣德三年至清光緒十年的四百余年間(1428—1884),為儒學在越南的興盛階段,。 黎太祖為圖自強解決階級矛盾尖銳化的現(xiàn)實,一登基就提倡儒家思想?!洞笤绞酚浫珪酚涊d:黎太祖“及即位,定律令,制禮樂,設科目……收圖籍,創(chuàng)學校,可謂可創(chuàng)業(yè)之宏謨矣”(《本紀實錄》卷之一);《明史·外國(二)》指出:“置百官,設學校,以經(jīng)義,、詩賦二科取士,彬彬有華風焉?!?《安南傳》)之后,黎朝歷代統(tǒng)治者又繼續(xù)采取崇儒重道措施,其規(guī)模和做法大大超過從前,。 公元1428年,黎太祖采納儒臣阮薦的建議,在京城設國子監(jiān),諸路縣設學校。公元1434年,黎太宗對天下學生進行考試,規(guī)定二十五歲仍未考中者,則令其還民,結果中考者達千余人,可見儒士階層人數(shù)大增,。黎圣宗更銳意儒學,首置五經(jīng)博士,還親臨學校,使儒生們均埋頭攻讀不敢稍有懈怠,。為了保全社會男女老少都能受到孔子思想的教育,使儒家的政治、經(jīng)濟尤其是倫理思想成為社會性的教化,黎朝一直把三綱五常視為治國安邦的柱石,。公元1663年,黎玄宗特申明教化四十七條,頒布全國各村社,強制人民遵守,強調(diào)“為臣盡忠,。為子止孝。兄弟相和睦,。夫妻相愛敬,。朋友止信以輔仁。父母修身以教子,。師生以道相待,。家長以禮立教。子弟恪敬父兄,。婦人無違父子,。……”(《大越史記全書·本紀續(xù)編追加·黎紀十·玄宗》),做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化民成俗,。 黎朝還健全了以儒學為內(nèi)容的科舉考試,。越史記有黎太宗“重道崇儒,設科取士”。黎圣宗時親自臨軒制策,咨以帝王治道,不僅重儒學,而且重德行,規(guī)定“不孝,、不睦,、不義、亂倫及教唆之類,雖有學問詞章,不許入試”(同上書,本紀實錄卷之三),并且大量輸入,、翻刻儒家經(jīng)典,。黎王還以朝貢方式用土產(chǎn)換取中國書籍,使越南的儒學典籍日益增多。中國史書記載:明時越南如儒書則有《資治通覽》,、《五經(jīng)》,、《四書》、《胡氏左傳》,、《玉篇》,、《唐書》、《漢書》,、《三國志》,、《太公家教》、《明心寶鑒》(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下”,而且黎朝本身研究儒學而著書立說者的名儒輩出,儒學隆盛,。著名的有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黎貴惇的《群書考辨》、《易經(jīng)層說》,、《春秋略論》,、《圣賢模范錄》等,。特別是到后黎時,統(tǒng)治者獨崇儒家,用行政手段使儒學在民間普及,成為封建王朝的國教、正統(tǒng)思想,、金科玉律,直到阮朝,。但由于黎未阮初封建社會開始衰敗,出現(xiàn)危機,因而儒學在越南也逐漸衰落。 由于1771年西山起義為頂峰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到1884年《順化條約》簽定后,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阮氏王朝成為法國殖民者的工具,。隨著這一百多年越南封建制度的動搖,、崩潰的過程,儒學在越南的統(tǒng)治地位也逐漸喪失了,而且法國殖民者還極力設法消滅越南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思想文化,矛頭直指儒學,把研究儒學者視為親華派而加以壓制,祭孔禮廢,文廟徒存,廢除了以儒為主的教育和科舉考試制度,極力使越南人從景仰中國轉化成崇拜法國的資產(chǎn)階級文明。加上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也淪為半殖民地,所以中越之間的傳統(tǒng)聯(lián)系中斷了,。但儒學作為傳統(tǒng)思想在越南仍繼續(xù)存在,。 越南人對儒學的研究并未間斷過。越南民族解放運動領袖之一的名儒潘佩珠,這時期就著有《孔學燈》,。還有阮超的《諸經(jīng)考約》,、《四書備講》,楊琳的《幼學教科書》、膺呈眶的《論語菁華》等,都在闡揚儒學,并且流傳甚廣,影響很大,。 越南在二次大戰(zhàn)以后,因南北長期分裂,儒學研究并無進展,但在越南南方吳庭艷偽政權時期,高校設有以經(jīng)學為主的漢學講座,中學也講授圣賢格言,。西貢市還成立了孔學會、亞洲文化協(xié)會,、中越文化協(xié)會,創(chuàng)辦了弘揚孔孟之道和越南傳統(tǒng)文化的《明新月刊》,并出版了《明心寶鑒》,、《儒教》、《宗儒》等書籍,還以孔子誕辰日9月28日為南方教師節(jié),。越南北方對孔子基本上持批判態(tài)度,所以儒學影響不如南方。但南北統(tǒng)一后,儒學研究的學者漸多,肯定了包括儒學在內(nèi)的越南傳統(tǒng)文化,。西貢大學教授梁金定在臺北舉行“國際孔學會議”上就說,儒學不只在中國一直是顯學,同時它的發(fā)展對東亞每一個國家都有其貢獻,所以應為亞洲設一個“道場”,以保存東方文化特性。(參見《孔子研究》1988年第1期) 1945年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后,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續(xù)研究儒學,。而且通過為學校開設儒學課程,、設置儒學研究機構、創(chuàng)辦儒學研究刊物,、修建新建孔廟等,繼續(xù)擴大儒學的影響,。如越南西貢成立了孔學會、亞洲文化協(xié)會,、中越文化協(xié)會,在順化成立了古學會??讓W會辦有《明新月刊》,弘揚孔孟之道,。亞洲文化協(xié)會出版《亞洲文化》月刊,其宗旨為“進一步發(fā)揚越華的固有文化”。1953年在順化舉行了紀念孔誕的儀式,順化古學會提出迎回孔子、四配及七十二賢牌位奉祀,。1953年越南教育通令九月二十八日的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jié),。1965年在慶和省芽莊市福海區(qū)興建了一所新孔廟。西貢的堤岸古都街改名為孔子大道,文武大臣街改名為孟子大道,。 新加坡藏顏子像 但是由于二次大戰(zhàn)后,越南長期南北分裂,連年兵燹,因而儒學研究無大進展,。不過,儒學在越南的傳播,經(jīng)歷了傳入、發(fā)展,、興盛、衰落和復興的漫長歲月,而且長期以來儒學已成為越南的正統(tǒng)思想,因而儒學也已逐步融為越南民族思想文化之中,成為越南民族文化的淵源之一,。在越南不僅儒家思想普及,、經(jīng)學繁榮、名儒輩出,而且還出現(xiàn)了為數(shù)眾多的儒學大師,。1993年首次出席在中國舉行的“中,、韓、日,、越儒學學術會議”的越南社會科學院潘文閣教授就作了題為《越南革命領袖胡志明與儒家》的精采報告,。他說:“青年時期的阮必成(胡志明)至1911年開始奔波海外尋找救國救民道路之前,曾受過儒家思想相當完整而深刻的影響;胡志明在五十年革命生活中既批判儒家思想系統(tǒng),但又有效地利用其優(yōu)良成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第129頁)現(xiàn)在,越南黨和國家領導人每年數(shù)次親臨河內(nèi)文廟進香祭祀孔子和越中兩國的歷代先賢,并十分關心河內(nèi)文廟的重建工作,。越南政府還撥款2000萬美金作為文廟——國子監(jiān)重修經(jīng)費,計劃在十年內(nèi)完工。 總之,儒學傳入越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并逐步成為越南長時期的正統(tǒng)思想,逐漸融入越南文化和越南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之中,成為越南民族文化的淵源之一,成為越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越南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儒家思想在越南傳播之廣,、持續(xù)時間之長,、其影響之深和作用之大,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