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其實這一季應(yīng)該是第一天的內(nèi)容,。因為考慮到在承德就應(yīng)該先說避暑山莊。所以把這兩處放在了第二季,。 我們14號早上從遼寧朝陽出發(fā),。中午就到了承德??紤]到避暑山莊比較大,,怕半天走不完。就選擇下午游廟,。第二天游山莊,。入住酒店的時候和前臺小姐姐嘮嗑。前臺建議我們把車放在酒店,。坐出租去,。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我們租車前往外八廟中有名的小布達(dá)拉宮——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 位于避暑山莊正北,,仿西藏布達(dá)拉宮形制而建。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dá)拉'的漢譯,,故又有'小布達(dá)拉宮'之美譽。 這就是普陀宗乘之廟的山門,。一般的廟宇的門口兩旁應(yīng)該放置石象,。因為這里是皇家廟宇。所以山門兩邊放置的是石獅象征著皇權(quán),。(因為大門外有太多干擾物,,只能從里面拍一張) 進得山門第一座建筑就是這個碑亭。這是重檐黃琉璃瓦歇山頂建筑,。 可以看見三座并排矗立的方形石碑,中間一座是《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述了建廟的原由,左右兩側(cè)分別是《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yōu)恤土爾扈特部眾記》 繞過碑亭就可看見這座五塔門,。五塔門是三拱門白臺形制,實壁盲窗,,上砌女兒墻,,白臺上立五塔,從東往西分別為黑,、白,、黃、綠,、紅五色,,每色代表一個體教教派,。五塔門前置石象一對,為大乘派象征,。 五塔門北為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形制,中樓前額“普門應(yīng)現(xiàn)”,,意觀音顯現(xiàn)普度眾生之門,。后額“蓮界莊嚴(yán)”,意為觀音道場,。 琉璃牌坊的背面 中罡殿 西罡殿 這就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建筑大紅臺 白臺 萬法歸一殿的大金頂 權(quán)衡三界殿 慈航普渡 屋檐上的瑞獸 換個角度看大金頂 萬法歸一殿 千佛閣中供奉的藏傳佛教的各派創(chuàng)始人坐像 千佛塔 千佛塔是木制結(jié)構(gòu)的塔,,上面雕塑了1080尊佛像。不過這個塔是后期仿制的,。 從普陀宗乘之廟出來換乘免費的電瓶車來到了下一站須彌福壽之廟,。須彌福壽之廟在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普陀宗乘廟以東,。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而建,。據(jù)《高宗御制須彌福壽之廟碑記》載,乾隆皇帝70歲生日時,,后藏政教首領(lǐng)班禪額爾德尼六世,長途跋涉到承德賀壽,,乾隆命人仿班禪駐地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為班禪建一行宮。這座廟自山腳順山勢向上延伸,,氣勢雄偉,。主體為3層高的大紅臺,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莊嚴(yán)殿,,俗稱金瓦殿,是廟中最大的殿,,殿頂用鎏金銅瓦鋪蓋,,四脊上有8條金龍。大紅臺東南有東紅臺,,西有吉祥法喜殿,,為班禪寢殿,重檐歇山頂鎏金瓦頂,。殿北有金賀堂和萬法宗源殿,,是班禪弟子的住處。再北有八角七層琉璃萬壽塔,,塔周有圍廊,,底層正南辟門,余各面皆有浮雕菩薩像,二層有八角平座及石欄桿,。塔周有九間樓,、罡子殿、單塔白臺等建筑,。這座廟可算是藏漢建筑藝術(shù)結(jié)合的一個典范,。 注意看這個琉璃牌坊的前面擺放的就是大象而不是獅子。這就是皇權(quán)和宗教的區(qū)別,?!?br> 這個碑亭看著和剛才的普陀宗乘之廟的碑亭是不是很像,其實里面的建筑和普陀宗乘之廟的建筑都很像,,就是規(guī)制要小一號,。以體現(xiàn)皇權(quán)高于宗教法權(quán)。 從里面看山門 琉璃牌坊 大紅臺中的萬法宗源殿 唐卡 一個已經(jīng)坍塌的殿宇 遠(yuǎn)眺棒槌山 外八廟是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間陸續(xù)建成 外八廟,。當(dāng)時,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屬理藩院的廟宇 ,,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復(fù)因承德地處北京和長城以外,,故稱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xiàn)已不存),、普寧寺,、安遠(yuǎn)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 今天游歷的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是這外八廟中的兩座,。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外八廟就只能看這兩座了。 明天將進入承德離宮看看避暑山莊的美景,。(就是第一季所展現(xiàn)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