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講 為原書每一段話備注標(biāo)引,給每一個標(biāo)引詞群集類分,; 按照一定規(guī)則將大類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論語》。 第八講 品評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非觀決定著他對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評。 反之,,從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評也可看出他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這一講主要收集孔子對自己,、對弟子,、對外人及外物,以及他人對孔子的品評,。 【評弟子】【顏回】 11.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遍T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span> 門人也是揣摩孔子的心思,孔子既然這么喜歡顏淵這個學(xué)生,,人已經(jīng)死了,,當(dāng)然要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下葬。門人詢問孔子的意見,,孔子否決了,。但是門人還是堅持把顏淵厚葬了。顏淵窮了一輩子,,死了以后倒是闊了一回,。 孔子內(nèi)心怎么想的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話是這樣說的:“顏回尊我敬我一直把我當(dāng)父親一樣愛戴,,但是我卻不能把他當(dāng)兒子對待,,不能傾我所有去給予他厚葬。你們不聽我的,,違背了我的意愿,。厚葬顏回,不是出于我的授意,,全是那幫我的學(xué)生擅作主張,。” 孔子并沒有為此大發(fā)雷霆,,也沒有阻撓或者更正,。 【評弟子】【顏回】【子貢】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回是顏回,,賜是子貢,。顏回對子貢,屢空對屢中,,受命對不受命,。 庶,,庶幾,幾乎,。 貨殖,,做買賣。 億,,通“臆”,,揣度。 顏回哪是聽天由命,,安貧樂道啊,,他是沒辦法,干什么什么不成,。誰也不是天生想當(dāng)?shù)赖孪壬?,只是干不了別的。誰也不是不想升官發(fā)財,,只是沒那個本事,。所以,就認(rèn)命了,。 子貢不一樣,,子貢精明,不安守本分,,倒買倒賣,,每次都能預(yù)測準(zhǔn)行情。點正,,考的都會,,蒙的全對,不想發(fā)財都不行,。 【評弟子】【閔子騫】 11.14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span> 倉是指糧倉,庫是指武器庫,。為,,翻修。古人把聚藏財物之所叫“府”,。長府是魯國的國庫,。 魯國人翻修國庫,,閔子騫的持反對意見,他說一仍舊貫,,保留原樣,,怎么樣?何必非得改呢,?勞民傷財,,意義不大。 孔子夸贊閔子騫,,說這個人不愛講話,但一講話就能講到點子上,。 【評弟子】【子路】 11.12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敢,謙詞,,表示冒昧,。 季路,即子路,。子路不招老師待見,,經(jīng)常被敲打,或是旁敲側(cè)擊,,或是破口大罵,,這次被懟得也沒脾氣。 子路請教祭祀鬼神的事情,,又問人死后是怎么回事,,孔子都沒正面回答,先是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說“未知生,焉知死”,。侍奉活人還侍奉不好,,還想著侍奉鬼神?活著的道理還沒弄明白,,還想知道死了以后的事,?子路討了個沒趣,。 孔子對鬼神不是不信,對死亡也很重視,,但是他更重視活人,,更重視生命。再一個,,孔子重視因材施教,,他說話先看人,他對跟子路討論這么高深的問題不感興趣,。 可能這一章是就著上一章說的,,顏回不是死了嗎?子路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顏回都能死呀,,難道真的是“好人不長命”?在顏回的葬禮上,,子路還想管點事兒,,就問孔子該怎么搞?結(jié)果,,孔子正傷心呢,,好好的顏回怎么給死了,讓這個子路在我跟前蹦跶,、礙眼,! 【評弟子】【子路】 11.13 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閔子,,就是閔子騫,,尊稱。 侍側(cè),,弟子在旁,,或坐或立。 幾個學(xué)生陪著老師聊天,,姿態(tài),、神情都不一樣,。訚[yín]訚如也,和悅而能盡言的樣子,,謙和而恭敬的樣子,。侃侃如也,比較輕松,、比較隨便,,說話理直氣壯、中氣十足的樣子,。 閔子騫是道德先生,,在孔子身邊,比較嚴(yán)肅,、莊重,、得體。冉有,、子貢,,年紀(jì)比較輕,,隨便一點,,也算合適。只有子路,,行行如也,,雄赳赳、氣昂昂,,混不吝,,X天X地X空氣,剛烈,,嫉惡如仇,。 子樂,看見子路這樣子,,孔子也忍不著笑場了,。子路愣頭愣腦,牛氣哄哄,,孔子說他恐怕“不得其死”,,不得善終,活不到壽限,。 沒想到老師一言成讖,,這也不是孔子希望的吧。后來,,子路死于衛(wèi),,被人砍成了肉泥,。不過還好,死則死耳,,死得也挺有風(fēng)度,,據(jù)說臨死前先正了正衣冠。 【評弟子】【子路】 11.15 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是個粗人,,本就不喜歡音樂,。奈何老師好樂,所以多少粗淺也學(xué)了個皮毛,。水平確實不咋地,,根本入不了孔子的耳,說就你這水平,,也配稱是我的學(xué)生,?作為學(xué)生被老師看不起,被老師一而再地貶,,其他同學(xué)當(dāng)然也便輕視他,。 子路對孔子是很忠心的,雖然鼓瑟的水平不咋地,,辦事水平也不咋地,,但是忠心可嘉,所以還是應(yīng)該給他留點面子,??鬃庸烙嬕彩歉杏X自己的話說得有點過了,就往回收,。他說子路的水平也還可以,,至少從庭院順階而上,到了外面的堂屋,,只不過還沒有進入內(nèi)室罷了,。算不上精通,起碼也算入門了,。 【評弟子】【子張】【子夏】 11.16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歟),?”子曰:“過猶不及?!?/span> 師,,顓[zhuān]孫師,也就是子張,。 商,,卜商,也就是子夏,。 子張性格偏激,,人稱小子路,孔子認(rèn)為太過,。 子夏,,學(xué)問好,為人謙和,,但孔子認(rèn)為他的毛病是不足,。 子貢沒有領(lǐng)會孔子的意思,他追問,,想得到確切答案:顓孫師更勝一籌,? 孔子搖搖頭,無奈地解釋:不足不好,,過也不好,。 【評弟子】【子羔】【曾參】【子張】【仲由】 11.18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柴是高柴,,字子羔,孔門二期生,。參是曾參,。師是顓孫師。由是仲由,。 辟:pi,,4聲,偏激,。 喭:yan,,4聲,魯莽。 孔子點評學(xué)生,,直接說缺點:高柴是蠢笨,;曾參是遲鈍,兩人都屬于“不及”,。顓孫師是偏激,,仲由是魯莽,兩人都屬于“過”,。 程子曰:“參也竟以魯?shù)弥?!”又曰:“曾子之學(xué),誠篤而已,。圣門學(xué)者,,聰明才辯不為不多,而卒傳其道,,乃質(zhì)魯之人爾,。故學(xué)以誠實為貴也?!?/span> 尹氏曰:“曾子之才魯,,故其學(xué)也確,所以能深造乎道也,?!?/span> 【評弟子】【冉求】 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span> 此“周公”非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彼“周公”,具體指誰,,無考,。 季氏是魯卿,周公是天子之卿,,結(jié)果季氏比周公還闊,。 求,指冉求,。 聚,,積聚。 斂,,收斂,。 益,,增加。 冉求為季氏宰,,不僅不阻止季氏,,反而幫著季氏搜刮,讓季氏闊上加闊,,孔子對此非常憤怒,。 孔子跟他的學(xué)生們說,冉求不再是我的學(xué)生,,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討伐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