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遐邇的松隱古禪寺,,早就成為尋訪目標了,。 可惜,其位置不僅偏僻還較遠,,直到去年歲末才終于尋訪成功,。這是由于該寺院,位于金山區(qū),,原隸屬于松隱鎮(zhèn),,現(xiàn)已劃歸亭林鎮(zhèn),而又不在松隱鎮(zhèn)上,,卻孤零零地獨處于荒郊野外,。好在,交通還算便捷:先得到梅龍的蓮花路汽車站,,搭乘到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的蓮朱線或蓮金線,,到朱涇鎮(zhèn)汽車站換乘金楓線,到松隱公交站下,。在亭楓公路松隱公交站附近,,有一條不小的馬路,可直通松隱古禪寺,,雇車或步行,,便可抵達該寺。 松隱古禪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至今已有近700年歷史了。該寺占地28畝,,素來號稱“浦南第一山”,,確實也是上海金山地區(qū)最大的佛教圣地。 松隱古禪寺,,不僅年代久遠面積大,,還有著不可多得的鎮(zhèn)寺之寶:一座華嚴塔(32米、7層,,藏有38卷《華嚴經(jīng)》),;
兩棵古銀杏(近700歲、上海市古樹名木編號:37,、38 ),。 除此以外,松隱古禪寺還有多項獨特之處,。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便是其頗具創(chuàng)新意義、別具一格的觀音殿,;另外,,就是該寺?lián)碛幸蛔豢啥嗟玫?strong>松隱山莊墓園,。這也是其他寺院所不具備的。 其他值得一提的,,便是松隱古禪寺前的三座橋了,。此就如同大名鼎鼎的普陀山普濟禪寺前也有三座橋一樣了(見《普陀山上的普濟禪寺》)。松隱古禪寺前有一條2.25公里長的塔河,,山門前有三座橋,。正中的華嚴塔橋,始建于清代,,因位于華嚴塔前而得名,,亦稱塔南橋。橋拱兩側(cè)有對聯(lián),,一側(cè)為:“高蔣跨兩苑通流,,攘來熙往;華嚴三途袪業(yè)感,,鐘聲塔影";
另一側(cè)為:"石梁賴善信施則,眾警易舉,;心天為度生寶筏,,福果圓成"。 另外,,松隱禪寺造型新穎的觀音殿和碩大奇特的寺院大鐘,,也頗值得一看。 松隱禪寺前山門,。正規(guī)入寺路線:松隱禪寺前山門—松隱禪寺華嚴塔橋—松隱禪寺正山門,。 如同大名鼎鼎的普陀山普濟禪寺一樣,松隱古禪寺前塔河上也有三座橋,,一字排開,。滬上少見。現(xiàn)在,,一些新建重建的寺廟亦開始模仿采納這一布局了,。 松隱古禪寺正面?zhèn)让嬲铡?br> 松隱古禪寺前有一條2.25公里長的塔河,山門前有三座橋,。正中的華嚴塔橋,,始建于清代,因位于華嚴塔前而得名,,亦稱塔南橋,。橋拱兩側(cè)有對聯(lián),一側(cè)為:“高蔣跨兩苑通流,,攘來熙往,;華嚴三途袪業(yè)感,,鐘聲塔影"; 另一側(cè)為:"石梁賴善信施則,眾警易舉,;心天為度生寶筏,,福果圓成"。 華嚴塔位于松隱古禪寺中軸線上,。 華嚴塔側(cè)影,。 側(cè)山門大院。 寺院僧人,。 松隱古禪寺鎮(zhèn)寺之寶之一:華嚴塔(32米,、7層,藏有38卷《華嚴經(jīng)》),,素有“松溪第二塔”之稱,。 松隱古禪寺鎮(zhèn)寺之寶之二,為兩棵古銀杏(近700歲,、上海市古樹名木編號:37,、38 )。 該寺還擁有一座不可多得的松隱山莊墓園,,這也是其他寺院所不具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