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石阡縣的一個偏遠的小村子里,,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習(xí)俗,。 重陽節(jié)的當天,村民們都會對著村邊的一座山燒香跪拜,,但其實村子里有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他們拜的既不是山神,,也不是天地,。 有些老人在被追問原因時,都說他們在拜的是“紅軍”,! 2002年,,當任石阡縣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的楊又鑄,在辦公室聊天室聽到了這一事件,,尤其在聽到“困牛山”一詞時,,更是讓他心頭一驚。 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抗戰(zhàn)時期,,紅六軍團中紅52團的800名戰(zhàn)士,就是在牛困山一帶消失,,中央至今都沒找到他們的下落,。 那究竟,這村民們祭拜的紅軍是否是和消失的紅52團有關(guān)系呢? 楊又鑄 1933年底,,蔣介石集結(jié)了數(shù)十萬的國民黨軍朝著中央蘇區(qū)進行了第五次的圍剿行動,。在前四次的圍剿行動中,國民黨軍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一次蔣介石報著徹底消滅紅軍的心,,朝著紅軍進攻。 也是這一次,,紅軍意外地陷入了困境,。 情急之下,中央紅軍被迫開啟了長征之路,,開始轉(zhuǎn)移陣地,。 1934年8月,紅六軍團接到了中央的指令,,要求他們先為西征的探探路,。 在接到指令后,蕭克等人帶著紅六軍團9700多號人,,計劃先前與紅三軍團匯合,。 10月,紅六軍團已經(jīng)進入到了貴州地區(qū),,但就在這時,,中央發(fā)來了急電,他們發(fā)現(xiàn)國民黨軍正在向南前進,,讓紅六軍團不要渡江,,順著江口向北走,避開他們的軍隊,。 蕭克,、任弼時、王震接到命令后幾經(jīng)商議,,決定遵從組織命令,,調(diào)頭向北走去,但沒料到的是,,國民黨軍事先就推算好了紅六軍團的行動軌跡,,在三個方向都派出了軍隊,意圖在石阡縣附近對紅六軍團進行圍剿,。 蕭克 當紅六軍團進入到石阡縣甘溪鎮(zhèn)時,,正好就碰見了迎面而來的國民黨軍隊。 紅六軍團日夜奔波,,早就疲憊不堪,,再加上三個方向總共來了24個團的兵,,紅六軍團在與國民黨軍大戰(zhàn)了十幾天后,損傷慘重,。 在撤退到龍?zhí)伶?zhèn)一帶時,,蕭克意識到,照這個情況下去,,整個紅六軍團都將會被國民黨軍給殲滅,。 情急之下,蕭克決定,,讓龍云帶領(lǐng)紅六軍團18師第52團的800人,,向相反的方向掩護紅六軍團的主力部隊撤離,隨后在與大部隊匯合,。 龍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wù),,但是這個時候,一個難以啟齒的狀況讓龍云犯了難,。 因為在接到任務(wù)的前一晚,,炊事班的戰(zhàn)士們錯把梧桐油當做了食用油,導(dǎo)致52團的戰(zhàn)士們拉了一晚上的肚子,。 雖然拉肚子的情況都止住了,但是戰(zhàn)士們的身體基本上都處于虛脫的狀態(tài),。 可是突圍在即,,龍云也不敢將這個情況告知給蕭克,再三的斟酌下,,龍云還是帶著52團的戰(zhàn)士們?yōu)榧t六軍團的主力部隊打掩護,。 隨后,蕭克帶領(lǐng)著紅六軍團向南突圍,,前與紅三軍團匯合,。龍云則帶著紅52團在原地防御,阻止國民黨軍向南前行,。 主力部隊前腳剛走,,52團就和國民黨軍打了起來。 但是國民黨軍的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戰(zhàn)士們因為鬧肚子的緣故,,早已體力不支。 短短幾個小時,,就有300多名戰(zhàn)士犧牲,。 比較慶幸的是,在52團的拼死掩護下,,主力部隊暫時順利脫離了危險,。 龍云率領(lǐng)著52團僅剩的400多號人,一邊撤退,一邊追趕主力部隊的步伐,。而就在這個時候碰巧遇上了前來敵軍的支援隊伍,。 龍云暗中觀察了敵軍的人數(shù),為了不暴露主力部隊的行蹤,,龍云決定向西引開這些國民黨軍,。
聽到龍云的呼喊,,四百多名英勇的戰(zhàn)士們高聲回應(yīng)著“不怕”。 雖然他們知道,,這次向西前進,,很有可能就回不來了,但是為了大部隊的安全,,他們愿意向前沖,。 根據(jù)當時的記錄,這400多人的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 很快,國民黨軍發(fā)現(xiàn)了龍云隊伍的步伐,,推測他們一定是向紅六軍團的主力部隊匯合而去,,立刻緊跟了上去。 而且,,國民黨軍隊在來的一路上,,到處向百們詆毀紅軍,形容紅軍們就像是一撥土匪,,導(dǎo)致有些百姓對紅軍特別的憎恨,。 龍云因為判斷不了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出去,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個人,,來做向?qū)А?/p> 可不巧的是,,這個人碰巧就是已經(jīng)被國民黨軍“洗腦”的百姓,他將龍云等人指引到了困牛山一帶,。 在到達石阡縣困牛山的時候,,國民黨軍已經(jīng)緊緊地追上了52團,,將52團逼進了困牛山之中。 困牛山之所以會被冠以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的地勢險惡,,到處都是懸崖峭壁,稍一不注意就可能有危險,,如果沒有熟悉路的人帶著,,讓牛自己走進山里,出都出不來,。 國民黨軍也就是知道這里地形不好,,才四周出擊,將紅軍們逼進了困牛山之中,。 困牛山 因為沒有食物補給,,52團的戰(zhàn)士們攜帶的干糧,早就已經(jīng)吃光了,。 被困在山里的四百多名戰(zhàn)士們,,只能依靠野草野果抵饑。 即使是這樣,,戰(zhàn)士們也在借著山形,,與敵軍抗衡著。 眼看著戰(zhàn)士們都快要撐不住了,,龍云焦急地想著解決辦法,。 這時,52團的團長田海清發(fā)現(xiàn)在山邊有一條微小的縫隙,,往下看去正好看到谷底,旁邊還長著許多結(jié)實的藤蔓,。 他向龍云提議,,讓龍云帶著一部分的戰(zhàn)士順著藤蔓慢慢滑下山,自己帶著剩余的戰(zhàn)士們?yōu)樗麄兇蜓谧o,。 雖然龍云有些糾結(jié),,但是為了保全更多的戰(zhàn)士,他最終采納了田海清,,帶著200名戰(zhàn)士,,接連抓著藤蔓爬了下去。 為了給龍云等人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田海清帶著剩余的一百多名戰(zhàn)士,,逐漸向山頂走去。 此刻國民黨軍們也在焦急地想著上山的辦法,。 困牛山雖然不高,,但是因為山下的村民們很少上山,,所以并沒有什么很好路可走。 若是前進就沒辦法攻擊,,若是攻擊就沒辦法前進,。這讓國民黨軍們急得不行。 后來國民黨軍集中火力朝山頂發(fā)去,,在山上的紅軍們毫不留情地對他們進行反擊,。 因為僵持得太久了,國民黨又想到了一個壞主意,。 他們太清楚紅軍們不會對老百姓們開槍,,于是綁來了山下的十幾名村民,把他們排在隊伍的前方,,向山頂前進,。 當山頂?shù)募t軍們發(fā)現(xiàn),國民黨軍竟然用百姓們當擋箭牌,,紅軍們都憤恨不已,。 看著那些被擋在前面的無辜百姓,他們只能停止對國民黨軍的攻擊,,但是可惡的國民黨軍卻借著這個機會,,躲在百姓們后面攻擊紅軍戰(zhàn)士們。 無奈的紅軍們只能一再地往山頂撤退,,很快,,戰(zhàn)士們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正在國民黨軍們覺得自己即將勝利時,,一陣嘹亮的號角聲在四周響起,。 號角聲過后,一百多位紅軍們齊聲喊著:“寧可死,,都不會做俘虜,。” 就在國民黨軍和百姓們都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只見紅軍們摔斷了手中的槍支,,然后一個個縱身跳下了懸崖。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都痛哭不止,,連忙跪了下來求還沒來得及跳的紅軍不要跳崖,。 這個時候,這些百姓們才徹底清醒,,明白紅軍們并不是國民黨軍口中的土匪,,是他們的英雄。 但是一百多名紅軍,,全部堅決地跳下了懸崖,。 國民黨軍們也被紅軍們的行為驚到了,。 因為他們只是以為,他們不敢朝百姓們開槍,,最終會向他們投降,。 但是他們沒想到,我們英勇得到紅軍戰(zhàn)士,,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傷害百姓一絲,寧可跳下懸崖,,也不愿投降,。 這些被國民黨軍們利用的村民們,最終也被安全地放回了村子里,,他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村民,,喊著大家去山下救人。 可是待眾人到達的時候,,看到的只有戰(zhàn)士們鮮紅的尸體,。 跳崖處 而另一邊,龍云帶領(lǐng)的隊伍,,雖然順利從山上逃脫,,但是不料還是被國民黨軍們追上。 幾個回合之下,,因為國民黨軍的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了,,最終在各個戰(zhàn)士的掩護下,龍云才得以存活,。 但不幸的是,,龍云并沒有跑多遠,就被國民黨軍給抓住了,。 為了從龍云口中獲取情報,,國民黨軍先開始利用權(quán)利來誘惑龍云。 可是龍云壓根就不吃這一套,,遲遲不肯張嘴。 看軟的不行,,國民黨軍就開始使用硬手段,,最終,龍云被國民黨軍活活折磨而死,。 紅52團800名戰(zhàn)士,,全員犧牲。 但是,,52團戰(zhàn)士們并沒有白白犧牲,,紅六軍團也是在他們的掩護下,,順利地與大部隊集合。 在和紅三軍團匯合多時后,,蕭克等人遲遲等不來52團的消息,,無奈之下,只好先跟著隊伍繼續(xù)完成長征之路,。 在長征順利結(jié)束以后,,蕭克等人立刻將52團消失的事情稟告給了中央。 中央得知消息后,,也立刻派人前去尋找隊伍的痕跡,,可六十多年過去了,依舊沒有找到紅52團的消息,。 直到2002年,,甘溪槽村的這一奇怪的風(fēng)俗,引起了楊又鑄的懷疑,。 后建的墓碑 在聽聞這個消息后,,楊又鑄立刻開始前往村里調(diào)查。直到楊又鑄找到了甘溪槽村的一個老人,,才得以證實這件事情,。 其實當年,在紅軍們紛紛跳崖后,,還有一位年輕的小戰(zhàn)士,,僥幸被藤蔓給纏住,掛在了懸崖上,。 在被村民們發(fā)現(xiàn)以后,,便立刻將他救了上來,見他的傷勢特別嚴重,,一位好心的村民收留了他,,他就是何步榮。 得救以后,,何步榮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辦法再跟上大部隊進行戰(zhàn)斗。 于是就在村子里生活了下來,。 當楊又鑄想要再見一見這位幸存的戰(zhàn)士時,,才得知,何步榮老人在2001年就因病去世了,。 但是他還留下了一把沖鋒號,。 據(jù)老人說,當年吹響號角的就是何步榮,,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吹響沖鋒號,。 隨后戰(zhàn)士們就紛紛跳下了懸崖,,而且當天也正好是重陽節(jié)。 所以每年重陽節(jié)的時候,,何步榮都會帶著村民,,在山腳下祭拜去世的烈士們,后來村民們都會自覺地在重陽節(jié)祭拜烈士們,。 時隔近七十年,,終于找到了那支消失的隊伍。2004年,,楊又鑄將所有調(diào)查獲得的資料,,整理后交給了中央。 在各個相關(guān)工作人員的考察論證后,,證實了困牛山跳崖紅軍們的壯舉史實,,以及確定了他們的蹤跡。 紅52團的所有成員,,也被追認為烈士,。 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烈士們,甘溪槽村也就此改名為困牛山村,。 在村民的要求和政府的支持下,,政府出資在困牛山的山腳,為戰(zhàn)士們修筑了一個紀念碑,;在戰(zhàn)士們跳崖的崖底,,也被刻上了鮮紅的“紅軍跳崖殉難處”七個大字,以此來緬懷這些英勇的烈士們,。 這就是我們英勇無畏的紅軍戰(zhàn)士,,我們?nèi)缃駬碛械拿篮蒙睿捕际撬麄冇米约旱纳鼡Q來的,。 或許我們記不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是他們的故事將會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永遠的流傳下去,。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英雄,都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再次向那些,,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們致敬! |
|
來自: 微風(fēng)影視 > 《中國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