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劉仁州 文字整理/ 劉曉蕓 你真的知道對方在講什么嗎,?對方想要傳達什么訊息,?你真的知道他心里在想哪一件事情嗎? 當我們聽到對方的一個表達,,你會想要問對方:「是不是你有感覺到你跟我講,,有被我否定?」「你心里面想到的是哪一件事,,是你很希望我能夠接受,,但是我沒有接受?」 「每次別人跟你說話,,你都說:『好~好~好~』,,但是對我都沒有這樣過?!钩3N覀兊谋磉_,,都只是表達了一個「敘述」跟「形容」;我們都沒有具體的說出是在哪一件事情上面我有這樣的感覺,。 然后當我一聽到對方跟我這樣說,,瞬間我有被攻擊的感覺,我的防衛(wèi)心就上來了,。我就沒有那種平靜的心,,去弄清楚到底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對方在什么地方有受到挫折的感覺,。我也沒辦法去反思:我習(xí)慣性的會對外面的人都比較容易接受嗎,?習(xí)慣性地會對自己親近的人就容易拒絕嗎,?還是那一件事情我真的覺得不太妥當,,所以我才拒絕?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需要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量,。 不可否認我們真的比較容易對自己的人拒絕,,對外面的人比較容易接受;對親近的人說話比較直來直往,對外面的人說話比較客氣,。但是跟自己的人的溝通其實是更重要的,,與越親近的人相處,我們彼此的不舒服,、彼此的需求,,我們更要有勇氣去表達,去好好的說話,;我好好的表達我自己,,同時我也要讓對方有機會好好地說他自己。而不是好像說個兩句話,,彼此不對盤,,然后情緒就馬上起來,有股沖動想要翻桌子,。 沒有一個男人會故意要找女人的麻煩,, 也沒有一個女人會故意要找男人的麻煩。 但是我在這件事情會找你麻煩,, 是因為我曾經(jīng)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面我忍過你,, 或者說我忍你很久了。 在親密關(guān)系里,,我們很喜歡玩一種心理狀態(tài),,就是「你就是要了解我」、「你就是要懂我」,、「我不用我說你就什么都知道」,。我們沒有習(xí)慣去學(xué)習(xí)用語言越來越精準的去表達我們的感受跟需求,以及在生活中,,我們也沒有學(xué)習(xí)盡最大的努力去鼓勵對方用語言表達他的感受跟需要,。 對方的表達怎么會進步?就是因為你鼓勵他,,因為你會愿意耐心的聽他說話,,你愿意好好的去弄懂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當他講不好,,講不清楚的時候,,你不會對他生氣,你會跟他說:「沒關(guān)系你慢慢說」,,你會提出你不懂的地方,,但是不是指責(zé)。 你聽不懂對方的表達,,不是對方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也就是說「他的表達」跟「你的了解」這兩者之間有差距。不是對方表達不好,,也不是我沒辦法了解,;而是對方的表達還沒有到那個地方,我的了解也還沒到那個地方,。所以你會請他再努力一下,,再多表達一點,你也會盡力去了解他的感受跟他的需求,。 在親近的人的身上,,其實是我們最容易受傷,也最容易傷害對方的地方,。 常常因為我們的一個眼神,、 一個口氣,對方就有受傷的感覺,; 常常也因為對方的一個眼神,、 一個口氣,我們就有受傷的感覺,。 華人行動 . 生命工作 以生命影響生命 |
|
來自: 新用戶5594FR0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