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曾布:被新舊兩黨折騰20年的宰相作者:青林知青
曾布的名字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在其兄曾鞏的后面而被人識得,,但是,作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名字在這幾位中的光亮度大概是最低的,,我見很多朋友在數(shù)這幾位時,大多折在他的名字上,,所以,,連曾鞏都如此,更不要說曾布了,。 與曾鞏不同,,曾布可以說是個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的政治人物,雖然于詩文也屬了得之人,,但畢竟在那一堆的文學(xué)大家中,,如果照集體照片的話,怕被前排的人遮得來人影也找不到了,。 北宋之時,,最大的亮點(diǎn)是在王安石變法一事,后世對此是爭論不休,,但在民國之前,,史上對變法的評價是很低的,王安石幾乎被認(rèn)為是宋亡之根源,,他本人也差點(diǎn)被弄去排在“奸臣”之列,,只是到了近現(xiàn)代,,尤其是到了“史無前例”之時,他那“三不足精神”才受到高贊,,幾被捧上了神壇,。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shí),,殘酷的政治斗爭于誰都是傷痕累累,,這一時期中幾乎所有的人,無不都經(jīng)歷過貶官流放之苦,,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記得曾看過一則笑話說,某日,,三位被貶煙瘴之地的官員在驛館碰面,,訴說為什么被貶。一位說:我彈劾章惇,;另一位則說:我支持章惇,;剩下的一位喃喃道:我就是章惇。
曾布,字子宣,進(jìn)士出身,,文學(xué)家曾鞏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持者,,后因反對“市易法”招新黨不滿而貶官,,在多地任地方官,召回中央后,,又因同章惇及蔡京等人意見相左,,被一再貶謫,年72時在潤州逝世,,后追贈觀文殿大學(xué)士,,謚號文肅。 他同兄長曾鞏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父親早逝,,他是由大他十余歲的曾鞏一手培育成才的,曾家在當(dāng)時是著名的大族,,文風(fēng)鼎盛,,“曾門七子”名揚(yáng)天下。
二月春華已半歸,江天況值雨垂垂,; 山梅倏忽花經(jīng)眼,,園杏須臾子滿枝。 此時的曾布平步青云,,志得意滿,,我們從他這首詩中亦能看出,他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山花經(jīng)眼,,煙雨暮垂,,但不久后,便會看見那果實(shí)滿枝頭的美景,。 他不僅是王安石變法堅定的支持者,,還是起草者之一,變法中重要的青苗,、助役,、保甲、農(nóng)田諸法,,便是他同后來亦任宰相的呂惠卿一起起草的,,所以,他是變法的的主力,,也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
變法是柄雙刃劍,,有利亦有弊,歷代對此是爭論不休,;但現(xiàn)今之人一般認(rèn)為,,變法者即改革者,是歷史的推進(jìn)者,,而反對者則自然是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是應(yīng)該被歷史所唾棄之人。 這種一刀切的判斷是很可笑的,,也是一種無知,,變法之人中,有很多的人品是很有問題的,,如蔡京,,如章惇,;而守舊之人中,,人品高潔者亦是多多,如司馬光,,如蘇東坡,如韓琦,;將此類推于后來南宋時的主戰(zhàn)與主和之爭亦然,,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使大批的人遭遇不公。 曾布身處白熱化的黨爭之中,后世對其多有詬病,,而且與章惇一樣,,都被列入《奸臣傳》,其實(shí)這二人雖然同為新黨陣營,,后來卻水火不相容,,不幸的是,二人都被后人列為“奸臣”,,這是非之事誰能說得清楚,。 《宋史 奸臣傳》中共計有21人,新黨人物占八席,,但有些搞笑的是,,曾布后來又被蔡京列為“元祐奸黨”,與舊黨的司馬光一起,,都被刻在“黨人碑”上,,看來,這后期的曾布,,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他都是個不受待見之人。 曾布其實(shí)并不是如王安石說的那樣,,一貫地支持變法,,他有著自己的原則,這就是利民,;所以,,他對變法中凸顯的弊端是反對的,在對市易法某些損民的做法上,,就持反對態(tài)度,,并因此引王安石不滿而被貶官外放。 曉出東郊信馬蹄,青梅墻角兩三枝,; 竹雞啼罷雨來急,,杜宇聲乾月落遲,; 山店煮煙繅絲日,野田鋤水插秧時,; 農(nóng)桑勸課非無力,,為報新安太守知。 這是曾布在外放時寫的一首詩,,看著百姓在新法的推動下,,有條不紊地耕作,借著山清水秀的景致,,一抒心中愉悅的心情,,從中我們亦能看出,這曾大人也是個心胸開闊之人,。 及哲宗繼位,,反對變法的高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作為曾反對新法中某些條款的曾布被重新召回,,并升任戶部尚書,,這樣算來,一個新法的制訂和推行者,,怎么就轉(zhuǎn)身變?yōu)榕f黨之人了,。 對于堅守自己信仰的人,,無論是當(dāng)時還是后世,對曾布這樣的選擇非議多多,,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投機(jī)鉆營,是為人不恥之行為,。 回朝復(fù)官,,對此誰也不會拒絕,我覺得曾布并非人們想象中左右搖擺的小人,,他內(nèi)心是有著自己的堅守和道德標(biāo)準(zhǔn),,不然,不會頂著壓力拒絕增加《捐役法》,,更不會為此又被罷官外放,。 對此事,《宋史》有著明確記載:司馬光為政,,諭令增捐役法,,布辭曰:“免役一事,法令纖悉皆出己手,若令遽自改易,,義不可為,。”就此可以看出,,曾布是有自己道德底線之人。 哲宗親政,,又想起了這外放的曾布,,進(jìn)官為樞密院事,在此期間,,他因反對章惇一系列過激的行為,,同章惇的矛盾日益加劇,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很是復(fù)雜,。 但是有一點(diǎn),,在章惇反對立端王時,,遭曾布斥責(zé),于是端王上位,,這便是宋徽宗,,就這點(diǎn)來看,章惇看人是很準(zhǔn)的,,這趙佶實(shí)在是個超級玩家,,是當(dāng)不得皇帝的,如果不是曾布的附議,,他肯定是當(dāng)不成皇帝的,,也許就不會有后來靖康之難的發(fā)生。 徽宗上位后,,章惇被免,,曾布拜相,但后來徽宗任用蔡京,,曾布同蔡相本就不和,,遂又遭迫害,一貶再貶,,一直被貶至廉州司戶,,就是廣西合浦縣的戶籍管理員,四年后方給了個閑職去潤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鎮(zhèn)江,,不久便逝世了,葬句容空青山,。 一掬寒泉照眼明,,冰霜凜凜坐中清,; 生芻想見當(dāng)時客,華屋空留后世名,; 曉日凈涵金碧影,,秋風(fēng)暗動佩環(huán)聲; 他年卜筑南山下,,白首何人共濯纓,。 時光荏苒,,晚年的他,歷經(jīng)滄桑,,早已將世事看淡,,“袖籠鞭敲鐙。無語獨(dú)閑行”,,無恨無怨,、心如止水,甚至對后世如何評價他也看輕了去,,讀著這首他晚年所作,,看不出有絲絲的悲愴心情,倒是一副江湖隱士,,在西塞山前,,“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的高人形態(tài)。 曾布一生,,三起三落,,仕途是說順也順,說不順也不順,,直如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從他整個的仕途軌跡上看,似乎并沒有刻意依附過誰,,無論是王安石還是章惇,,抑或是司馬光還是蔡京,只是不幸的是,,這官家政策不定,,換位頻繁,才使得他在黨爭中,,成為一位不新不舊,,又新又舊的人物,一生沉浮不定。 對于他位列奸臣之列,史上其實(shí)早有不平之人,,大學(xué)者梁啟超先生就說過,,“曾子宣者,千古骨鯁之士,?!睆乃氖论E來看,他的確是位敢說敢干之人,,試想,一個曲意迎奉人,,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氣質(zhì),。 管你誰當(dāng)政,他看見不利于人民利益之事,,就要說,,就要反對,而不是當(dāng)和事佬,,尸位素餐,,所以,在那波譎云詭的朝堂,,不僅得罪了新黨,,也得罪了舊黨,同蘇東坡是如出一轍,。 所以我說,,他是一個堅持自己理想,凡事是對事不對人,,他志在當(dāng)世,、有著強(qiáng)烈的憂國憂民的歷史責(zé)任感和使命感,僅就這點(diǎn)來看,,他便是個值得后世尊敬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