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滕王閣序》 史毅/文 二女兒將外孫女送來讓我調(diào)教兩天,。為了言傳身教,,我給她背誦了《滕王閣序》。她說:"姥爺,,您不是有腦梗嗎,,還能背誦?”我說:"背得背得就不梗了,?!彼匆婏堊郎嫌泻颂遥谑且贿叡痴b一邊大塊朵頤,。我告訴她背誦時不能吃東西,。她回答說:"吃上也不管用啊,!”我忽然大悟,,才知她吃核桃是為了補腦子。 孩子,,補腦子最好的方法是上了姥爺?shù)?道",,背著背著就補起來了。 背誦《滕王閣序》,,先須將文中的典故搞明白,,知道作者借助典故想表達何意,理解后背誦效果會更好,。下面羅列幾條以明之,。 一)、古人將天上一些星宿的分野與地上的州郡相對照,。翼軫二星所對吳楚地區(qū),。文中說"星分翼軫”,便知他指吳楚一帶,。 二),、《晉書.張華傳》中說,張華見斗,、牛二星的分野之間有紫氣,,后來使人于豐城獄中掘得二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文中的"龍光射牛斗之墟”即指龍泉劍的寶光,,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物華天寶,。 三),、《后漢書.徐稚傳》中說,陳蕃作豫章太守時,,從不在郡治留宿賓客,,唯豫章南昌人徐稚例外,陳特設(shè)一榻供稚起臥,,稚去則懸了起來,。由此說明尊重賢良。 四),、《西京雜記》中說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楊雄作《太玄》,,夢見自己吐岀鳳凰,,飛集書上。文中用"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意謂座中孟學士才學可同董仲舒、楊雄媲美,,乃文壇宗師,。 五)、我們上面說"龍泉""太阿”是寶劍,,"紫電”"清霜”也是古代寶劍的名稱,。文中用"紫電清霜,王將軍之寶庫",,意謂座中王將軍所佩寶劍精良,,胸中韜略無限。 六),、西漢梁孝王有兔園,,亦即睢園。梁孝王好客,,常與文士在園中飲宴作賦,。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故借用彭澤指淵明,。文中"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意謂滕王閣的宴集,像梁孝王兔園之會一樣,,勝過陶淵明那隱士之獨樂,。 曹植《公?詩》有"朱華昌綠池”的句子,朱華指芙蓉,。鄴在今河北省臨漳縣,。文中“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指鄴下風流,,建安文采。臨川,,在今江西臨川縣,。謝靈運曾任臨川內(nèi)史,故用臨川代指謝靈運,。意謂座中文士具有建安的文采和謝靈運的才華,。 七)、《漢書.賈誼傳》記載漢文帝在未央宮的正殿宣室中召見賈誼,,這是一件十分榮光的事情,。文中"奉宣室以何年”意謂作者羨慕賈誼,何時才能有此恩寵,? 八),、《史記.馮唐列傳》:"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萏茷檐囼T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為官,。"《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說李廣為漢武帝時名將,屢立戰(zhàn)功,,但終未獲得封侯,。此處借"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事感慨年歲易往,,功業(yè)難就,。 九)、梁鴻,,后漢章帝時高士,,曾作《五噫歌》,為章帝所不滿,,派人捕他,,他便更改姓名,與妻子逃隱到齊魯之間,。文中"竄梁鴻于海曲”,,意謂清明盛世未必無冤情、無遺材,。 十),、《晉書.吳隱之傳》:"隱之為廣州刺史,未至州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之者懷無厭之欲,。隱之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至州,,清操愈厲,。" 《莊子.外物》:"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其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文中"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二句,,意謂德行高尚的人,無論處在什么惡劣環(huán)境中,,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 十一)、《漢書.終軍傳》載:武帝時,,二十余歲的終軍為諫議大夫,,岀使南越,請受長纓,,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曾向叔父述說自己的志向:`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文中"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意謂自己跟終軍年齡相仿,,卻無請纓報國的機會,;有投筆從戎的胸懷,愛慕宗愨乘風破浪的志向,。 十二),、《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yù)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王勃文中寶樹即玉樹。 劉向《列女傳.母儀篇》說: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兒子而選擇居住環(huán)境,,曾三次遷移,,最后定居于學宮附近。 文中“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二句,,意謂自己雖不如謝家子弟那樣高貴,但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環(huán)境影響,。 十三),、《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文中"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二句,言自己將前往海南接受父教,。 十四),、《后漢書.李膺傳》中說,東漢李膺,,名聲甚高,,受到他容接的人都引以為榮耀,稱為登龍門,。龍門即河津,,在今山西稷山縣,是黃河口岸之一,。其兩岸夾山,,形如門闕,地勢險峻,。古代傳說魚能跳過龍門,,即化為龍。 文中"今茲捧袂,,喜托龍門”二句,,意謂今日拜見長者,自己像是魚登龍門一樣榮耀喜悅,。 十五),、《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蜀人楊得意為狗監(jiān),侍上(漢武帝),,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 文中"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二句,意謂如果碰不上像楊得意那樣善于推薦人才的人,,我也就只好像司馬相如那樣空抱文才而自惜了,。 十六)、《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文中"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二句,,意謂如果遇到鐘子期那樣的知音,那么我寫這篇文章又有什公可慚愧的呢,? 《滕王閣序》中說:"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當時,,王勃的父親王福畤任交趾縣令,,王勃因省父而路經(jīng)洪州,正逢這次東南文人盛會,,而作此文,。其時年齡幾何?有人說是二十六歲,,因其二十七歲渡海溺水,,受到驚嚇而夭折,,是在他死的前一年所寫。這個年齡說自己為童子,,似有不妥,。如果表謙,則"晚生”即可,。 毅以為他的歲數(shù)或在十有五左右,。因為王勃在年十四便對策高第,授官朝散郎,。此時正是他人生的高潮期,,受邀赴會,即興寫下此文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問題是一個孩子,,讀了那么多書,學得那么好,,能旁征博引寫下曠古奇文,,確乎不可思議。 然而這是真實的故事,。由此說明,,如果成才的條件具備,年齡并非十分重要,。所謂條件,,首先是本人天賦特異卓絕之才,王勃即是這樣的人,。其次出生于書香門第,,家風即重文才,家庭教育具有優(yōu)勢資源,。王勃的祖父王通就是隋末大儒,,其父亦學富五車,故他于幼小便接受高等級教育而早早成才,。 相反,,如果出生于愚氓之家,認為讀書無用,,即使天賦異稟,,到頭來也只能是又一個方仲永而已。 故,,毅主張有優(yōu)勢資源的家庭可提前進行抜高教育,,不待說神靈之子,一般智力者亦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讓自己滯后的思想束縛了孩子的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