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蘇東坡 快樂度人生 蘇志勇(東坡公卅八世孫) 2022-7-15 當我看到民國七年綏寧《蘇氏宗譜》記載的世系,,方知綏寧蘇氏均系蘇東坡的后裔子孫,。2018年8月22日,,筆者仰慕先祖來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市東坡區(qū)三蘇祠。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筆者先后參觀三蘇祠和三蘇紀念館,,期求對千古名人蘇軾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蘇軾博學(xué)多才,且多才多藝,,詩詞文賦,,書法繪畫都有很深的造詣,是北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他的詩,,和弟子黃庭堅并稱“蘇黃”,是宋代詩歌最成就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和辛棄疾,合稱“蘇辛”,,是公認豪放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和主要代表,;他的散文,和老師歐陽修并稱“歐蘇”,,有“歐文如潮,,蘇文如海”之美譽,,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書法,蘇,、黃,、米、蔡,,在北宋四大家中排名第一,;他的繪畫,擅長畫枯木,、怪石和墨竹,,被認為北宋“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哲學(xué)方面,,是當時北宋關(guān)學(xué),、洛學(xué)、蜀學(xué)的三大派中,,蜀學(xué)的代表人物,。 他是中國乃至亞洲入選世界“千年英雄”十二大名人之一。
從介紹獲知他的人生簡歷,,蘇軾乃四川眉山人,,自號蘇東坡,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門前萬桿竹,,堂上四庫書”的書香門第,。蘇軾自幼聰慧,,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學(xué)有抱負,,從小就立下“奮厲有當世志”、“致君堯舜”的雄心大志,。嘉佑二年(1057年)他參加禮部考試,,以題《刑賞忠厚之至論》,闡明了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于君子長者之道”的治國理念,。發(fā)榜當取第一,因考官歐陽修誤以為是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忍痛割愛把它改成了第二名。復(fù)試,,以“春秋對義”獲第一,,名震京師,而他的人生也從此變得復(fù)雜而又曲折,。
蘇東坡一生際遇坎坷,。 他從政40余年,經(jīng)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是僅次于宰相的朝中大員,。授翰林學(xué)士、端明殿侍讀學(xué)士,,還做過兵部和禮部尚書,。他的一生擔任過30多個官職,輾轉(zhuǎn)奔波于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由于蘇軾所處朝代群臣間矛盾加劇,,宮廷內(nèi)部政局多變,,黨爭此起彼伏,正直諫言的蘇軾總是遭受排擠,、打擊,、陷害,一生三次遭貶,,外放33年,,被貶逐12年。
第一次被貶到湖北黃州,,當時蘇軾42歲,,駐黃州五年。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蘇軾于徐州治理黃水之后,,誥下,赴湖州任知州,,進《謝上表》抒寫個人忠耿之情,。豈料朝中奸臣卻從《謝上表》和詩詞文章中斷章取義,污蔑蘇軾“愚弄朝廷”,,引發(fā)“烏臺詩案”,。七月二十八日,蘇軾因“譏諷文字”,、“愚弄朝廷”等莫須有的罪名于湖州被拘捕,,20天后在汴京入獄。奸臣逼訊迫害,,蘇軾據(jù)理相爭,,抗辯不屈,幸由賢臣保釋,,神宗醒悟,,終于元豐二年臘月二十九日結(jié)案,從輕發(fā)落,,蘇軾被貶謫黃州做團練副使,。 黃州是一座偏僻蕭條的江邊小鎮(zhèn),貧窮落后,民不聊生,,一片凄涼之景,,然而蘇軾剛踏上黃州這塊土地,就以樂觀豁達的情懷欣賞著周圍的風(fēng)景,,并寫下了“長江饒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的佳句。蘇軾定居于黃州的定惠院,,經(jīng)過短暫的茫然之后,,他很快從陰影中走出來,出入自若,,隨緣自適,。他脫下文人長衫,換上布衣芒鞋,,帶領(lǐng)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從此自號“東坡居士”,。為改善伙食,,他還研究發(fā)明了東坡肉、東坡羹,。即使貧困艱辛的日子里,,他依然將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此間他在黃州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即使被貶,,他仍然保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氣魄”,。 第二次被貶至廣東惠州,此時蘇軾57歲,,待在惠州三年,。蘇軾曠達任性,天生就不善于政治上的投機鉆營,,所以在錯綜復(fù)雜的官場,,總是被壓抑、遭攻擊,、受排擠,。哲宗元祐年間(1086-1094年),,蘇軾遷官十分頻繁,,很多時間奔波浪費于更職任途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說:“坐席未暖,,召節(jié)已行,,筋力疲于往來,,日月逝于道路”。紹圣元年(1094年)四月,,哲宗下詔改年號為“紹圣”,,其意是繼承神宗朝的施政方針,朝廷“新黨”把打擊“元祐黨人”作為主要目標,。于是,,蘇軾被誣以前起草的文件中有譏斥神宗之語,以“譏諷先朝”的罪名,,被革除端明殿學(xué)士,、翰林侍讀學(xué)士及定州太守之職,貶謫英州,。蘇軾沒有氣餒,,坦然面對。他將大部分家眷交與長子蘇邁,,自己帶著其余家眷由定州啟程,,擇陸路順定臨驛道而行。在啟程的路上,,一路風(fēng)沙,,舉步維艱,沿途見到的是百姓逃荒要飯,,尸橫遍野的凄涼景象,,蘇軾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為官為民的一腔熱血換來此刻這般境遇,,頓時百感交集。經(jīng)過半個月后行程到安徽當涂,,在這里又接到朝廷降官誥命,,落左承議郎,責授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司馬,,惠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這個誥命對蘇軾再一次貶官,,無疑給蘇軾又一次的打擊,。蘇軾仍然坦然面對,星月兼程,,趕往惠州,。 惠州屬瘴癘之地,生活環(huán)境惡劣,但沿途的艱難卻反而歷練了蘇軾更加堅強,,他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留下了“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羅浮山下四時春,,廬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在惠州,蘇軾雖然身背罪責卻積極倡導(dǎo)籌建惠州東,、西新橋,;修筑惠州西湖長堤;引蒲澗山滴水巖的泉水入廣州,,使全城百姓同飲甘泉,。為了這些工程,蘇軾慷慨解囊,,并捐其珍貴犀帶相助,,還動員弟弟蘇轍捐出史夫人所得的內(nèi)賜金錢數(shù)千等等,他不管在何地,,都積極處事,,心系民眾。在惠州他失去了日夜陪伴他的愛妾王朝云,,這又是他人生中的一大痛,。駐惠州4年,他寫下了160首詩詞和數(shù)十篇散文歌詠惠州風(fēng)物,,惠州也因此得以揚名天下,。
第三次被貶至海南儋州,此時蘇軾60歲,,在儋州四年,。宋哲宗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蘇軾搬入在惠州新建的白鶴新居,,即興作一首《縱筆》詩:“白發(fā)蕭散滿霜風(fēng),,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此詩傳到京城,當朝宰相章敦對他的“春睡美”耿耿于懷,,于是借追殺元佑黨人之機,,下詔將蘇軾再貶到海南儋州,。目的就是讓他永無出頭之日。 儋州氣候惡劣,,海風(fēng)甚寒,山中多雨霧,,林木生陰翳,,空氣燥濕, 病毒蔓延,。古稱“南荒”,,是一個極為落后荒涼的地方。他帶著三子蘇過渡海南行至儋州,,蘇軾的到來猶如文化的使者,,為蠻荒之邦帶來了文明的火種。當?shù)厝俗孀孑呡叾硷嬘煤铀?、坑水,,瘟疫流行,百姓多死于瘴毒,。他教化當?shù)厝酥v究衛(wèi)生,,帶領(lǐng)他們掘土挖井,改飲地下水,,改變生活條件,。為拯救平民,他為百姓采藥治病,,傾盡了自己的所有,。 生活在儋州困境中的蘇軾并沒有自暴自棄,而且是挺胸做人,,他亦一面和陶淵明的詩,,一面潛心做學(xué)問、寫文章,。他在這里共創(chuàng)作詩歌一百七十余首,,寫各類文章一百六十余篇。同時,,他還開學(xué)堂辦書院,,將終生所學(xué)毫無保留傳授給瓊州后學(xué)。蘇軾與儋州的黎族百姓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當他遇赦北還時,,瓊州百姓揮淚挽留,傾城相送,,依戀不舍,。蘇軾作《別海南黎民》詩曰:“我本海南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yōu),;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是飽受讒言所害,,行遍人間崎嶇路,嘗盡酸甜苦辣情,,歷盡新舊黨的排擠和屈辱,。 在一段段艱辛的貶謫路上,蘇東坡卻始終能挺直脊梁,,笑看榮辱得失,,心系民眾,心胸坦蕩,,將往日的怨恨揉于心尖,,化為筆墨。 用曠達之心鑄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正如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所說——蘇東坡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世上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風(fēng)順的,,學(xué)習(xí)他的人生態(tài)度,,可得超脫;學(xué)習(xí)他的生活態(tài)度,,可得趣味,;學(xué)習(xí)他的藝術(shù)態(tài)度,可得境界,。 在眉山參觀完后,,讓我對東坡先祖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與之相比,,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挫折可以說微不足道,,看過蘇東坡的人生經(jīng)歷,我的心釋然了,,任何時候,,任何環(huán)境都不能消極怠世,自暴自棄,,要微笑面對生活,,挺直脊梁做人,。最終筆者醒悟做人之真諦,忍不住作詩一首《贊蘇東坡》,,讓東坡精神永存,! ?千古名人蘇東坡, 人生道路坡折多,。 縱有千般苦與淚,, 也能化作詩與歌。??? 人生為何不快樂,, 只因未讀蘇東坡。 只要讀懂蘇東坡,, 為人處世快樂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