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禪寺位于夏港鎮(zhèn)的北部,,根據(jù)《江陰市志》的記載,,這座寺廟是江陰最早的三大寺院之一。永安寺初建于西晉太康二年,,當(dāng)時名永安院,。明朝成化十三年和萬歷十九年,先后對殘損的殿堂進行了修復(fù),,后來還經(jīng)過了一次全面的維修,。相傳在修寺之前,當(dāng)?shù)匕l(fā)生天災(zāi),。古代的人們靠老天吃飯,發(fā)生天災(zāi)就意味著民不聊生,。結(jié)果當(dāng)永安寺落成的時候,,天空出現(xiàn)了日月交輝的奇異景象,從此四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所以,,人們就認(rèn)為這是菩薩保佑,香火自然就旺了,。清朝同治年間,,永安寺又進行了重修,民國后期寺院被拆了建造學(xué)校,,當(dāng)時就剩下三間廚房供德宣和尚居住,。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總投資一千五百萬元,重修永安禪寺,,所以我們看到的這種古寺,,其實所有殿宇都是重建的。大概是距離長江村比較近,,其實就是在長江村牌坊的旁邊,,長江村的富裕江陰人是都知道的,估計投資了不少,,整個寺廟看著很精美,。山門殿也就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分立兩側(cè),,中間供奉的彌勒佛還是那個笑口常開的形象,,但并不是塑金的,而是白玉色的,。鐘樓和鼓樓在山門的兩側(cè),,建筑造型中規(guī)中矩,和其他寺廟看到的類似建筑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大雄寶殿是寺廟的主殿,,正中供奉著三尊菩薩,呈坐姿,,全身塑金,,寶相都很威嚴(yán)。中間還有如來佛祖的兩位弟子,,塑的就要小得多了,。大殿的兩側(cè)有十八羅漢,都是渾身塑金,,他們神態(tài)各異,,生動而形象,不同于我們印象里羅漢的嚴(yán)肅,,有的羅漢看起來還挺活潑的,。特別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并不是供奉在大雄寶殿的,而是分別擁有一座大殿,,就在山門至大雄寶殿的兩側(cè),。地藏殿和六和堂看著規(guī)模也不小,不過并不開門,。地藏殿自然是供奉地藏菩薩的,,六和堂倒不知道是供奉的什么,就知道河南的少林寺有一座六合堂,,但應(yīng)該不是武僧的專利,,也沒聽說江陰的寺廟有武僧的,。多寶殿里供奉著好幾尊神佛,看起來更像是中國古代文武官員的打扮,,更接近于道教的形象,。所謂“多寶”,想必指的就是供奉之多,。后面有一座神舟殿,,也是藏經(jīng)樓。大門不開,,但是從門玻璃里可以看到里面有一艘帆船的模型,,旁邊有一尊不高大的菩薩。雖然殿內(nèi)有舟,,叫神舟也未為不可,,但不知道供奉一般船是什么意思。也不是現(xiàn)代化的大船,,也不像鄭和下西洋乘坐的大寶船,。玉佛殿供奉的是一尊臥佛,神色恬淡安詳,,一手撐著頭,,一手則擱在側(cè)臀。后面是一幅青松紅日的圖畫,,前面有兩尊小像,,一尊是白色的觀音,另一尊是披著紅色袈裟的唐三藏(反正這形象跟西游記里的唐僧很像),。觀音殿和財神殿還有修繕,,從窗口看進來,財神殿并不大,,供奉的菩薩也不是很高大,,不知道是不是財神殿的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