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個深夜,,毛主席屋子里的燈光還在亮著,,衛(wèi)士長李銀橋這一夜不敢回家睡覺,看著毛主席一支又一支地吸著香煙,。 眼看黎明就要到來,,李銀橋終于忍不住走進菊香書屋:“主席,都快天亮了,,您回去休息吧,!今天上午十點還有一場會議要開呢!” 毛主席緩緩轉(zhuǎn)過臉來,,看著李銀橋一言不發(fā),。 李銀橋看看自己的衣著,又摸摸自己的臉:“我,、我沒什么不對吧,?” 毛主席突然似答非答地說“是不對……”還不等李銀橋說什么,他就站起身來向臥室走去,,邊走邊說,,“銀橋,你通知一下周總理,,讓他上午九點前來這里一趟,。” “是,?!崩钽y橋跟著毛主席進了房間,看著他躺下后才回到值班室給周總理秘書打電話,。 上午九點,,周總理來到豐澤園。誰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什么,,但從史料記載中可以推測:兩位領(lǐng)袖商量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這件大事就是中國的石油問題。 “石頭里流出的油”石油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物資,,毛主席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新中國成立后,石油匱乏的問題就成了國家的重大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別的工業(yè)部門都超額完成任務,而石油部門才完成了70%左右,,這就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視,。 毛主席一直在為石油操心,他始終不信中國是貧油國,。 李銀橋為毛主席端上一壺開水,,見他在喃喃自語,好奇地問:“主席,,石油是不是石頭里流出的油,?” 主席哈哈大笑:“不錯不錯,就是從石頭里流出來的,,你沒見咱們在延安油井參觀時看到的那黑色的油嗎,?” 李銀橋想起來了,說:“那不就是'洋油’嘛,?!?/p> 毛主席站起來說:“帝國主義害死中國了,洋油洋油,,連從我們石頭里采出來的油都叫成洋油了!” 其實,,中國是最早開采石油的國家之一,,宋代時沈括就在延安發(fā)現(xiàn)了油井。沈括認真地進行了一番考察研究,,認為這種油類“生于水跡沙石”,,于是他將其稱之為“石油”。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還記錄了“石油至多,,生于地中無窮”的科學論斷,,這種論斷放到世界上也是空前的,因此沈括可以說是中國石油地質(zhì)第一人,。 說起開采石油的關(guān)鍵技術(shù)鉆井工藝,,我國更是世界上的先驅(qū)。在公元前250多年前,,李冰在四川就開始鑿井煮鹽,,而煮鹽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氣,。到了宋朝,四川已經(jīng)用上了成械沖鉆鑿,,這就是聞名于世的“頓鉆”的前身,。1853年,四川省自貢市鉆鑿的“焱海井”,,井深1000.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鉆鑿超千米的深井。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落后太多了,?!泵飨袂閲谰爸袊醚笥偷娜兆邮裁磿r候才能過去???” 李銀橋看毛主席一臉沉重,想找個話題讓主席輕松些,,就說起一個故事:“主席,,我聽說在抗戰(zhàn)期間,賀總手下一個戰(zhàn)將繳獲了鬼子留下的幾箱機油,,還以為是炒菜用的油,,就拉回去讓炊事員用了,結(jié)果吃了炒出來的菜后,,拉肚子拉得一塌糊涂,!” 毛主席一聽這事,立刻哈哈大笑:“我聽說過這個事,。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賀老總沒說是誰?!崩钽y橋搖搖頭,,毛主席說:“他叫余秋里,是三五八旅的政委,?!?/p> 李銀橋想了想:“是不是那個獨臂將軍?” 毛主席一臉欣賞地點點頭:“是他,。此人可不簡單啊!他可是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我們把國民黨的那幾百萬舊軍隊收編過來后,,就是他負責改造的,,彭老總也很喜歡他,?!?/p> 余秋里 兩人正聊著,辦公廳主任楊尚昆過來報告:“主席,,傅作義將軍今天中午要過來,,周總理請您做好接見的準備,?!敝飨宦牼屯k公室走去,。 在路上,,楊尚昆悄悄地問李銀橋:“主席和你說什么呢,?” 李銀橋說:“說'洋油’的事,。主席說,我們以后少不了要用洋油呢?!?/p> 楊尚昆笑了,主席已經(jīng)在考慮社會主義的建設大業(yè)了,。 是的,新中國的建設早已在毛主席的心中醞釀。在日理萬機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時,,他也在關(guān)注著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在之后的半個世紀內(nèi),,他下了兩步重要的棋,一步是“兩彈一星”,另一步就是開發(fā)油田。 楊尚昆 “我推薦總后勤政委余秋里”1949年,,在宣布新中國成立后的第18天,,毛主席便簽發(fā)了成立國家燃料工業(yè)部的命令,,第二年就成立了石油管理局。 可是中國這么大,,要到哪里找油呢,?石油勘探工作一直沒有進展,毛主席不得不把目光轉(zhuǎn)移到人造石油上來,。人造石油是通過大量復雜的工序,,從頁巖中提取出與天然石油成分相類似的人造石油來。這種石油成本是天然石油的好幾倍,,而且產(chǎn)量極低,。 然而當時很多工業(yè)和國防建設都需要石油,我們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咬牙從石頭里擠油,。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坦克裝甲車等裝備都要石油才能運轉(zhuǎn),,彭德懷急得不停向中央打報告,,中央又不得不拿出少得可憐的外匯,從國外買回一些石油,。 油的問題愁壞了毛主席和中央領(lǐng)導們,,必須要解決地質(zhì)勘探的問題了,。 1952年,毛主席又簽發(fā)命令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zhì)部”,,李四光剛回國就被毛主席請到了中南海,。 李四光 當時周總理也在,三人寒暄一陣,,周總理示意坐下來談。 三人坐定,,毛主席轉(zhuǎn)到正題:
“李四光同志,,我們知道你對石油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主席想聽聽您的意見,?!敝芸偫碚f,“你認為中國石油儲量怎么樣,?如果真的不太好,,我們就要多考慮人造石油的問題了,畢竟國家要發(fā)展,,時間耽誤不起?。 ?/p> 李四光趕忙接過話:
“這么說,,我們地底下也可能有很大的含油區(qū),?”毛主席急切地問道。 “是這樣,?!崩钏墓饪隙ǖ卣f,“中國這么大,,地質(zhì)構(gòu)造這么豐富,,一定存在富油地層!” 毛主席忍不住站起來,,激動地說:“好,,我相信李四光同志!既然咱們也能找到油,,那就痛痛快快地干一場,!” 于是,李四光被任命為地質(zhì)部長,,負責勘察地質(zhì),,尋找油田。. 李四光 1956年的人民代表大會上,,一個新的部門誕生了,,那就是石油部。在石油部長的選擇上,,各位領(lǐng)袖都認為應該從軍隊中找,,原解放軍后勤部部長李聚奎上將被任命為第一任部長。 毛主席對新成立的石油部寄予厚望,,然而三年過去,,石油部的工作讓他很是失望。雖然石油部在克拉瑪依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油田,,但毛主席對油田的產(chǎn)量并不滿意,。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全國的石油產(chǎn)量應是每年200萬噸左右,,可李聚奎在西北搞了這么多年,,才完成了146萬噸,其中一多半還是昂貴的人造石油,。朝鮮戰(zhàn)爭中,,坦克和飛機一天就要消耗成百上千噸石油,就這么一點產(chǎn)量怎么夠用,? 換人,!得換人!毛主席對周總理說:“總理啊,你和彭老總商量商量,,看看誰更合適,。” 彭老總聽了毛主席要求換人的新決定,,不禁納悶地說:“主席這是怎么回事,?老李干得也挺不錯啊,這都不滿意他想要什么人???咱們這些人都沒搞過工業(yè),誰能干得了這石油事業(yè),?” 周總理皺皺眉頭說:“現(xiàn)在石油產(chǎn)量一直上不去,,我們壓力都很大。我認為,,主席是想找個能吃苦、能打開局面的人,?!?/p> 彭德懷聽后,仔細思索起來,,這找石油就跟打仗一樣,,要找個會打硬仗的人。突然,,他眼睛一亮:“我這有個人,!”
周總理把兩人商量的結(jié)果報告給毛主席,,毛主席當即表示同意,囑咐總理先和余秋里談一談,,讓他有個思想準備,,過幾天自己再找他談話。 余秋里 “你和李聚奎同志換一換”在賀龍元帥領(lǐng)導的紅二方面軍中,,有兩名獨臂將軍,,一個是賀炳炎,另一個就是余秋里,。 余秋里15歲就參加了革命,,在湘贛根據(jù)地當保衛(wèi)隊隊長,之后又被調(diào)到紅二方面軍擔任政委,。1936年,,在紅二軍團長征的路上,,為了掩護團長,余秋里左臂兩次中彈,,而且傷情非常嚴重,。當時醫(yī)療條件不足,余秋里帶傷走了2萬多里,,直到6個月后才進行了手術(shù),。當時他的傷口已經(jīng)發(fā)炎腐爛,醫(yī)生不得不為其截肢,。 盡管余秋里是一名戰(zhàn)將,,但他的政治工作同樣出色。在領(lǐng)兵作戰(zhàn)中,,他經(jīng)常深入基層,,通過不斷地觀察,總結(jié)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練兵方式,,他將這一方式總結(jié)為“軍事民主”四個字,。這一方法極大地提高了部隊訓練質(zhì)量,受到了中央軍委的表揚,。 解放戰(zhàn)爭期間,,余秋里在西北野戰(zhàn)軍擔任政委。野戰(zhàn)軍建軍之初只有兩萬多人,,在戰(zhàn)斗中,,野戰(zhàn)軍殲敵無數(shù),吸收了大量國民黨俘虜入伍,。但是人數(shù)雖然增加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卻一直未能提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余秋里總結(jié)出“訴苦三查”的方法,,在軍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戰(zhàn)士們的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毛主席聽說這件事后,,當天就找到余秋里,聽他匯報這一經(jīng)驗,。這次見面,,毛主席對余秋里的印象很好,余秋里匯報結(jié)束后,他就和幾位領(lǐng)導說:“余秋里同志是個將才,,以后大有可為,。” 1958年一個平常的午后,,余秋里來到豐澤園,。走進辦公室,他向毛主席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毛主席親切地與他握手,,招呼他坐到沙發(fā)上,說:“彭總推薦你來當石油部長,,周總理應該已經(jīng)和你說了吧,,你有什么想法?” “主席,,我從來沒有搞過石油啊,,這個擔子我怕承擔不了,軍隊里還有比我更強的同志,,是不是另外選一個人,?” 主席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話題一轉(zhuǎn):“秋里,,你的名字很有詩意啊?!?/p> “主席,,這是軍隊里的領(lǐng)導給取的。我家里窮,,沒給取正式的名字,,就狗娃子狗娃子地叫。參軍后,,領(lǐng)導說我的名字不好,,說要給我改個名字,因為我是在割谷子后的秋里出生的,,領(lǐng)導就說那你就叫秋里吧,。” 余秋里的話引來主席一陣大笑:“這名字蠻好的,,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嘛,。” “嘿嘿,,您說好就好嘛,。”余秋里又想到剛才的話題,又犟起勁來,,“主席,,咱們的干部那么多,您隨便挑一個都比我強??!” “人家選了你嘛?!敝飨瘒烂C地說道,,
說完,他看著余秋里欲言又止的樣子,,明白了什么,,就問他:“你是不是不愿意脫這身軍裝啊,?你放心吧,,部長以上的干部調(diào)動不算轉(zhuǎn)業(yè),是黨內(nèi)分工不同罷了,?!?/p> 余秋里立刻憨笑起來:“主席,我沒想過這事,?!?/p> “好了,就這么定了,。你和李聚奎同志換一換,,你年輕,,精力充沛,正是做事的年紀,。李聚奎也是好同志,,他回總后勤部也有經(jīng)驗。你們交換一下就挺好,?!?/p> 余秋里不再說什么,他向毛主席保證,,自己一定把工作做好,。 上任之后,余秋里開始學習文化知識,。以前他最討厭別人叫他知識分子,,認為知識分子上不了戰(zhàn)場,可到現(xiàn)在,,他恨不得自己真的變成一個知識分子,。 剛轉(zhuǎn)到石油行業(yè),他很不適應,,但他對國家的石油規(guī)劃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他認為,要兩條腿走路,,西部人造石油和東部石油開發(fā)并舉,。 當時國外的專家都認為我國東部不可能存在大型油田,但余秋里和李四光組織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在東北一帶考察,,最終將勘探地址選在了松遼平原。 50天后,,勘探隊鉆出了第一口油井,余秋里立刻向毛主席報告:“主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松遼一定有大油田!” 不久,,中央決定在松遼平原開展“大會戰(zhàn)”,,三萬官兵來到這里開發(fā)油田。伴隨著“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響亮口號,,油田大會戰(zhàn)終于勝利結(jié)束。9月26日,,隨著油井中噴出棕褐色的原油,,周圍數(shù)千人發(fā)出了狂熱的歡呼,,大慶油田就此橫空出世。 1963年,,大慶油田年產(chǎn)量達到了600萬噸,,到1965年底,山東的勝利油田,、天津的大港油田開始出油,,中國原油產(chǎn)量達到了1131萬噸,中國人民用洋油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