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 在確定西天取經(jīng)項目上,,最出力的人,,莫過于觀音菩薩了,畢竟她是主動站出來,,要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jīng)人,。 也正是她到了大唐之后,長安城就接連發(fā)生了一系列怪事,,而這一系列怪事的根源,,就出在一個叫袁守城的算命先生身上??梢哉f,,沒有這個人,就沒有后來的涇河龍王被斬首,。沒有涇河龍王被斬首,,就沒有后面的找唐王李世民索命,,并真的索成。沒有李世民的死亡,,就沒有地府一日游,,更不會有后面的取經(jīng)了。 那么,,這個叫袁守城的算命先生究竟什么來歷,,為什么明明是他在干缺德事,最終遭殃的卻是涇河龍王,? 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第273期:明明是袁守城使壞,,干缺德事,,為何保護子孫的涇河龍王卻喪了命,? 一、 觀音菩薩到了長安城不久后,,長安城就開始發(fā)生怪事,,第一件怪事則是一個樵夫跟一個漁夫的對話。 書中講這倆人啊,,是賢人,,所謂的賢人,應該是指道德水平高,,人品好,,并沒干過什么壞事的人。而且,, 別看這倆人一個是漁翁,,一個是樵夫,看似山人,,其實文化水平都不低,。 這倆人還是朋友,某天一起到酒館喝酒,,喝到一半拎著酒瓶子到?jīng)芎舆吷⒉?,這個漁翁張稍就說了:
這句話還是相當有哲理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人們要想得到一些東西,,那么必然會丟掉一些東西。隨后他就開始得意了,,畢竟一個是靠水吃飯,,一個是靠山吃飯,究竟是靠水好呢,,還是靠山好呢,? 為此,倆人開始了詩詞大會,,什么《蝶戀花》,、《鷓鴣天》、《天仙子》,、《西江月》,、《臨江仙》挨個比起來,且不分勝負,。 最后這個漁翁得意忘形,,說自己永遠也不會遇險,但是李兄就不一定了,,搞不好上山打柴就會遇到老虎,。聽完這句話,樵夫李定當時就生氣了,,憑什么我上山就遇難,,你下河就安全? 結(jié)果這個漁翁沒有遵守跟算命先生的約定,,說漏了嘴,,將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告訴了對方:
二,、 可是,怎么就這么巧,,倆人的對話剛好被涇河里面一個巡水的夜叉聽到了:
這個夜叉是躲在草里的,這也恰恰說明,,他已經(jīng)聽了這倆人對話有一段時間了,。可是,,岸邊說話的人類海了去了,,他一個夜叉不好好巡水,怎么躲這里聽這倆人侃大山呢,? 其實也怪不到他,,因為這倆人啊,是被袁守誠拿捏住了的,。 要知道,,在一個神佛滿天飛的西游世界,連算命先生都能準確預知一切,,漁翁不會不清楚涇河里面有什么神靈,??墒?,作為神秘算命事件的受益者,他本該悶聲發(fā)大財,,可是偏偏跑到?jīng)芎舆叴蠛按蠼?,還跟樵夫斗歌。 這其實就是人性的弱點,,很多人最終失敗,,就失敗在這一點上!比如項羽,,著名的“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言論,就是出自這位仁兄之口,。 再加上漁翁多喝了兩杯,,那種當漁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且是生怕對方聽不到,,就差扯著嗓子喊了,。作為巡水的夜叉,遇到這倆人,,自然會被吸引,,又聽到這個自稱漁翁的家伙很是得意,也就多聽了一會兒,。 可是要知道,,涇河,,也是長安城周邊最大的河流了。一個漁翁的船能有多大,,就算每天滿載而歸,,也不至于將涇河漁業(yè)資源撈干。這個巡水的夜叉怎么就如臨大敵,,跑回去匯報涇河龍王,,還說出大事了呢?
三、 這就是算命先生定下的第二道保險,! 這個世界上啊,,有兩樣東西無法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就是人心,。縱然是神機妙算的袁守誠,,他也不敢篤定,,漁翁張稍會不會將自己跟他的約定說出去。 因為不敢確定,,所以他為了將涇河龍王引出來,,而定下了雙保險,那就是每天要張稍送自己一條金色鯉魚,。 當然,,我們現(xiàn)在看金色鯉魚是沒啥稀奇的,隨便找個景點,,往水池里瞅一瞅,,啥顏色的鯉魚都有,還是應有盡有,。 其實,,但凡這個漁翁聰明一點,捉兩條金色鯉魚,,讓它們自我繁殖,,根本就不愁沒有鯉魚上交。是啊,,以前除四害的時候,,有地方讓上交老鼠,交一條給多少錢。結(jié)果沒想到,,到最后老鼠越交越多,,根本沒有減下去的趨勢,再一調(diào)查,,原來家家開始養(yǎng)老鼠了,。 但是,西游記中的金色鯉魚,,卻不是尋常的鯉魚,,關(guān)于這一點,書中提到唐僧父親陳光蕊時也有記載:
有人講,,不對啊,,你看在陳光蕊眼中,金色鯉魚跟普通鯉魚沒啥區(qū)別嘛,,他都想將它烹了吃呢,? 當然,我們后來知道這條金色鯉魚乃龍王所變,,后來陳光蕊得以復生,,也是全賴自己的這次善行。那么,,在當時,,陳光蕊究竟清不清楚,,金色鯉魚跟普通鯉魚有所不同呢,? 他知道的! 四,、 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他是花了一貫錢,買下的這條鯉魚,! 因為《西游記》成書于明朝時期,,他的貨幣換算也是按照明朝的規(guī)定進行的,比如十文錢等于一串錢,,十串錢等于一吊錢,,十吊錢等于一貫錢。 而陳光蕊付出的一貫錢,,等于一錢銀子,,或者銅錢一千文,或者白銀一兩,他是花了一兩銀子買下的這條金色鯉魚,。 而在《西游記》中,,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如何,究竟能買多少東西呢,? 在五莊觀的時候,,唐僧吩咐豬八戒去做飯,提到自己包袱里有米,,借別人的鍋臺做頓飯,,臨了給了幾文錢,當做柴火錢,。 在火焰山的時候,,孫悟空曾經(jīng)變出一文錢,買了一塊糕吃,。 還有女兒國,,過子母河的時候,一共付了幾文錢的船錢,;還有真假美猴王之前,,孫悟空打死幾個強盜,唐僧掏出幾文錢讓豬八戒去買兩副膏藥,;在朱紫國的時候,,沙和尚做飯說缺油鹽醬醋,于是孫悟空讓豬八戒去買,,也不過只給了幾文錢而已:
在黃獅精那里,,孫悟空變成的小妖曾經(jīng)跟大王報賬,提到:
由此可見,,陳光蕊付出的一貫錢,,可以買能燒幾百頓飯的柴,能買一千塊糕,,能買幾百塊膏藥,,還能買半頭豬! 所以,不僅漁夫知道金色鯉魚值錢,,陳光蕊也是清楚的,! 五、 就算金色鯉魚不是龍族,,那也跟龍族相關(guān),,即使不是龍王的直系血親,也是旁系或遠支,,總之是相關(guān)的,。 正因如此,夜叉才會急忙匯報龍王,,才會說水族即將被打盡,,涇河龍王才會勃然大怒:
即使沒有夜叉前來匯報,,時間長了,,金色鯉魚接連消失,也會有水族告知龍王的,,龍王一查,,仍然會勃然大怒。 到此為止,,涇河龍王上鉤了,,但是擺在他面前的,并非一條路,,而是多條路: 一是,,就像他最初的沖動一樣,直接飛到長安城,,提劍就將算卦的袁守誠給砍了,,既能出氣,還能解決問題,,一了百了。 二是,,好好策劃一番,,變成個普通人,悄無聲息地潛入長安城,,見到袁守誠后,,確認了情況,想辦法一刀砍了他,還不能讓外人知道,。 三則是書中記載的,,不能直接砍死他,得好好羞辱他一番,,砸了他的招牌,,讓他下半輩子都抬不起頭來,只有這樣才解氣,。 為什么前兩條方案被涇河龍王否決了呢,? 很簡單,什么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全都跳出來攔著龍王,,不讓他干傻事,,因為長安城啊,跟其他地方不同,,上天一直在盯著:
其實,,西游路上,龍王們沒少跟著孫悟空去下私雨,,也沒少驚動百姓,,也沒見上天責罰啊,? 六,、 當然,前面也提到了,,人心是不能直視的,,萬一涇河龍王真是火爆脾氣,誰也攔不住,,直接跑去砍了袁守誠呢,? 一方面,,袁守誠能掐會算的,料到?jīng)芎育埻醪粫@樣,,另一方面若是真這樣了,,他大不了跑路嘛,但龍王這么大張旗鼓地去找他,,還是會激怒玉帝的,。 袁守誠還是挺能把握人心的,在涇河龍王變成白衣秀士去確認夜叉的消息時,,有這么一句吆喝:
其實這也是袁守誠故意說的,,有人理解成給涇河龍王一個警告,但其實更像是故意給涇河龍王一個線索,,等于告知他,,那個算卦滅你水族的人就是我。同時也是對涇河龍王的一個挑釁,,若沒有挑釁,,還真不好激怒龍王跟他打賭呢。 果然,,聽到這么一句話后,,涇河龍王確信就是此人在干缺德事:
有些人說涇河龍王沒聽警告,或者沒聽懂袁守誠的話,,他又不傻,,怎么可能聽不懂。正是因為聽懂了,,才激起了他的斗志,,才會向袁守誠提問:
其實涇河龍王沒必要跟袁守誠打賭,,他只需要確定對方就是禍害水族的算命先生便可,就算以后去天庭告狀,,也有理有據(jù):
七,、 如果真有這么一個人,再誅滅他不遲,,一個誅字,,就表明,袁守誠是理虧的,。 但是,,算計人心這方面,他還是算準了,,涇河龍王其實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所以才問下雨的事,。 一方面下雨這種事,,沒有比涇河龍王更清楚的了,另一方面,,也要看看這個算命先生究竟有沒有真本事,,值不值得自己跟他斗。 沒想到袁守誠一開口,,就是:
更沒想到的是,,涇河龍王一聽袁守誠這樣講,當時就笑了,,他為什么要笑呢,? 因為在涇河龍王看來,袁守誠這一卦是必輸無疑,,畢竟自己是掌握下雨資格的,,不僅他自己這樣認為,他的水族成員也是這樣認為:
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下雨的點數(shù)也有很大的問題,,這也是他一回去就很得意的原因所在:
為啥? 因為這種下雨點數(shù),,別說在長安城了,,就算放眼整個西游世界,都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狀況,。 烏雞國曾經(jīng)大旱三年,在這種江河都干涸的情況下,,國王求雨往多處求,,也不過是求三尺而已, 當然,,最后,,獅子精還多求了兩寸。
八,、 同樣在鳳仙郡,也是大旱三年,,江河水都枯了,,在這種情況下,玉帝解氣后派人來下雨,,也不過是:
下了三尺多的雨后,,江河都滿了,連井水都往外冒,,足可見這場雨之大,。 但是,袁守誠在長安城算的這一卦,,問題就大了,,不僅雨量比在鳳仙郡和烏雞國要大,,而且時間也限制得很死,要在一個時辰內(nèi)下完,。 如果烏雞國和鳳仙郡的雨是大雨的話,,那么長安城這場雨就是特大暴雨,,且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情況。畢竟三尺三寸折合現(xiàn)在的計量單位就是1100多毫米,,這種雨量都超過了整個長江流域全年的降水量,,況且是在一個時辰內(nèi)下完,都很難找到一個成語來形容,。 這才是涇河龍王聽完袁守城的話,,一定要跟他打賭的原因所在,這賭注還有懸念嗎,? 偏偏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fā)生了,,還是玉帝親自下的旨意,難道袁守城真的能通天,? 很多人理解成,,袁守誠啊,其實不是人,,他是觀音菩薩或者玉皇大帝,,或者其他神佛變的,反正不會是一個凡人,。只是這些結(jié)論都是推斷出來的,,在書中并無有利證據(jù),而書中有的,,則是明確解釋了袁守誠的來歷:
而袁天罡就是編寫曠世預言書《推背圖》的作者之一,,此時在大唐任欽天監(jiān)臺正。 九,、 那么袁天罡和袁守誠,,他們究竟有何本事,怎么就能預測玉帝的旨意呢,? 整部西游記中,,天庭也好,地方也罷,,并沒有對占卜之術(shù)有過詳細的解釋,,除了袁守誠以外,,也沒有發(fā)現(xiàn)有其他高人施展過此項技能。 而唯一跟這方面有關(guān)系的神仙,,只有一個菩提祖師,,當年他傳授武藝給孫悟空的時候,曾經(jīng)提到一個道家的三百六十旁門法術(shù)的“術(shù)”字門:
而在袁守誠的卦攤上也有一段描述:
袁守誠供奉的神像是鬼谷子,也就證明,,他應該師出鬼谷子門下,。而鬼谷子又是縱橫戰(zhàn)國時期的人物,他所寫的書歷來被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更成了商家的秘密寶典。 其實吳承恩之所以這樣寫,,是為了襯托袁守誠是專業(yè)的算命先生,,除了鬼谷子以外,王維也通禪理精佛道,,后人稱“詩佛”,,也是畫家詩人。只是,,王維是唐玄宗時期的人,,此時還是唐太宗時期,難道是作者寫錯了,?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歸到,作者連續(xù)寫了好幾次貞觀十三年,確實是錯誤的,。但要是硬解釋的話,,我楊角風也能給強行圓回來。 因為這一切,,都可以歸咎到靈山佛家在搞鬼,! 十、 在確定取經(jīng)項目時,,書中曾經(jīng)對靈山極樂世界有一番描述:
在靈山,,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果實時刻都在成熟,春秋時刻都在變化,。 其實不止這里,,在獅駝國的時候,如來佛祖曾經(jīng)派文殊,、普賢菩薩去收服三魔頭,,當時說了這么一句話:
其實不止這里,,如來佛祖曾經(jīng)夸自己的靈山極樂世界時,曾經(jīng)講了一句:
由此可見,,袁守誠跟涇河龍王打賭這事確實跟靈山佛祖有關(guān)! 但是,,就算他跟佛祖有關(guān),,他又怎么能通天呢,難道玉帝也被佛祖收買了,? 還真不是,! 玉帝啊,平時太忙,,底下這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欽天監(jiān),或者類似于欽天監(jiān)的這么個部門。他們平時不干別的,,就是求雨,,以保證自己的國家風調(diào)雨順。 這一點從車遲國就能看出來,,當時虎力大仙求雨,,孫悟空為此跑到天庭問鄧天君,鄧天君回他:
十一,、 也就是說,,對于玉帝來講,只要是底下有人求雨,,他大概率是得到信息,,直接給下面一句指示,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 那么,,大唐內(nèi),誰有本事求下雨來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袁天罡,他正是大唐欽天監(jiān)的人,,專門負責求雨的,。而大唐向來風調(diào)雨順,一方面確實是涇河龍王給力,,按時給下雨,,另一方面也說明,即使他一時忘了,,也有袁天罡這樣的高手提醒玉帝,,該下雨了。 當然,,有人說袁守誠可能也會求雨,,這個書中倒沒說,,只提到他會占卜。 可是,,即使這樣,,如果涇河龍王能迷途知返,也不會落到被斬首的下場,。而且,,整個取經(jīng)路上私自下雨的龍王不在少數(shù),為什么別人沒事,,他倒被砍了,? 一方面,龍王下私雨,,主要還是得到了齊天大圣孫悟空的授權(quán),,他擔著責任,只要不違反規(guī)定的前提下,,龍王也有點點權(quán)力,,可以下。但是如果玉帝特意下了旨意了,,不讓下,,他們就不能下了,比如鳳仙郡,。 其次,涇河龍王太過膽大妄為,,畢竟下雨這事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有很多神仙一起的。他完全可以克扣一點點時間,,只要能打賭贏了就行,,他卻遲下了一個時辰,硬是讓眾神等了很久,,還克扣了下雨量,。 本來人家就挺忙的,全世界各地去下雨,,結(jié)果到這里干等了兩個小時,,能不生氣嘛,回去后萬一玉帝問起來,,怎么這么久才回來,,他們怎么回答? 再有,,其他龍王下私雨,,沒人舉報,而涇河龍王這里,袁守誠一直盯著呢,,隨時準備檢舉他,,民不告官不究,要是民告了,,官就不得不究了啊,。 十二、 至于袁守誠后來去哪了,,書中其實也有交代,! 一開始他跟龍王打賭時,就講了,,如果他輸了,,那么涇河龍王:
既然作為算命先生,,那么把名譽看得很重要,,只要算錯了,那么這個招牌也就被砸了,,以后再想靠這個吃飯,,估計是沒戲了。 所以,,從打賭的結(jié)果來看,,袁守誠確實敗了,敗了就要愿賭服輸,,收攤并離開長安城,,從此下落不明。 至于他泄露天機,,干盡缺德事,,還害死龍王,這個罪過,,他其實也講了,,畢竟是算命先生,一切都是天數(shù),,他也早已算出來了:
也就是說,,袁守誠承認自己有罪,但是罪不至死,,所受到的懲罰也不會喪命,。 但是,有個問題大家想過沒有,,玉皇大帝真的下了圣旨要涇河龍王的命嗎,? 不一定吧! 在《西游記》原著中,,只有三處提到玉帝會下旨要了涇河龍王的命,。一是出自袁守誠之口,二是出自魏征之口,,三是出自李世民之口:
可是,,到后來唐王李世民莫名其妙到地府找涇河龍王對峙的時候,,龍王竟然不見了,說是提早投胎去了,,為什么龍王一直討要說法,,偏偏機會來了,他卻溜了,? 或許,我們都被騙了哦,! 當然,,這背后的秘密,因為篇幅原因,,我們下回再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