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1800年的歷史上,,曾經(jīng)有兩座鄂州城,、兩座武昌城。這兩座古城同時誕生,,互為依托,,城名互換,糾纏不清,。 公元221年,,孫權(quán)為西敵劉備,北御曹操,,將都城從建業(yè)遷到長江中游的的“鄂縣”,,取“都武而昌”(也有的資料說是“以武而昌”)之意取名武昌(為敘述方便稱古武昌)位置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帶,。公元223年,孫權(quán)又在古武昌城上游一百多公里的蛇山頭修建軍事城堡曰“夏口城”(即今武昌),,以拱衛(wèi)古武昌都城,。所以古、今武昌均為孫權(quán)同一時期修建,。 枯水期間的觀音閣 古武昌城所在地的鄂縣歷史悠久,,源于周朝古鄂國。查閱《辭?!罚汗哦鯂?,西周的諸侯國。姞(ji)姓,。在今河南南陽市北,。據(jù)《史記》等文獻記載,早在夏商時鄂國就已經(jīng)成為強大的諸侯國,,黃帝的姞姓子孫封在鄂國,。據(jù)《史記·殷本紀》載,商紂時鄂侯與西伯,、九(鬼)侯,、位列三公。到西周初年,,鄂國被晉吞并,,余下的國人遷到河南南陽北,仍稱鄂國,。西周中葉鄂國被周王室征討,,又被迫南遷到今湖北鄂州市城區(qū)東部,還是叫鄂國,。到周歷王時期因參與謀反兵敗,,顯赫一時的鄂國被滅亡消失。 鄂州古景之一:龍蟠曉渡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筑鄂王城,作為楚國的第二座國都持續(xù)200余年,,直到楚文王熊貲遷都至郢都(今湖北荊州江陵),。秦漢時此地稱為鄂縣。孫權(quán)在此建都改名為武昌,。當(dāng)時的古武昌不僅是吳國的國都,,武昌郡府、武昌縣治也都在古武昌城內(nèi)。三國歸晉后老武昌仍然是武昌郡的治所,。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州的治所設(shè)在夏口,同年,,撤武昌郡,老武昌變成了武昌縣,,屬鄂州管轄,。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設(shè)立軍事建制,,稱為武昌軍,,軍的治所設(shè)在鄂州城。此時,,武昌軍城,、武昌縣城同時存在。故唐代詩人劉長卿之詩有“上下武昌城”之句,。此后的一千年間,,老武昌一直作為武昌縣存在。1913年,,民國政府廢武昌府,,改江夏縣為武昌縣,而老武昌縣改為“壽昌縣”,,次年因“壽昌”與江蘇一縣同名,,于是改為“鄂城縣”,至此,,沿用了1692年的“武昌”二字被江夏取代,,老武昌又轉(zhuǎn)為姓“鄂”了。1983年鄂城縣改名為鄂州市,。 鳳凰臺 說完了老武昌今鄂州,,再來說老夏口今武昌。 夏口城誕生前今武昌屬于漢朝的荊州,、江夏郡,、沙羨縣,當(dāng)時縣治(治,,治所,,衙門所在地)在今武昌區(qū)南30公里的涂口(今江夏區(qū)金口街)。公元223年,,孫權(quán)在蛇山頭筑夏口城,,由于只是一座軍事城堡因而隸屬沙羨縣管轄轄。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晉武帝為便于管理對行政建制進行調(diào)整,,在武昌郡下重設(shè)沙羨縣,,并將縣治從涂口移至夏口城,至此始,,夏口城成為一個縣級行政中心,。 九曲亭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改江洲為郢州,,州治設(shè)在夏口,,夏口城改為郢州城。今武昌成為地區(qū)性行政中心,。 西山靈泉寺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改郢州為鄂州,下轄江夏(今武昌),、武昌(今鄂州市),、永新(今陽新縣)、蒲圻四縣,,郢州城改為鄂州城,,是鄂州府、江夏縣的治所,。 西山 唐元和元年(806年),,朝廷在鄂州設(shè)立軍事建制,稱為武昌軍,,軍的治所設(shè)在鄂州城內(nèi),,從此人們開始將鄂州也稱武昌。 元代在全國設(shè)十三行省,,湖廣行省之治所在鄂州,,轄湖北(長江以北小部分,以南大部分),、湖南,、廣西全境和廣東、貴州一部,。武昌崛起為中南大區(qū)域行政中心,。鄂州改稱鄂州路。元成宗大得五年(1301年)又改鄂州路為武昌路,,從此“武昌”正式成為今武昌的行政地名,,并一直延續(xù)到今。鄂州城也改稱為武昌城,。 當(dāng)時的武昌城即是 湖廣行省的治所,,又是湖北道的治所,,還是武昌路、江夏縣的治所,。 城中湖-洋瀾湖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擴建武昌城,城垣二十里,,設(shè)九門,,規(guī)制之高與北京、西安等齊,。明代以后,,湖廣只含湖北、湖南,,武昌城仍為湖廣總督駐地,為湖北省城,。武昌城內(nèi)有總督府,、湖北巡撫府、武昌知府,、江夏縣府四級行政機構(gòu),。而老武昌在郢州改為鄂州、州府設(shè)在江夏后,,就作為武昌縣一直屬鄂州,、武昌路、武昌府管轄,,直到1913年改為鄂城縣,。 夜色下的蓮花橋 從公元806年唐朝在鄂州城設(shè)武昌軍,人們開始稱鄂州為武昌到1913年老武昌改為鄂城縣,,在1107年間,,老鄂州、今武昌與老武昌,、今鄂州兩地的城名一直糾纏不清,,無數(shù)文人墨客、歷史學(xué)家,、熱愛武昌古城文化的人士,,為一千余年間發(fā)生在兩個古城的人物、事件爭論不休,,也涌現(xiàn)出許多文壇佳話,。 歷史上鄂州與武昌的“糾葛” 不管歷史如何?不管誰是武昌,,誰是鄂州,?誰先誰后?只要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就是萬事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