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地區(qū)的各路諸侯看到袁紹與曹操發(fā)生爭斗,,都保持中立,,坐觀成敗。 涼州牧韋端派從事楊阜前往許都,,探查情況,,到了許都后,被任命為安定長史,。 楊阜返回涼州,,關中將領們問他:“袁紹與曹操相爭,將會誰勝誰???” 楊阜說:“袁公寬容而不果斷,好謀而遲疑不決,。不果斷就沒有威信,,遲疑不決就會錯過時機。袁公如今雖然強大,,但終究不能成就大業(yè),。曹公有雄才大略,當機立斷,,毫不遲疑,,法令統(tǒng)一,兵強馬壯,,能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部下各盡其力,一定能成就大業(yè),?!?/p> 韋端又征召楊阜為太仆。 韋端的兒子韋康任刺史后,,征召楊阜為別駕,。 后來,,楊阜被舉薦為孝廉,要去丞相府供職,。 州里上表,,把他留在了州里,以參謀軍事,。 曹操與袁紹的矛盾日益突出,,知道雙方遲早要有一戰(zhàn),為避免劉表出兵擾亂后方,,便派治書侍御史衛(wèi)覬出使益州,,要益州牧劉璋出兵牽制劉表。 衛(wèi)覬(155—229年),,字伯覦,,河東安邑(今山西運城)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 衛(wèi)覬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學著稱,,曹操為司空時,就任他為屬吏,,先任茂陵縣令,、尚書郎,后任治書侍御史,。 衛(wèi)覬經(jīng)過長安時,,得知進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只好留在了關中,。 當時北方稍定,,原來因董卓之亂而逃離關中的流民紛紛回到故鄉(xiāng),關中諸將招募他們成為部曲,,增強自己的力量,。 衛(wèi)覬就寫信給荀彧說:“關中是個豐腴富饒之地,前些時候因兵荒馬亂,,百姓流亡到荊州的有十萬余戶。聽說老家已經(jīng)安定下來,,這些人都盼望著早日返回家鄉(xiāng),。可是回來的人卻找不到活兒干,,各路將領競相招納他們作為自己的私兵,。州內(nèi)各郡縣力量薄弱,,無法與他們抗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各路將領發(fā)展勢力,,逐漸強大起來,。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這些軍隊必成后患,。鹽,,是國家的寶物,自戰(zhàn)亂以來未加管理,,發(fā)放散亂?,F(xiàn)在,應該像從前那樣設專人監(jiān)賣,,拿賺到的錢購買耕牛,、農(nóng)具,提供給返鄉(xiāng)的流民,,鼓勵他們辛勤耕作,,積累糧食,使關中重新富裕起來,。流亡遠方的百姓知道后,,一定會日夜兼程,爭先恐后競相趕回,。再派司隸校尉坐鎮(zhèn),,主持關中事務,逐漸削弱各路將領的勢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強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來,這可是強本弱敵的好事啊,?!?/p> 荀彧把衛(wèi)覬的建議報告給曹操。 曹操采納了衛(wèi)覬的意見,,派謁者仆射主管鹽政事務,,監(jiān)督專賣,將司隸校尉的官署設在弘農(nóng),。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穩(wěn)步推進之后,曹操就把衛(wèi)覬召了回來,,提拔他為尚書,。 從此,關中地區(qū)被東漢朝廷控制,。 劉表表面答應袁紹的請求,,但并未采取實際行動出動援軍,,也不打算幫助曹操,想先觀察一下局勢再說,。 從事中郎韓嵩和別駕劉先勸劉表說:“如今袁紹,、曹操兩雄相持,將軍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可以乘他們斗得兩敗俱傷時起兵,如果沒有那個意思,,就應當選擇合作伙伴,,進行援助。怎么能擁兵十萬,,坐觀成敗,,遇到求援而不相助,看見賢能的人而不肯歸附呢,?這樣的話,他們雙方都必將對你產(chǎn)生怨恨,,到時候恐怕你想保持中立也不可能了,。曹操善于用兵,賢才俊杰多為他效力,,勢必戰(zhàn)勝袁紹,,然后他再進軍長江、漢水一帶,,將軍你是抵御不住的,。如今最好的辦法,不如將荊州歸附曹操,,曹操一定會感激將軍,,將軍就可以長享福運,并可傳給后代,,這是萬全之策,。” 蒯越也勸劉表這樣做,,劉表猶豫不決,,于是派韓嵩前往許都,臨行前吩咐韓嵩說:“如今天下不知誰能取得最后勝利,,曹操擁戴天子,,建都于許縣,你為我去觀察一下那里的形勢,。” 韓嵩說:“圣人可以通達權變,,比不上圣人的就只能嚴守節(jié)操。我是個守節(jié)的人,,一旦定下君臣名分,一定以死相守,。我是將軍的下屬,只服從你的命令,,赴湯蹈火,,雖死不辭。據(jù)我看來,,曹操一定會統(tǒng)一天下。如果將軍能上尊天子,,下歸曹操,就可以派我出使許都,,如果將軍猶豫不決,,還沒拿定主意,我到京城,,萬一天子授予我一個官職,,又無法辭讓,那我就成為天子的臣子,,只能算是將軍的舊部了,。既然成為了天子的臣屬,就應該遵奉天子的命令,,從大義上講,,就不能再為將軍效命了。請你三思,,不要辜負了我的一腔忠誠,。” 韓嵩這么說,,本來是想催促劉表在曹操和袁紹之間作出選擇,盡快下定決心,,劉表卻以為是他害怕出使許都,,就強迫他去,。 韓嵩沒有辦法,只好受命出使,,到達許都后,,漢獻帝果然下詔,任命他為侍中,、零陵太守,。 韓嵩返回荊州后,盛贊朝廷與曹操的恩德,,勸劉表把兒子送到朝廷做人質(zhì),。 劉表大怒,認為韓嵩有二心,,就召集全體僚屬,,排列武士,手持代表天子權力的符節(jié),,打算殺死韓嵩,。 劉表責問韓嵩:“韓嵩,你竟敢懷有二心嗎,?” 大家都為韓嵩擔心,,勸他向劉表謝罪。 韓嵩不慌不忙,,從容地對劉表說:“是將軍辜負了我,,我并沒有辜負將軍?!?/p> 隨即就把自己以前說過的話,,當著大家的面,重復了一遍,。 劉表的妻子蔡氏勸告劉表說:“韓嵩是楚地的名士,,說的話也很有道理,,沒有理由殺他,。” 劉表自知理虧,,但余怒難消,,就把跟隨韓嵩出使的官員通通抓來,嚴刑拷打,,讓他們指證韓嵩,。 可憐這些官員挨不過酷刑,,死了好多人,,仍然一無所獲。 最后,,劉表知道韓嵩并沒有背叛自己,,免了他的死罪,但還是把他囚禁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