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音樂會門票連續(xù)退了有十幾場之多,,收到退款時,,感覺自己似乎發(fā)了一筆小財 隨著各大樂團新樂季的開始,終于又可以去現(xiàn)場聽了,。 昨晚去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聽陳燮陽與蘇州交響樂團2020上海音樂會。 陳燮陽今年已經(jīng)81歲高齡了,從昨晚陳老的表情神態(tài),、走路步伐,、指揮動作來看,精神狀態(tài)很不錯,。 陳老的指揮動作極富變化,。上下半場,不同的曲目,,指揮動作判如兩人,。上半場《貝多芬第三交響曲》時,優(yōu)雅非凡,。時而像在打太極拳,,時而想在跳廣場舞,時而又像在畫一幅畫,。下半場《貝多芬第七交響曲》時,,剛勁有力。到第四樂章的高潮部分,,兩次幾乎躍起,。 陳老富于變化的指揮動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得刻薄一些,,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指揮家所不及的,,他們的指揮動作太過單一。 樂團方面,,蘇州交響樂團的整體演奏效果挺棒的,尤其是弦樂組,,非常喜歡,,媲美上海交響樂團。不過銅管組的圓號不行,,昨晚聽得我最難受的就是圓號,,樂團除圓號外能融為一體,圓號則相當出格,。每每圓號出場時就感覺像是一個籃球上鼓了一個包,,超想把它摁下去。 樂曲方面,,兩首交響曲都不陌生,,但現(xiàn)場聽還是第一次。 上半場是《貝多芬第三交響曲》,,又名《英雄交響曲》,。以前聽的感覺和現(xiàn)在很不一樣。以前覺得第一樂章開頭兩聲“咚,咚”,,似乎是英雄在敲自家的門,,跟家人大聲呼喊“我回來了,凱旋而歸”,,充滿激情,。有時候,又會覺得有種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所描繪的喜悅,。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現(xiàn)在經(jīng)過更多深入了解,,其實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比我想象的更為豐富,。正如柏遼玆所說:“ 并不像標題所暗示的那樣,該作品中沒有什么大戰(zhàn)役和生勝利的進行曲,;而多有深沉,、嚴肅的思考,憂郁的回憶,,充滿華貴和悲傷的儀禮,;簡而言之,就好像一個英雄逝世時所作的對其生涯的總括演說,?!?/span> 第一樂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歡樂,連續(xù)四聲”咚,、咚,、咚、咚“,,更像是英雄中彈犧牲的場景,。第二樂章是灰暗的,是英雄逝世后的葬禮,。第三樂章是人們在英雄墓前的舞蹈,,祈求英雄復活。第四樂章是很多年后,,人們在跟后輩講述英雄的故事,。英雄的事跡被后世所傳頌。 下半場是《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其第二樂章曾被奧斯卡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引用,,電影中那段最激動人心的演講時,,播放的背景音樂就是《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這段音很低,,也很輕,,不帶耳機可能聽不清楚。 《國王的演講》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很有意思,,樂曲的回旋式給人以螺旋上升的感覺,,就好像被一陣龍卷風卷起,有種升天般的奇妙感覺,。這感覺讓我想起了16世紀繪畫大師柯雷喬的一幅作品——《圣母升天》,,看這幅畫時也是這種感覺。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四樂章 柯雷喬《圣母升天》 之前我在寫音樂會預習的文章時說,,這場音樂會是我對蘇州交響樂團的一次面試?,F(xiàn)在我宣布:面試通過,一個月后金雞湖音樂廳再見,。 今天是周末,,最后祝各位周末愉快! 本場音樂會的兩首交響曲: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音樂會預習鏈接: |
|
來自: 新用戶9028oLLo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