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零食是有一點魔法的,。 不管你是70后,、80后還是90后,小時候的你,,一定都共同抱有一份對零食的由衷熱愛,。甚至可以說不少零食,是伴隨著幾代人成長的共同味覺記憶,。 今天61節(jié),,我們整理了過去40年的零食演化史,帶你看看那些小時候的零食都是怎么誕生的,,都有什么有趣故事,? 今天想要和你一起,回到童年回憶里的小賣部,。 80年代 中外零食遍地開花 一切都是新鮮的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許多歐美零食飲料巨頭開始涌入中國市場,。 年底,,可口可樂在時隔51多年后重返中國。整個80年代,,它要與價格不到它一半的北冰洋汽水同臺競爭,。 也許有些人還記得,當年在《新聞聯(lián)播》后,,全國18家電視臺同時播放了可口可樂的廣告,。據(jù)說這花了可口可樂一整年的收入。 1984.4《時代周刊》,,里根總統(tǒng)訪華 手拿可口可樂的年輕人 在可口可樂回歸那一年,,百事可樂也在深圳開了工廠。 相比“根正苗紅”的可口可樂,,它邀請了張國榮擔任亞洲區(qū)首位代言人,。這是哥哥一生中僅有的四支商業(yè)廣告之一。 之后,,百事還收購了北冰洋,,并把它雪藏長達15年。自此,在國內汽水市場,,兩大可樂巨頭幾乎一統(tǒng)天下,。 1979年,當時上海的浦東新區(qū)就迎來了喔喔的入駐,,在之后的日子里,,它貢獻了許多茶幾上的奶糖,浦東新區(qū)也貢獻了很多GDP,。 1983年,,深圳蛇口的小朋友最先吃到了康元提子餅干。沒錯,,這個牌子不算100%的國貨,,其實源于新加坡,80年代開始才在中國設廠生產(chǎn),。 差不多同一時期,,麥提莎也被美國瑪氏集團引進中國。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會先將外面的巧克力啃下來吃掉,,然后再單獨吃里面的芯芯? 據(jù)說每100g麥麗素所含熱量 大約相當于2個麥當勞巨無霸,。 雖然瑞士沒有瑞士卷,但真的有Sugus瑞士糖,。它也是80年代進中國的,,據(jù)說小方塊的造型是模仿瑞士國旗。???? 1988年,,來自馬來西亞的咪咪蝦條登陸汕頭,。10年之后,福建愛尚(也就是福馬食品)做了一款盜版“味咪蝦條”,,沒想到賣得甚至比正版還好,。 仿款和原版包裝很類似,只不過小貓顏色變深了,,也沒有吉他,。 一年后,來自西班牙的“大大”泡泡糖也進入中國了,。有人可能要問,,誒,大大不是美國瑪氏的嗎,!是的,,但那是千禧年之后被收購啦。 當時最稀罕的就是大大卷了:有個類似膠帶切割器的粉色盒子,想吃泡泡糖的時候就拿出來切一小段,?!稊?shù)碼寶貝》很流行的時候,糖紙上還會印暴龍獸,。 直到1999年,,大大超人形象才出現(xiàn)的! 同年,,我們吃上了稀罕的美國德芙巧克力,。然而時過境遷,現(xiàn)在情人節(jié)送德芙,,已經(jīng)可以投稿勸分小組,。 在進口零食紅紅火火的同時,另一邊,,國產(chǎn)零食也悄然發(fā)展,,但大多是模仿進口產(chǎn)品,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 1983年,,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第一次從意大利MARK公司引進生產(chǎn)線,,做出了后來風靡一時的娃娃雪糕,。對了,益民就是光明的前身哦,! 在美國麥提莎,、德芙進軍中國的同時,國產(chǎn)巧克力也抓住了機會,。 1986年,,江蘇張家港的梁豐,嘗試用代可可脂降低成本,,才讓麥麗素成為童年普及的小零食,。之后百諾與金絲猴也紛紛跟進,其中金絲猴除了麥麗素還推出了很多便宜的巧克力款式,。 有趣的是,,后來,麥麗素還曾出現(xiàn)在各類武俠電視劇中,,成為“九花玉露丸”,、“生生造化丹”、“天心解毒丹”等等江湖圣藥…… 神雕俠侶1995 南有麥麗素,,北有天津起士林大板和黑金剛,。 在零錢只要一兩毛錢的年代,,起士林大板就賣一塊五了,說是巧克力中的愛馬仕不過分吧,! 而80年代后來居上的黑金剛,,則創(chuàng)造了一個拳頭產(chǎn)品:金剛125夾心巧克力。當年從天津到華北一帶的婚宴上,,都算是標配,。 1986年,以潮州為首的南部沿海城市,,走出了另一條路子,。他們把傳統(tǒng)的蜜餞干果零食,再次發(fā)揚光大,。 最廣為人知的要數(shù)華華丹,,也有叫猴王丹或老鼠屎,最經(jīng)典版本來自88年的廣東康輝食品,。多少人曾真的用它模擬老鼠屎撒在抽屜里,? 還有一款零食,我愿稱之為世紀最大騙局——酸酸甜甜的無花果絲,,吃完嘴唇上會留下白色糖粉,,長大后才知道原料是蘿卜絲!潮州正大食品,,你欺騙我感情,! 1987年,全球人口達到50億,,尚在發(fā)展中的中國兒童數(shù)量不斷增長,,營養(yǎng)健康問題受到莫大的關注。 內陸杭州辦起了一座保靈兒童營養(yǎng)食品廠,。次年,根據(jù)獨生子女不愿吃飯,、偏食,、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它們開發(fā)出第一支兒童營養(yǎng)液,,這就是娃哈哈,。“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從此響徹南北,。 后來,娃哈哈又出了一款靈魂產(chǎn)品——啤兒茶爽,,雖然后來停產(chǎn)了,,但這算是先鋒的無醇啤酒了吧? 與此同時,上海小朋友的家里,,泰康萬年青餅干仍然占據(jù)餅干的霸主地位,,而五十年代誕生的大白兔也依然是糖果界的頂流。 但更幸福的,,還是零食選擇空前繁多的90后,。 90年代 臺資外資大量入華 巨星閃耀的年代 90年代的零食可真是令人眼花繚亂,一方面是外資尤其是臺資企業(yè)集中涌現(xiàn),,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在積極創(chuàng)新,,小賣部的零食風潮,一路吹到千禧年,。 1990年,,天津迎來一位帶著可可粉的異國客人,那是早就在西班牙風靡好幾十年的努德萊斯巴集團,,它給自己取了個喜慶的中國名字:高樂高,。 電視劇《家有兒女》里高樂高是家里三個小孩的最愛 公司落成儀式上,負責剪彩的是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多年之后,,也是他宣布了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消息。 自此,,風風火火的90年代,,伴隨熱巧克力的香氣拉開序幕。 1992年,,「南方談話」和十四大召開,,讓更多臺商加快了在大陸的投資。僅這一年,,大陸就新增臺企六千多家,。 1992-1993年大概是零食史上最巨星云集的兩年。那些如今還很有影響力的品牌,,都在這時爭相進入內陸,,帶來無數(shù)經(jīng)典的糖果和膨化食品。 1992年,,臺灣的徐氏四兄弟來到東莞創(chuàng)業(yè),,2年后創(chuàng)辦了徐福記。6年后就穩(wěn)坐中國糖果行業(yè)老大地位,。 金幣巧克力,、沙琪瑪、酥心糖......現(xiàn)在過年的茶幾上,,還能看到這些經(jīng)久不衰的產(chǎn)品,。 和徐福記同時到來的臺企,,還有宜蘭食品工業(yè)公司。 它將日本的大米制品零食“米果”,,和當時臺灣過剩的稻米資源結合,,開發(fā)了零食處女地——旺旺仙貝。只花了短短20年,,旺旺就把年銷售額從0做到了100億,。 想當年,旺旺幾乎每支廣告都特別出圈,。送牛奶的李子明媽媽,、你一半我一半掰著吃碎冰冰的小朋友、還有O泡果奶的洗腦歌曲……現(xiàn)在還在90后腦海里余音繞梁,。 你知道浪味仙的英文名,,叫l(wèi)onely god嗎? 雖然經(jīng)歷了2014-2017年的連續(xù)負增長,,但旺旺依然堅挺,,甚至在up主史里芬的帶火下成為了一種文化icon。 在臺灣,,仙貝還常被用來中元拜鬼神,、清明拜祖先......而工程師會把乖乖脆米果放在電腦主機上,說是可以保平安,! 其實,,比旺旺更早來拓展內陸市場的,是來自菲律賓的晨光公司(LIWAYWAY),。 最早晨光是做包裝玉米淀粉的,,之后靠蝦片和蝦條火了,1993年才在上海設立工廠,,叫oishi上好佳,。 1993年,高樂高來華三年后,,遇到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瑞士阿華田,。而在這之前的四五十年,阿華田只在香港能喝到,。 也是這一年,英國和路雪進入內陸的冷柜,,13年后,,所有小朋友的舌頭都被綠舌頭染綠了。 1994年,,韓國樂天和好麗友來了,,前者貢獻了小熊餅干,,后者帶來了夾心巧克力派。 記得2010年讓座版的好麗友廣告嗎,?左邊這個西瓜頭小男孩兒,,是9歲的易烊千璽。 好麗友的派火了9年之后,,一家福建企業(yè)做出了價格只要1/3的平替產(chǎn)品——達利園,,銷量一度超越原版。 不過,,據(jù)說好麗友的蘑古力也并非原創(chuàng),,而是copy日本明治在1975年推出的蘑菇山”(きのこの山)。不得不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到1995年,,美國彩虹糖也進來了。它的廣告創(chuàng)意腦洞超級大,,經(jīng)常成為B站網(wǎng)友鬼畜的素材,。 同年,那只花豹帶著奇多來啦,!據(jù)說每根奇多粟米條長得都不一樣,,奇多官網(wǎng)為此專門設立博物館,用于征集形狀有趣的奇多,。 更夸張的是,,2018年的時候,一根狀似猩猩的奇多在ebay上拍出了9萬美金的天價,! 一年后,,意大利阿爾卑斯進入中國。之后相繼登場的同門兄弟,,還有比巴卜泡泡糖和曼妥思(是的,,就是放可樂瓶里會變噴泉的那個 那一年,我們還能吃到奧利奧了,!所有小朋友都通過電視廣告,,記住了“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標準吃法,。 1998年,很多云南朋友從小吃到大的子弟薯片,,作為中外合資公司創(chuàng)立了,。它是把土豆直接切片后調味的,盡管厚實粗糙,,卻有樸實香濃的土豆味,。 子弟算是我們接觸到的第一代原切薯片 而比它早五年誕生的樂事薯片,,則是用薯泥壓片的,雖然少了分高原的樸實,,但口感更薄脆了,。 與外來品牌進入中國相對,本土零食也在迅速崛起,,一度引領潮流,,甚至反向輸出到國外。 1992年的東北,,許多人愛上了荔枝——這種南國水果的滋味,,不是因為物流發(fā)達了,而是憑借一罐汽水,。 吉林四平的飲料巨頭宏寶萊誕生了,,它是荔枝汽水的鼻祖。別看一瓶汽水才幾個錢,,僅六年,,它的銷售額就過了億。 至今這樸實無華的玻璃瓶還是東北菜的經(jīng)典搭配,,沒有它的燒烤店根本不敢開門,! 《鄉(xiāng)村愛情》中多次出現(xiàn)的透明玻璃瓶就是宏寶萊 同一年創(chuàng)立的,還有珍珍荔枝汽水,,老家廣東佛山的人沒喝過,,卻神奇地在東北暢銷二十多年。(想想也合理,,畢竟廣東人是吃慣了新鮮荔枝的) 當荔枝汽水的熱度還在東北延續(xù),,1994年,河北又誕生了一款開創(chuàng)性的飲料——冰紅茶,。 旭日升是第一個用中國茶來開發(fā)飲料的品牌,。它率先推出的“冰茶”,是許多80后揮之不去的藍色記憶,,當時還請了很多明星打廣告,。 據(jù)中國飲料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00年,旭日升總產(chǎn)量占據(jù)中國茶飲料市場70%的份額,,在飲料十強中排名第二,。 可惜時間定格在2002年,集團融資無望,,走向衰落,。 至于大家最熟悉的統(tǒng)一冰紅茶,都是旭日升的后輩了。 曾邀請艾薇兒當代言人,,真的有錢。 1995年的安徽,,36歲的陳先保突然放棄政府機關科長的職位,,決定去研究草藥水煮瓜子。洽洽瓜子從那時一直火到現(xiàn)在,。 轉眼來到1997年,,這是水晶之戀誕生的第5年,喜之郎憑此一舉壟斷果凍市場,。 后來《泰坦尼克號》熱映,,水晶之戀還仿拍了一個廣告,主角是嫩出水的霍思燕和陳龍,。 90年代中后期,,除了喜之郎這類本土大牌,小賣部零食也開始興起,,這股風潮一直延續(xù)到21世紀初,。 小浣熊和小當家,是小賣部零食響當當?shù)拇?,它們都隸屬于1992年開始在大陸投資設廠的臺灣統(tǒng)一,。(對了,小浣熊至今還不到一塊錢一包 “小浣熊干脆面又出了新口味,,新口味就是巴比Q,,巴比Q就是烤肉味”,洗腦的廣告臺詞還在耳邊回響,。 大多數(shù)時候,,買干脆面更重要的是集齊卡片。一個秘密:早期小浣熊包裝袋是有些半透明的,,后來為了防止小朋友偷看卡片,,才改為內鋁箔材質。 除了小浣熊這種有名有姓的,,童年小賣部里,,還有許多小作坊自己生產(chǎn)的零食,它們大多來自潮汕,。 香菇肥牛,、北京烤鴨和沙嗲串……別小看這些“三無產(chǎn)品”,它們都是用大豆做成的,,可以說是領先時代20多年的植物肉產(chǎn)品了,! 同樣以大豆為原料的還有各種“辣條”,大多來自湖南和河南:唐僧肉,、神雕俠侶,、大刀肉,、小滑頭......都比衛(wèi)龍早出生好幾年呢! 記得Trolli漢堡糖嗎,?總是一長條掛在小賣部門口,,其實它來自德國,據(jù)統(tǒng)計,,過去10年(截止2019年)售出的漢堡超15億顆,,串起來可繞地球一整圈。 還有小石頭糖,、五彩繩和一種吸管糖,,上課喜歡偷偷叼在嘴里,直到老師發(fā)現(xiàn),。 吸過拖肥的請舉手,!小包裝的椰果飲料,據(jù)說冰凍著吃能打開新世界,! 到了千禧年之交,,汕頭的甜甜樂生產(chǎn)了星球杯,其實配的小勺子根本不好使,,好多小朋友們都是用舌頭舔的,。 嫌星球杯太小的同學,往往會買另一種百樂杯,,大概就是如今巧克力百奇的土味版本吧,。 90后的你們,見證了無數(shù)爆款零食的誕生,。當年各種明星代言,、贈品營銷、IP聯(lián)名,,也都被品牌玩遍了,。 直到2003年,淘寶成立,,中國零食掀開了新篇章,。 21世紀 連鎖集散店、線上渠道興起 零食也要走健康路線 電商的興起,,讓零食行業(yè)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99年的上海,施永雷,、郁瑞芬夫婦瞄準炒貨零食的盲區(qū),,在四川北路開起了一家名為“雷芬”的炒貨店。 當時休閑零食大多是在商場租借鋪位,他們則對直營連鎖很有執(zhí)念,,當然,,后來也開放加盟了。這就是“來伊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