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qū)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 主辦 2022-145 總第911期 執(zhí)編:元辰 張建全,,陜西人,,1978年入伍,歷任戰(zhàn)士,、班長,、排長、新聞干事,;1984年轉業(yè),,當過國企領導,后下海經商至今,;業(yè)余寫作,,發(fā)表過新聞報道,、小說、散文,、詩歌多篇,。 近年來與多位作曲家合作過歌曲一一 與王佑貴合作《四海同春》(張英席,、王慶爽唱),、《想見村里每一個人》(劉和剛唱)、《湖的南》(王歡唱),、《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廖昌永唱),、《上了油畫的女人》(陳思思唱)、《我的河》(王佑貴唱),; 與戚建波合作《記憶中總有一桿槍》(閻維文唱)《開著汽車去旅行》(周澎唱),; 與孟文豪合作《荷花謠》(王小瑋唱)、《那一首老歌》(孟文豪唱),、《發(fā)黃的照片》(孟文豪唱),; 與李岱珂合作《會飛的魚》(張可盈唱); 與趙文琪合作《西安城》(張可盈唱),。 張建全散文 瀟湘激蕩英雄氣 一首名為《詠情》的古詩,,本有八句,但是現(xiàn)在廣為流傳且常為人引用的卻只有一句一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以這句古詩為鏡,,來看中國近代歷史上那些出自我們湖南且在湖湘文化熏陶之下涌現(xiàn)出來的英雄們,倒也是蠻貼切的,。 但我還想說,,認可這句古詩道出的哲思是對的,但還有必要深究詩句背后的邏輯關系,。因為少年英雄往往不是自學成才的,,他們不會在野蠻生長中隨隨便便的就由少年“出”成了英雄??纯此麄兊膫饔?,幾乎沒有例外的都曾經歷了少年求學、成年建功的艱苦歷程,。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少年求學時期,少年的背后往往閃現(xiàn)著良師的偉岸身影,。 在這些師徒傳道授業(yè)的故事當中,,同時也一遍一遍地反復應驗著一句古語一一“名師出高徒”也! 而那些身在湖南的名師,,往往又與湖湘文化傳統(tǒng)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也多與湘江之畔的岳麓書院有關,。而書院大門兩側的楹聯(lián)一一“惟楚有才,與斯為盛”,,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湖南人文歷史的輝煌果實,。 我們知道,湖湘文化的開山鼻祖是王船山(1619——1692),,他曾是岳麓書院的主持,。盡管在他逝世一百多年后,岀生于湖南瀏陽的譚嗣同(1865——1898)并不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學生,,但譚嗣同卻隔代繼承了船山精神,。從譚嗣同著作《仁學》當中,我們便不難看到,,他的學術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和發(fā)揚了船山精神,。 當然,今天提起譚嗣同的名字,,人們對他更多的印象是一一清末著名改革家,,因“戊戌變法”而慷慨就義的英雄猛士。 當然,,這是譚嗣同短暫人生的壯麗篇章,。他舍身取義的壯舉感動且啟發(fā)了國人,他留下的遺言,,至今讀來仍有如雷貫耳之感一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當初,,譚嗣同本來有機會與變法同黨康有為、梁啟超一樣逃生的,,但他卻拒絕了,,他是決意慷慨赴死的;在獄中,,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在菜市口問斬時,他面無懼色,,大義凜然地高聲朗讀自己的絕命詩一一“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以33歲的青春之齡,,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作為華光閃爍的英雄人物,,許多影視劇都在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譚嗣同變法維新的故事,,而對他作為《仁學》的作者,作為長沙時務學堂的創(chuàng)辦人和老師的功績,,卻在無意之間淡化了,。其實,譚嗣同的后一個身份以及這個身份所做出的歷史貢獻,,更應該大書特書。 譚嗣同早年在湖南辦學時期,,就教出了兩個優(yōu)秀的學生一一其一是楊昌濟,,其二是蔡鍔。而揚,、蔡兩人其后又教出了另外兩個更為優(yōu)秀的學生一一毛澤東,、朱德。后者更成為了新中國的開國領袖,。 同樣出生于湖南瀏陽的楊昌濟(1871——1920)是譚嗣同的同鄉(xiāng),,他在12歲時進入長沙時務學堂;而出生于湖南邵陽的蔡鍔(1882——1916),,也在完成了六年的私熟學習之后,,因緣際會,成為了譚嗣同的學生,。 對于譚嗣同如何教授學生的故事,,史料不多,但楊昌濟遺稿有下文—— “余研究學理十有余年,,殊難極其廣大,,及讀譚瀏陽《仁學》,乃有豁然貫通之象,,心力邁進,,一向無前,我心隨之,,猝增力千萬倍,。”了了數(shù)語,足見譚嗣同對楊昌濟影響之深之廣,。 楊昌濟以謙恭的學生姿態(tài),,心悅誠服地追隨譚嗣同等人,,倡導維新,積極投身于拯救國民的活動之中,。 后來,,楊昌濟在執(zhí)教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時,課堂上來了一位生于湖南韶山沖的少年——毛澤東(1892—1976),。 縱觀偉人毛澤東的一生,,尤其是青年時代,長沙是他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舞臺,。如果說少年時代在韶山私塾的學習只是給他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那么長沙時期則是他樹立改變中國理想的發(fā)源地,而此時被毛澤東視為啟蒙老師的楊昌濟,,無疑給了他及時雨般的教導,。 1918年夏,楊昌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全家離開長沙而遷居北京,。不久之后,毛澤東也因赴法勤工儉學事宜到了北京,。 這位日后入主中南海的偉人,,在第一次踏足北京城時,尚且沒有足夠的支付旅館的費用,,他只好與同伴蔡和森一同借住在老師楊昌濟家,。此時的楊家位于景山東街一條小胡同中,與中南海只有幾步之遙,。 毛澤東此行確實完成了眼前的心愿,,送走了幾個赴法留學的朋友,同時也為自已留在國內進行革命活動作岀了決定性的規(guī)劃,。更可喜的是,,此行也成就了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愛情。 作為楊昌濟的女兒揚開慧,,早在毛澤東剛剛考進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時,,就對眼前這位來自鄉(xiāng)村的高個青年有了良好的印象。而在毛澤東眼里,,楊老師的千金怎么轉眼之間就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楊昌濟夫婦在女兒熱情地幫毛澤東縫補衣服的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了學生與女兒心中的秘密,。他們沒有猶豫,,滿懷喜悅地促成了這出愛情故事。 毛澤東的家國情懷與宏才大略不必贅言,,我在此只想說,,青年毛澤東亦有浪漫情懷且盡顯超凡脫俗的高級感,。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做數(shù)寒星。曉來百念皆灰燼,,剩有離人影,。一勾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這是戀愛期間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虞美人》,。試問一下,哪個享受愛情的女子,,不想成為詩中的那個她呢,? 毛澤東先是楊昌濟學生,這時又成了楊昌濟的乘龍快婿,。作為北大教授的楊昌濟,,當然也關心起毛澤東的工作來。于是,,他推薦毛澤東進入北大圖書館當了管理員,同時又引見毛澤東認識了同為北大教授的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毛澤東由此有機會成為以李大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參加了中共一大,。 由此可以說,,楊昌濟無論在政治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上,都是青年毛澤東的神功大助手,。 后來,,毛澤東與楊開慧在長沙結婚成家,其后幾年間 ,,楊開慧生下三個兒子,。不幸的是,毛澤東的革命活動給這個幸福的小家庭帶來了滅頂之災,,楊開慧被湖南軍閥何健逮捕關押并殺害了,。 當時,何健提出,,只要楊開慧同意公開與毛澤東離婚,,便可免于一死,可是忠于愛情,、忠于革命的楊開慧寧死不屈,。她以大無畏精神,,捍衛(wèi)了夫妻的尊嚴,捍衛(wèi)了革命者的尊嚴,!由此不難看出,,作為楊昌濟的女兒,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堪為巾幗英雄,,值得萬民景仰! 再說譚嗣同的另一個學生蔡鍔,。 蔡鍔13歲時就讀于長沙時務學堂,,17歲時又在譚嗣同的幫助下赴日本留學,學成后回國參軍,,就此開啟了他雖然短暫,,但也屢創(chuàng)輝煌的軍旅生涯。 概括地說,,蔡鍔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響應辛亥革命,,在云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新軍起義;二是為反對袁世凱稱帝,,發(fā)動了維護民主共和的護國軍起義,。 也許“英雄美人”的故事更易在平民市井中流傳,當歷史煙云過去,,今天人們提起蔡鍔將軍,,便每每都與當年掩護他逃出袁世凱魔掌的小鳳仙聯(lián)系在一起。 我在參觀蔡鍔故居時,,看到將軍于34歲病逝時,,小鳳仙所寫的挽聯(lián):“早知李靖是英雄,誰知周郎竟短命”,。讀來既讓人對蔡鍔英年早逝而深表惋惜,,又叫人對出身書香門第、因命運捉弄淪落青樓的小鳳仙心生敬意,。 蔡鍔在云南任職都督期間,,可謂是名符其實的“云南王”,他創(chuàng)辦了云南陸軍講武堂,,而當時年少的朱德慕名從四川來到云南,,考進講武堂軍官班,成為一名丙級學員,。 當時,,蔡鍔的協(xié)統(tǒng)司令部設在講武堂內,經常辦公到深夜。朱德有一天傍晚私自拜訪蔡鍔,,未料卻被蔡鍔的警衛(wèi)人員誤認為是刺客,,蔡鍔弄清原委后,便請朱德到辦公室座談,,朱德談了他的許多學習體會以及對時事的看法,,由此得到了蔡鍔的賞識。 此后,,蔡鍔重點關注朱德,,且在他學習畢業(yè)后便安排在了自己的部隊。從士兵,、班長,、排長一路升遷直到成為滇軍的一方領導骨干。1927年8月1日,,朱德與同為滇軍出身的朱培德一道,,與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共產黨人秘密發(fā)動了“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是由共產黨人領導下的武裝暴動,,是打向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起義部隊也因此變身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說朱德是“紅軍之父”正緣于此,。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建軍節(jié)正是以“南昌起義”的日期確定的 ,。 由此可見,沒有蔡鍔當年作為伯樂,,培養(yǎng)、重用朱德,,那么朱德元帥早期的軍事生涯可能就得改寫了,。 當然,朱德元帥是四川人,,但他卻有幸在求學和從戎初期,,遇到識他賞他、提攜他的蔡鍔,。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沒錯,,正是有了中國工農紅軍,,中國革命才最終取得勝利。 我在想,,在幾十年革命生涯當中,,作為肩并肩的戰(zhàn)友,,毛澤東與朱德一定會在閑暇時,聊過他們各自的老師,,也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老師的老師竟然是同一個人一一譚嗣同。 顯然,,本文涉及到的幾個歷史人物,,在群星般湖南英雄譜當中僅屬一小部分而已。 晚清著名國士,、湖南人揚度的詩作《湖南少年歌》中有名句一一 “若要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這句詩明顯有貶低他域,,獨尊湖湘的意味,,但人們在讀過中國近代史之后,內心還是很容易茍同的,。 20220513一稿 于長沙延年酒店 認證文藝微公號,,入駐360圖書館,同步發(fā)布作品,,經審核公開后,,可供讀者轉為個人館藏。 “夷陵評論”微刊專欄專事文藝作品推介,、評論,,兼顧文化建設; “元辰私坊”專欄只發(fā)布個人作品,。 微主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夷陵區(qū)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 本號總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優(yōu)秀平臺,。也許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號,依然歡迎你回來坐坐,。 所有來稿文責自負,,加個人簡介、個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發(fā)[email protected]信箱,。已在微信平臺發(fā)布的,需對“元辰文苑”開放白名單。 元辰贊賞賬戶陳宇辰只對元辰個人作品開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