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fā)出《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讓我們一起了解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吧,! 了解學前教育宣傳月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將5月20日至6月20日定為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是第11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 今年的“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是什么,? “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如何為孩子做好科學的幼小銜接,為孩子入小學做好準備,,是我們家長朋友們所關切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學前教育宣傳月”,來聊一聊關于“幼小銜接”的話題,。 什么是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從幼兒園教育轉向小學教育的過程,。由于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教育條件,、生活環(huán)境都存在差異,初入小學的幼兒必然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需要學會適應,。如果進行了適宜的幼小銜接工作,這個適應過程會更加順利,,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會發(fā)展的更好,。 何時開始幼小銜接 其實,幼小銜接從孩子的入園之際就開始了,。幼兒園重點是“養(yǎng)習慣”,。 比如小班,我們鼓勵小班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儲物柜衣物折疊好,,油畫棒、彩筆等物品擺放整齊,,認識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時鞋子,、衣物擺放到指定位置等 比如中班,,我們鼓勵孩子幫助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老師收拾玩具,、材料,,自己會制作收納擺放的標記并嘗試進行歸類擺放,餐點時能夠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比如大班孩子嘗試探索如何整理書包、認識時鐘等,。 如此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在園三年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那么等幼兒進入小學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書包,。 “接”的是什么? (一)生活習慣培養(yǎng) 小學和幼兒園相比,,比較大的變化是每班孩子數(shù)量增多,,教師數(shù)量減少,一些簡單的事情必須孩子自己去做,,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yǎng)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例如: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培養(yǎng)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會削鉛筆等,。 2.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 例如:會開關門窗,,掃地、擦桌子,,在活動、游戲或開放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圖書和其他用具等,。 3.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例如: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看電視,、喝水等,。培養(yǎng)孩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二)行為習慣培養(yǎng) 1.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良好的坐姿顯示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個人修養(yǎng),,而且良好的坐姿對自己的身體也有益處,。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例如:養(yǎng)成做事有計劃、有準備的好習慣,,從課前準備工作開始培養(yǎng),。爸爸媽媽可以在進行學習活動前,給孩子十分鐘的準備時間,,讓孩子做喝水,、上廁所等準備工作,當學習生活開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專注及投入,。 3.養(yǎng)成有禮貌的習慣 例如:碰到長輩、老師要主動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在公交車上碰到老人、孕婦要主動讓座,,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在家與孩子交流時,,需要關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語。 4.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講衛(wèi)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xiàn),。特殊的疫情時期,我們更應該向孩子傳遞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輕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凈的東西,,發(fā)現(xiàn)了及時糾正。 (三)學習習慣培養(yǎng) 1.良好的傾聽習慣 擁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能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還應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項重要的學習習慣,。想要孩子在學業(yè)上走的長遠,就必須培養(yǎng)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2.正確的讀寫姿勢 讀寫姿勢要正確,,身體坐正書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個“一”字要牢記,。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邊有一拳,,在讀書寫字的過程中,,寶貝們的坐姿、握筆姿勢可要規(guī)范哦,! (四)良好的心理準備 對于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yōu)閷W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后要預習、復習功課或做作業(yè),。因此,,幼兒入學前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準備。 1.對小學生活感興趣 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這么簡單都不會,,進入小學怎么辦?”“上了小學就要吃苦頭”等話來嚇唬孩子,,這將讓孩子感受到學校的壓力,,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會讓孩子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積極的情緒會幫助孩子克服很多問題,。 爸爸媽媽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于小學的事,,了解孩子們心中對小學的向往。同時和孩子談一談自己對上小學的困惑及擔心,,幫助孩子收集一些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雖然出不了門,但是我們可以和上小學的哥哥姐姐視頻聊天,,采訪一下哥哥姐姐們,,向他們問一些關于小學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了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哦!資料來解決疑惑,。 3.查閱小學的各種設施及環(huán)境 寶貝們對小學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學參觀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樣也可以參觀到小學哦,,請爸爸媽媽上網(wǎng)為寶貝們收集一些小學的照片,,我們來一個“云參觀”。參觀結束后,,更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你心目中的小學哦,! 幼兒園的話 “幼小銜接”不等于“小學化”,不能簡單地將幼小銜接理解為“知識經驗的銜接”,。成功的幼小銜接,,不是小學知識的提前傳授,也不是小學教育模式的超前進行,,而應該專注學習能力的準備,。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能力的發(fā)展才可以讓孩子的學習長久受益,,能力準備是幼小銜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識的學習,幼兒上小學的興趣,、任務意識,、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感的培養(yǎng)是更為重要的內容。 更新于 1小時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