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觀是平遙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tǒng)布局安排,坐落于東大街東段路北,。清虛觀始建于唐顯慶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觀,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為清虛觀,。元初改名為太平興國觀,,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宮”,清代時復稱清虛觀,。占地面積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法排列著:牌樓,、過殿,、龍虎殿、純陽宮,、三清殿,,最后還有玉皇閣。歷史滄桑,,人世變遷,,歲月的流逝使這里的許多道教偶像所剩無幾。1998年,清虛觀被開辟為平遙縣綜合博物館,。 龍虎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四角采用懸梁吊柱的手法建造而成,。檐下有“太平興國觀”的題匾,。此殿用材古樸,柱子粗壯高大,,殿下青龍和白虎兩尊塑像高達4米,,是道家所研究的四方神之二,也是山門的守護神,,據(jù)專家考證這兩尊塑像是元末明初的作品,。 “純陽”二字,為洞賓之號,,“宮”為祀奉神仙的宮殿,。純陽宮,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 純陽宮內設有神龕,。金形泥質,、道骨仙風的呂神端坐神龕內。由于呂祖高高在上,人們必須仰視才可觀其貌,,更可以體現(xiàn)出人們對呂洞賓的敬仰之情,。據(jù)《縣志》載:呂洞賓在清代時曾有清虛觀顯靈,留下“一心二人仁”的仙跡在玉皇閣柱子上,,因此清代知縣增修這精巧典雅的純陽宮供奉呂祖,。千百年來,這里香火一直綿延不絕,,尤其是每年四月十四,,呂仙誕辰,更是香客如云,,極大地縮短了清靜道觀與喧鬧世俗間的距離,。 ——原文發(fā)表于2012.3.8.微衛(wèi)星新浪博客 |
|
來自: 微衛(wèi)星空間 > 《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