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昨天,朋友邀我去湖北省麻城市龜峰山風景區(qū)看杜鵑,我說有杜鵑的地方特別多,,記得1976年春我到鴨綠江畔的鳳凰山下當兵,,兩個月后部隊營房山上四處杜鵑花開,在家時沒有見過此花,,戰(zhàn)友們說這叫杜鵑花,,朝鮮族兵叫金達萊,也有人叫映山紅,,從此才注意此花,。我們還將山上的杜鵑花移栽到營房周圍,美化軍營環(huán)境,。2017年連隊戰(zhàn)友聚會,,我們又重逢在闊別30年多年的老部隊,雖然營房沒有了,,但滿山的杜鵑花開得十分燦爛,,像是在迎接我們多年沒見面的戰(zhàn)友。 朋友講,,你說的沒錯,,杜鵑四處可見,但大別山的杜鵑更紅更艷,,因為那些花浸染了近百萬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大別山。 去龜峰山風景區(qū)途經(jīng)紅安,、麻城,,到將軍縣紅安看看也是我多年的一個夙愿,那里是土地革命時期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搖籃和最早的中心,是新民主主義時期堅持二十六年紅旗不倒的紅色土地,。 我們一行三人開車從武漢出發(fā),到紅安縣高速公路上,,四處可以看到“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歡迎你”“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xiāng)”的宣傳招牌,,預(yù)示已經(jīng)踏上了這片紅色土地,。對于這個全國紅色旅游的“明星”之地,過去只是在文章,、電視教授講課中,,大概有點印象,今天終于來到這個傳奇而神圣的地方,似乎有一種心潮澎湃之感,。 龜峰山風景區(qū)的杜鵑花好,,而它的花語或者說靈魂,卻是在麻城,、在紅安,。尤其是紅安作為“中國第一將軍縣”是實至名歸,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在這里出生,。韓先楚、陳錫聯(lián),、秦基偉,、王漢誠、王樹聲,、陳再道等223位共和國將軍從這片土地走出,。 我們首先來到位于紅安縣陵園大道,這里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紀念園,,走進園區(qū)恢宏的場面令人震撼,,廣場兩側(cè)整齊的松樹一次排開,給人以威嚴肅穆之感,。廣場中間樹立了一塊“黃麻起義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的兩側(cè)分別是董必武、葉劍英,、李先念,、徐向前的題詞,碑后面寫的是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民謠“小小黃安,,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 我圍繞著紀念碑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仔細品味碑文的內(nèi)容,,文字雖然不多,,但蘊含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當然,,又有多少文字能敘述清楚這段光榮的歷史,? 順著紀念碑向后走去,有一個交叉路口,,參觀者可根據(jù)自己的選擇,。中間又是一個大型廣場,,兩側(cè)花壇里各栽了七棵,高矮一樣,,十分茂盛的松柏樹,。正中間是“李先念紀念館”,紀念館依山傍勢,,氣勢恢宏,,造型典雅,館內(nèi)記錄了從木匠到將軍,,從深山敵后到經(jīng)略中原,,從領(lǐng)導(dǎo)湖北到為國理財,從農(nóng)民的兒子到國家主席的輝煌歷程,,可以說是傳奇的人生故事,。很多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為該館題詞,陳云為紀念館題寫?zhàn)^名,。 從李先念紀念館出來,,我又去參觀董必武紀念館。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紀念館,,依山而建,,十分大氣。到紀念館要走45步臺階,,徐向前元帥題寫的“董必武紀念館”鎏金大字蒼勁有力,。進入大門,董老的銅像凝神而高大,,鄧小平題寫“董必武紀念像”,,書法家啟功書寫的董必武生平介紹,整齊地雕刻在石碑上,。館內(nèi)從九個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董老為國為民的英雄事跡,。 董必武、李先念紀念館后山上,,是將軍墓地陵園,,每一位都是戰(zhàn)功赫赫,每到一處我都拍下照片,,由于面積太多,,墓地太多,真是無法全部記錄下來,。在董必武紀念館與李先念紀念館之間有一個烈士墻,記錄著140000萬烈士名字,,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祖孫三代,有的是一個村莊,,有的是一個鄉(xiāng)的人,,都是按姓氏排列。我在烈士墻下仔細閱讀每一位烈士名字,,應(yīng)該說我是含著眼淚閱讀,,有多少英烈只是記錄了一個名字,有的連名字都沒有記載,。 參觀了黃麻起義和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讓人感慨萬千。過去,,很多人說紅安為什么出那么多將軍,?主要原因是這里太窮,理由是窮則思變,。但我不這么認為,。 我參觀了董必武故居,家里主要是做點小生意,,第一棟門面房主要經(jīng)營糧食,,各種醬菜加工。由于家境好才有條件出國深造,?;貒髲氖陆虝斯ぷ鳎捎谑芙逃潭炔煌?,心境自然不同,。在國家危難之際,董必武挺身而出,。即使在革命遭到嚴重挫折時也矢志不渝,。大革命失敗后,他被敵人重金通緝,,家中房屋被拆毀,,親友被株連。都沒有動搖他堅持革命的意志和決心,。李先念評價“董老是湖北的一面旗幟”,。 李先念家境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貧寒,他讀過私塾,,后來又學過木匠,。民間流傳“家有萬貫,不如薄藝防身”這句話,,父母肯定是想叫他學木匠手藝,,可以維持生計,。但他立志報效祖國,抱著對黨對人民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的信念,,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一生,。 說到底是人民的信念不同,追求也不同,,誰不知道打仗會有犧牲,,但為了理想信念,大別山人把生死置之度外,。難怪大別山上到處都生長著杜鵑,,因為杜鵑花有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征著堅定信念,,永不言棄的追求,。大別山真不愧是一座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這里戶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 龜峰山風景區(qū)的杜鵑紅艷艷,,站在山上看麻城,、望紅安,追今撫昔,,感慨萬千,。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都要珍惜,,我們不能讓無數(shù)的烈士鮮血白流,不能讓先輩打下的江山不穩(wěn),。愿大別山上的杜鵑更加鮮艷,,愿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愿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越來越高,。 2022.5.8武漢 讀完本文順便點下面的“在看”,,以資鼓勵!您的“轉(zhuǎn)發(f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