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能出京,,也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想著頤和園地方大,,總不會人那么密集吧,,就直接走路30分鐘過去了。 這幾年周末都會在西邊爬爬山,、逛逛園子,,最常去的八大處,其次是香山,,最后是頤和園,。 總喜歡去稍微有點歷史的地方,人心也能沉淀沉淀,,這些景點的歷史,,都是一次次、一點點扒出來,、學習到的,,每次去只能記住一點皮毛,。這次去頤和園時間空余,就多多留意,,才知道這里有這么多柔美的建筑,,這么多詩情畫意的名字和意境。這篇文字是給自己掃盲,,也是小科普,。 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哪六朝呢,?頤和園什么時候有的呢,? 去查了查資料,是燕,、遼,、金、元,、明,、清六朝,北京古稱有幽州,、薊,、燕京、北平,、大都、京師等,,(這樣是不是可以揣測出“燕京啤酒”,、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名字的由來了,下次我開個蒙古風情的飯店,,就叫“大都”飯店),。說實話,鄙人對明朝以前的歷史實在不是很了解,,以前還簡單以為是明朝朱棣開創(chuàng)了北京城,。 下圖為各朝代北京城的區(qū)域: 插一段香山故事。提北京的歷史,,其實就是香山的歷史,。 最近幾次去香山,誤入五百羅漢堂,,以及香山寺,,才發(fā)現(xiàn)一個每次來,走的路線不一樣都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典故,。據(jù)悉在遼金時期,,就選址香山建設皇家園林,,明朝修葺了香山寺、碧云寺,?!叭轿鍒@”的大擴建,是在清朝乾隆時期,。中共進京第一站,,也是選在香山,擔心城里不安全,,毛主席在香山的雙清別墅住了一段時間,。 “三山五園”到底是哪幾個地方? 三山:指香山,、萬壽山(頤和園里),、玉泉山。說起玉泉山,,總有著一點神秘,,在頤和園最西北邊,隔著湖能拍到玉泉山的塔,。 五園:指靜宜園(香山公園內),、靜明園(玉泉山所在地)、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八國聯(lián)軍摧毀,后并入北大),。其中靜明園,、暢春園離我們老百姓比較遠。 據(jù)悉在清朝前,,就早已有了昆明湖,、萬壽山,但真正修建清漪園就是現(xiàn)在的頤和園,,是在清乾隆年間,。 乾隆皇帝先大興土木,建設了圓明園,,并以圓明園為傲,,且告誡說:“后世子孫不舍此而重費民力以創(chuàng)建苑囿”,要求后世子孫不能再大建園林,。但是乾隆皇帝沒過多久就自己打臉,,覺得現(xiàn)有的園林都沒有廣闊的水域、景觀不夠,遂改建“清漪園”,,在昆明湖,、萬壽山基礎上,以杭州西湖,、江南園林為范本,,進行改建。后八國聯(lián)軍破壞了一部分,,光緒年間又簡單的修葺,,改名“頤和園”,慈禧太后最喜歡來這里,,也是除紫禁城之外的第二個辦公地,。 個人感覺,其實有點不喜歡銅牛,、十七孔橋,、以及西洋的清宴舫(石舫),放在頤和園里不倫不類,。但看確實很美,,拍出來很出片。也不喜歡蘇州街-仿江南水鄉(xiāng)而建,,供皇家逛市游覽的水街,,諧趣園-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的“園中園”,仿建的印記太明顯,。 個人認為:頤和園的美,,在那亭亭玉立、輕盈雋秀的建筑之美,,像之前的名字“清漪”,,像那座橋“繡漪”,青色的湖水,,秀美的亭臺。這是今天拍的幾個建筑:很輕,,又很美,。數(shù)十座各具特色的橋,與美麗的園林山水和亭,、臺,、樓、閣,、廊,、榭巧妙結合,相映成趣,。 頤和園的美,,在那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拋開大的景點佛香閣、大戲臺不談,,小的景點,,和它的名字,真的太美了,。 清宴舫邊上的幾個牌坊在一起的橋,,今天知道它叫“荇橋”,荇(xing(幸) 四聲)橋,,取自詩經《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參差的荇菜,,隨水流左右搖擺,,采摘荇菜很辛苦、很難,,比喻追求愛情的不易,。靜美的女子,日夜想追求,。荇橋,,取意靜美、美好的愛情,。 此為荇橋 第二個,,名字和樣子一樣美的兩座橋:玉帶橋、繡漪橋,,玉帶橋在昆明湖的西北,,是昆明湖的進水口,繡漪橋位于昆明湖的東南,,是長河進入昆明湖的口,。高高聳起的腰肢,很柔美,。 玉帶橋,,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呈拱形,宛若玉帶,,因此稱為“玉帶橋”,。玉帶橋每個橋墩雕有各式向云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 另外一座橋,,名字是豳風橋,豳(bin(賓)一聲),,曾稱“桑苧”橋,,取自《詩經·國風》的一篇,是陜西的民歌,,描寫農忙,,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 從石舫出來,,沿著河堤走,,是長廊,最先看到的一個亭子是清遙亭,,但是按照順序,,長廊四亭由東到西分別是“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清遙亭”,名字也太好聽了吧,,分別代表著一年春夏秋冬的四個季節(jié),。如果家有小孩子,按照出生季節(jié)起名字,,春天叫留佳,,夏天叫寄瀾,冬天叫清遙,。 “留佳亭”:唐代詩人儲光羲在《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的第三首是:“大道直如發(fā),,春日佳氣留”。乾隆皇帝在建此亭時從這句詩中得到啟發(fā),,《爾雅》中對“留”的解釋是“久”的意思,,“佳”是指春天的景色,留佳就是春日長久的意思,。 “寄瀾亭”:孟子有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畢竟不是歷史學家,,這幾個名字的出處,我還是查了半天才找到。,。,。其他的就不說了,拍了一張頤和園的地圖,,再看看上面好聽的名字: 仁壽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蕓館 頤和園自萬壽山頂?shù)闹腔酆O蛳拢?strong>佛香閣,、德輝殿,、排云殿、云輝玉宇坊 還有好聽的名字:無盡意軒,,意遲云在,,寫秋軒,水木自親,。 頤和園建筑名字的歷史由來,,真的很動聽、有韻味,,而且有典故出處,,就等著大家一一去挖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