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認為自己只是一個三流作家,,沒有創(chuàng)作出具有轟動效應和能夠傳世的文學作品,,但我以自己四十余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及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個人認識,,還是對“索隱派”評論家們存有看法的,。所以,我始終不尊崇“索隱派”評論家們對名著的評論觀點,,對他們自鳴得意,、津津樂道的所謂“高見”不屑一顧。 那些“純粹”的理論家,,那些從來沒有從事過文學創(chuàng)作的學者們,,自以為是,熱衷于索隱,,也就罷了,;而有的還是很著名的作家,以文學創(chuàng)作為職業(yè)的專業(yè)人士,,也使用索隱方法評說歷史名著,,而且還大肆販賣或賣弄自己對名著索隱的所謂真實結果,,就不知其可了。有一個很知名的作家,,在央視《百家講壇》里不僅推銷自己對《紅樓夢》的索隱成果,,還加進去了大量個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成份,比“索隱派”有過之而無不及,,更讓人難以接受,! 就是這位大作家,續(xù)寫了《紅樓夢》后四十回,。筆者認真拜讀了兩遍,,感覺依然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并不是他自己胡吹冒撂,、捕風捉影,、難以自圓其說的索隱結果,比高鶚高明不到哪里去,,甚至還遠遠不如,。 索隱派是上世紀初紅學研究中形成的一個派別。該派力求“索隱”出《紅樓夢》所寫的“真內容”“真故事”,。該派根據(jù)一些殘缺的歷史資料,、野史雜記、道聽途說,,以及曹雪芹家世傳聞,,來探究《紅樓夢》素材的來源。 蔡義江先生也對我說的那位大作家的“紅學觀”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紅學研究原本就有索引派和考證派之分,歷史上索引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蔡元培,,而考證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胡適,。胡適的《紅樓夢考證》發(fā)表后,對索引派的打擊幾乎是終結性的,?!辈塘x江先生還說,受到老的“索引派”的影響,,“新索引派”則是把《紅樓夢》當成了一個謎來猜,,“而這條路實際上是走錯了方向,不管他們猜的結果是什么,?!辈塘x江先生認為《紅樓夢》并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書,也不是暗藏有與它表現(xiàn)出來的人與事截然不同的謎底的謎,?!袄系摹彼饕伞八麄儾碌臇|西是把小說和無關的歷史中的人和事聯(lián)系在一起”,,“新”索引派把小說中的東西和自己想象中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不是歷史中的真人真事,,這樣就走得更遠了,。——筆者不才,,完全同意蔡義江先生的這個說法,。 索隱派的研究方法不嚴謹,不科學,,不嚴肅,,自誕生以來便遭到了不斷抨擊,一直為學術界專家所質疑和詬病,。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索隱派在被明顯證明已經(jīng)失敗的情況下,并沒有消逝,,反而擁有廣大的讀者群體,,而且每次出現(xiàn),,往往風靡一時,。從那位大作家揭秘《紅樓夢》之盛況,便可見一斑,。而以此種方法研究紅學的博客文章,,也大量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其始終存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孫勇進先生在《一種奇特的闡釋現(xiàn)象:析索隱派紅學之成因》中首先肯定,,索隱派學者在研究的道路上都花費了相當大的努力,而且大多數(shù)學者無意于倚賴索隱紅學而嘩眾取寵,。并且在索隱派學者中,,不乏學養(yǎng)深厚者。因而可以說,,索隱派不斷風靡涌現(xiàn)的原因,,首先可以基本排除學者因個人目的而聳動視聽的原因。 孫勇進,、顧友澤兩位先生都認為,,“春秋筆法,漢儒講經(jīng),,《史記索隱》等,,形成了一脈重要的闡釋傳統(tǒng),已有學者指出,,這是《紅樓夢》索隱派得以形成的大的文化背景,?!辈⑶翌櫽褲上壬€提出,索隱派的不斷涌現(xiàn),,還與中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有關,。諸如《離騷》中,有“香草美人”比喻,?!耙院髿v代詩詞賦,人們也喜歡尋找作品背后的本事,,探求文字后面的深意,,而作者有時也故意隱藏本事,晦澀地表達自己的某種感情,?!痹谛≌f創(chuàng)作中,更有影射之說,,如早先的唐傳奇《補江總白猿傳》有影歐陽扃之說等,,可見小說的索隱之法,已有先例可尋,。 李虹,、顧友澤先生認為,中國“小說”概念與史傳的同源性,,也是索隱派的成因之一,。中國古代小說主要由“史”演化而來,因為人們往往喜歡挖掘小說背后真實的歷史事實,??梢哉f“中國傳統(tǒng)的對小說的解讀方式,使人們用索隱之法解讀《紅樓夢》具備了可行性,,也即人們用索隱之法解讀《紅樓夢》在方法論上有其久遠的歷史,,非僅因《紅樓夢》而起,故索隱派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它是基于人們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上而產(chǎn)生的,。” 孫勇進先生同時認為,,若考慮到《紅樓夢》本身的原因,,要歸功于《紅樓夢》的特殊寫法,“大量使用隱喻,、象征和讖語,,及敘事者聲稱的'假語村言’、'真事隱去’,,極大地喚起了某些接受者的索隱熱情,?!鳖櫽褲伞⒅鞏|根先生也認為,,小說第一回開頭跳出故事以外的,,賦予它一段富有神話色彩的外殼,可以說“作者在小說具體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用的富于暗示性的寫法與索隱派的作法有同工之妙,?!?/span> 孫勇進先生還認為,《紅樓夢》作品中所留下來的疑點和破綻,,給索隱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包括《紅樓夢》中活動時間,人物年齡的混亂,,以至于顛覆了傳統(tǒng)的歷史續(xù)寫模式,,有意模糊朝代的疑點,也會引起索隱派學者的關注,。 而《紅樓夢》在創(chuàng)作和傳抄時期,,都曾得到脂硯齋等人的詳批,許多珍貴的創(chuàng)作資料得以保存,。并且批語中屢言小說有本事,。因而朱東根、顧友澤等多位學者都認為,,這些批語與《紅樓夢》一起,,構成了雙重謎語系統(tǒng),,引導著讀者不厭其煩地去解謎,,去索隱。 朱東根先生認為,,紅樓夢擺脫了風月筆墨和才子佳人的俗套,,以一個封建舊式大家族的興衰為敘事中心,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濃重的政治色彩,?!都t樓夢》中對于賈府與皇室、朝廷,、官府之間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以及對于繁華盛事的追憶,,很難不讓人與本朝掌故進行聯(lián)想。 劉夢溪先生在《紅樓夢與百年中國》一書中說,,“索隱派離開清末民初民主革命的大背景,,時代風潮的支撐作用已經(jīng)失去,新時代的讀者怕難以理解索隱者的苦心孤詣,?!彪m然今后還會有索隱派的相關著作出現(xiàn),,索隱這種研究方法也將繼續(xù)在文學探索中使用,但“索隱派紅學,,從學術史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已經(jīng)終結?!边@是對《紅樓夢》索隱派今后命運一個相當客觀的總結,。 索隱派以其藝術化的思維和手法,有創(chuàng)造性的對小說背后的故事進行聯(lián)想挖掘,,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讀者的獵奇心理,,激發(fā)了讀者對于《紅樓夢》的閱讀興趣,這可能就是它唯一的價值,。但從長遠來看,,索隱派在文獻的論證,材料的搜集上都十分薄弱,,猶如沙上建塔,,無法成立,因而往往只能風靡一時,,卻無法在學術上站住腳,。所以,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索隱派雖然仍將在紅學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從學術價值上來講,沒有過硬學術研究方式的索隱派,,已經(jīng)終結,。 周絢隆先生說得好,“我們不研究小說文本,,卻把作品放在一邊,,整天去琢磨一些犄角旮旯里的,甚至子虛烏有的問題,,這完全違背了學術的基本精神,。比如,有人曾津津樂道于所謂曹雪芹故居,、墓碑等真假文物的考證,,今天看來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靠不住的?!痹跊]有更多證據(jù)的情況下,,不如把那些無法考證的問題懸置起來,讓人們將更多精力放在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上,,“這是我們對《紅樓夢》的基本態(tài)度,,這也是《紅樓夢》對當代社會能有所幫助的唯一途徑?!?/span> “索隱派”的一個最大的負面影響是,,為大興文字獄刻意地提供“佐證”或“口實”。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出現(xiàn)的《海瑞罷官》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它明明寫的是海瑞,,卻被人故意“索隱”說寫的是某個軍內高位人物,是替其“鳴冤叫屈”,,人為地制造了這起冤案,。此后,從文學藝術作品中“索引”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事件屢屢發(fā)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歷史上,,用“索隱”方法制造文字獄的事例太多了,,不再贅述。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生活中的影子,但絕不是生活本身,;藝術的真實,,不是生活的真實,二者不能混為一談,,不是一碼事情,。這固然是老生常談,但它是自有文學以來,,人們不斷探討,、總結的結果,,是一個真理性的結論,。“索隱派”所使用的索隱方法,違背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是對文學創(chuàng)作本身的一種否定,。倘若文學創(chuàng)作,一切都來自于歷史,、社會和生活中的真實事件,、真實人物、真實故事,是作家的親歷親見,,那也就沒有文學創(chuàng)作了,。 對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學作品,尤其是名著,,都可以開展批評,、理論研討,對其在文學發(fā)展史上所屬的地位,、藝術價值,、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等進行各種評判,可以見仁見智,,切磋商榷,,但要客觀理性,實事求是,,做到“不揪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特別是,,絕不能懷著灰暗心理、帶著有色眼鏡,、甚至用“挖祖墳”的極端方式,,去“索引”出邪惡、莫須有,、極不負責任的污染評論界,、貽害后世的結果來。因此,,對文學名著,、文藝作品的“索引”應當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