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 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 ——海子《夜色》 浩瀚的太陽系,,太陽在亙古的軌道上運行,,到達黃經(jīng)315°,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十個海子都復活。此前,,我們的詩歌從未和太陽建立如此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此前,沒有一個用中文寫作的詩人如此摯愛一個宇宙天體,。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夏天的太陽》)?!皬睦杳鞯近S昏,,陽光充足,勝過一切過去的詩”(《幸福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樹》),?!盎钤谶@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是我的名字,,太陽是我的一生”(《祖國(以夢為馬)》),。太陽,可能是海子詩歌中頻次最高,,最耀眼,,最重要的意象與要素,,未完成的詩劇就叫《太陽》,。太陽,在海子的詩歌中超越了修辭的意義——那是一團永恒的燃燒生命的烈火,。 中國詩歌傳統(tǒng)中最常見的天體是月亮,。“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等等,,無不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太陰崇拜似乎是東方審美的一種特質(zhì),,新月作為符號,,其背后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內(nèi)涵不言而喻。英國的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形容美女舞動的秀足如一輪新月,,就充滿了的阿拉伯或是奧斯曼宮廷的魅惑與神秘,。 在希臘羅馬神話中,最光彩耀人的是太陽神阿波羅,。他每天駕著四駕馬車,,帶著豎琴在天空中奔馳而過,,馬車噴火,給大地帶來光明,,他俯察萬物,,洞見一切,因此太陽神同時又是預(yù)言之神,、知識之神,。阿波羅崇拜、太陽神崇拜與邏格斯中心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同義詞,。 其實,,太陽崇拜是廣泛的文明現(xiàn)象。波斯有拜火教——太陽神崇拜的變種,。古印度《吠陀經(jīng)》中有太陽神蘇利耶(Surya),。“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中國神話中,,羲和御日,,望舒御月。 以日神羲和為表征的宇宙情懷如何淡出了中國文化的核心舞臺,,過程不得而知,,但結(jié)果是明確的?!肚f子》與《楚辭》中最浪漫絢麗,,恣肆無涯的飛天夢想變成了怪力亂神,《老子》與《論語》塑造的“人倫”道統(tǒng)最終打敗了“天倫”,,月亮似乎也擺脫了天體身份,,成了紅塵世俗的文藝點綴。蘇東坡“攜飛天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舒展的是仙與道的隱逸,本質(zhì)是“太陰”,,而非“太陽”,。 厘清了這么一條有關(guān)太陽——月亮的符號學線索,我們就不能不驚嘆,,在人間只短暫生活了二十五年的詩人海子的功業(yè),。他彗星一樣閃耀,也彗星一樣短暫,。 海子是如何成為太陽神的詩歌祭祀,,海子的宇宙意象是從何而來的,?《世界文學》刊登的《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載于1989年第2期)是海子生前所寫的最后一篇文論?;蛟S就隱藏著生命哲學,,詩歌哲學以及創(chuàng)作技術(shù)層面上的解惑鑰匙。 海子用詩歌的質(zhì)地和節(jié)奏,,捕捉到荷爾德林詩歌抒情性的本質(zhì):暗夜里,,詩人在大地上獨行,將他目睹的人類之神秘付諸筆端,,履行自己作為神與人之間媒介的天職,。如研究者姜濤所言,海子對漢語新詩的貢獻,,是“恢復語言與原始生命沖動的關(guān)聯(lián)”,,讓我們知道,“詩歌的目的不是美,,而是生命的神話”,。 海子說,“看著荷爾德林的詩,,我內(nèi)心的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沙漠,,開始有清泉涌出,在沙漠上在孤獨中在神圣的黑夜里涌出了一條養(yǎng)育萬物的大河,,一個半神在河上漫游,、唱歌,、漂泊,,一個神子在唱歌,像人間的兒童,,赤子,,唱歌,這個活著的,,抖動的,,心臟的,人形的,,流血的,,琴?!?/p> 海子贊揚梵高和荷爾德林是同一類把宇宙當廟堂的詩人,。他們光著腦袋畫天空和石頭,讓太陽做洗禮,。沒有誰能像荷爾德林那樣把風景和元素完美地結(jié)合成大自然,,并將自然和生命融入詩歌——轉(zhuǎn)瞬即逝的歌聲和一場大火,,從此永生?!皬暮蔂柕铝治叶?,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 荷爾德林最著名的熱愛者當屬海德格爾了,,他賞析荷爾德林的“詩性地棲居”,讓幾乎沉寂百年的詩人重放異彩:“人之為人,,總已經(jīng)以某種天界之物度量自己了,。神性是尺度,人依此尺度量出自己的棲居,,量出他在大地上在天穹下的羈旅,。”哲學家陳佳映說,,所謂棲居,,說的就是凡人居住在土地之上,天空之下,,可以仰望天空,。人為什么要仰望天穹呢?因為神明居住在那里,。羅馬作家西塞羅在《論神性》一文中寫道“ad harmoniam canere mundum”——宇宙和諧地歌唱,。 無題 給我糧食 給我婚禮 給我星辰和馬匹 給我詩歌 給我安息! 我覺得,,海子的《無題》,,有勞績,有生殖,,有星空,,有流浪,有生死,,在意蘊上,,非常接近“詩性地棲居”了。海子不追求美,,又美得憂傷,,美得令人窒息,因為宇宙洪荒的生命力本身就是至善至美,。 “要熱愛生命,,要感謝生命。這生命既是無常的,,也是神圣的,。要虔誠,。”熱愛生命海子,,最終卻拋棄了生命,。為什么會這樣? 晚年的荷爾德林進入精神病狀態(tài),,海德格爾說,,那是因為“詩人暴露在神明的閃電中……過度的明亮把詩人驅(qū)入黑暗”。 海子惋惜梵高與荷爾德林的悲劇命運,,卻沒有想象到自己也最終走進了類似柏拉圖的“理性的迷狂”——在那個瞬間,,看到了最美麗的世界,便處于一種忘我的迷狂狀態(tài),。 凌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