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評估方法有多種,目前國內(nèi)最常用的有兩種,,即MP評估系統(tǒng)和RCB殘余腫瘤負荷評估系統(tǒng),。 MP系統(tǒng)分5級G1-G5,從G1到G5治療效果越來越好,。 G1即1級,,是指浸潤癌細胞無改變或僅個別癌細胞發(fā)生改變,癌細胞數(shù)量總體未減少,; G2即2級,,浸潤癌細胞輕度減少,但總數(shù)量仍高,,癌細胞減少<30%,; G3即3級,浸潤癌細胞減少介于30%~90%,; G4即4級,,浸潤癌細胞顯著減少>90%,僅殘存散在的小簇狀癌細胞或單個癌細胞,; G5即5級,,原腫瘤瘤床部位已無浸潤癌細胞,但可存在導管原位癌,。 RCB系統(tǒng):即殘留癌負荷分級,,分為四級,從RCB Ⅲ級到RCB 0級治療效果越來越好,。 RCB 0級:乳腺或淋巴結(jié)內(nèi)無癌,;(被認為和pCR意義相同) RCB Ⅰ級:部分反應,微小殘留病變,;
RCB Ⅱ級:部分反應,,中等殘留病變; RCB Ⅲ級:化療耐受,,廣泛殘留病變,。 RCB系統(tǒng)由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提出,,相比之下,,評估的指標更多更全面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