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藝術(shù)典第七百六十二卷目錄 畫部匯考十四 明豐道生書畫題跋記〈華氏真賞齋賦注〉 明何良俊書畫銘心錄〈張雙鶴家觀 張州崖都憲家觀 項墨林家觀 華補庵家觀 袁謝湖家觀 論白描畫〉 明董其昌容臺集〈歷代鑒藏 文人畫 小幅畫〉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歷代鑒藏〉 明陳繼儒書畫史〈歷代鑒藏〉 明陳繼儒秘笈〈歷代鑒藏〉 藝術(shù)典第七百六十二卷畫部匯考十四明豐道生書畫題跋記華氏真賞齋賦注王右丞輞川圖,,曾入秘府,。弘治間,黃休伯叔賜剝古漆,,墩得之,。郭恕先雪江圖,徽宗題字,,有李文正吳文定程篁墩張滄洲諸名公長句,。 米兵部瀟湘景元暉云山長卷,。 閻次平積雪圖,上題淳熙辛丑,,閻次平畫,,寒巖積雪。劉松年九老圖,,有吳匏庵邵二泉詩,。 馬麟四梅晴雨雪月。 高彥敬絳色長卷,,趙子昂鄧善之柯九思倪云林及吳元博諸人跋,。 又一直幅,倪云林為,,彥清題,。彥清華中甫八世祖。趙子昂溪山仙館秋郊飲馬逸二羊設(shè)色山水圖,。又夜景夾對,,題云:翛然茅屋一青燈,兩岸蛙聲徹夜鳴,。最是幽人眠不得,,扶筇起就月中行。 松雪漂母圖,。 王叔明青弁隱居小幅,,為趙氏作。 倪元鎮(zhèn)惠山圖,,云林自題,,并陳方子詩。 春霽圖,,倪為,,宗晉題,贈有叔,,明和詩,。 明何良俊書畫銘心錄張雙鶴家觀 王叔明桃花書屋,紙畫作淺絳色,,此幅尤妙,。余所閱叔明畫甚多,當以此幅為第一,。水墨二幅,,其一故山歸隱,為顧謹中作者,。張雙鶴言黃西池謂:此二幅絕好,。余又索觀,,山頭頗板,墨氣亦不佳,,恐是臨本,。縱真亦不為妙,。倪云林著色山水,妙,。倪云林與王叔明合作一幅偽本,。吳仲圭紙畫山水一幅,坡池作松樹一株,,中有流泉,,初見甚有神韻,后西池本,。余借至館中細閱,,山頂?shù)\頭,但作方塊,,真仲圭絹畫,。山水四幅,是日不曾出觀,。余舊時常常見之,,當是梅道人最得意者。但張老托傳墨峰臨摹三四本以亂真,。余憶真本絹色不甚黃水白者,,作淡墨者是。 吳仲圭紙上竹石四幅,,舊是胡仰山家物,,是日亦不出觀。余舊見之亦是仲圭合作者,。又舊見仲圭一小幅,,亦佳。 黃大癡小幅,,簡筆一幅,,極老硬。是日亦不曾出觀,,余嘗記之馀大癡,,皆平平。 馬文璧紙畫二幅,,一有陶南村,,甚妙,。一幅作雨點皴布景,亦甚奇,。近買張春江家者,。 夏彥吉著色花題識甚多,甚佳,。 戴文進絹畫秋景大幅,,著色者甚妙,云冬景甚佳,。未見張子祖在北京京靜庵作四幅春夏,,分與其兄,已失去,。 盛子昭絹畫,,大單條妙,上有一長詩,,忘其名,。 沈石田學(xué)黃大癡一大幅,精妙,。 張雙鶴家余嘗記其有三卷,,甚好,是日亦不出觀,。蔡忠畫三幅,,前一幅偽后二幅佳。 周昉畫調(diào)鶯美人,,佳,。 張州崖都憲家觀李龍眠畫天閑五馬,黃山谷箋題,,是偽本,。后數(shù)日至吳門袁俊湘處,又見偽本,,與此毫發(fā)不爽,。趙文敏畫時苗留犢圖,后書時苗傳,,模本略可觀,。 項墨林家觀黃子久畫卷約有三尺長,作水墨平遠,。竹一卷,,李息齋一長段,顧定之一段,,倪云林王友石各一段,,皆佳,。華補庵家觀僧巨然畫卷,畫約長五尺,,畫法甚奇,。蘇州治平寺物也。后有元人與匏庵諸公跋尾,。燕文貴畫卷,,佳。 巙子山畫大士像卷,,后書心經(jīng)書法,。褚河南三龕象,記不甚工,,然意態(tài)不凡,逸品也,。 王友石山水二長卷,,甚佳。友石畫筆甚得古法,,但用墨水濃,,頗有俗氣,此二卷獨清脫,。 趙松雪江山蕭寺一幅,,此幅用舊紙作承墨,左角下方畫三層山,,每層密密,,作古木數(shù)十章,其第三層絕頂林木盡處畫一古寺,,右邊稍高處作遠山數(shù)層,。余觀松雪畫卷如余家秋原牧馬髣髴唐人,可謂精絕,。其次如顧方壺水村圖,,華東沙秋牧飲馬,皆佳品,。若掛幅則僅見此耳,。蓋不但氣韻與墨法之妙,至于經(jīng)營摹寫,,自覺迥別,,誠所謂六法皆備者也。 趙松雪竹石,,吳仲圭山水絹畫大幅,,皆平平,。 王叔明畫倪云林像,作層巒陳木,,林木下一趺坐神,,意殊遠誠,妙品也,。其上有顧謹中書贊四句,,作鐘鼎篆。 王叔明畫雙竹,,妙甚,。 倪云林畫雅宜山圖,是真跡,。又有二幅,,皆平平。倪云林畫寒渚詩意山水,,是偽本,。竹石三幅,二小蘆席片,,佳,。后一幅,偽本,。絹畫一小幅,。余見云林畫,晚年師荊關(guān),,用枯筆焦墨,,作斧擘,皴極為蒼古,。此幅水墨作麻皮,,皴全學(xué)巨然畫法,與荊蠻民相類,,上詩跋一大篇,,字亦工致,當是少年作,,晚年又一變矣,。 袁謝湖家觀唐梁令纘畫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此卷畫法亦精工,,但聞其真跡在昆山一家,,朱二峰購之進入內(nèi)府,此特摹本耳。李伯時畫天閑五馬圖,,與明厓公所收一等物耳,。吳仲圭畫漁父圖一長卷,臨郭熙本,,妙甚,。畫山水一小卷,亦佳,。 李仲賓畫墨竹一卷,,當置在逸品。 沈石田畫水墨山水八段,,佳,。臨楊補之墨梅一卷,妙甚,。 趙文敏竹石一幅,,畫法亦佳。 王叔明畫寒林鐘馗,,樹色甚佳,。但紙?zhí)《I项}云:昔在大都嘗見董北苑畫寒林鐘馗,,洪武甲子在海上外孫陶振家守歲,因想像其意,,作此一紙 畫,。關(guān)山行旅長單條,上有四言,,一長詩,,妙品。畫淀湖初夏小幅,,云甚佳,,未及觀。 倪云林畫竹枝,,與陳維寅者一枝數(shù)葉,,嘗含雨氣,自是妙品,。小竹枝二幅,,俱佳。 吳仲圭畫水竹山居,,紙上畫中幅,,燈下閱有神韻。沈石田畫杏花燕子,花葉俱佳,。學(xué)倪云林一單條,,妙甚。余所見石田學(xué)倪,,無過此者,。 劉完庵山水一小幅,亦佳,。 論白描畫畫家各有傳派,,不相混淆。如人物,,其白描有二種,。趙松雪出于李龍眠,李龍眠出于顧愷之,,此所謂鐵線描,。馬和之馬遠則出于吳道子,此所謂蘭葉描也,。明董其昌容臺集歷代鑒藏 郭忠恕溪山行旅圖,,予得之長安,韓宗伯見而奇之,。予家有董源溪山圖,,墨法沉古。 予家有董源溪山行旅圖,,沈石田曾仿之,。 昨年于潘侍御翔公邸舍見燕文貴溪山風(fēng)雨圖,行筆潤秀,,在惠崇巨然之間,,借觀旬日。 巨然松陰論古圖,,今攜至西湖展觀,,乃絕似兩峰六橋景界。 李成畫偏頭關(guān),,在萬金吾邦孚家,。予在長安借臨。予嘗見趙文敏扣角圖,,仿關(guān)仝,,皆用橫皴,如疊糕坡也,。 予家有關(guān)仝秋林暮靄圖,,絹素已剝落,獨存其風(fēng)骨,尚足掩映數(shù)代名手數(shù)輩,。 予得大桃村圖,,乃高尚書,真跡,。煙云淡蕩,,格韻俱超。予與嘉興項元汴所見王維雪江圖,,都不皴擦,,但有輪廓耳。又予至長安得趙大年臨右丞湖莊清夏圖,,亦不細皴,,稍似項氏所藏雪江卷。最后得郭忠恕輞川粉本,,乃極細皴,,相傳其本在武林。 趙吳興雪圖,,小幅頗用金粉,,予一見定為學(xué)王維。聞金陵有王維江山霽雪一卷,,為馮宮庶所收,,此卷是京師后宰門拆古屋于竹竿中得之。凡有三卷,,皆唐宋書畫也,。 趙令穰江鄉(xiāng)清夏卷,筆意全仿右丞,,予從京邸得之。陡壑密林圖,,予為庶常時見之長安邸中,,已歸云間。復(fù)見之顧中舍仲方所仲方諸所藏大癡畫,,盡歸于予,,獨存此耳。 子久陽明洞天圖,,為吾松顧中舍名正誼之所藏也,。中舍持入長安,為川中郭民部所購客,,有游蜀者,,得之歸江南。 予見管夫人山廬繡佛圖,今復(fù)見佛像及小楷,,皆有法度,。 仇實父臨趙伯駒光武渡河圖,為近代高手第一,。予以丙申冬得黃子久富春大嶺圖卷,,丙寅秋得沈啟南仿癡翁富春卷,相距三十一年,,二卷始合,。嘗見王叔明溪橋玩月圖,又名具區(qū)林屋圖,,皆摹王右丞,。 越王宮殿圖卷,郭忠恕畫,,其長三丈有馀,,皆沒骨山也。 文人畫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為嫡子,李龍眠王晉卿米南宮及虎兒皆從,,董巨得來,,直至元四大家黃子久王叔明倪元鎮(zhèn)吳仲圭皆其正傳,吾朝文沈則又遠接衣缽,,若馬夏及李唐劉松年,,又是大李將軍之派,非吾曹所當學(xué)也,。小幅畫宋以前人都不作小幅,,小幅自南京以后始盛,又僧巨然筆絕少丈馀畫卷,,長卷亦惟院體諸人有之,,李思訓(xùn)寫海外山,董源寫江南山,,米元暉寫南徐山,,李唐寫中州山,馬遠夏圭寫錢塘山,,趙吳興寫霅苕山,,黃子久寫海虞山。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歷代鑒藏吾家有董源龍宿郊民圖,,蓋宋藝祖下江南時所進御者,。董北苑蜀江圖瀟湘圖,,皆在吾家,筆法如出二手,。又所藏北苑畫數(shù)幅,,無復(fù)同者。 畫譜不載司馬君實,,予曾見其畫,,大類營丘,有小米作一幀,,配之宋人題款甚多,。 予藏北苑瀟湘圖,嘗游瀟湘道上,,山川奇秀大都如此圖,,而是時方見李伯時瀟湘卷,曾效之作一小幀,。今見北苑乃知伯時終乏蒼莽之氣,。 石田春山欲雨圖卷,向藏王元美家,,今歸予處,。春郊牧馬圖,或曰趙王孫子昂,,或曰仲穆,,予定以為五代人筆。 王右丞畫予從欈李項氏見釣雪圖,,盈尺而已,,絕無皴法。最后得小幅,,乃趙吳興所藏,,頗類營丘,而高簡過之,。又于長安楊高郵所得山居圖,,則筆法類大年,有宣和題,。然不如馮祭酒江山雪霽圖,具有右丞妙趣,。 倪云林不畫人物,,惟龍門僧一幅,有之亦罕用,,圖書惟荊蠻民一印者,,其畫遂名荊蠻民,,今藏予家。華溪漁隱王叔明嘗作數(shù)幅,,今皆為予所藏,。 予與仲醇在吳門韓宗伯家,其子古周攜示趙千里三生圖,,周文矩文會圖,,李龍眠白蓮社圖,顧愷之右軍家園景,。 項又新家趙千里四大幀,,千里二字金書,予與仲醇諦審之,,乃顏秋月筆也,。 黃子久畫以予所見不下三十幀,要之浮巒煖翠為第一,。 趙文敏洞庭兩山二十幀,,各題以騷語四句,全學(xué)董源,,為余家所藏,。 郭忠恕越王宮殿,向為嚴分宜物,,后籍沒朱節(jié)庵國公,,以折俸得之,流傳至予處,。其長有三丈馀,,皆沒骨山也。予細檢乃畫錢镠王宮,,非勾踐也,。 李成晴巒蕭寺文三橋,售之項子,,京大青綠,,全法王維,今歸予處,。細視之乃董羽也,。 京師楊太和家所藏唐晉以來名跡甚佳,有右丞畫一幀,,宋徽廟御題左方,,真奇物也。 予家所藏北苑畫有瀟湘圖,,商人圖,,秋山行旅圖,。又二圖,不著其名,。 李伯時西園雅集圖,,有兩本。予從長安買得,。團扇上者,,米襄陽細楷,不知何本,。又別見仇英所摹,,文休承跋后者。 予買龔氏江貫道江山不盡圖,,法董巨,,其絹約有二三丈,后有周密林希逸跋,。 予從嘉禾項氏見晉卿瀛山圖,,筆法似李營丘,而設(shè)色似思訓(xùn),,脫去畫史習(xí)氣,。 友人以巨然松陰論古圖售于予者,予懸之畫禪室中,。 予家有趙伯駒春山讀書圖,,趙大年江鄉(xiāng)清夏圖,今年長至項,,晦甫以子昂鵲華秋色卷見貽,。 倪黃合作予所見三幀,獨楊太守家藏為最,。 輞川招隱圖,,為郭恕先筆,予得之長安周生,。今年復(fù)于吳門見郭河陽臨本,,乃易雪景,為設(shè)色山矣,。吾鄉(xiāng)畫家,,元時有曹云西張以文諸人,皆名筆,。曹本師馮覲郭熙,,藏此以存,故鄉(xiāng)前輩風(fēng)流以文畫,乃有絕肖大癡者,,予得之長安,今合此乃雙美也,。 予所藏勘書圖,,學(xué)李升金。盤鵓鴣學(xué)周昉,,皆有奪藍之手,。我朝則沈啟南一人而已。 予于宋光祿家得米元章所畫研山云根雪浪,,直鑿混沌,。吾鄉(xiāng)雪居先生又圖為卷,可與元章競爽,。七夕泊舟吳閶張慕江以畫售于予,,有梅花道人大軸,仿巨然,。又高克恭云山秋霽與謝伯誠學(xué)董源廬山觀瀑圖,,皆奇筆也。予所藏云林秋林圖,,當在子久山樵之上,。 予在廣陵見司馬端明畫山水,細巧之極,,絕似李成,,多宋元人題跋。 王太守禹聲出其先世所藏,,有趙千里后赤壁賦一軸,,趙文敏落花游魚圖,溪山仙館圖,,又老米云山,,倪云林漁莊秋霽,梅道人漁家樂手卷,,李成云林卷,,皆希代寶也。 明陳繼儒書畫史歷代鑒藏楊維翰字子固自號方塘,,鐵崖之兄也,。晚年游戲墨蘭,竹石極精,,妙興至即揮灑人,,求者無貴賤悉作,時柯九思推遜之,,曰:方塘竹,。李之純云: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俾僧司會寺宇之數(shù),,因及繪畫總九十六院,按閣殿塔廳堂房廊無慮八千五百二十四間,,畫諸佛如來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薩一萬四百八十八,帝釋梵王六十八,,羅漢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將二百六十二,佛會經(jīng)驗變相一百五十八,,諸雕塑者,,不與焉。 董元宰在廣陵見司馬端明所畫山水,,細巧之極,,絕似李成,而畫譜不載,。 著色倪云林始,,在宋光祿民倩家,為徐太常所藏,。王維江干雪意卷,,藏王敬美家。又見梁伯龍示余大青綠獅子羅漢一軸,,亦云右丞筆也,。 石田少時畫所為率盈尺小景,至四十外始拓為大幅,,粗株大葉,,草草而成。 余見王右丞山莊圖,,又雪霽捕魚圖,,山莊樹葉皆如個字。其雪霽枯樹圖似郭熙二卷,,皆無款,,疑宋人臨稿也。 九龍王孟端山水卷,,西涯題四篆字于前后,,以二絕終之卷水墨,長丈馀。 蔡松鶴藏李伯時西岳降靈圖,,前二人騎行,,后三人徒步,狀若馳獵者,。其最后則有云氣神人居中,。董元宰寄余金箋畫冊十幅,有仿西岳降靈筆意,,乃云:學(xué)張僧繇也。 王齊翰陸羽煎茶圖,,馬和之春霄鶴唳圖,,秋空隼舉圖,王晉卿雪霽群鴉圖,,王右丞松江圖,,宋徽宗寫生翎毛圖,李營丘秋晚圖,,盛子昭云深處,,皆項氏藏。京師楊太和大夫家所藏晉唐以來,,名跡甚佳,。元宰借觀有右丞畫一幅,宋徽宗御題左方,,筆勢飄舉,,真奇物也。檢宣和畫譜,,此為山居圖,。察其圖中松針石脈,無宋以后,,人法定為摩詰,,無疑向相傳,為大李將軍,,其拈出為輞川圖者,,自元宰始。 昆山王安道學(xué)醫(yī)于丹溪朱彥,,修博極群,,書為詩文,皆精詣有法,。畫師夏圭,,行筆秀勁,布置茂密,季游華山,,作四十馀圖,,書紀游詩其上,安道名履,。 鵲華秋色卷,,趙子昂為周公謹作,山頭皆著青綠,,全學(xué)王右丞,。 錢叔寶少孤貧迨,壯始知讀書,。初從野亭翁游文太史門下,,授以畫法。 文湖州竹生平僅見,,真跡一幀在橫冊上,,乃折竹也。其題者二人,,柯九思題云:湖州放筆奪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跫,然何處見生氣,,彷佛空庭月落時,。金粟道人阿英題云:湖州昔在陵州日,日日逢人寫竹枝一段,,枯梢作三折分,,明雪后上窗時。 五代厲歸真虎踞圖,,奇古而雅,。 黃筌寫生一長卷,著色精雅,,筆亦秀勁,,此卻不可為真,黃筌良是宋院中人筆,。 盧鴻草堂圖一卷,,絹畫似北宋人,卻又非李伯時,。米海岳云山小橫幅,,純用淡墨沈成,了無筆跡,,真逸品也,。又有一小橫幅,,純用焦墨,筆法高古蒼勁,。李唐春牧圖,,牛欲前行,童子力挽之勢甚奇,,內(nèi)寫二大樹,,蒼然。 馬和之寫桓大司馬九錫小橫幅,,有元人跋,。 梁楷虎溪三笑圖,是折蘆描法,。 子昂風(fēng)中馬,,奇甚。是法唐人,。寧戚叩角圖,高古秀雅,。蓋法李公麟而兼唐人之趣,,本是一小橫幅,嵇職方乃裝潢為一大冊,,舊藏朱箑庵家,。 沈月山寫胡人,有子昂題跋,。又見沈月溪寫班生教女僅僅,,能品耳。 錢舜舉霅溪漁隱,,學(xué)唐人青綠而坡腳,,并涂金陸。天游廣春山吟賞,,學(xué)董源品,,在王蒙大癡間。易慶之元宵圖,,真筆,。 王晉卿青綠山水,師唐人,。 戚仲江潮涌月圖,,古雅精妙。 黃大癡寒潭浸月圖,,寫遠山近石,,林木數(shù)重,,并入沖雅之趣。 梅妃圖,,趙千里畫,。 郭熙寫雪景溪山一小冊,流動古雅入神,。 馬遠小長條山水,,有楊妹子題。又有遠紈扇寫桂花,,皆真,。又有蓮湖放舟圖,竹鶴圖,,皆燈,。市見馬一卷,中作二馬,,旁作二大樹,。牧馬官二,是唐人筆,。大類韓干鬻者,,乃妄題為松雪。 徽廟荔枝雜鳥三筴,,在吳氏,。鳥睛俱用黑漆點。楊補之梅竹,,用墨用筆皆雅,,亦吳氏。 徽廟雉雞,,在劉子大家,。 馬文璧畫一片為晴嵐秋涉圖,法黃大癡,,在歙吳氏,。今歸吳水郡。 王摩詰山陰圖一卷,,后有米元章與宋元諸賢題跋,。舊在吾歙臨河程氏,今聞鬻于河南吾郡汪司馬,,伯玉曾見語予,,今聞此卷歸云間董翰林思白。 顧長康洛神賦張瑄璇璣圖,,予嘗見國朝杜堇,,唐寅并有是圖,。悉分為四唐本舊,為同邑吳伯生藏,。后以贈閩客杜本,,為同年汪比部瞻之世藏,后以贈燕客顧本,,今在嵇職方文甫,。 嵇職方藏劉松年西園雅集圖,景物悉仿龍眠居士,。居士圖高不滿八寸,,長不滿六尺,松年則高一尺五寸,,長丈馀,。人物服色形容坐立一如伯時,后有王叔明馬文璧,,沈民則三跋,。 劉子大唐棣子華秋山餞別圖,是紙畫,,古雅布景,,法唐人出,入黃子久,。吾邑汪氏有子華絹大幅,,靖節(jié)撫孤,,松淺絳青綠,,全法趙承旨。 十八學(xué)士一卷,,約丈五尺,,無名氏,后有宋徽廟書,,十八學(xué)士官爵姓名而稍敘,,其概末則蔡京奉敕題跋。吾歙汪太學(xué)七千家藏,。亦有一卷徽廟官爵與京跋,,并同畫布置亦同,但精彩不逮,。 吳水部畫冊二十片,,蓋得之武林,有松年馬遠夏圭數(shù)冊,,佳,。又有宋人橙黃橘綠一冊,,亦佳。 歙吳氏亦有夏圭江閣觀潮圖一冊,,清勁可愛,。嘗見有趙千里山水一卷,長丈馀,,是元人摹本,。嵇職方古畫冊二十片,足與韓所藏匹西蜀郭亨之,。亦有二十馀冊,,備兩宋五代及唐其中稍,佳者八九冊耳,。許公子伯尚云:毗陵秦都諫有二十冊,。余恨未見。 朱都督箑庵以徑二丈長畫卷集,,為二大冊,,今一在嵇職方,一在吾歙,。殷二公子予,,并得細閱。每部十八冊,,殷冊中有馬遠數(shù)冊,,絕佳。嵇冊獨有夏圭缺馬遠馀,。杭方同知相卿家,,有宋元人畫冊一部,計三十馀片,,中劉松年趙千里馬遠,,有絕佳者。至元人半為贗本矣,,魏國公子亦有一部,。 欈李項元汴一冊,聚宋人畫合,,六十合為一大冊,。非子大所藏,可能擬議,。內(nèi)宋畫紫牡丹二片,,予生平見古人著色未有如此之佳者。原云間名公所集,,項購得之,。翎毛花卉瓜果一一為世希有,。馬遠二小片,闊未及四寸,,一作雞引群雛,,一作二鵝,妙絕,。與紫牡丹并世中尤物,。 吾徽歙之臨河程氏,溪南吳氏休之,,城北葉氏,,并有古人畫冊,亦各以二十馀片為一部,。 周昉揮扇圖,,頤豐體肥。敬堂有周昉士女圖一卷,,亦真,。 西蜀郭民部亨之人物一卷,徽廟首題為文會圖,。后題為:唐人韓滉所作,。予閱之。本錢仲文劉長卿琉璃堂宴集,,故事想韓當圖之如李伯時圖,,西園雅集必仿此也。是楮紙畫,,完不緇如一二十年間物,。后二年于吾郡管揮使家見一卷,位置盡與此同,,筆更精細,,乃絹畫,,亦佳甚,。然無款識,題有:琉璃堂雅集圖六字,?;諒R觀燈士女圖一卷,絹畫,。殆帝自作,,非院人筆也。長五六尺,,絹素完好,,后有蔡京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舊為,。吳中沈啟南家藏朱箑庵,,購得朱物。故落亨之手,,后有李西涯程篁墩跋,。周昉步輦圖一卷乃宋人臨本有宋元人跋十馀篇漢高祖宴豐沛圖一卷,約長三尺,,絹素如新,,無款,亦無跋尾,。細閱惟李伯時水紋常有此,,若他人則必不能亨之,乃強爭為唐人,,必欲走題作唐,,不知伯時亦法唐也。然唐畫古雅而拙,,北宋古雅失其拙矣,。王齊翰青綠山水一卷,山與石不甚有皴,,用青綠甚厚,。 貫休十二高僧人物,徑五寸長,,絹素完好如新,,獨用赭石處輒破碎,想膠重致然,。 王叔明寒林鐘馗,,筆法秀爽,其溪橋玩月圖,,人物屋宇樹石并佳,,顧仲方藏。 王叔明元君鍊真圖,,法僧巨然,,古雅秀勁,此叔明畫中最佳者,。又竹石一幅,,皆顧仲方藏。并精紙畫仲方。又有云林紙寫古木竹石數(shù)幅,,并佳,。又黃大癡絹寫山水一大幅,紙寫一大幅一小幅,。 顧仲方藏米元章山水絹畫大幅,,絕佳。 高宗瑞應(yīng)圖六段,,每段長二尺許,,沈宜謙常摹來,以為劉松年,,而文休承載嚴氏畫目,,以為蕭照,必二本也,。余所見舊藏吳門張氏無款,,今不知所在。 劉松年臥看南園十里春一卷,,約長丈馀,,亦宜謙摹來,云:真本在吳門,,后十馀年于嵇職方處,,見后段蓋前后拆為二卷也。吾休劉氏世藏有二卷,,一為元人張叔原摹龍眠居士九歌圖,,孟思以小篆書九歌,皆能品,。一為宋人燕文貴寫武夷圖,,約長六七尺,有元人數(shù)家題跋,,以為貴,,法王右丞。 京口陳太學(xué)從訓(xùn)藏云林山水一紙軸,,其廣從僅盈尺,,長四尺有奇,作茂林疊嶂峻嶺喬柯數(shù)重,,遍滿一幅,,蓋元鎮(zhèn)平生所希有者,。云林當時畫成,,亦自珍重,既題后,,數(shù)年復(fù)題,,原為京口靳相國家物,。靳氏舊藏云林山水長幅,并海內(nèi)所無,,今竟不知落何處,。又有王叔明山水一軸,紙闊僅長一二尺,,上作行書徑寸,,字題年月,字亦勁雅,,今亦不知落何處,。從訓(xùn)藏有李成風(fēng)雨圖一大幅,亦佳,。殆是元人臨本,。又有沈石田仿仲圭一小幅,卻是得意筆,。 吾休范司理龍石,,有絹畫四小幅,絹素如新,,是亂云皴而非郭熙,,以意粗,氣不高逸,。 宋人狗二冊,,大佳。為亨之得,。 紹興李公子葵陽小米絹,,畫山水一幅,蓋用父法,,貫伯時之趣,,以自成堂奧。 呂藏李成萬山積雪巨軸,,唐解元伯虎有臨本,,吾郡邵龍臨本數(shù)幅,中亦有此本,,此本雖不真,,卻是宋人所臨,第不知龍所見而臨者,,誰氏物也,。 呂氏有文徵仲小長條,又有陳道復(fù)墨花一卷,高尺五寸,,長幾二丈,。 宋人勾勒紅荼??一片,有寧宗御筆題詩,,字亦雅勁,,無款。 宋人范安仁魚一片,,形肖生動,,水藻亦佳。予見范魚前后凡五片,,并佳,。 劉宮保子大藏張僧繇觀碑圖,絹畫闊一尺七八寸,,高二尺六七寸,,絹精而不甚細,亦不甚塵垢,,完好如五六十年物,,無款,有宋徽宗題簽頭,,尚在,。原出成國,成國出嚴分宜則,,不知得何自相傳,,為秘府物?;抡吒`出聞今秘府有李伯時與諸古人白描人馬卷殊多,,今上盡發(fā)武英殿諸畫,,官令加顏色完復(fù)進貯秘庫。 子大家王摩詰山水一絹軸,闊六七寸,,長幾四尺,,絹粗而密,,作重山疊巘,,茂木叢林,帶以清溪野渚,,重樓曲榭,,幾盈一幅,無款,,亦無題字,,原出朱箑庵,,箑庵于卷外手題為:王維。 李伯時蓮社圖一軸,,有徽廟簽頭,,亦子大家藏,。伯時西園雅集卷,,韓祭酒存良藏,高七寸,,長七八尺,,法如蓮社圖,而姿態(tài)閑逸,,稍不逮,。 米小畫一紙,廣僅七寸,,高尺馀,,作溪山數(shù)重。 黃參軍秀民藏文與可梅竹一小橫幅,,絹極精密瑩白,,廣二尺五寸,高約一尺七寸,,右空處:文同與可四字,,字大徑二寸許空下。元人收藏圖書極多,,內(nèi)一圖書蓋,,曾入元內(nèi)官,疇齊家梅上左角有宋高宗押并題七字,,乘鸞仙子付秦檜,。 金人王黃華人物一卷,為放鷹圖,,后有宋學(xué)士景濂跋,,跋為楷書字,大徑半寸,,法松雪兼歐虞,,亦是能品。前有:蔣廷暉題四大字,。 李龍眠絹畫園居十二景,,為十二冊,每冊長尺馀,,內(nèi)有重著色者,,有淺絳者,。每冊東坡各題一詩,皆臨本,。然畫殊可觀,,在豫章宗侯匡南栱家??锬嫌绣X舜舉臨伯時西園雅集,,圖與伯時相去星淵,后有宜黃吳馀慶楷書,,西園雅集記,。 錢舜舉升天行一卷,紙如新,,著色描法幾于唐人,。陶學(xué)士雪夜煮茶圖,亦舜舉作,,不亞升天,,行著色與筆法同,但紙稍舊,,在焦山道士郭第處,。 杭城王孝廉藏舜舉金碧山水一長卷,法趙千里,,紙亦如新,。 黃毓初舜舉卉石草蟲二冊絹畫,草草點染卻有妙趣,。 王參政敬美舜舉著色花原一長紙,,上下作兩本,每本綴以詩,。王截作兩幅,。又舜舉紙寫美人剖瓜圖,在北城隍廟見,。 趙承旨三生花長紙一幅,,上中下作三本,重著色,,旁各系以小詩,。 王維輞川雪景,細絹寫小,,橫幅精極,,古松上用粉作積雪,有款,,在臨溪吳氏,。 馀杭方同知相卿藏畫耕織圖四幅,,無款,廣尺五寸許,,長三尺有奇,,傳為劉松年筆法,卻似馬遠,,佳,。每幅上有高廟行書題詩各四,句句七言,。 王叔明竹石二紙,,有款,,題曰:黃鶴山樵,。字徑寸馀,大佳頃歸吾邑吳子固,。 趙千里以青綠法寫前后二赤壁賦,,長二丈馀,曾于歙見有周臣臨本,,乃不用青綠而水墨淺絳,。 李思訓(xùn)絹畫山水小幅,布置溪山村落,,人家大與今畫布置殊,,殆是唐畫無疑。 米元章小幅云山,,亦箑庵家物,,有款。有圖書絹素皎,,然未壞,,卻是南宋人臨本。 予在豫章時過宗侯貞吉見有米海岳云山一紙幅,,上有倪迂題,。 明皇擊梧圖一卷,今在歙吳司成遠處,。長幾一丈,,前四五寸絹碎甚,無款,,后有虞伯生跋,,為李唐。然簡古勁峻似馬遠,。一卷天竺相逢,,相傳為趙千里,,起處有書三生傳者字,似坡公而非,。 元人從子龍雙幅絹寫雪天運糧圖,,法郭熙,舊為吾門人丁南羽物,,今歸葉氏,。 子昂臨川圖,絹畫小幅,,青綠重著色,,法唐人。 清明上河圖,,本宋院人張擇端畫,,嚴氏圖書盡入大內(nèi)朱箑庵,意欲盡得之,,當事者遂奏請發(fā)朱氏著,,今上價臨發(fā),有小內(nèi)臣知上河圖價重,,遂啟箱竊此卷,,適當事者至內(nèi)臣,亟以藏御溝石罅中,。是日忽大雨驟長,,沒罅連二日夜不歇,雨水消從罅中,,索所藏卷,,則已糜爛不可復(fù)理矣。 許公子伯尚云:在京師見有張僧繇二十八宿真形圖一卷全,,又有七十二賢圖,,尚存其半,今俱為河南人買去,。 唐張萱璇璣圖一卷,,長幾二丈,絹縷稍粗而密,,后有宋元諸名人跋,,在韓敬老家。 周昉璇璣圖,,絹精密光滑,,悉仿張萱無所復(fù)更,后有則天用細絹手書本傳,,小楷,,亦真,,舊丹丘柯敬仲跋,郭亨之藏,。 王摩詰精能圖一卷,,長五丈馀,一墨運不著色,。宋徽廟雪江歸棹一卷,,長丈馀,細絹畫后有蔡京題跋,。京書法大令徑寸許,,大字亦佳。其卷裝潢珍甚,,亦非人間所常有,,兩軸頭則青亞姑,長幾徑寸,,包首則宋刻絲卷,。首古錦一片,,長六尺五寸寸,。四圍綵花闌。中用藍絲為地,。橫一金龍而藍絲之色,,鮮美如空青然。 李迪寒塘鸂??圖一幅,,不甚大,。絹精密光滑如紙。黃子久浮嵐暖翠圖巨幅,,絹畫,。 倪元鎮(zhèn)山水二幅,佳,。一長條,,為何元朗舊物。余昔曾見之枯株竹石一紙,,亦真,。 方方壺一小紙,作淡山小艇,,山與石并飛白林,,木則用濃淡掩映,墨汁猶淋漓也,。是逸品,。 沈啟南大匹紙寫山水二幅,,一學(xué)吳仲圭,一法王叔明,。又有寫湖山草堂橫幅,,淡絳青綠,法仲圭兼子久,。又小長條紙,,法王叔明,亦啟南本色,。又一紙長條,,中寫徑尺長。墨竹數(shù)百本,,此則大奇,。凡余生平所見,啟南畫何啻二百馀幅,,求如此作,,不三五軸而已。文徵仲小山水五幅,,內(nèi)一小紙,,徵仲與客過其友湯子重家,為作此圖,。長僅尺五寸,,闊僅尺許,上方以小楷書二詩,,并小序,。 乙酉長安燈市,余同沈太史純甫往見唐伯虎一細絹小幅,,山水學(xué)王摩詰,,筆墨精雅,不著色,,上有文徵仲題詩,,伯虎復(fù)自題。又有吳仲圭一小幅墨菜,,旁有倪元鎮(zhèn)題七言絕句詩,,上又有黃子久題百馀字,皆真,,予助純甫購得之,。 潁陽相公藏謝太傅寫照圖一卷,后有宋元人跋云:太傅自寫恐未必。然衣褶游絲描,。 許公子伯尚王摩詰候潮圖一卷,,細絹畫,后有宋元人跋,,細閱皆雙鉤廓填,。 淮安丁氏有云林山水二小幅,戴進山水二軸,,大佳,,遠勝常作。 云間何元朗所藏,,盡元人子久仲圭元鎮(zhèn)方壺諸作合五十馀,,內(nèi)元鎮(zhèn)至二十四幅,獨叔明僅一幅爾,。大抵越吳叔明真山水甚少,。惟武林王氏葛仙翁移居一長幅,云間顧氏三幅,,吾歙羅氏一幅,,已歸吳,今又歸歙汪氏,。余所見有真者三,。何元朗藏沈啟南至三十馀幅,無宋人墨跡,,惟松雪手簡一卷,,又絹寫陳情表字徑寸法李北海其所藏宋人僅有謝靈運出浴圖,而絹已黑矣,,亦無畫者名款。 顧汝和松雪絹畫小山水一卷,,淺絳,,雖林木茂,而點染瑩潔,,筆法精雅秀潤,,惟林內(nèi)一小童騎牛,蓋法董源汝和云文徵仲時時,。借觀至數(shù)十番,,不厭。 吾邑蘇君楫藏文徵仲袁安臥雪圖,,后作小楷寫袁安傳,,絕佳。畫古雅,用筆似龍眠居士,,而落墨乃李唐,,會意亦自高遠。 友人毗陵吳助教昆麓所藏名畫共二十馀幅,,元四大家各有二幅,。王叔明惟一小幅,長僅尺馀,,闊僅七寸,,而筆有一瀉千里之氣。曹云西法郭熙一小幅,,紙墨如新,。其令季子水部藏曹云西古木寒林一大幅,紙法李成,。 揚州古回回藏周元素美人剖瓜圖一小絹幅,,上有倪云林題七言絕句。又有唐伯虎法劉松年墨寫小山水一幅橫紙,,絕佳,。吳昆麓藏伯虎法大癡秋山煙靄小長條紙幅,亦佳,。 金陵吳編修藏王摩詰輞川雪景絹畫,,沈宜謙云是宋人臨本之絕佳者。其雪用銀泥打底,,上更用粉細細點雪,。 宋人李確四小橫幅為一卷,仿夏圭寫陶靖節(jié)杜子美王子猷林逋,,確宋末人,。 李龍眠番王禮佛圖一卷,紙瑩白如新,。 楊職方藏趙干煙靄秋涉圖一軸,,劉松年山水四幅,黃大癡絹畫石面漰出水松頭穿破云一大軸,,闊六尺,,長八尺馀。沈啟南帶礪圖一大軸,,法李唐,,極雄偉,高丈馀,,闊用大絹三幅,。文徵仲絹畫山水九幅。北宋人畫小山水二冊,皆冬景,,一無雪山,,上作一石,壁下作叢石平坡,,二大枯樹,,一人坐舟中,樹枝乃作郭淳夫,。一為重山積雪,,寒林行旅,后劉松年盡仿其筆意,。 北宋人畫山水二冊作叢林,,不異李唐,石則馬遠景與,,山則夏圭,。無名氏又一冊,枯樹馬遠,,石則夏圭,,其筆亦不著意而工。 唐人青綠山水二片,,行筆極輕細,。 畫詩意一片,其詩曰:就舟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更佳,。無款,吾以為馬和之或曰非和之所能,,和之殆法此而為之者,。又一片作松下鼓琴,妙,。 李龍眠七賢一片,,絹畫。 趙承旨小山水一片,,不用墨描,寫直用丹,,素點染而成,。 馬世榮寒林雜鳥一片,又池臺竹樹一片,,則為新退籜二竹,,尤妙。 趙千里溪山放船,蓋法唐人,。 夏圭清溪園亭小景,,筆簡而意殊遠。又懸崖飛瀑一片,,禿筆山水二,。 楊允元魚二片,魚生動,,水藻尤佳,。 盛子昭溪山三片,一淺絳,,佳,。其二片,但用墨寫,。趙仲穆墨寫枯木竹石上作一錦雞,,不著色。郭哲卿有山水一軸,,中作二高松,,松上立二鶴。 展子虔青綠山水二小幅,,致拙而趣高,,后來二李將軍實師之。 楊仕賢雪景小山水初見,,以為劉松年,,然仕賢徽廟時人,乃知松年之筆,,實師仕賢,。 吳道子寫藍采和踏歌圖一大片,絹寫,。 五代山水翎毛二片,,一作沙汀古木二行,筆清細而枝極繁密,,木下為汀,,汀上集群雁,其中為野渚,,渚上遠浦蒼煙,,一望茫然,而獨于浦渚之間突起一小枯柳,,寒鴉數(shù)十,,參差布列,,清遠出奇。一于群石間挺出一古木,,石間半露二鴛鴦,,徑寸許,大枯樹中為寒鴉一陣,,以墨點成,,三分許。大至浦上小柳鴉,,僅如蟻,,亦一奇也。 黃筌菜花一叢,,上集群蝶,。一墮地為群蟻,所嚙蟻二百馀,,極小,,靡不生動。 北宋人山水一片,,無款,,有張翥諸名人跋。 北宋人畫人馬二冊,,不著色,,以上皆嵇職方文甫應(yīng)科藏。 錢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紙畫葛仙翁移居圖,,長一丈二尺,,闊幾二尺,上有袁清容題,,今在欈李項元汴,。錢舜舉紙畫仿趙千里霅溪圖,長丈馀,。 趙千里紙畫仿王右丞山水翎毛一橫片,,殊佳,元名人題詠,,幾三十家,。 族子璧收宋人山水用雙幅絹,闊三尺馀,,長六尺馀,,無款,謂是范寬,。上有宣和小璽并御府圖書之印,。汪太學(xué)有黃大癡小山水一幅,倪云林林亭一軸,,上有沈啟南題,。王孟端捕魚圖一卷,錢舜舉山水一卷,,皆紙畫,。 麻城董氏官蜀得文與可絹寫竹一大幅,蓋與可梓潼人也,。然畫不真,,乃元人臨本。 余參將有黃筌牡丹三筴,,馬遠山水二筴,,樓臺二筴,李嵩殿角一筴,,龍舟一筴,,崔白瓦雀勾勒竹枝二筴,并佳,。又有胡廷暉法趙千里絹畫青綠小長條山水一幅,。 范司理龍石藏絹畫劉松年盧仝煮茶圖一卷,有元人跋十馀家,。 朱澤民仿郭熙四片,,子昭松溪定之竹石各一片,歙吳氏藏周文矩戲嬰圖一卷,,前徽廟題字,,后有錢舜舉跋百馀字。 劉宮保子大周昉仕女圖一卷,,蘇漢臣戲嬰一卷,,長丈馀,絹皆如新,。 王叔明小紙丹臺春曉圖,,原在黃志淳家,志淳沒,,歸毗陵談世伊思重,。予從借觀,紙高三尺馀,,闊未盈九寸,,而氣概磅礡充溢一幅。 吳助教藏盛子昭蕭山釣艇,,絹幅極瀟灑,。方方壺云山,,真而不佳。許道寧絹寫山水,,乃元人臨本,。 燕都貴人家見松雪書畫一卷,首用游絲描,,寫東坡像,,像后書黃山谷所題贊,既又書樂毅論,,并徑半寸楷,,書皆真跡。 閻立本西域貢獒圖一卷,,是宋人摹本,。 江都王緒為太宗猶子細絹寫射雉海上山一卷,絹長二尺許,。 馬遠雙幅細絹踏歌圖一大幅,。 明陳繼儒秘笈歷代鑒藏項希憲家馬和之邠風(fēng)一卷,七月至狼跋,,凡七段,,皆高宗補書經(jīng)文。梅花和尚寫竹譜二十幅,,在項又新家,。 徐幼文畫法董源,予于項氏見之,。 予于項元度家見黃鶴山樵花溪漁隱一軸,,天真道人圖一軸,又倪云林一軸,,又盛子昭雪景一軸,,王孟端梧竹一軸,又趙子昂落花游魚一軸,,又馬遠探梅單條一軸,,又文太史仿趙子昂送王履吉一軸,又馬遠梅花冊二十六幅,,盧楞伽六祖像一卷,,又李龍眠狂僧圖一卷。 王維雪蕉曾在清閟閣,,楊廉夫題以短歌,。 予見錢舜舉畫五君詠卷,學(xué)周文矩,,王蒙跋,,極推轂之,。王維江干雪意圖卷,藏王敬美家,。又見梁伯龍示予大青綠獅子羅漢一軸,,亦云右丞筆也。 鐵崖圖水墨,,上書大癡,為廉夫作,,唐子華題,。 趙文敏小像一軸,止半身,,公有七言律詩題其上,,后有男雍重裝四字。友人劉無己家見之,。 著色倪云林始在宋光祿民倩家,,后為徐太常所藏。徐澤夫長君藏吳道子三十二相觀音水墨卷子,。予有李嵩骷髏團扇,,又有一方絹,為休休道人大癡題,,金壇王肯堂見而愛之,,遂以贈去。 乙未六月初四過項,,又新觀顧定之修篁圖,,趙善長山居讀易圖,王叔明詠石圖,,徐幼文林泉高逸圖,,香光居士王叔明丹山瀛海圖,趙文敏觀瀑圖,,錢霅川青山白云圖,,歸去來圖,馬和之鶉鵲篇,,破斧篇,。予見王右丞山莊圖,又雪霽捕魚圖,。山莊樹葉皆如個字,。其雪齋枯樹圖,似郭熙二卷,,皆無款,,疑宋人臨筆也,。 項希憲藏石田水墨三檜卷,極奇,。 子昂水村圖,,學(xué)摩詰,在王敬美家,。文太史臨摹一卷,,如出趙手,予于白下得之,。 元美公石田春山欲雨圖卷,,今歸董元宰。 文衡山寫云山一卷,,堪與白石翁三檜卷敵手,。予有趙承旨卷花木竹石及漫興語共二十七小幅。曹云西有霽雪圖,,旁題云:老云為敬之作,。 予于王囧伯處見周昉撥阮圖,卻無竹馬小兒等,,景上有高宗題:周昉撥阮圖五字,。 鄭所南蘭一卷,畫左款云:丙戌正月十五日寫,。宋徽宗竹禽卷,,趙子昂題其后。又見徽宗畫六石玲瓏,,古雅學(xué)吳道子,。此二卷項晦夫所藏。 仇實父畫子虛上林圖,,長五丈,,蓋生平得意筆也。予見其胡笳十八拍圖,,汴橋會盟圖,,赤壁賦圖,皆屬能品而不若此卷,,為第一,。 池灣沈貞仲多家藏出示宋人畫冊,內(nèi)有李唐趙千里劉松年李嵩,,皆精絕,。馀皆馬夏為多。又見馬遠漢宮春曉一軸,梅花道人竹一幅,,梅花折枝插瓶中下以斑竹方架承者一軸,,又倪云林山水一軸,竹一軸,,趙子昂載酒圖一軸,,仲穆洗馬圖一軸,騎馬圖一軸,,又盛子昭山水一軸,,上有劉伯溫題,又沈石田仿梅道人松石一軸,,又桐石一軸,,又竹雞芙蓉一軸,又文太史柏舟圖一軸,,又水仙一軸,仇十州四皓一軸,,又梅花道人冊葉十三幅,,邀予題之,予為標其簽云:梅沙彌以畫說法,。 小米大姚村圖,,赭石甚紅,藏顧仲芳中翰家,。 予曾見梁風(fēng)子孔子夢周公圖,,莊生夢蝶圖,蕭蕭數(shù)筆,,神仙中人也,。 予見王元章飛白竹一軸,題云:己丑歲夏五月二十二日會稽王冕寫,。 宋理宗御像,,郭蕭齋所寫,度宗御,。像俞似齋寫,。高逸圖,趙承旨作,,真逸品也,。 文湖州竹見真跡一幀,在橫冊上乃折竹也,,其題者柯九思金粟道人,。 |
|
來自: 心理咨詢診所 > 《藝術(shù)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