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預印文本《arXiv》上發(fā)表的一項新研究[1],,天文學家制定了一種二進制編碼信息,,考慮用中國天眼(FAST)來向外星世界廣播地球的精確位置和人類的信息。那么,,為什么天文學家不顧霍金生前的警告,,要主動去吸引外星文明的注意?如果外星文明真的找到人類會怎樣,? 隨著天文學的發(fā)展,,天文學家逐漸意識到,夜空中那些暗淡的星星其實大都是巨大而又熾熱的恒星,,就像太陽那樣,。通過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還觀測到了更多肉眼不可見的恒星,。根據(jù)現(xiàn)代天文學,,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超過1000億顆恒星,。 那些恒星正如太陽那樣,,周圍也有行星環(huán)繞,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太陽系外行星達到了5000顆,,未知的系外行星數(shù)量估計遠超1000億顆,。既然有這么多的外星世界,不禁讓人們好奇,,那里會有外星文明嗎?人類在銀河系中是孤獨的存在嗎,? 既然外星文明還沒來過地球,,人類也沒有接收到外星文明發(fā)出的信號,于是,,天文學家開始嘗試主動向宇宙告知人類和地球的存在,,希望能夠得到回復。 在1972年,、1973年,,美國宇航局(NASA)先后發(fā)射了先驅(qū)者10號、11號,,這兩艘無人探測器的速度足夠快,,它們可以掙脫太陽系引力束縛,最終飛出太陽系,。這兩個探測器各自攜帶了一塊鍍金鋁板,,上面刻有人類的基本信息,,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1977年,,NASA又先后發(fā)射了旅行2號,、1號,它們也能飛出太陽系,,并且也各自帶了一塊鍍金唱片,,上面攜帶了更加豐富的人類信息,包括人類的各種語言問候語音和音樂,、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但兩艘旅行者號和兩艘先驅(qū)者號,它們的飛行速度只有每秒十幾公里,,飛出太陽系需要上萬年時間,,指望它們在短時間內(nèi)被外星文明發(fā)現(xiàn)是不現(xiàn)實的。于是,,天文學家通過射電望遠鏡把信息用無線電波發(fā)射出去,,它們能夠以光速在宇宙中傳播。 1974年,,天文學家編輯了二進制信息,,通過阿雷西博射電望(曾經(jīng)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向球狀星團M13發(fā)送了信息。M13位于武仙座方向,,包含幾十萬顆恒星,,那里也許存在外星文明。 48年過去了,,當初的阿雷西博信息早就離開太陽系,,已經(jīng)在太空中前進了48光年。然而,,M13距離地球約2.2萬光年,,阿雷西博信息還遠未到達目的地,預計大約兩萬兩千年后才會傳到那里,。 而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對阿雷西博信息進行改進,設計了一種名為“銀河系信標(BITG)”的信息,。這個新的信息要比當年的更加詳細,,更加先進。 該研究第一作者為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天文學家喬納森·姜(Jonathan Jiang),,參與該研究的機構還包括SETI(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劍橋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 在銀河系信標中,天文學家給出了人類發(fā)出這條信息的時間,。在宇宙中,,只有一個時間尺度是通用的,那就是宇宙的起源時間,,目前認為宇宙起源于138億年前的大爆炸,。 銀河系信標中還包括太陽系坐標。在銀河系中,,也沒有已知統(tǒng)一的坐標系統(tǒng),。為了給出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可以通過標記地球相對于球狀星團,、脈沖星等特殊天體的距離和方位,。 除了時間和空間信息,銀河系信標中還包含了人類DNA雙螺旋結構,,人類的物理學和科技成就等,。該信息以數(shù)字化的人體圖像作為結尾,并邀請接收到該信息的外星文明回復人類,。 天文學家認為,,我們可以用中國天眼和SETI的艾倫望遠鏡陣列向宇宙發(fā)送銀河系信標。天文學家算出今年的最佳發(fā)送時間是在10月4日,,因為天文學家選中的目標是一個距銀河系中心1.3萬光年的同心環(huán),,這個時候地球夜晚朝向銀心方向。 雖然天文學家對外星世界進行善意地打招呼,,但也有人對此表示了擔憂,,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已故宇宙學家霍金。在生前,,霍金曾多次警告人類不要試圖與外星文明取得聯(lián)系,。 如果外星文明能夠接收到這些信號,只是作出回應倒是問題不大,。但如果外星文明可以循著信號找到地球和人類,,那么,科技水平遠高于人類的外星文明很可能會對人類文明的存在造成巨大的威脅,,這就好比當年的印第安人遇到了哥倫布一樣。 雖然高等的外星文明可能是友善的,,或者他們可能壓根看不上地球的資源,,但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冒這個險。至少人類在發(fā)展到可以進行星際飛行之前,,我們還是要盡量在宇宙中保持靜默,。 參考文獻 [1] Jonathan H. Jiang, Hanjie Li, Matthew Chong, et al. A Beacon in the Galaxy: Updated Arecibo Message for Potential FAST and SETI Projects, arXiv, 2022, DOI: 10.48550/arXiv.2203.042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