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黃埔軍校的名氣是非常大的,,建立它的目的是孫中山為了近代革命培養(yǎng)軍官的,,但是后來卻發(fā)展成為蔣介石培養(yǎng)一己之私的工具,。但是不得不說,黃埔軍校在推動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yǎng)了非常多的名將,,同樣軍校的歷任政治部主任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們在后來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首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戴季陶,1891年出生于四川廣漢,,早年間留學日本并加入同盟會,,他出色的文采和宣傳能力贏得了孫中山先生的欣賞,曾任大元帥府秘書長,。 五四運動前后,戴季陶也積極地宣傳社會主義思潮,,對共產(chǎn)主義也作了廣泛的介紹,。1920年5月,參加上?!榜R克思主義研究會”,,起草《中國共產(chǎn)黨綱領》,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后來因?qū)O中山反對而退出共產(chǎn)黨,。后來戴季陶成為了徹底的反共人物并揚言要把共產(chǎn)黨人趕盡殺絕。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后,,當時的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向?qū)O中山推薦了戴季陶,由于戴季陶之前突出的政治表現(xiàn),,加上與蔣介石又是結拜兄弟,,作為校長的蔣介石自然是舉雙手贊成,孫中山也表示同意,。就這樣,,戴季陶成為黃埔軍校的第一任政治部主任。 戴季陶 然而,,戴季陶并不重視軍校的政治工作,,在出任政治部主任僅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在黃埔軍校內(nèi)神秘失蹤,,轟動了全校,。 離開黃埔軍校后,戴季陶仍然在國民黨擔任要職,,歷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中華民國考試院院長等職,,并長期擔任蔣介石的幕僚。 解放戰(zhàn)爭后期,,面對國民黨江河日下的局勢,,他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低落,最終在1949年2月11日服用大量的安眠藥自殺,,時年58歲,。 2、第二任政治部主任邵元沖邵元沖,,浙江紹興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赴日留學時認識了孫中山先生,。在國民黨陣營中他歷任《民國》雜志編輯,、中華革命軍紹興司令官、山東戒備司令,、大元帥府機要秘書等職,。1913年宋教仁被刺殺后,還是他力促罪犯引渡伏法,。 1924年,,戴季陶離開黃埔軍校后,在廖仲愷的提議下,,邵元沖接替戴季陶出任黃埔軍校的第二任政治部主任,。然而他當時身兼多職,自然沒有過多的時間花在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上,,所以重心也就沒有放在軍校上,。 邵元沖 邵元沖是清末秀才,他講的都是一些孔孟之道,,與當時黃埔軍校的熱血思想格格不入,,不久學生對他的投訴源源不斷地投到了蔣介石和廖仲愷的信箱里。無奈之下,,蔣介石和廖仲愷不得不再次選擇一位合適的人物來取代他擔任政治部主任,。 離開黃埔軍校后,邵元沖隨孫中山北上,,成為孫中山遺囑的證明人之一,。后來邵元沖背叛了革命,參加了謝持,、鄒魯?shù)热苏偌摹拔魃綍h”開始公開宣布反蘇,、反共、反國共合作。 1936年西安事變時,,邵元沖被西北軍士兵擊傷,,不久在醫(yī)院不治身亡,終年46歲,。 3,、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周恩來邵元沖離開黃埔軍校后,在蔣介石,。廖仲愷與蘇聯(lián)軍事顧問的商議下,,選擇一位共產(chǎn)黨員出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恰逢當時周恩來剛剛回國,,所以他出任了軍校的第三任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期間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他的努力下,,當時的黃埔學員有一大批成為共產(chǎn)黨員,這些黨員在后來的中國革命歷史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周總理 1925年10月,,黃埔軍東征,周總理擔任了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因此就離開了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 至于周總理后來的人生軌跡,,大家都知道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一直擔任中共軍隊和黨內(nèi)的最高職位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他一直擔任國務院總理一職,,還兼任了10年的外交部長還有其他的兼職,。周總理在任上兢兢業(yè)業(yè),真正地做到了“為人民服務”,。周總理的偉大無須我們多言,。 4、第四任政治部主任卜道明卜道明,,湖南益陽人,。黃埔軍校時期曾是蔣介石和鮑羅廷的翻譯。周總理離開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后,,卜道明被拉來臨時頂替這個職位,,但是他對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并不熱心,在任命下來的一個多月內(nèi)都沒有到職,,無奈之下只能另尋他人了,。 前排左一為卜道明 早年間,卜道明也是共產(chǎn)黨員,1928年他還到莫斯科參加了中共六大,。1930年,,卜道明被中統(tǒng)逮捕,而后叛變革命,,此后一直追隨蔣介石,。新中國成立后,卜道明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1964年卜道明在臺北逝世,,終年62歲。 5,、第五任政治部主任包惠僧周總理離開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后,,卜道明又遲遲不到任,加上當時學校不同派別之間常常發(fā)生斗毆事件,,廖仲愷想讓周總理回來繼續(xù)任政治部主任一職,,但是他走不開身,所以共產(chǎn)黨方面便推薦包惠僧來擔任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一職,。 包惠僧是湖北黃岡人,,1921年參加了中國一大,成為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之一,,他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就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后,他大體上還是延續(xù)周恩來制定的一套制度,,也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些修改,。 包惠僧 二次東征時,前線缺少政治干部,,包惠僧被調(diào)了過去,。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包惠僧仕途遇挫變得消極悲觀,,繼而脫黨,,在國民黨方面任職20多年。1948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包惠僧舉家遷往澳門,。 新中國成立后,包惠僧回到北京,,擔任過內(nèi)務部研究員,、國務院參事等職,1979年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6,、第六任政治部主任邵力子包惠僧離任后,邵力子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新一任政治部主任,。 邵力子,,浙江會稽人,早年間加入同盟會,,五四運動后,,他參與陳獨秀倡導成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后來成為上海共產(chǎn)主義小組成員,,是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6年11月推出了共產(chǎn)黨。 邵力子在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期間一直保持著文人的做派,,在管理上并沒有過多的建樹,。北伐戰(zhàn)爭開始后不久,邵力子就不再擔任此職,。 邵力子先生 邵力子雖然脫離了共產(chǎn)黨,,但是他并不反共,他在國民黨中也一直堅持孫中山先生的聯(lián)共政策,,國共數(shù)次會談都有他的助力,。新中國成立后,邵力子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 晚年,,邵力子以其同國民黨的歷史關系,,經(jīng)常通過廣播、通訊,、發(fā)表講話等方式對臺灣軍政人員進行爭取工作,,對臺灣回歸祖國,,完成國家統(tǒng)一事業(yè)做了不懈的努力,。1976年邵力子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7,、第七任政治部主任熊雄熊雄1925年就到黃埔軍校工作,邵力子離任后由他接任政治部主任一職,。 熊雄是共產(chǎn)黨早期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1919年熊雄赴法進行勤工儉學,留學期間熊雄認識了趙世炎,、李立三,、熊自難、陳公培等人,1923年熊雄成為一名正式的共產(chǎn)黨員,。 就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后,,熊雄真心在這個職位上付出。軍校期間他定期會在校內(nèi)舉行政治討論會,、政治講演競賽,,使得這群革命青年非常活躍,,并且他還邀請了毛澤東等人來校演講,,革命思想得到了迅速傳播。 熊雄 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地屠殺共產(chǎn)黨人,,當時的黃埔軍校教育長方鼎英找熊雄談話,想逼迫他就范,,但是遭到熊雄的嚴厲拒絕,。由于熊雄在軍校內(nèi)的威望太高,反動派不敢在校內(nèi)動手,,便趁著他乘汽艇離開黃埔島時將他秘密逮捕關押,。 1927年5月中旬,熊雄被秘密殺害,,終年35歲,。 小結: 黃埔軍校的7任政治部主任,真正在政治部主任這個位置上盡心盡力辦事的也就是共產(chǎn)黨員的周總理,、熊雄等人了,。不得不說,在他們的努力下,,共產(chǎn)黨員在當時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為后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從后來的事實也能看出,,共產(chǎn)黨員真正地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意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