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資治通鑒》漢紀 孝獻皇帝 建安十六年 公元211年八月,,操至潼關,,與超等夾關而軍。操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以步騎四千人渡浦阪津,據(jù)河西為營,。閏月,,操自潼關北渡河,。兵眾先渡,操獨與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斷后,。馬超將步騎萬馀人攻之,,矢下如雨,操猶據(jù)胡床不動,。許褚扶操上船,,船工中流矢死,褚左手舉馬鞍以蔽操,,右手刺船,。校尉丁斐,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操乃得渡。 【譯文】八月,曹操到潼關,,與馬超隔關對峙,。曹操對馬超急劇施壓,而暗中派徐晃,、朱靈領步,、騎四千渡過浦阪津,據(jù)黃河西岸扎營,。閏八月,,曹操從潼關北渡黃河。士兵先過河,,曹操單獨與虎士一百多人留在南岸斷后,。馬超率領步、騎一萬多進攻,,箭如雨下,,曹操仍坐在胡床上不動。許褚扶曹操上船,,向北岸駛去,,船工被流箭射死。許褚左手舉起馬鞍為曹操抵擋亂箭,,右手撐船,。校尉丁斐見情勢危急,放出牛馬引誘敵軍,,馬超軍搶牛馬而引發(fā)騷亂,,曹操才得以平安渡過黃河。接著曹操大軍從蒲坂渡再次渡過黃河,,沿河向南修筑甬道,,不斷向南推進。曹操突破潼關防線的策略從宏觀上來說其實挺簡單,。先重兵云集潼關之下,猛攻,,馬超不得不同樣調集大軍應對,。 然后曹操派出徐晃,率偏師四千偷渡蒲坂,,在黃河西岸建立橋頭堡,,與此同時曹操再次從潼關下撤退,從風陵渡北渡黃河,,依托徐晃在蒲坂建設的基地再次來到黃河西岸,。最后沿著黃河西岸南下,在黃河與渭河之間扎營,,和馬超對壘,,此時潼關已經被曹操順利繞過,大軍已經開進了關中地區(qū),。馬超見首戰(zhàn)失利,,馬上就慫了,表示要將黃河以西地區(qū)割讓給曹操,,以求停戰(zhàn),,曹操不同意,繼續(xù)進軍,。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操不許,。九月,,操進軍,悉渡渭,。超等數(shù)挑戰(zhàn),,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 材料中的情景,描寫的就是徐晃控制蒲坂以后,曹操從潼關風陵渡退軍,,卻遭到馬超死咬住不放的情景,,曹操身陷重圍,差點因此送命,,但最終還是順利突破了黃河防線看潼關黃河防線的失守,,我以為,,馬超的失敗,主要是以下三點沒做好:馬超關西聯(lián)軍守不住黃河防線的第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聽指揮,,比如說材料中曹操為什么能夠死里逃生,,順利從風陵渡撤退到黃河北岸?校尉丁斐,,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操乃得渡,。 其直接原因就是校尉丁斐放出了漫山遍野的牛羊,,馬超的部下直接選擇去搶牛羊,而引起了部隊的騷亂,,進而使得攻擊失去節(jié)奏,,給到了曹操喘息的機會,因此順利逃走,。 這當然不是馬超的命令,,而是軍隊的自我選擇,也就是說在馬超部下的眼里,,殺掉曹操甚至不如去搶點牛羊重要,。如果殺掉了曹操,那朝廷將有劇變,,曹軍必然就要偃旗息鼓打道回府,,這次進攻自然也就消弭于無形了。為什么馬超的部隊這么不聽指揮,?以至于輕重緩急都分不清楚,,以至于像傻子一樣,做出曹操不如牛羊的判斷,? 其本質原因,,就在于馬超軍隊的結構,不是聽命于某一個人的集權軍隊,,而是由大小軍閥組成的關西聯(lián)軍,。軍隊敢于放緩攻勢去搶羊的原因就在這里,第一是下屬的下屬不是我的下屬,馬超處理不了這些從屬于其他軍閥的士兵,,這些人自然違反軍令肆無忌憚,。第二則是軍隊的劣幣驅逐良幣,老實人吃虧效應,。曹操是大家的,,牛羊是自己的,進攻曹操少我一個不少,,反正其他人辦到了我也能獲利,而要是沒搶到羊,,我就真的沒有羊,。如果是一個軍閥這么想并這么做,影響不了大局,。但大家都是軍閥,,都是刀山火海里面爬出來的人精,誰都不傻,,知道怎么選擇,。于是乎,大家都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打曹操讓別人上,,我先去搶羊,這樣曹操我有了,,羊我也搶到了,,豈不美哉?其中不多的有大局觀的愿意留下來進攻曹操的部隊一看,,大部分人都搶羊去了,,這點人根本干不成事,到最后曹操沒殺掉,,羊也沒搶到,,得不償失。打不過就加入,,不如加入搶羊大軍,,把羊搶完了,大家自然又回來打曹操了,,恩,,就這么干。這么干最后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去搶羊去了,,曹操趁著馬超部隊騷亂,成功跑路了。所以說,,部隊是不能有私人利益的,,一切繳獲要歸公,由公家統(tǒng)一分配,,這樣部隊才能聽命令,。如果說馬超部隊大家都遵守一切繳獲歸公的政策,反正不管誰搶了都有我一份,,那誰會去搶羊呢,?要是馬超的部隊任何時候都聽指揮,那曹操就危險了,。軍隊不聽指揮只是馬超潼關失利的部分原因,,再有原因,就是關西聯(lián)軍打不了硬仗,。八月,,操至潼關,與超等夾關而軍,。操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以步騎四千人渡浦阪津,,據(jù)河西為營,。 為什么我說關西軍打不了硬仗呢?第一是徐晃,,關西聯(lián)軍十萬,,徐晃四千人偷渡蒲坂扎營,關西軍竟然攻不下,。馬超將步騎萬馀人攻之,,矢下如雨,操猶據(jù)胡床不動,。 第二則是曹操,,曹軍北渡黃河,曹操率虎士百人斷后,,馬超率步騎兵萬人進攻,,竟然一直拿不下。 要知道這可是一百比一的兵對比,,而且曹操大軍渡河也不是瞬間完成的,,大軍云集潼關,現(xiàn)在要想有序度過黃河,,怎么著至少也要半天吧,?也就是說,,曹操這一百人,至少頂了馬超一萬多人半天時間,,巋然不動,!所以我說馬超的部隊打不了硬仗。打不了硬仗并不是說關西兵戰(zhàn)斗力不行,,相反,,關西軍戰(zhàn)斗力是相當爆表。 漢末關西一直打仗,,軍民在戰(zhàn)爭中生活成長,,關西騎兵、槍兵非常厲害,,比如說民間評書稱張繡為“北地槍王”,,包括馬超,關西多得是弓馬嫻熟,,槍術精湛的精兵猛將,以至于曹操怕到不敢跟關西兵正面接觸,。
議者多言:“關西兵習長矛,,非精選前鋒,不可當也,?!?/span>操曰:“戰(zhàn)在我,非在賊也,。賊雖習長矛,,將使不得以刺,諸君但觀之,?!?/span> 為什么曹操從蒲坂渡過黃河以后,要一路向南建造甬道,,讓軍隊和后勤線在甬道里面行進,?所謂甬道,,就是帶護欄和頂棚的通道,曹操沿河建設甬道,,這其實就是害怕關西的槍兵和騎兵的表現(xiàn),,所以曹操要利用甬道將自己的部隊和關西軍隔絕開來,避免被沖擊,。 所以我說,,關西軍打不了硬仗并非戰(zhàn)斗力不行,。關西聯(lián)軍打不了硬仗的根本原因,其實和關西聯(lián)軍不聽命令的原因是一樣的,,聯(lián)盟太松散,,大家心懷怪胎,總想著讓別人沖在前面,,自己在后面收割殘血,。因為關西軍閥靠軍隊立足,一旦軍隊打光了,,自己就沒辦法保證利益,,而別人軍隊打光了,等曹操退軍以后自己就可以去兼并他,。人人害怕?lián)p失,,人人想兼并別人,結果就是人人都缺乏犧牲精神,,誰都不愿意沖上去當炮灰,。馬超將步騎萬馀人攻之,矢下如雨,,操猶據(jù)胡床不動,。 面對曹操在關鍵位置結陣以掩護大部隊渡河的一百多重甲精銳步兵,馬超一萬多步騎兵只敢以遠距離射箭為主,,所以遲遲拿不下,。要是馬超有:“我只要塔山,不要傷亡數(shù)字的,?!钡臎Q心,士兵們沖上去拼消耗,,這一百多人如何能頂住一萬多步騎兵半天的進攻,?但我只要塔山這種話,不是林彪元帥喊出來,,士兵就會照做的,,螻蟻尚且偷生,為什么解放軍戰(zhàn)士敢于犧牲,,甘于奉獻,?為什么將領們都愿意拉著自己的部隊上去打消耗?因為士兵們在為自己而戰(zhàn),,都在保護自己老家分到的土地,;將領們都是為國家而戰(zhàn),部隊打完光了中央馬上給他補充啊,。所以我說,,我只要塔山背后,,是將士敢于犧牲,敢于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國民黨的軍隊是沒有這種精神的,,因為國民黨的部隊是抓壯丁來的,將領的部隊打完了就撤番號,,國民黨的將領喊這句話就沒用,,因為根本無法執(zhí)行。 馬超同理,,將領們不愿犧牲自己的部隊去拼戰(zhàn)損,,需要保存實力;士兵們也不愿意犧牲自己的性命,,畢竟馬超是起來造反的,,戰(zhàn)士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zhàn),只是被時代裹挾,。 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導致了關西軍雖勇,卻打不了硬仗,,這是組織的結構性弱點,,不深化改革是神仙難救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組織領導者的擔當對于組織的發(fā)展所造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選一把手的考慮因素是有擔當靠得住能服眾,而絕不是有才華有能力腦子活,。 有才華有能力腦子活的人,,都必須在有擔當靠得住能服眾的人的帶領下,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 馬超不能說沒有擔當,,他挺有擔當?shù)模敃r馬騰在京城當衛(wèi)尉,,馬超連爹都不要了也要造反,,而且自己親自領兵進攻,這不能說沒有擔當,。但遺憾的是,,曹操比他更有擔當,為了掩護大部隊順利渡江,,曹操自己就自己親自帶著一百多親兵來斷后了,。為啥這個時候曹操要親自出馬,?而且還只帶了一百人?其實里面是有講究的,,第一當然是為渡河的大軍斷后了,,曹操不自己率領最精銳的部隊來,萬一被馬超攻克了防線,,那正在渡河的曹軍就會遭到痛擊,。為了確保能頂住,曹操必須親臨,,只有曹操和士兵共存亡,,士兵們才能發(fā)揮出最高昂的戰(zhàn)斗力,如果是別的將領,,萬一統(tǒng)率力不夠,,這一百多人直接被打崩了怎么辦。第二,,其實我以為曹操之所以親自斷后的目的還在于,,引誘馬超的主力,將馬超最精銳的部隊竟可能久的留在潼關,,以減輕徐晃蒲坂防線的壓力,。馬超得知徐晃率輕兵偷渡蒲坂,在追擊正在渡河的曹操的同時,,必然也會分兵去進攻徐晃,。徐晃雖然有四千人在蒲坂扎營,但其統(tǒng)率力和精銳度都不如曹操的親兵,。萬一馬超將主力派去進攻徐晃,,如果徐晃被擊潰了,蒲坂失守,,曹軍失去渡過黃河的渡口,,那自己這一整套操作,就白忙了,。所以曹操要親自帶著百名親兵阻擊馬超,,名為阻擊,其實也是示弱引誘,,其目的就在于展示自身的可得性,,馬超見曹操親率少量部隊來阻擊,必然有進攻曹操活捉他的想法,,一旦馬超投入主力來進攻曹操,,徐晃那邊的壓力自然也就減少了。這就是曹操的擔當,,因為就算曹操戰(zhàn)死了,,只要蒲坂不丟,,曹軍依然可以從蒲坂渡過黃河。此時的曹操,,早已經不是諸侯討董時的那個魯莽少年,,他剿黃巾,討袁術,,滅呂布,,破袁紹,又定劉表,,這才有了平定北方的成績,。此時的曹操,早已經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到極點,,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用之不絕,功勛卓著布于四海,。在這種情況下,,曹操還能為了戰(zhàn)爭勝利,有不惜以身試險親自斷后的擔當,,這是極為難得的,。所以曹操說袁紹做大事而惜身,當初袁紹官渡之戰(zhàn)被曹操燒了烏巢糧草之后,,就是因為既沒有親自率軍來進攻曹操的大營,,也沒有親自率軍去剿滅偷襲烏巢的曹操,最終才有了進攻曹營的張郃臨陣倒戈,,袁紹軍慘敗,。馬超潼關之戰(zhàn)的失敗,大抵就是這就是這幾個原因了,,軍隊作風不好,看見財產就不聽指揮,;部隊雖然戰(zhàn)斗力爆表,,但不肯犧牲,不甘于奉獻,,打不了硬仗,。任何組織都是這樣的,下面作風優(yōu)良,,聽指揮,,能打硬仗,再加上上面的領導者有擔當,,就會無往而不勝,。上面的沒擔當,,光讓下面聽指揮也是不行的,那是亂指揮,。而像馬超這樣的,,組織作風又不好,又不聽指揮,,又打不了硬仗,,雖然馬超擔當不錯,但講領導擔當也是曹操更有擔當,。馬超這活計就沒法干了,,關西軍閥這個狀態(tài),明眼人都知道發(fā)展下去誰會失敗,,所以打完潼關之戰(zhàn),,馬超立刻就嚷嚷著要將和了: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操不許,。九月,操進軍,,悉渡渭,。超等數(shù)挑戰(zhàn),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但曹操肯定不同意啊,,辛辛苦苦打過潼關,,不是來給你們講和的,而是要消滅掉以馬超為首的這些關西軍閥,,讓朝廷真正汲取到關西槍兵和涼州大馬的力量,。畢竟關西的問題不是人不行,而是體制結構性的不行,,既然內部長期無法去深化改革,,那就只有被外力將整個組織全部碾碎重來這一條路了。所以我說,,“我不要傷亡數(shù)字,,只要塔山”這種話,不是誰說都能夠得到執(zhí)行的,,有些人說辦得到,,有些人說出來只會淪為笑柄。沒有令行禁止,沒有人民群眾心甘情愿的犧牲奉獻精神,,不要傷亡數(shù)字是萬萬辦不到的,。如果馬超可以不要傷亡數(shù)字,那曹操又算什么呢,?如果國民黨也可以不要傷亡數(shù)字,,那怎么會跑到臺灣去呢?這就是組織的結構性優(yōu)勢,,戰(zhàn)爭的勝敗從來都在戰(zhàn)爭以外,,領導沒有擔當,將士不聽命令,,不肯犧牲奉獻,,這都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但政治問題不解決,,軍事上就難取得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