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 寒 論 第 條 原文 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317)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yīng)者,,乃服之,。 這段主講:論少陰病陰盛格陽的證治,。 講解 主癥和病機:本證是在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等少陰陽衰陰盛證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身熱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這是陰寒盛于內(nèi),虛陽被格于外所致,,并兼有陰寒盛于內(nèi),,虛陽格于上的戴陽表現(xiàn)?!袄锖鉄帷?,也就是內(nèi)真寒,外假熱,。 或然證和病機:腹痛為脾腎陽衰,,寒凝氣滯所致;干嘔為寒飲上逆,,干犯胃腑的表現(xiàn),;咽痛是寒邪閉塞少陰經(jīng)脈的結(jié)果;利止為利久傷陰耗液,,陰液告竭,,無物可下;脈不出則是陰血虛少,,脈道失充,。 鑒別:本證之身熱反不惡寒,面色赤,,是虛陽外越并有戴陽的表現(xiàn),,面赤必紅而嬌嫩,游移不定,,且伴有下利清谷,,手足厥冷,口和舌潤,,雖渴亦不能多飲,,或喜熱飲等其他里虛寒之證。陽明病之身熱惡熱,,面合色赤,,是面部通紅而不游移,并伴有口舌干燥,,心煩口渴,,大便干燥等其他里實熱證,。 治法 破陰回陽,交通內(nèi)外,。 方劑 通脈四逆湯,。 方義 本方即四逆湯加大附子、干姜的劑量而成,。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由一兩半增至三兩。有扶陽消陰,,破陰回陽,,交通內(nèi)外,救逆通脈的功效,,故名通脈四逆湯,。 陰盛格陽證常有或然之變,也就是說,,有的病人可以兼有這樣的癥狀,,有的病人可以兼有那樣的癥狀,故方后附有隨證加味的舉例,,從中可以看到仲景用藥的特點,。若面色赤者加蔥,以交通上下,,治療陰盛戴陽,;腹中癰者加芍藥,以養(yǎng)血活絡(luò),,緩急止痛,;嘔者加生姜,以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咽痛者加桔梗,以利咽開結(jié),;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以益氣生津,固脫復(fù)脈,。方后強調(diào)“病皆與方相應(yīng)者,,乃服之”,意在示人應(yīng)該隨證加減,,方能收效,。 本方藥物組成與四逆湯相同,故應(yīng)用范圍與四逆湯相類。 配圖 01 思維導(dǎo)圖 為了方便大家記憶,,特意做了張思維導(dǎo)圖供大家學(xué)習(xí)和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