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上將中,,許世友無疑是其中廣為人知的一位,,相對于許世友將軍對于革命的貢獻,,更多的人了解他,,是將軍“生前盡忠,,死后盡孝”的故事,。 1905年,,許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今河南省新縣許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父親叫許存仁,母親李氏,,剛出生時,許世友哇哇大哭了好久,,驚得左鄰右舍都不得安寧,。 出生后,許世友由于營養(yǎng)不良,,骨瘦如柴,,直到兩歲多了,站都站不穩(wěn),,此時,,正逢麻城旱災,,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又是雪上加霜,,許存仁沒辦法,想要將兒子送到富貴人家去,。 李氏無論如何都不同意,,后來,,勞作一生的許存仁去世,臨終前,,他對兒子許世友說:“伢子,,你母親為了養(yǎng)活你們吃了不少的苦,,長大后,一定要好好孝順她,?!?/font> 父親的早逝,,使得童年的許世友對于父親印象不深,,他身上的很多良好美德,,都是從母親身上雪來的,,因而對于母親,他一直認為母親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 在許世友8歲時,母親將他交給了一位武林高手,,這位高手將許世友帶到了嵩山少林寺打雜學藝,,送走兒子,,李氏固然不舍,但是沒了能吃上飯,,卻也只能如此,。 八年歲月匆匆,,許世友學成回家,。 許世友回到家來,,母親的頭上,,已經多了幾根銀絲,,不過她的臉上露出的,,卻是幸福的笑容,當地有個惡霸少爺李滿倉,,多行不義之事,,毆打大哥,,辱罵母親,。 許世友性格剛烈,再加上學藝幾年,,幾拳下來,李滿倉就一命嗚呼,,這時的許世友,知道自己闖了大禍,,為了不給家里增添麻煩,他決定自己離開,。 剛回來就要走,,母親縱然有萬般不舍,卻也不得不同意,。 1927年,,在革命的大潮流中,許世友參加了當地的農民赤衛(wèi)隊,,并且之后參加了黃麻起義,此后,,他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那個時候搞革命,許世友每逢無事時,,就回家探望母親,。 1932年,由于第四次反圍剿戰(zhàn)斗的失利,紅四方面軍被迫離開鄂豫皖蘇區(qū),,許世友知道,,自己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回來了,,離開前,,他回到家里,跪在母親的面前:“娘,,部隊就要走了,,今夜就出發(fā),您讓俺去嗎,?” 李氏有些驚訝,,之后,她緩緩說道:“娘不攔你,,你去吧......孩子,,你可得小心,,那槍子是不長眼的,你可要機警些.....” 這一走,,斗轉星移,,過去了16年的時間。 1948年,,李氏從我黨地下組織得知,,許世友在山東,當了司令員,,李氏很高興:“伢子有出息了,。” 兵荒馬亂的歲月里,,回家探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世友十分孝順,,1952年,,當有了條件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去,。 當時從新縣到許家洼約30公里的路還沒有通車,,許世友只好騎馬回家,經過好漢山的烈士墓地時,,他停了下來,,思緒回到了幾十年前。 大革命時期,,許世友參加部隊,,跟隨他一起參加的還有17位兄弟,在槍林彈雨中,,這17位兄弟都先后為革命犧牲,只剩下他一位,,而今天,,有五位兄弟都葬在了好漢山。 許世友看著他們的墓碑,,深深呼了一口氣,,然后鞠躬行禮,再躬下腰為他們添幾捧黃土,,佇立片刻后,,許世友看著自己身后的人,緩緩說道:“百年后,,我也要落葉歸根,,回家鄉(xiāng)來,,陪這幾位好兄弟?!?/font> 不一會,,許世友騎馬來到了自己的家前,他抬頭看到一位七旬老太太,,衣衫襤褸,,背著一捆柴禾在搭棚,老太太也看到了許世友,,已經20年沒見了,,許世友不敢輕易相信。 老太太先開口:“你是三伢子,?”許世友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立刻跪倒在老太太身邊:“娘啊,娘啊,,您老人家......”母子兩人抱在一起,,淚如泉涌。 20年的思念,,都在淚水的流淌中抒發(fā)著,。 這時,許世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厲聲呵斥身后家鄉(xiāng)的父母官:“你們這些人怎么當官的,?讓一個七十多的老太太上山砍材,不管是誰家的娘,,這么大的年紀也不能這樣做?。 ?/font> 這次回家,,許世友在家里待了三天的時間,,離開時,他將母親帶到了濟南,。 在濟南,,李氏實在是過不慣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她告訴許世友,,自己要回家養(yǎng)豬,種菜,,許世友知道母親做了一輩子的莊稼人,,就同意了。 一個星期后,李氏又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小山村里,。 1956年,,一份火化《倡議書》在中南海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傳閱,毛主席,,周恩來等人紛紛簽署了自己的名字,,甚至一些在外地沒有參加會議的人,也紛紛來電,,響應號召,。 唯獨許世友不愿意,他沒有簽名,,反而疑惑的問毛主席,,他說自己一定要火化,在回到母親的身邊盡孝,。 毛主席并未責怪許世友,,只是笑笑說:“你還年輕,將來也許想法會改變的,?!?/font> 1957年,許世友再次回到了家鄉(xiāng),,這一天,,李氏正在家里喂豬,許世友剛打開門,,就喊道:“娘,,俺回來看您老人家了?!?/font> 李氏很高興:“噢,,真是三伢子回來了啊?!?/font> 許世友看著屋里,,很是破舊,他拿出50塊錢,,讓秘書去外面買了一頭肥豬,,當天就宰了,要招待鄉(xiāng)親們,,這次回家,許世友待了一天兩夜,,他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小屋子,。 許世友離開時,許多鄉(xiāng)親們都來了,他握著大大小小的手,,到母親前,,許世友強忍著淚水,握著母親鄒巴巴的手,,說不出一句話,。 還是李氏先張開了口:“孩子呀,你放心去吧,,把工作搞好啊,。” 許世友重重的點頭:“娘,,您放心,,俺還會回來看您的?!?/font> 讓許世友和李氏都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兩人的分別,居然是他們之間的永別,。 1959年,,李氏因病去世,許世友因忙于軍中公務,,無法脫身回去,,只好讓兒子回家,替自己盡孝,,后來,,許世友兒子許光回來后告訴許世友:“奶奶臨終前,一直念叨著您的名字,?!?/font> 不久,許世友再次回到了家鄉(xiāng),,他的母親,,已經在黃土里,許世友跪在墓前,,久久流淚,,他說:“娘啊,怒兒不孝,,沒有為您養(yǎng)老送終,,有德娃今天回家向您請罪來了?!?/font> 隨后,,許世友脫下軍裝,,自己拿來了扁擔,鐵鍬,,為母親的墳墓砌石填土,,兩個小時后,他才不舍的離開,。 1979年,,許世友給兒子許光寫了一封信:郵去五十元整,用這筆錢給我買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鄉(xiāng)去,埋到父親身邊,,活著盡忠報國,,死了要孝敬父母。 后來,,許光請人為他做了一口棺材,。 1983年8月,,已經78歲的許世友自感時日不多,想要再回家看看,同時,,他向軍委請求要調43輛汽車一同回去,,原因是新縣一共出了43位將軍,,他想要代表大家,,回家鄉(xiāng)看看父老鄉(xiāng)親們。 軍委同意了,,可是就在他準備啟程時,,突然天降大雨,連續(xù)下了十多天沒停,,無奈,,他只好向軍委銷假,當天下午,,天就放晴了,。 許世友見狀,內心很唏噓,,他說:“老天爺不讓我回去,,那我就不回去了?!?/font> 1985年剛過元旦,,許世友就給中央寫了信,信的大概內容是自己活著盡忠,,死后盡孝,,想要埋在自己的母親身邊,,這個事,誰要沒敢表態(tài),。 3月的一天,許世友的老部下劉軒前來探望他,,建議他去北京治病,,許世友不去:“北京的路太窄,”劉軒說:“北京有長安街,,路很寬啊,。” 許世友:“人多啊,,我吵架吵不過他們,。” 任憑老部下們如何的勸告,,許世友始終不愿前往北京治病,。 9月,南京軍區(qū)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特別醫(yī)療小組,,對許世友進行24小時無間隙監(jiān)護治療,盡管如此,,許世友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加嚴重。 1985年10月22日,,一代戰(zhàn)將許世友因病去世,,享年80歲。 許世友離開后的第四天,,10月26日,,王震來到了南京,他帶來了鄧小平的批示,,中央同意許世友土葬,。 許世友去世后,他用的棺材,,是老屬下尤太忠派人在廣西原始大森林里采伐的楠木制作而成,,許世友去世當天,南京軍區(qū)工程機械連就秘密的來到了他的老家許家洼,,開鑿墓穴,。 當時,許世友土葬的消息并未公開,,因而許多人都不甚了解,,11月7日,,護送靈柩的隊伍出發(fā),于9日凌晨來到許家洼,,一切都是悄悄進行的,。 本來中央是不允許設墓碑的,后來,,由于前來參觀許世友墓的人絡繹不絕,,王震出面,請著名畫家范增手書七個大字:許世友同志之墓,。 如今,,在許世友的墓前,有許多茅臺酒空瓶子,,大家都知道,,許將軍生前愛喝酒,而這些酒瓶子,,正是大家對他的敬佩和愛戴之情,。 |
|
來自: 新用戶40828904 > 《人民共和國將帥大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