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喜歡盲目的跟風,,不管是不是濕氣重,,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祛濕,就學人家煮紅豆薏米粥喝,,完了還要買各種各樣的祛濕茶,、祛濕湯,可是到頭來不但濕氣沒祛除,,脾胃反而吃得越來越糟,,最后導致濕氣越來越重。這時候很多人不僅要問小郎中:現(xiàn)代人真的需要祛濕嗎,?為什么過去的人不需要祛濕,?也就這幾年人們才越來越關注祛濕的問題?還有的人認為只有南方人需要祛濕,,北方人不需要祛濕,,是不是這樣呢?看似好像問題挺多,,解釋起來其實也簡單,因為這幾個問題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有的人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這樣的人就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比如南方氣候溫暖潮濕,,那里的人就容易濕氣重,所以南方人比較愛喝有解暑祛濕功能的湯,,南方人還喜歡喝涼茶,;長期生活在海邊的人也容易濕氣重,有一些人喜歡買海景房,,其實海景房用來度假,,短期住一下還可以,長期居住的話很多人都受不了,海邊本來空氣中水分含量多,,尤其是到了夏天,,熱氣蒸騰,空氣濕度大,、氣壓低,,有的人還會出現(xiàn)胸悶、憋氣的感覺,,所以小郎中著實不建議小伙伴們購買海景房,,花錢多,身體還遭罪,。外因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如果你確實生活在南方,、確實生活在海邊,但是你身體健康,,肝氣條達,,脾胃功能也很好,就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為人的身體有保護調節(jié)機制,,就算是濕氣進入了體內(nèi),也會被身體代謝出去,,也會通過脾的運化和肺的宣發(fā)排泄出去,。脾胃在濕氣的形成和排泄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說環(huán)境因素是導致濕氣重的外因,,那么脾胃的運化失司就是導致濕氣重的內(nèi)因,。情志因素和飲食不節(jié)會導致脾的運化失常。脾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飲食轉化成水谷精微和水液,,以供機體的需要,。情志因素包括生氣、煩悶,、抑郁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肝氣不舒,,肝出了問題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脾胃,脾胃運化的能力差了,,不能將水液合理的分配和排出,,這些水液就會變成病理性質的水飲也就是水濕,堆積在身體里,。現(xiàn)在的人在飲食方面可以說是享盡了口福,,如今沒有哪個行業(yè)比餐飲業(yè)更火爆了,,各式各樣的美食也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到了夏天,,各種大排檔,、燒烤、火鍋,、烤肉都擠滿了人,,很多人是早飯和午飯不好好吃,到了晚上就一頓猛吃,,冷的熱的全都往胃里塞,,其實胃的容量也是有上限的,超過了這個上限,,脾胃就會罷工,,就不運化,這些肥甘厚味就會堆積在身體里化濕,、化熱,,就會阻遏氣機,消耗人體的陽氣,。就算你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就算你吃的太多消化不良,,那你就運動運動啊,跑跑步,、健健身,,都說生命在于運動,適當?shù)倪\動一下也是對身體的一種調節(jié),。可是再看看現(xiàn)在的人,,出門直接都是坐車,很少會步行,。平時工作繁忙也沒有什么運動的時間。這樣下來,,身體素質也會越來越差,,濕氣長期無法排出體外,就會一直滯留,。時間長了,,體內(nèi)的濕氣也就越來越多了。小郎中還是建議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沒事跑跑步,,又或者是做點其他的體育鍛煉,,促進身體排汗,,增強體質的同時又能將體內(nèi)多余的水濕給排泄出去。到這里小伙伴們應該知道答案了吧,?北方人的濕氣多來自于第二和第三種因素,。過去的人濕氣少是因為生活比不上現(xiàn)在富足,吃的基本都是青菜,、粗糧,,很少有機會吃到肉,對他們而言能吃飽就不錯了,,少吃肥甘厚味又不暴飲暴食,,脾胃就不容易受到損傷,而且過去的人相對于現(xiàn)在運動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在過去很少有濕氣重的人,。濕邪有重濁,、粘滯的特點,,喜歡往下走,所以濕氣重的人會覺得雙腿雙腳發(fā)沉,,走路邁不開步,。男人可能有陰囊潮濕,女人可能白帶多,;濕氣還會阻遏氣機,,讓我們的氣血氣機運行變得緩慢,就好像身體被什么東西黏住了,,越來越懶得動,,而且做什么事情也是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濕氣重的人看上去是油光滿面,,眼瞼浮腫;皮膚容易生濕疹或其他皮膚??;頭發(fā)也特別愛出油,出的汗也是粘粘的,,頭皮屑很多,,容易脫發(fā);大便的感覺特別不爽,、還容易粘馬桶,;濕氣重的人舌頭偏大,就像在水里泡過一樣,,舌苔厚厚的膩膩的,。如果你有上述三種或以上的表現(xiàn),,可以肯定你是濕氣重,確實需要祛濕了,。關于祛濕的方子小郎中以前也分享過不少,,比如可以泡腳的溫膽湯,祛痰濕的三子養(yǎng)親湯,,張錫純的益脾餅,,能美白肌膚的三白湯等等,都有很好的健脾祛濕的功效,。今天小郎中分享的這個方子,,可以稱得上是祛濕的代表方,這個方子就是參苓白術散,。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參苓白術散是如何把濕氣從體內(nèi)趕出去的吧,! 濕氣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虛了,,脾的動力不足了,,所以我們要補充脾的動力,給脾加油,,讓脾有力氣,。用哪味藥呢?補氣最好的中藥非人參莫屬,。人參我們都知道能大補元氣,,是中藥里面補氣的王者,五臟六腑的氣都能補,。人只要氣不足了,,太虛弱甚至是奄奄一息了,趕緊燉一碗人參湯喝上,,就能注入一絲生機,,先把人從鬼門關拉回來,然后再慢慢調理,。人參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力挽狂瀾,,起死回生。茯苓和白術是一對黃金搭檔,,在健脾祛濕方面這兩味藥就像一對親兄弟,,不都說打虎親兄弟嘛,?對付濕邪當然也得有打虎的本事,。茯苓和白術一方面都能補脾氣,,共同協(xié)助人參來達到促進脾胃運化的功效;另一方面茯苓淡滲利濕,,能利小便,,茯苓是非常干燥的菌類,進入身體里可以把濕氣往下趕著跑,,最后把濕氣通過小便的形式排出去,;而白術燥濕利水,白術偏溫燥,,濕邪是怕熱的,,如果你經(jīng)常做家務經(jīng)常洗碗應該知道,洗碗池下水口時間長了會被油脂堵住,,這時候一壺熱水下去,,所有的油脂都就消失不見了。白術也是這個道理,,白術就像太陽一樣,,能干燥濕氣,這就叫燥濕,。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均能健脾,,從多個角度祛濕、化濕,,已達到強健脾胃,,清除濕氣的目的。山藥是補虛的多面手,,對脾胃,、肺和腎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而山藥性情平和,,藥食兩用,,補益又不滋膩,男女老幼皆可食用,。蓮子,、白扁豆、薏苡仁均是藥食兩用,、健脾祛濕的能手,,如果濕氣不是太嚴重的,可以在煮粥的時候都會放一些蓮子,、白扁豆和薏苡仁,,通過食療的方式就可達到祛濕的目的,。另外,蓮子和白扁豆還可以止瀉,,對于濕氣重引起的腹瀉有很好的的澀腸止瀉的功效,,腸道里的濕邪沒有了,大便自然就干燥成型了,。砂仁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能醒脾開胃,,但砂仁最大功效不在這里,砂仁最大的功效是行氣,,濕邪在體內(nèi)時間久了就會停聚在中焦,,阻滯中焦的氣機,最后濕邪,、氣滯全都堵在胸腹部,,就會胸腹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砂仁芳香走串,能打通中焦,,使氣機通暢,,砂仁性溫,對于寒濕效果尤為明顯,。桔梗入肺經(jīng),,能宣肺止咳,祛痰利咽,。桔梗善于通利肺氣,,能幫助肺把痰排出體外,使肺氣通暢,。桔梗和砂仁搭配合作,,一個疏通中焦脾胃的濕聚,一個通宣肺里的痰飲,,共同達到調暢氣機,,開胸行氣的目的。大棗和甘草作為兩個和事佬,,補脾和中,,調和諸藥,為全方的使藥。縱觀整個方子一方面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從根本上斷除濕氣的來源,另一方面方中用了多味補脾健脾的藥材,,從祛濕,燥濕,,化濕,,滲濕多個角度出發(fā),讓濕氣無處遁形,。所以稱本方為祛濕的代表方,,祛濕界的扛把子一點也不為過。參苓白術散還有個好處,,就是如今已經(jīng)被人們做成了中成藥參苓白術丸,,任何一家藥店都能買到,做成丸劑之后口感更好,,更便于服用和保存,,價格也比較合理,幾元錢就能買到,。怎么樣,?看到這里是不是想立馬飛奔到藥店,把參苓白術丸買回來,,好好地把體內(nèi)的濕氣清理一番,? 最后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關于濕氣形成的根本原因上面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無非就是飲食不節(jié),,肝氣犯胃和缺乏運動,所以要想根本上杜絕濕氣的形成還是得管住嘴,,邁開腿,,保持心情的舒暢,您說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