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藥湯 文|敏敏 桂枝去芍藥湯,,就是桂枝湯證氣沖的更厲害。又見寸脈獨浮,,胸滿者,。這是桂枝湯的一個變化。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方解: 桂枝:生姜散寒。大棗,、炙草補中,。芍藥酸寒苦降,對下后胸中陽氣被傷之胸滿證最不相宜,,故去之,。這種胸滿,宜升不宜降,,宜散不宜斂,,宜溫不宜寒也。 芍藥:主腹攣急痛,,前桂枝加芍藥湯治桂枝湯證腹?jié)M痛者,,今去芍藥,當治桂枝湯證不但不滿痛,,而且腹氣虛并不攣急者可知,。 選注: 成無己: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jié)胸者,,此為欲解,。此下后脈促而胸滿,則不得為欲解,,由下后陽虛,,表邪漸入而客于胸中也。與桂枝湯以散客邪,,通行陽氣,。芍藥益陰,陽虛者非所宜,,故去之,。” 絳雪園古方: 芍藥專益陰氣,。桂枝湯去芍藥者,,誤下陽虛,濁陰必僭于中焦,。故去芍藥之酸寒,,存一片陽和甘緩之性,得以載還中焦陽氣,,成清化之功,。 黃元御解: 下后脈促,表邪未解,,是宜桂枝,。而益以胸滿,,則陽衰胃逆,濁氣沖塞,,去芍藥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惡寒者,,則不止脾陽之虛,,而腎陽亦敗,加附子之辛溫,,以驅(qū)里寒也,。 鄭欽安解: 鄭論:按太陽果屬可下,下之,,俾邪從下解之法也,,何致脈促胸滿?必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陰氣上逆而為胸滿脈促,,亦氣機之常,理應(yīng)扶中降逆,,原文以桂枝去芍藥者,,是取姜、桂之辛散,,草、棗之補中,,而慮芍藥陰邪之品以助邪,,故去之,立法頗佳,。若微惡寒,,于湯中去芍加附子,亦是步步留神之意,,煞費苦心,。 主治 太陽病誤用攻下藥后,胸部發(fā)滿,,脈象急促,,惡風寒,發(fā)熱之桂枝證尚在者,,但必須沒有喜冷性飲食的內(nèi)熱證方宜,。 禁忌證 有口苦、喜飲,、喜冷等熱證者,,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此系治太陽病誤下后表證未罷,,陽氣被傷較甚(除胸滿外,,尚兼脈微、惡寒)之方,。 2,,小柴胡湯:此治少陽病胸滿,兼有寒熱往來之方,。 3,,麻黃湯:此治太陽陽明合病,發(fā)熱惡寒,,喘而胸滿之方,。 4,大陷胸丸:此系治下后形成之結(jié)胸證,,表證已解,,胸部滿而兼痛之方。 臨床應(yīng)用: 多見于感冒,,發(fā)熱后,,凡胸滿寸脈獨浮者。 原文: 《傷寒論》第21條,,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醫(yī)案: 劉渡舟醫(yī)案( 胸滿痛): 王某,男,,36歲,。自訴胸中發(fā)滿,有時憋悶難忍,,甚或疼痛,。每逢冬季則發(fā)作更甚,兼見咳嗽,,氣短,,四肢不溫,畏惡風寒等癥,。脈來弦緩,,舌苔色白。 參臺上述脈證,,辨為胸陽不振,,陰寒上踞,,心肺氣血不利之證,治當通陽消陰,。 方用: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7枚,,附于9克。服5劑,,胸滿,、氣短諸癥皆愈。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38) 按語:胸悶或胸痛,,是胸痹之主癥,,其病機主要是上焦心胸陽氣虛弱而陰寒之氣內(nèi)盛,《要略》云: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因為胸為陽位似天空,心肺二臟居其內(nèi),,營衛(wèi)二氣由此而得以宣發(fā),。如果胸陽不振,陰寒內(nèi)凝,,陽氣不能布達而痹阻,,心肺之氣血不暢。所以,,胸痹的臨床表現(xiàn),,輕者胸中滿悶,重者則見疼痛,,用桂枝去芍藥湯治療有好療效。 聲明: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xué)習(xí),,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任,! 往期推薦: 009 桂枝甘草湯方心下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