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主義之一:叔本華2 2.非理性主義的認識論 叔本華列舉了意志先于理性,、理性服役于意志的幾個論據(jù),例如:動物有意志無理性卻照樣活著,,人一生下來先有意志后有理性,,意志的沖動是理性阻止不了的,人的許多行動不是理性權衡之后采取,,而是做完了才認識等等,。他斷言依靠理性或邏輯思維不能認識世界的本質(即意志),只有直覺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的途徑,。 下面我們再進一步探討叔本華非理性主義認識論的具體內容,。 首先,叔本華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叔本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在人出現(xiàn)以前,,這種意志是盲目的欲求和沖動,。當意志客觀化到了高級階段,即出現(xiàn)了人之后,,個體為維持生存和傳宗接代就要求一種輔助的工具,。就象意志的任何欲求都要通過一個器官表現(xiàn)出來一樣,人的認識的欲求就通過大腦表現(xiàn)出來,,轉化為理性認識,,這種認識通過概念、語言來進行思維活動,。由此,,叔本華認為理性本來就是從意志產生而來,是滿足人欲望的工具,。在他看來,,人們常常認為人的行動是由理性支配的,其實這是一種假象,。叔本華說,,意志好像一個勇敢而剛強的瞎子,理性只不過是由他背著給他指路的明眼的跛子,,真正起驅動作用是瞎子的步伐,,明眼的跛子只是按照瞎子的需要去指明道路而已。就是說,,意志雖然要借助于理性這個工具來認識,,但是推動理性去認識的仍然是意志。人的理性,、知識從它們的起源和實質來說,,都完全是服從意志的,;意志是主人,理性是奴仆,。貶低理性,,抬高意志是叔本華非理性主義認識的一個特點,。 其次,,叔本華認為,理性思維只能認識表象世界,,而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在他看來,運用理性思維的人永遠不能透過外部達到事物的實在本質,。不論怎樣進行探究,,除了影像和名稱之外,永遠不能接觸到任何東西,。就好像一個人被關在堡壘的外面,,繞著堡壘轉來轉去而找不到入口一樣。無論他如何努力,,至多只能描繪一下堡壘的外貌,,而不可能進入到堡壘之內,不可能獲得真理,。而要認識作為世界本質的生存意志,,認識表象之后的物自體,只有依靠生存意志的內省或自我的反省,,即一種非理性主義的直覺,。 3.悲觀主義的倫理學 他在《人生的智慧.世界的痛苦》中寫道:" 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無時無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試圖尋找些什么,,但每一次尋找的結局,,無不發(fā)現(xiàn)自己原是與空虛同在,最后終不能不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劇,,而世界的內容卻全是痛苦,。" 叔本華更援引但丁的《煉獄》為例,,說但丁何以能把地獄描寫得如此生動形象,乃是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而當他一寫到天堂時,,則干癟抽象,因為地上并無任何極樂可供他借鑒命筆,。叔本華還進一步發(fā)揮說,,意志現(xiàn)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顯著,。植物是沒有痛感的,。最低等動物痛感很微弱。脊椎動物因為有了完善的神經系統(tǒng),,痛感能力就較高,,到了人,痛苦就達于頂峰,。而對于人來說,,也是智力越發(fā)達,痛苦越深重,,因此天才最痛苦,。 此外,在叔本華看來,,人生之所以是一場苦難,,還在于生存本身是一場持續(xù)的斗爭。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是在為抵御死亡而斗爭,,而這是一種" 注定要失敗的斗爭",。因為死亡已穩(wěn)操勝券,人活一天,,都是向死亡靠近一步,,但死亡對于人,就象貓對老鼠一樣,,在吃掉對手之前,,先要盡性地折磨戲弄它一番。因此,,在叔本華看來,,世界上根本沒有幸福可言,,痛苦對于生命來說才是本質的,,所以生命就是痛苦,一部生命史也就是痛苦史??傊?,人生就是苦難的深淵,人生如" 泡影"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 惡夢",。那么,如何擺脫這苦難的深淵呢,?叔本華認為,,人若要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就必須泯滅一切意志,、欲望,。但他認為,這并不是說要用消滅肉體(比如" 自殺")來達到,,因為這只能得到更大的痛苦,。 他認為真正可取的方式是" 意志轉向" ,即把自己的意志,、欲望高高掛起,,避免它們實際地接觸任何東西,力求在內心中對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態(tài)度,。擺脫意志的奴役,壓抑自私的欲望,,放棄對現(xiàn)實的幸福的追求,,以達到心靈的平靜、深沉的休息和神圣的安祥,。這是叔本華為人們指定的一條超越罪惡的不幸世界之上的出路,。 叔本華認為,由于人生是痛苦,,所以人的生育本身是罪惡,,而性欲就是最大的恥辱和罪惡,人類要擺脫痛苦和不幸,,就必須在自身中抑制情欲,,把現(xiàn)世的享樂視為虛幻,遏制自私的欲念,,憐憫他人的痛苦,。他反對一切理想觀念和普遍義務,強調同情心是道德行為的最堅實和最可靠的保證,,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礎,,并且只有發(fā)揚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欲和相互殘殺,解脫人類的痛苦和不幸。他同時認為,,要獲得同情心,,就必須排除由感覺得來的助長欲望的偏見,求得真知,,認識宇宙絕對意志的本質以及個人從屬于絕對意志的關系,,并通過哲學的沉思和藝術的鑒賞以求得精神的解脫。 叔本華認為,,哲學和藝術的精神解脫還只是暫時的,、消極的,而最根本的,、積極的解脫則是否定個體意志,,棄世絕欲,達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使沒有價值的個體復歸于宇宙的絕對意志,,實現(xiàn)道德的最高理想。 叔本華的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哲學流派的先軀和主要代表之一,。他為唯意志主義奠定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后來的唯意志主義者,,如尼采,,就是以他的生存意志為出發(fā)點,加以改造,、引伸,、擴張而建立起來的。叔本華的學說對馬赫主義,、實用主義,、生命哲學、甚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都有一定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