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擁有近14億人口,,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未來不久,印度還有可能超過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另外,印度經(jīng)濟在近幾年發(fā)展不錯,,有著龐大的市場規(guī)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奧運會上經(jīng)常拿獎牌的國家,,都是一些人口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等等,。因為這些國家人口眾多,,意味著“能人異士”也多,更容易選拔出體育上的頂尖人才,。然而,,印度卻是一個例外。在歷屆的奧運會比賽中,,我們很難看到印度運動員的精彩表現(xiàn),。包括本月正在進行的第24屆中國北京冬奧會,印度也只派出了1名運動員參賽,。這名運動員名叫阿里夫·汗(Arif Khan),,現(xiàn)年31歲。2月13日上午,,他在延慶賽區(qū)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參加了男子大回轉的比賽,成績?yōu)?分47.24秒,,位列第45位,。 其實,這是印度第11次參加冬季奧運會,,卻始終沒有獲得一枚獎牌,。此外,自從1900年開始,,印度參加過25次夏季奧運會,,總共只拿到10枚金牌、9枚銀牌和16枚銅牌,。這個數(shù)據(jù)在全球只能排在第58位,,甚至落后很多非洲小國。對比一下,,新中國自從1980年參加奧運會以來,,已經(jīng)獲得了283枚金牌,231枚銀牌,,196枚銅牌,,共計710枚獎牌。 顯然,,印度在奧運會上的表現(xiàn),,一點也不符合“人口大國”的身份,。那么,,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說,,印度人不重視奧運會,,只喜歡板球,,事實是這樣嗎?在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田徑運動員尼拉杰·喬普拉(Neeraj Chopra)為印度奪得了一枚寶貴的標槍比賽金牌,。回國后,喬普拉受到民眾“英雄般的歡迎”,,整個機場被堵得水泄不通,。他不僅被總統(tǒng)科溫德、總理莫迪接見,,獲頒了一系列的獎章,、勛章,更是獲得了各級政府,,以及多個企業(yè),、商人、協(xié)會的現(xiàn)金獎勵,,總計超過了2億盧比(約合1700萬元人民幣),。 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人還是非常喜歡奧運會的,,只是整體的競技水平確實不行,。覆言認為,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國家不重視體育發(fā)展,。這里舉個例子,,根據(jù)“邏輯印度人”網(wǎng)站的介紹,在編列2020~2021財年預算的時候,,也就是將要舉行東京奧運會的時候,,印度將優(yōu)秀運動員的預算削減了約40%。其他國家都在增列預算,,印度卻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群眾體育基礎差,。在中國,,很早就喊出了“體育強國”的口號,基本上每一個社區(qū),、鄉(xiāng)村都能找到體育健身設施,,可以看到早晚鍛煉的民眾。但在印度,,我們很難看到這些,。 第三,,身體素質低下。根據(jù)聯(lián)合國2013年《人類發(fā)展報告》,,印度兒童不足標準體重的人數(shù)比例高達42.5%,,有著十分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問題。特別是,,印度是一個宗教氛圍很濃的國家,,而印度教主張吃素,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民眾的蛋白質攝入量,。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印度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69.7歲,遠低于全球73.3歲的平均水平,。這說明,,印度人的身體素質確實存在問題,因此很難挑選出高水準的體育人才,。覆言認為,,發(fā)展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在奧運會拿到更多的獎牌,,而是通過體育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全面健身的發(fā)展,。 另外,,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不相同,有的人喜歡足球,,有的人喜歡羽毛球,、騎單車。所以,,印度應該積極發(fā)展各項體育項目,,盡可能讓更多的民眾參與運動,使得整體國民的身體素質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