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知足者富,。”意思是,,懂得知足的人,,永遠都是富有的。王弼注:“知足自不失,,故富也,?!敝罎M足,沒有失去什么,,所以富有,。
人們都想擁有很多很多,誰也不想讓自己過上貧窮的日子,。那么,,什么樣才算富有?什么樣才是貧窮,?
貧窮和富有,,在現(xiàn)實中可能有一定的客觀標準,,雖然有硬指標,,但又是一對相對的概念,是相對比而存在,,也是一種主觀的衡量,。
人們對富有的滿足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一個需要滿足后,,會產(chǎn)生新的需要,,永遠沒有窮盡。比如,,擁有了100平方的房子,,還想要200平方的,有了200的還想要別墅,,有別墅還想要帶花園的洋房,,一直沒有滿意的時候,自我感覺始終處在不富足的狀態(tài),。
為了享受生活,人們就拼命地賺錢,,即使積攢的錢已經(jīng)很充裕了,,依然不能稍有停歇,慢下來認真地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結果是賺錢成了生活的目的,,忘記了賺錢是為了享受生活。
我們經(jīng)常說錢是賺不完的,,財富的積累是沒有止境的,,賺錢是沒有盡頭的。要知道,,生存的基本條件滿足之后,,所有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如果追求身外之物沒有止境,就會因為永遠不滿足而感到貧窮,。
富足也是一種心態(tài),,在于心中滿足與否。對于不知道滿足的人來說,,自己擁有百萬千萬資產(chǎn)都不覺得富足,,也是一個窮人;而對于知足的人來說,,自己即使擁有得很少,,生活簡樸甚至簡陋也會感到富有。
人心不足,,富有也就沒有限度,,即使富有四海,但還想要更多,。秦始皇雖富有天下,,還要想求長生不老,死在出巡尋找不老藥的路上,。如果心中只有“富”的觀念,,就會覺得自己永遠很貧窮。
容易滿足,,即使不富有,,也覺得能夠淡然接受。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普通的人都受不了如此艱苦的生活,,他卻不改其樂,。“安貧”,,就不會覺得貧,,就會覺得現(xiàn)有的就很滿足。
什么人最富有,?知足的人,。
什么人最貧窮?貪婪的人,。
“知足者富”,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有錢不一定就是富有,。那么什么是“富”,?
不能把“富”簡單地歸為一個物質(zhì)的標準,在老子這里,,富不只指物質(zhì)富有,,更指精神富有。人的滿足與否,,不只有物質(zhì)的多寡,,還有精神的需求。
“知足者富”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知道滿足,,就會進入一種心靈富裕的狀態(tài)。這種富有不是指物質(zhì)財富有所增加,,而是對現(xiàn)有的財富有一種滿足感,,并沒有因為自己比別人的少就痛苦萬分。
“富”這個概念被很多人庸俗化了,,看成了物質(zhì)財富堆積,。有的人為了得到更多財富,,為富不仁,,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突破道德,、法律的約束,,最后萬劫不復。
什么是“知足”,?所謂知足,,就是對現(xiàn)有的狀況很滿足。
老子所言之“富”,,是“知足常樂”,。中國人都知道“知足常樂”,嘴上常說要知足,,可是執(zhí)行這句話的人很少,,許多人往往是不知足。
不知道滿足,,總是把目光盯在自己還沒有得到的,卻忘記了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而自己所擁有的,,可能就是別人羨慕的。
因為沒有得到,,就想得到,,得到后又產(chǎn)生了新的欲望,,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放到追求那還沒有得到的財富上,整個人生都消耗在艱難的物質(zhì)追逐中,。
大多數(shù)人逛完集市會感嘆,,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東西,自己擁有的東西太少了,。蘇格拉底到商品琳瑯滿目的集市上走了一遭后說:“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span>
我們翻檢一下,,生活中有多少東西是我們必須的,,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重復的,多余的,,而我們許多人卻樂此不疲,,積累了許多垃圾,許多累贅,。
心態(tài)上的知足,,就能抵擋不住外物的引誘,就有選擇的力量,,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不會用生命去填補那個永遠都填不滿的欲壑,。
宋朝初期,有個人得到了一面寶鏡,,據(jù)說能照兩百里,,他就想把這面鏡子獻給宰相呂蒙正,牟取自己想要的利益,。呂蒙正端著寶鏡看了半天,,又把寶鏡還給了那人。他說:“好是好,,不過我這張臉也就一個碟子大,,哪兒用得了照兩百里的鏡子?”
那人不甘心地說:“就算用不上,,擺在家里也很上檔次,。”呂蒙正淡淡一笑,,說:“我自小身無余財,,現(xiàn)在當了官也是不貪財物,我只買用得上的東西,用不上的東西再好也跟我沒關系,?!?/span>
因為知足,對于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動心,,就能經(jīng)得住外界的各種誘惑,。如果呂蒙正不知足,貪心收下寶鏡,,就可能會收受更多的賄賂,,終有一天會東窗事發(fā),將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知足者富”,,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它并不是要人們只滿足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而是要人們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不要被欲望牽著鼻子走,,要知道適可而止,從而更好地生活,。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與你一起領悟傳統(tǒng)文化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