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社會里,,由于社會地位的緣故,女人似乎沒有男人那么顯貴,,其實,,這要看是怎樣的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既是開國皇后,,又是治國皇后,,可謂是傳統(tǒng)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中之女人典范。都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女人,,的確如此,。每個想成就大事的人都希望有一位紅粉知己與自己攜手創(chuàng)進,但如愿者有幾,?所以說與紅粉知己共闖商場或疆場幾乎成了每個欲成大事者夢寐以求的事,。 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對皇帝的“幫助”最大的應(yīng)該數(shù)朱元璋的夫人馬皇后。她不僅品行高尚,,而且在一生中做了許多好事,。朱元璋的夫人馬氏極其賢明,多次幫助朱元璋,,甚至可以說,,若無馬氏的協(xié)助,朱元璋不僅成不了大明的開國天子,,恐怕早就成了孤魂野鬼了,。 朱元璋早年寄身寺中,暫作和尚,,窮困潦倒,,后見郭子興起兵反元,就投到郭子興的軍中,。郭子興見朱元璋氣宇不凡,,相貌出眾,也十分看重,。朱元璋作戰(zhàn)勇敢,,智勇兼?zhèn)洌蛄瞬簧賱僬?,郭子興對他就更加器重,。后來郭子興曾同夫人張氏談及朱元璋的軍功,張氏說:“朱元璋的才能,,我不太了解,,但看他的相貌,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為,,應(yīng)該加以厚恩,,使他感恩圖報,方肯為我們出力,?!惫优d說:“我已提拔他做隊長了?!睆埵险f:“這不過是尋常的賞賜,,依我所見,這還不足,,聽說他已二十五六歲,尚未成家,,何不將義女馬氏配給他,,一可使壯士效誠,,二可使女兒有所歸屬,也算是一舉兩得之事,?!惫优d思慮了一會兒,覺得不錯,,就挑了個機會,,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當然十分高興,。 馬氏不是郭子興的親生女兒,,而是他收養(yǎng)的義女。在郭子興微賤的時候曾與宿州的馬公結(jié)成了生死之交,。馬公是宿州新豐的豪富,,為人慷慨仗義,疏財濟貧,,天長日久,,家業(yè)就衰落下去,他的妻子生下一女,,不久就病死了,。此女從小無人照管,過慣了貧苦的日子,。后來,,馬公殺人復仇,為了避禍,,就把女兒寄養(yǎng)在郭子興的家里,,后來郭子興聽說馬公客死異鄉(xiāng),就收馬氏做義女,,加以撫養(yǎng),。好在此女聰慧,郭子興教她文字,,劉氏教她針線,,一經(jīng)指導,無不立會,。到了16歲,,既出落得一副好身材,更兼知書達理,、勤勞賢惠,,可謂秀外慧中。馬氏早就聽說過朱元璋之人,,朱元璋也知馬氏是郭子興的義女,,二人相互傾慕,,結(jié)婚后十分和睦。朱元璋做了郭子興的乘龍快婿,,不久就提升為鎮(zhèn)撫,,再加上他戰(zhàn)功赫赫,大家尊稱他為朱公子,。郭子興見朱元璋威勢日重,,倒還沒有多想,他的兩個兒子看了卻心懷嫉妒,,再加上朱元璋同他們稱兄道弟,,他倆更覺不滿。于是,,這弟兄兩人密謀定了,,想驅(qū)除朱元璋。俗語說,,疏不間親,,兄弟倆編造謊言,屢屢在郭子興面前讒毀朱元璋,。起初郭子興不聽,,但說得多了,郭子興不免起疑,,尤其是郭子興的性格不夠大度,,偏懷苛刻,遇事不能明辨,,易聽人言,,所以,郭子興害怕朱元璋真的擅權(quán)自專,,將來會危及自己,。而這時朱元璋并不知道郭子興對他已經(jīng)起疑心,在軍事會議上還是率直發(fā)言,,不免有頂撞郭子興的地方,。郭子興發(fā)怒,找了個借口,,把他關(guān)了起來,。郭子興的兩個兒子聽說了,覺得害死朱元璋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便偷偷囑咐膳夫,,不要給朱元璋送飯,把他活活餓死。 朱元璋未能回家,,馬氏便探知了此事,。她偷偷地跑進廚房,,拿了一塊剛剛下鍋的熱餅,,準備送給朱元璋吃,誰知剛出門就撞見了義母,,她怕被義母看破,,連忙把熱餅塞進懷中,熱餅燙在皮膚之上,,疼痛難忍,。馬氏一面向義母請安,一面眼睛瞅著別處,,臉上也顯出很不自然的神情,。義母見她神情有異,卻偏偏叫住她尋根問底,,后來實在燙痛難忍,,就伏地大哭,說明了原委,。等取出餅來一看,,胸乳都被燙破了。義母了解到這一情況,,連忙勸告郭子興,,郭子興也覺得關(guān)禁朱元璋顯得過分,兩個兒子再加暗害更于情理不容,,于是放出了朱元璋,,對兩個兒子大加訓誡。朱元璋知道了馬氏揣餅燙胸的事以后,,大為感動,,尤其是馬氏以此打動義母,再由義母說動郭子興,,救出了朱元璋的性命,,還能使他恢復了原職,朱元璋更覺得馬氏德足可敬,、才足可佩了,。 公元1353年,郭子興由于受彭大,、趙均用兩個將領(lǐng)的排擠,,到滁州駐守,趙均用一直想加害郭子興,虧得朱元璋用計賄通了趙均用的左右,,接郭子興來到滁州,,朱元璋等人共推郭子興為滁陽王,當?shù)氐乃熊婑R,,都歸朱元璋節(jié)制,。但只過了一個月,郭子興就對朱元璋漸漸地冷淡起來了,,周圍的人大多都被郭子興錄用,,就連朱元璋的記室李善長也得到了提拔,惟獨朱元璋坐了冷板凳,。朱元璋感到大惑不解,,十分憂郁。 朱元璋帶領(lǐng)軍隊駐守滁陽(今安微省合肥市東北)時,,忌恨朱元璋的人散布謠言,,說朱元璋手握重兵,為了保全實力,,不肯出戰(zhàn),,就是出戰(zhàn),也不盡力,。郭子興性情耿直暴躁,,信以為真,把朱元璋的得力戰(zhàn)將都調(diào)到自己的部隊,,削弱了朱元璋的兵權(quán),,對朱元璋也冷淡起來,遇到戰(zhàn)事,,也不和朱元璋商議,,致使二人互相猜忌。 有一天,,一隊賊兵來到滁陽城邊,,郭子興得到報告,立即把朱元璋召來,,命令他把賊兵消滅掉,。朱元璋接受命令剛要離去,郭子興又命令自己手下的一員將領(lǐng)與朱元璋一起出戰(zhàn),。朱元璋見郭子興這樣安排,,知道郭子興對自己懷有戒心,也不計較,。二人并馬出城,,戰(zhàn)斗剛剛開始,,該將就被流箭射中身體,調(diào)轉(zhuǎn)馬頭,,奪路向城中逃去,,將朱元璋的陣勢也沖亂了。賊兵乘機殺來,。幸虧朱元璋神勇,,擋住了賊兵的沖殺。等到眾兵沖過來,,朱元璋反守為攻,,沖殺在最前面,殺得賊兵四處亂竄,,爭相逃命而去。 朱元璋勝利回城,,向郭子興報功,,但郭子興只是冷淡地敷衍了幾句。朱元璋非常懊喪,?;氐阶约杭抑校L吁短嘆,。朱元璋的妻子見了,,就關(guān)切地問:“聽說夫君打了勝仗,我正為你高興,,為什么夫君卻悶悶不樂,?難道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嗎?”朱元璋說:“你怎能會知道我的事,?”馬氏說:“莫非是我義父薄待了你,?”朱元璋被妻子猜到心事,更加煩悶,,說:“你既然知道,,又有什么用呢?”馬氏說:“你可知道義父為什么這樣對待你嗎,?”朱元璋說:“以前怕我專權(quán),,已削了我兵權(quán)。現(xiàn)在懷疑我不肯盡力,,我卻爭先殺敵,。雖然打了勝仗,你義父仍然對我冷淡,。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樣做才好,。” 馬氏想了一會兒,,問:“你每次出征回來,,有沒有給義父禮物?”朱元璋聽了一愣,,說:“沒有,。”馬氏說:“我知道其他將帥,,回來時都有禮物獻給義父,,夫君為什么與別人不一樣?”朱元璋忿然說:“他們是擄掠來的,,我出兵時秋毫無犯,,哪里會有禮物!就是有從敵人那里奪來的財物,,也應(yīng)該分給部下,,為什么要獻給主帥?”馬氏說:“體恤民生,,慰勞將士,,理應(yīng)如此。但義父不知道這些,,見別人都有禮物,,只有夫君沒有任何表示,反而懷疑你私吞金帛,,因此心中不高興,,這才薄待了夫君。我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你與我的義父前嫌盡釋,。”朱元璋問:“你能有什么辦法,?快講出來,!”馬氏說:“我這里還有一些積蓄,把它們獻給義母,,請義母向義父說明情況,,義父一定高興,不會再難為你,?!敝煸坝X得十分過意不去,說:“這樣做太委屈你了,,就按你說的辦吧,!” 第二天,,馬氏將自己積蓄的貴重首飾等物品一一撿出,送給義母張氏,,并且說是元璋孝敬義父,、義母的一點兒心意。張氏滿心歡喜地告訴郭子興,,郭子興神色怡然地說:“元璋這么有孝心,,以前倒是我錯疑了他?!弊源艘院?,郭子興對朱元璋疑慮漸釋,遇到戰(zhàn)事,,都和朱元璋商議,,翁婿和好,滁陽城從此鞏固,。然而,,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卻覺得朱元璋的權(quán)力太大,威望太高,,十分嫉恨朱元璋,總想找個機會除掉他,。不久,,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邀請朱元璋出去飲酒,馬氏囑咐朱元璋說:“這兩個人幾次三番想害你,,這次一定沒安好心,,你一定不要喝他的酒?!苯?jīng)馬氏提醒,,朱元璋就想了一個計策。等他和郭氏兄弟一起走到半路,,朱元璋忽然從馬上一躍而下,,對天喃喃而語,若有所見,,過了一會兒,,翻身上馬,疾馳而回,。郭氏兄弟在后面追喊,,朱元璋回喊道:“我不負你,你何故設(shè)計害我,,如今天神告我,,說你們二人,,在酒中下毒,天神下令我回,!”郭氏兄弟聽了,,直嚇得汗流俠背,私語道:“置毒酒中,,我倆未對任何外人說過,,他怎地知道,難道真有天神助他,?”從此,,兩人再不敢陷害朱元璋了,就是在郭子興的面前,,也不談及朱元璋的功過,。 都說家有賢妻,男兒不做壞事,。如果真的是家有賢妻又何止是男兒不做壞事,? 后來,郭子興病死,,朱元璋逐漸成為主帥,,馬氏成為朱元璋的重要參謀之一。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軍中的文書多交給馬氏辦理,。史書記載,馬氏仁德慈善,,有智計鑒斷之能,,愛好文史,朱元璋每次出征,,文書之類均交馬氏管理,,即使在緊張倉促之中,馬氏也未嘗丟棄過,。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兵從和陽渡江攻太來,和陽空虛,,馬氏料定元兵必來劫掠義軍的家屬,,便未經(jīng)請示,就率領(lǐng)義軍家屬渡過長江,,果不出所料,,馬氏的隊伍剛過完,元軍就向和陽進攻,。 1360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會戰(zhàn)于南京,。當時,陳友諒的勢力比朱元璋強大得多,,很多人都認為很難取勝,,城中人心惶惶,竟有人挖地窯埋藏金銀,。馬氏卻把自己的金帛拿出來鼓勵將士,,激勵士氣,結(jié)果,,朱元璋大勝,,消滅了陳友諒建立的“大漢”政權(quán)。1367年,,朱元璋又攻克蘇州,,俘虜了張士誠。于是,,在掃平群雄之后,,朱元璋于1368年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冊封馬氏為皇后,。 馬皇后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歷盡艱險,不僅常常參預(yù)軍事,,在空閑時間,,還帶領(lǐng)婦女趕制軍衣,可謂竭心盡智,,勞苦功高,應(yīng)算得上“開國皇后”,。作為一個女人,,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但最為難得的,,是她在建國以后的表現(xiàn),。在她被立為皇后以后,朱元璋曾深情地對她說:“朕起自布衣,,登得帝位,,外靠功臣,內(nèi)恃賢后,,為朕司書,,為朕隨軍,為朕親緝甲士衣鞋,,種種勞苦,,不勝枚舉,。古稱家有良婦,猶國有良相,,今得賢惠如后,,朕益信古語不虛?!瘪R氏卻說:“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同貧賤,,愿無忘君臣同艱難,。”馬皇后的話,,可謂語重心長而又適得其時,。 朱元璋把她比做唐代的長孫皇后,馬皇后謙辭不敢當,,待到朱元璋要把馬皇后的宗族故舊請入朝廷,,授以爵祿,馬皇后叩謝道:“爵祿所以待賢,,不應(yīng)私給外家,,妾愿陛下慎惜名器,勿循私恩,?!钡煸盀榱吮硎緦︸R皇后的感佩之情,還是追封了她的父母,,并設(shè)廟四時祭拜,。馬皇后的這番話,不僅令朱元璋倍加感動,,就是放在數(shù)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今人聽來,,尚猶自敬佩,。 對于子孫,馬皇后的教訓也非常嚴格,,她深怕后人會變成紈绔子弟,,就教育他們不忘艱苦。幼子朱施很受馬皇后和朱元璋的疼愛,,長大后被封周王,。馬皇后怕他離開了自己會變壞,就特派江貴妃跟隨監(jiān)視,并送給江貴妃一件紕衣和一拐杖,,告訴江貴妃說:“如果周王有了過失,,就讓他披紕衣而受杖,紕衣是讓他不忘太祖起自窮苦,,拐杖是讓他不忘刑律,。他如果不能及時改正,那就回來報告我,?!惫唬芡醯搅朔獾匾院?,曾想放縱自己,,但江貴妃嚴加督責,周王終未有大惡,。 馬皇后起自寒微,,一直不忘本色,雖貴為皇后,,卻過著較為儉樸的生活,。平時,她衣不重彩,,多穿絲麻織成粗布,,過去的破爛衣服什物也總是修補再用。但她并非吝嗇,,在許多地方,,她十分大方。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馬皇后聽說太學生有幾千人之多,便問他們的生活是怎樣安排的,。當她得知太學生是由國家供應(yīng)飯食時,,便說:“太學生雖免去了饑寒之虞,但他們的家屬卻不一定有生活保障,,希望能給那些家境貧寒的太學生以補助,讓他們的妻子老小不至挨餓受凍,?!彼€特別建議設(shè)立了紅板倉,積聚財物贈送生員的家屬,,以保證太學生無后顧之憂,,安心讀書。 朱元璋剛開始制造紙幣時,,屢次試制都不成功,。一天,,他夢見有人告訴說,如果想制成紙幣,,必須取秀才的心肝來才行,。夢醒之后他想道:“這難道是讓我去殺讀書人嗎?”馬皇后聽他說了這個夢,,就對皇帝說:“照我看來,,秀才們所作的文章,就是他們的心肝了,?!被实勐犃撕芨吲d,立刻命主管的官署找來秀才們進呈有關(guān)文章,,加工用來制紙幣,,果然制造成功了。 在明朝建成初年,,宰相胡惟庸謀反案應(yīng)是最大的謀反案之一,,其株連之廣,在中國古代史上也是少見的,。中國著名文學家,、洪武朝大學士、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因年紀已大,,早已退隱林泉,,離京師千里而居,但他的孫子宋慎知道胡惟庸謀反而未舉報,,就被株連逮捕到了京城,。馬皇后聽了,連忙跑去對朱元璋說:“聽說皇上要處死宋學士,,不知是何緣故,?”朱元璋說:“宋濂的長孫宋慎知情不報,形同謀反,,屬大逆不道之罪,,按律當誅,且應(yīng)禍滅九族,!”馬皇后求情說:“宋學士閑居浦江,,早已不問政事,且離京城有千里之遙,,根本不知其孫謀反的事,,怎么能處他以死刑呢?”朱元璋對謀反之事恨之入骨,所以不聽馬皇后的勸告,,拂袖而去,。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只見馬皇后直落淚,,朱元璋很奇怪,,就問她是什么原因。馬皇后說:“宋學士跟隨皇上四十多年,,德高望重,,四海敬仰,又兼滿腔赤誠,,肝膽照人,,出生入死,功昭日月,,如今年逾古稀,,卻要授刀斧之刑,我哪里能吃得下珍饈美味,?”朱元璋聽了這番話,,被深深地打動了,就免了宋濂的死刑,,改為發(fā)配茂州,。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這一點,在朱元璋一朝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馬皇后在諫阻殺戮,、保護功臣方面,其做法也可謂前無古人,。建國之初,,明朝定都南京,但南京城墻不夠堅固完整,,朱元璋準備修建,,因國庫中資金缺乏,朱元璋就向民間募集資金,。吳興人沈秀是一位深藏于江南小鎮(zhèn)的富商,用“富可敵國”四字形容,毫不為過,,他一生精明蓋世,,老來卻犯了兩個大錯誤:一是他自動捐款要求修半邊城墻,二是他修的這半邊比朱元璋修的那半邊提前完工了三天,。本來,,朱元璋對沈秀主動要求修那半邊城墻就大為不滿和嫉妒,覺得一個商人竟敢同皇帝平起平坐,,且是用錢來修城墻,,豈不是為沈秀自己立紀念碑,滅了他皇帝的威風,?再加上比皇上提前三天完成,,那就更是壓倒了皇上,有“欺君之罪”,!朱元璋性情忌刻,,哪里能容,就找了個借口,,說沈秀亂掘山脈,,把沈秀捕入獄中,準備處死,。馬皇后知道了此事,,急忙前去問詢,朱元璋說:“民富敵國,,是為不祥,。”馬皇后抗言道:“國家立法,,所以誅不法,,非以誅不祥。沈秀雖富可敵國,,卻并未犯法,,為什么要處他死刑呢?”朱元璋理屈辭窮,,只得把沈秀改謫戌云南,,沈秀終于死在貶所,從此,,江南富人吸取教訓,,更加深藏不露。 馬皇后做了15年的皇后,,于1382年(洪武十五年)病重,,醫(yī)治無效,,群臣紛紛訪求名醫(yī),督責醫(yī)官,,馬皇后卻很平靜地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y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yī)生,,轉(zhuǎn)增妾過,。”這種寧靜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懷使朱元璋及群臣大為感動,。朱元璋問她有何遺言,,馬皇后說:“妾與陛下自布衣,賴陛下神圣得為國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妾歿之后,,只愿陛下親賢納諫,,如是而已?!毖杂櫠?,年51歲。馬皇后的這番不是遺言的遺言,,至為樸實而又至為深刻,。自朱元璋及群臣百姓,聞馬皇后死訊,,無不慟哭,。 1382年(洪武十五年九月),葬馬皇后于孝陵,,臨葬風雨雷雹大作,,朱元璋以為不吉之兆,愀然不樂,。送葬僧人宗泐口宣一謁道: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 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朱元璋聽了,才轉(zhuǎn)憂為喜,。 馬皇后死后,,宮中有很多憶馬皇后的歌謠,,其一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于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皇帝多殘暴,,后宮多穢亂,,這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帶有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尤其是后宮,,皇后妃子更多亂政禍國之人,,少有賢明之人,馬皇后是一個極其突出的特例,。 馬皇后既能輔佐朱元璋打天下,,又能輔佐朱元璋治天下,如此善始善終,,實屬難得可貴,,貧賤而不移,富貴而不淫,,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做人標準之一,,在馬皇后身上確實體現(xiàn)出來了。至于大和尚頌她為救苦救難的“馬如來”,,雖不無過譽之謙,,也實在是不無道理。如果說她“幫”出一個開國帝王來,,那就更是當之無愧了,。 中國有句古語叫:“家有賢妻,男兒不做壞事,?!逼鋵崳矣匈t妻,,何止男兒不做壞事,!我們寫本篇并不是為馬皇后立碑樹傳,而是要寫一寫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中國女人的睿智與賢達,,風頭讓男人出盡了,,女人成了幕后英雄,。像這樣的事并不多,但總值得寫一寫,。目的并不是要教化今天的女人都像馬皇后一樣,,但其人格形象不管是在當時、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足以讓人尊敬和佩服,。(唐.趙蕤) |
|
來自: 循天園 > 《反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