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生平簡介黃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nóng),別號(或賜號)玉揪子,,昌邑縣黃家辛郭村人(實(shí)為城關(guān)南隅),,是癢生,中年得目疾,,為庸醫(yī)所誤,傷其目,。因空抱凌云不能仕進(jìn),,遂發(fā)奮習(xí)醫(yī),博覽古今醫(yī)學(xué)書籍,,集其大成為一家言,,所著有《傷寒懸解》15卷,《傷寒說意》11卷,,《金匱懸解》22卷,,《四圣心源》10卷,《素靈微蘊(yùn)》4卷,,《長沙藥解》4卷,,《玉楸藥解》4卷,《四圣懸樞》4卷,,共八種,,已刊行于世,名曰《黃氏八種》,。另有《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周易懸解》,、《玉根子堂稿》,、《道德經(jīng)解》六種未能刊就,以上六種底稿已不知所存(此六種稿在1957年,敞曾搜集全稿,,當(dāng)時聯(lián)系省衛(wèi)生局印刷,,有本縣衛(wèi)生局長徐松芳曾收稿銷至省局,后未刊成,則底稿已丟失無蹤,。)在清高宗乾隆年間,詔開四庫書館,,建四庫全書,,玉楸子先生應(yīng)其選至京都以備顧問。乾隆庚午年在京,,辛未年高宗南游,,隨駕武林,后為高宗治病愈,,賜官不受,,“妙悟岐黃”額諸太醫(yī)院門前,隨帝保健為太醫(yī)院御醫(yī),。先生當(dāng)時不愿為少數(shù)人服務(wù),,愿為勞苦大眾多數(shù)人服務(wù),因辭母病回里為鄉(xiāng)里診治,,名博遐邇,。后高宗有旨詔回京都,先生以死回告,,乃潛至蘇杭,,幾年來桃李遍蘇杭。于1758年由杭州歸里病逝,,年五十四歲,。先生生于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十八日),逝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七日),。 (劉德正寫于1980年) 昌邑縣搜集整理 黃元御醫(yī)學(xué)著述 昌邑縣是清代名醫(yī)黃元御的故鄉(xiāng),。為了繼承和發(fā)揚(yáng)我國的醫(yī)學(xué)遺產(chǎn),昌邑縣最近組織了十幾名醫(yī)務(wù)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對黃元御的著述和事跡進(jìn)行了調(diào)查,。黃元御,字坤載,,早年為諸生,,因庸醫(yī)誤藥損其目,遂發(fā)憤學(xué)醫(yī),,會萃古今名醫(yī)學(xué)說,,集其大成為一家言。著述宏富,,名博一時,,特別是其中的《黃氏八種》,,從清代后期就在國內(nèi)外醫(yī)學(xué)界廣為流傳。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調(diào)查研究,,已發(fā)掘出黃氏未刊行的著作三篇,,并找到了黃氏的故居,搜集到一些有關(guān)他的傳說,,發(fā)現(xiàn)了一批黃氏醫(yī)著的原稿,。昌邑縣有關(guān)人員,對這次搜集的大量資料進(jìn)行了整理和研究分析,。這一活動,,既推動了全縣中醫(yī)藥的研究工作,也給上級醫(yī)學(xué)研究單位提供了資料,,還為一些醫(yī)學(xué)院校的教學(xué)工作和某些國外學(xué)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參考,。 (宋甲其) (摘自《大眾日報(bào)》1980年6月17日) 清代名醫(yī)黃元御的著述得整理昌邑縣是清代名醫(yī)黃元御的故鄉(xiāng),他的醫(yī)學(xué)著作流傳于國內(nèi)外中醫(yī)學(xué)界,,至今仍有一些醫(yī)學(xué)工作者經(jīng)常來這里參觀和調(diào)查,,國外有的學(xué)者也托人詢問。 為了發(fā)掘,、繼承和發(fā)展我國的醫(yī)學(xué)遺產(chǎn),,最近,昌邑縣委組織縣醫(yī)科研究所,、人民醫(yī)院、圖書館和文化館等單位的十幾名醫(yī)務(wù)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對黃元御的著述和事跡進(jìn)行了調(diào)查和整理,。這將為醫(yī)學(xué)研究機(jī)關(guān)、有關(guān)教學(xué)單位和某些國外學(xué)者提供必要的資料,。 (宋甲其) (摘自《山東科技報(bào)》1980年8月21日第一版) 黃元御年譜著作圖表,, 黃元御年表1705年 康熙四十四年 乙酉 黃元御于9月18日下午5時,出生于山東省昌邑縣城西郊黃家辛郭村,。 1734年雍正十二年 甲寅 黃元御30歲,。 8月得目疾,因庸醫(yī)誤藥,,左目失明,。委棄試貼,遂發(fā)奮學(xué)醫(yī),,考鏡靈蘭之秘,,誰讀仲景《傷寒》。 1737年 乾隆二年 丁已 黃元御33歲,。 仲春,,經(jīng)過三年的研讀,,已領(lǐng)悟到《傷寒論》的旨意。 “縱觀古今《傷寒》之家,,數(shù)十百種,,歲歷三秋”,“丁已伸春,,欲枕假寢,,恍然解矣?!?/p> 1740年 乾隆五年 庚申 黃元御36歲,。 9月28日,草成《素靈微蘊(yùn)》二十六篇,。從1737年初步掌握《傷寒論》的原理后,,又進(jìn)一步研究《內(nèi)經(jīng)》,經(jīng)三年著述,,寫成其第一部巨著《素靈微蘊(yùn)》,。 1741年 乾隆六年 辛酉 黃元御37歲。 此后四年,,南游江淮,,先后兩次去浙江錢塘,登臨會稽山,,瞻仰大禹陵,。 1745年 乾隆十年 乙丑 黃元御41歲。 此后三年中,,研讀張仲景《金匱玉函要略》,。 1746年乾隆十一年 丙寅 黃元御42歲。 山東大饑,,昌濰一帶人相食,。 11月24日上午,黃元御之父黃鐘去世,。黃元御在家為父治喪,。 1747年 乾隆十二年 丁卯 黃元御43歲。 山東大饑,,災(zāi)情仍無所減,。 黃元御在家為父丁憂。 1748年 乾隆十三年 戊辰 黃元御44歲,。 3月末,,開始撰述《傷寒懸解》。 7月3日,,《傷寒懸解》書成,。 7月初,,開始撰述《金匱懸解》。 8月末,,《金匱懸解》書成,。 1749年 乾隆十四年 己巳 黃元御45歲。 春初,,析瘟疫痘疹,,開始起草《四圣懸樞》。 2月,,撰述《四圣心源》,,創(chuàng)辟大略,遇事輟筆,。 1750年 乾隆十五年 庚午 黃元御46歲,。 2月初,考寫《黃氏家譜·遷徙淵源》,。 春,,旅寓濟(jì)南,歷下申士秀為其撰寫《金匱懸解后敘》,。黃元御起草《傷寒說意》數(shù)篇,。 4月,北游帝城,。為乾隆皇帝治疾有功,,御賜“妙悟岐黃”匾額。 11月終,,由北京南赴清江浦,。 1751年 乾隆十六年 辛未 黃元御47歲。 2月,,乾隆皇帝南巡,黃元御隨駕武林(杭州),。 4月,,回到清江河院署,研思《四圣心源》,。十得其九,,厥功未成。 6月,,客處江都(揚(yáng)州),,續(xù)成《傷寒說意》全書。 6月末,,又回到清江河院署,,對《四圣懸樞》修改定稿”,。 8月15日,開舟北上,,再客京華(北京),。 秋,南浮江淮,,客陽邱,,準(zhǔn)備寫《長沙藥解》,但未考慮成熟,,因此沒下筆,。 1752年,乾隆十七年 壬申 黃元御48歲,。 10月,,作《天人解》,續(xù)成《四圣心源》全書,。 1753年 乾隆十八年 癸酉 黃元御49歲,。 2月,作《長沙藥解》,。 5月,,刪定《傷寒懸解》。 7月,,筆削《金匱懸解》,。 8月,修改溫疫痘疹,,定稿《四圣懸樞》,。 9月11日,寫《四圣心源自序》,。 9月17日,,修完《四圣懸樞》。 1754年 乾隆十九年 甲戌 黃元御50歲,。 1月,,久宦京華,復(fù)加刪定《傷寒說意》,。 5月,,修成《素靈微蘊(yùn)》。 6月,,開始撰寫《玉楸藥解》,。 8月癸丑,《玉楸藥解》書成,。 8月甲寅,,撰寫《玉楸藥解自敘》,。 1755年 乾隆二十年 乙亥 黃元御51歲。 2月,,開始撰寫《素問懸解》,。 11月,《素問懸解》書成,。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黃元御52歲,。 2月,撰《道德經(jīng)解》,。 2月25日,,開始撰寫《靈樞懸解》。 5月2日,,《靈樞懸解》書竣,。 5月16日,始創(chuàng)《難經(jīng)懸解》,。 5月22日,,《難經(jīng)懸解》書竣。 6月中,,撰寫《周易懸象解》,。 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 黃元御53歲。 撰修《玉楸堂稿》,。 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 戊寅 黃元御54歲,。 9月17日晚9時在昌邑城里南隅寓所去世。葬于昌邑城西郊黃家辛郭村南黃氏祖塋,。 說明:本書對黃氏的年齡計(jì)算,,采用其著作中自稱的虛歲數(shù),即比周歲數(shù)大一歲,。 黃元御年譜1705年 乙酉 康熙四十四年 一歲 九月十八日申時,,黃元御生。 《黃氏家譜》:“黃元御,,(黃鐘)鐘之三子,,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nóng),,另號玉揪子,,”“生于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十八日申時?!?/p> 《黃坤載先生志墓碑文》:“先生生于康熙四十四年,?!?/p> (黃元御六世族孫靄霖書) 《黃元御官道碑文》:“先生姓黃氏,忠宣公十代孫,?!?/p> (宋逵升撰文) 黃元御生于昌邑西郊西巖山下新郭村。 《西巖記》:“去縣西二里許名曰新郭村,,近古城遺址,,今以名村因其舊也。村之西有山,,近視之若夷,,遠(yuǎn)望則豐隆聳秀,青草蒙茸如翠屏狀,。其極頂前后又有小峰突起,,中區(qū)平坦畝余,舊有泰山等祠,。聞之故老云,,厥初創(chuàng)建,幾見神異,。今雖漫無可考,,然歲時伏臘,邑中人士瞻拜祠下者,,動以數(shù)百計(jì),,往來絡(luò)繹,若或使之,,也可以稽此山之靈也,。”“東則為忠宣公墓,,石獸森列,,松松蔥郁,而其子孫之環(huán)處于其側(cè)者,,尚濟(jì)濟(jì)焉,。”(明孫夢邑人) 《題西巖》:“世外風(fēng)流愛小山,,結(jié)廬高著翠微間,;天臺佳氣春常在,閬苑浮云晝自閑,。檻外松煙偏靄靄,,枝頭鳥語故關(guān)關(guān);明朝柱史朝楓陛,野老思君何日還,?!保鞯原懸厝耍?/p> 《昌邑縣續(xù)志》:“黃元御,字坤載,,號研農(nóng),,別號玉楸子,明太保忠宣十一世孫,?!?/p> 1734年 甲寅 雍正十二年 三十歲 八月,庸醫(yī)誤藥損其目,。 《素靈微蘊(yùn)·目病解》:“玉楸子中外條固,,夙無苛殃。甲寅八月,,時年三十,。左目紅澀三日后白睛如血,周外腫起,,漸裹黑珠,。口干不飲,,并無上熱煩渴之征,。延一醫(yī)診之,高冠嚴(yán)色,,口沫泉涌,,以為大腸之火,用大黃,、黃連下之,,不泄,又以重劑下之,,微泄,,不愈。乃意外有風(fēng)寒,,用滾茶一盆,,覆衣蔗蒸,汗流至睡,,不愈,。有老嫗善針,輕刺白珠,,出濁血數(shù)十滴如膠,,紅腫消退,,頗覺清朗。前醫(yī)猶謂風(fēng)火不盡,,飲以風(fēng)燥苦寒?dāng)?shù)十劑,漸有飛白拂止,,如輕霉蒙籠,。伊謂恐薄翳漸去,乃用所謂孫真人秘方,,名揭障丹,,一派辛寒,日服二次,。又有熏法,,名沖翳散,藥品如前,,煎湯熱覆,,含筒吹熏,取汗如雨,,每日一作,,如此半月,薄翳漸長漸昏,,蟹睛突生,,外皆光流似電。脾陽大虧,,數(shù)年之內(nèi)屢病中虛,,至今未復(fù)。此緣陽泄土敗,,木陷火虛,。”(黃元御:《素靈微蘊(yùn)》) 《傷寒懸解自序》:“甲寅之歲,,以誤藥粗工,,委棄試貼??肩R靈蘭之秘,,詎讀仲景傷寒?!保S元御:《傷寒懸解》) 《清史稿》:“黃元御,,字坤載,山東昌邑人,。諸生,。因庸醫(yī)誤藥損目,,發(fā)憤學(xué)醫(yī)?!保ā肚迨犯濉肪砦灏俣?3872頁) 《中國人名大辭典》:“黃元御清昌邑人,,字坤載,號研農(nóng),。早為諸生,,因庸醫(yī)誤藥損其目,遂發(fā)憤學(xué)醫(yī),?!保ǖ?228頁) 1737年 丁巳 乾隆二年 三十三歲 仲春,經(jīng)三年研讀,,已領(lǐng)悟《傷寒論》要旨,。 《傷寒懸解自序》:“考鏡靈蘭之秘,詎讀仲景傷寒,。一言不解,,乃博搜箋注,傾瀝群言,,縱觀近古傷寒之家,,數(shù)十百種,歲歷三秋,,猶爾茫若仰贊莫從,。廢卷長呼:魯鄙人之為閉倪,說之弟子,,以不解解之,。何者,固不可解也,,是殆亦不可解矣,。丁已仲春,此心未已,,又復(fù)攤卷淫思,,日落神疲,枕假寐,。時風(fēng)清月白,,夜涼如水,素影半床,,清夢一肱,,華胥初回,恍然解矣,。然后知群公著述,,荒浪無歸,。彼方且涉澤迷津,披榛罔路,,何以引我于康莊也,?吾聞適秦者,立而至,,有車也,;適楚越者,坐而至,,有舟也。今適秦之車,,且東其轅,;適越之舟,或北其首,。雖風(fēng)利而馬良,,終身不至矣。然則古圣之書,,晦于訓(xùn)站者固多,,而后人之心,誤于筆疏者不少也,。伊?xí)r,,擬欲作解,年歲貿(mào)遷,,日月纏迫,,腹稿荒殘,零落不追,?!?/p> 《素靈微蘊(yùn)序意》:“杜門謝客,馨心渺慮,,思黃帝,、岐伯、越人,、仲景之道,,三載而悟,乃知夫圣人之言冥冥,,所以使人盲也,。軒岐既往,靈素猶存,,世歷三古,,人更四圣,,當(dāng)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傳,,何敢讓焉。因溯四圣之心,,傳作《素靈微蘊(yùn)》二十有六篇,。” 1740年 庚申 乾隆五年 三十六歲 九月二十八日草成《素靈微蘊(yùn)》,。. 《素靈微蘊(yùn)序意》:“玉楸先生宰思捐慮,,氣漠神融,清耳而聽,,明目而視,,既遭庸醫(yī)之禍,乃喟然太息,,仰檳而嘆曰:是余之罪也,。夫苷杜子夏殷仲堪輩,禍劇折肱而未嘗游思醫(yī)事后之病者,,不能遁天之刑也,。古之至人視聽不用耳目,自茲吾作庚桑子矣,。杜門謝客,,馨心渺慮,思黃帝,、鼓伯,、越人、仲景之道,,三載而悟,,乃知夫圣人之言冥冥,所以使人盲也,。軒岐既往,,靈素猶存,世歷三古,,人更四圣,,當(dāng)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傳,,何敢讓焉。因溯四圣之心,,傳作《素靈微蘊(yùn)》二十有六篇,。原始要終,,以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藏諸空山,,以待后之達(dá)人。歲在庚申,,九月二十八日草成,。” 《杝元賦》:“玉楸子著《素靈微蘊(yùn)》既成,,絢華之客以為不急之務(wù),,虛亙歲月,乃述上圣之功,,剖作者之義,,作杝元以解嘲?!薄芭荚醇玻娬`庸醫(yī),,夷然太息,。鍵戶深思,澄心凝慮,,六年于茲,。當(dāng)其午夜篝燈,心源默辟,,擢筆靈飛,,撫幾神蕃,砉然天開,,磔然理易,。于是,鑿先圣未雕之璞,,探千秋永墜之奇,,騰幽振微,破險開迷,,閎言砂旨,,磅礴陸離。不知茲固,,不足以揚(yáng)天地之大化,,繼古圣之匡維,衷群言之淆亂,,回蒼生之顛沛也,?!?/p> 十二月,高宗皇帝敕命吳謙,、劉裕鐸等編篡醫(yī)書告成,,賜名《醫(yī)宗金鑒》。(這個書原來是乾隆的旨令,,書名是乾隆賜的) 1741年 辛酉 乾隆六年 三十七歲 此后四年,,南游江淮,先后兩次去浙江錢塘,,登臨會稽山,,瞻仰大禹陵?!督饏T懸解自敘》:“仆也,,身登會稽,親探禹穴,,目睹越國江山,,知昔日之來者,岐路迷罔,,自謂適越而非也,。” 1745年 乙丑 乾隆十年 四十一歲 此后三年中,,研讀張仲景《金匱玉函要略》,。 《金匱懸解自敘》:“仲景先師,著《金匱玉函要略》一書,,垂諸雜病之法,,以約言而析玄理。玉秋子神宇天光,,自負(fù)解者,,乃參伍悅研,三載于茲,。真宰恍惚,,未得其朕。百家諸子之論,,率皆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茲獨(dú)敬怖其言,,譬猶河漢無極,。其義何居?《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謂淑施幻怪之至矣,,然何至如此之閉結(jié)也。仲景先師,,憂念元元,,意濟(jì)后來,知其解者,,旦暮俟之,。千百年來,竟索解人不得,,此真欲廣文通恨事也,。戊辰孟秋,既成《傷寒懸解》乃復(fù)凝思渺慮,,入此堅(jiān)白,。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八月末望,,又告成功?!?/p> 1746年 丙寅 乾隆十一年 四十二歲 山東大饑,,昌濰一帶人相食。(還有人吹康乾盛世) 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黃元御的父親黃鐘去世。黃元御在家為父治喪,。 《黃氏家譜》:“鐘,,遠(yuǎn)貞長子,字長律,,邑庠生,。生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子時,終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卯時,。配陳氏,,生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子時,終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初七日未時,。合葬祖革之左,。生三子: 德潤、德淳,、玉路,。” 1747年 丁卯 乾隆十三年 四十三歲 山東大饑,,災(zāi)情仍無所減,。 黃元御在家丁父憂,。 1748年 戊辰 乾隆十三年 四十四歲 三月末,開始撰述《傷寒懸解》,。七月初三日,,《傷寒懸解》書成。 《傷寒懸解自序》:“乾隆戊辰,,以事滯陽邱,,賓于劉氏荒齋。北枕長河,,南踞崇山,。修樹迷空,雜花布地,。愛此佳境,,低徊留之。乃有著作斐然之志,。于是掩關(guān)靜拱,,據(jù)梧凝思。靈臺欲辟,,玄鑰晨開,。遂使舊疑露除,宿障云消,。蚌開珠露,,沙落金成。十載憂思,,三月而就,。起于春暮,成于秋始,。時七月初三也,。乃玄草甫成,二毛生鬢,。感念此生,,于邑增懷。昔蔡剛成,,欲以四十三年,,躍馬疾弛,以就當(dāng)時之業(yè),。今春秋四十四年矣,。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不獲以未衰之身,,小有建功,,方枯心于尺素之中,彈心于寸管之內(nèi),。日薄途修,,行自慨也。然文信不遷,,呂覽弗著,;西伯非囚,周易何傳,?是巴蜀乃不韋之樂地,;婁里為文王之吉宅也。仆也,,愛此兩書,,不敢續(xù)尾。今日頓啟靈源,,成茲玄構(gòu),,雖不能媲美于前哲,要亦可備一家之言也,。嗟乎,,仲景著書,幾何年矣,。而告功塵封,,迄無解者。今日之外,,縱爾敞精勞神,,不得已也?!?/p> 《傷寒說意自敘》:“戊辰之歲,成《傷寒懸解》,?!?/p> 七月初,開始撰述《金匱懸解》,。 八月末,,《金匱懸解》書成。 《金匱懸解自敘》:“戊辰孟秋,,既成《傷寒懸解》,,乃復(fù)凝思渺慮,入此堅(jiān)白。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八月末望,又告成功,。靈思妙悟,,悅恍離披,幽理玄言,,往來絡(luò)繹,。向解《傷寒》,心枯神瘁,,幾于白鳳朝飛,,彩毫夜去,以強(qiáng)弩之末,,竟?fàn)栍饹]石開,,是亦千古之奇也?!?/p> 1749年 己巳 乾隆十四年四十五歲春初,,析溫疫痘疹,開始起草《四圣懸樞》,。 《四圣懸樞自敘》:“仆于已巳春初,,草《四圣懸樞》,析溫疫痘疹之義,,辛未六月,,筆削于清江河院署中。四部俱成,,《傷寒》之義元矣,,疫癘之義元之又元?!?/p> 二月作《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自序》:“醫(yī)有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文,,爭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無傳,。玉楸子憫后世作者不達(dá)其意,,既解《傷寒》,、《金匱》,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內(nèi)外百病,,原始要終,以繼先圣之業(yè),?!?/p> 1750年 庚午 乾隆十五年 四十六歲 二月初,考寫《黃氏家譜·遷徙淵源》,。 《黃氏家譜·遷徙淵源》:“別駕思祖公十三世孫源泗公,,宋時為東萊司馬,遂家東萊之昌邑縣畫埠,,元延祐間谷保公又自畫埠遷居新郭,。 時乾隆十五年歲次已巳仲春上浣十六世孫玉路謹(jǐn)考?!?/p> 春,,旅寓濟(jì)南,歷下申士秀為其撰寫《金匱懸解后敘》,。黃元御起草《傷寒說意》數(shù)篇,。 《金匱懸解后敘》:“慨自愈跗云遙,巫彭既遠(yuǎn),,玉版之奇較失,,靈蘭之秘?zé)o傳,此膏肓之病,,所以難為,,而太和之春,無人更貯也,。乃有都昌上士,,萊國鴻生,史服經(jīng)衣,,探《八索》,、《九丘》之奧,仁巢義杖,,發(fā)三辰五岳之靈,。本良相之心為良醫(yī),即活人之手而活國,,技已精于三折,,病不患夫四難,。獨(dú)念長沙,,真集大成之圣,,惟茲《金匱》,難期明悟之人,,遂乃妙棄簽蹄,,旁搜秘籍。當(dāng)其探奇抉奧,,則志無二格,,靈有專門,及乎提要鉤玄,,則說必解頤,,趣皆炙舌,真所謂發(fā)智燈于暗室,,渡寶筏于迷津也,。” 《傷寒說意自敘》:“戊辰之歲,,成《傷寒懸解》,。庚午年春,旅寓濟(jì)南,,草《傷寒說意》數(shù)篇,。” 四月,,北游帝城,,為乾隆皇帝治疾有功,御賜《妙悟岐黃》匾額,。 《四圣心源自序》:“庚午四月,,北游帝城?!?/p> 《黃元御官道碑文》:“清高宗御極之三十年,,詔開四庫書館,征求天下書籍,,分為經(jīng)史子集,,共存一萬三千七百余種,而子書分為十四類,,儒法兵農(nóng)而外,,購藏古今醫(yī)書至為宏富。又詔求天下隱逸之士,,有深于醫(yī)學(xué)者齊集京師,,以備顧問,而吾邑玉楸先生首膺其選,。乾隆庚午北游帝城,?!?/p> 《昌邑縣續(xù)志》(光緒三十三年):“總匯醫(yī)理,精益求精,,考授御醫(yī),,純皇帝南巡,奉詔侍從,,著方調(diào)藥皆神效,,御賜'妙悟歧黃’匾額?!?/p> 十一月終,,由北京南赴江蘇清江浦。 《四圣心源自序》:“十一月終,,南赴清江,。” 1751年辛未乾隆十六年四十七歲二月,,純乾隆帝南巡,,隨駕武林(杭州)。 四月,,回清江河院署,,研思《四圣心源》,“十得其九”,,但沒有完稿,,就去揚(yáng)州了。 六月,,客處江都(揚(yáng)州),,續(xù)成《傷寒說意》全書。六月末,,又回到清江河院署,,對《四圣懸樞》修改定稿。 八月十五日,,開舟北上,,再客京華(北京)。 《四圣心源自序》:“辛未二月,,隨駕武林,,四月還署,研思舊章,,十得其九,;厥功未成,八月十五日,,開舟北上,,再客京華,。” 《傷寒說意自序》:“辛未六月,,客處江都,續(xù)成全書,?!?/p> 秋,南浮江準(zhǔn),,客陽邱,,“有辨章百草之志”,醞釀《長沙藥解》綱目,,但因未考慮成熟,,沒有動筆,只開始打腹稿,。 《長沙藥解自序》:“辛未秋,,南浮江淮,客陽邱,,墨墨不得意,。” 1752年 壬申 乾隆十七年 四十八歲 十月,,作《天人之解》,,寫成《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自序》:“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續(xù)成全書,。” 1753年 癸酉 乾隆十八年 四十九歲 二月,,撰寫《長沙藥解》,。 《四圣心源自序》:“癸酉二月,解長沙藥性,?!?/p> 《長沙藥解自序》:“辛未秋,,南浮江淮,,客陽邱,墨墨不得意,。癸酉仲春之初,,東郊?xì)廪D(zhuǎn),北陸寒收,,遂乃遠(yuǎn)考農(nóng)經(jīng),,旁概百氏,。近古以來,李時珍作綱目,,搜羅浩衍,,援引該洽,備牛扁狗骨之木,,列雞頭鴨腳之草,,采神經(jīng)怪牒,以炫其奇,,征野史稗官以著其富,,紀(jì)載博矣。而丑謬不經(jīng),,嗟乎,!未識人理,焉知物性,。今欲與之言物性,,仍兼與之析人理。侍讀吳公駐馬相過聞之,,惘然離席,,進(jìn)曰:'惟吾子刪其怪妄,歸于簡約,,以復(fù)炎帝之舊意,,亦可焉’。玉楸子優(yōu)而唯曰:“吾無從刪也,。經(jīng)傳炎帝非盡(空一字)文錄出桐君不皆昔義,,下及余子,更不曉事,,莠盛苗穢,,非種難除,悉劃爾類,,利用大耕耳,,乃取仲景方藥,箋疏之,,作《長沙藥解》,,停筆愴懷,中宵而嘆,?!?/p> 五月,刪定《傷寒懸解》。七月,,筆削《金匱懸解》,。 八月,修瘟疫痘疹,,即重新修改《四圣懸樞》,。 .九月十七日,修完《四圣懸樞》,。 《四圣心源自序》:“癸酉二月,,解長沙藥性。五月刪定傷寒,,七月筆削金匱,八月修瘟疫痘病,,成于九月十七,。維時霖雨初睛,商隱徐發(fā),,落木飄零,,黃葉滿階,玉揪子處蕭涼之虛館,,坐寂寞之閑床,,起他鄉(xiāng)之遙恨,故國之綿思,。悲哉,,清秋之氣也。黯然,,遠(yuǎn)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潤色,?!?/p> 《四圣懸樞》卷五《伊公問旨》:“癸酉八月,玉楸子成《四圣懸樞》,,論溫疫,、痘疹之法?!?/p> 九月甲戌,,寫《四圣心源自序》。 1754年 甲戌 乾隆十九年 五十歲 正月,,復(fù)加刪定《傷寒說意》,。 《傷寒說意·自序》:“甲戌正月,久宦京華,不得志,,復(fù)加刪定,,仲景之意得矣。仆之得意,,不可言也,。 三月,撰成《傷寒說意》十卷,。 五月,,成《素靈微蘊(yùn)》。六月,,復(fù)作《玉楸藥解》,。 八月;寫完《玉楸藥解》,,為黃元御醫(yī)書第八部,。 《玉楸藥解自序》:“甲戌三月,成《傷寒說意》,,五月成 《素靈微蘊(yùn)》,,六月復(fù)作《玉楸藥解》,八月癸丑告成,,此愚書之第八部也,。蕭蕭古寺,落落荒齋,。感歲月之已晚,,傷春秋之欲暮。當(dāng)伯玉知非之時,,值孔子學(xué)易之候,。事與之判,年與之齊,??蓝潭拈L,念身微而愁劇,。雖然子長作史,,子云草元,固當(dāng)牢騷于創(chuàng)始之日,,亦必愉快于勒成之時者,,志勵丁年,書竣蒼首,。十仞作井,,一簣成山。此亦煙嵐著書之士,最為破涕而笑者也,。嗚呼,,有一代之功業(yè),有千秋之勛獻(xiàn),。任兼將相,,望重國家。宜沙漠之雄威,,馳丹青之榮譽(yù),。榮則榮矣,無何,,而古墓為田,,松柏成薪,豐碑已斷,,綠字無存,,傳觀故老,不能考其姓名,。遠(yuǎn)綜先典,,莫或搜其鐵事,。念滄桑之更變,,嘆陵谷之遷移,其間宏才遠(yuǎn)略,,豐功偉烈,,望而光顯,沒而泯滅者,,不知幾何,。三不朽事業(yè),殊不在是,。與其收功臣之帶礪,、享良相之茅土,不如永日嘯歌,,逍遙于黃葉青山下也,。甲戌八月甲寅黃元御?!?/p> 《素問懸解自序》:“乾隆甲戌,,客處北都,成新書八部,,授門人畢子武齡(字維新,,金陵人),服習(xí)年余,直與扁倉并駕,。畢子既得先圣心傳,,復(fù)以箋注素問為請。其時精力衰亡,,自維老矣,,謝日不能?!?/p> 1755年 乙亥 乾隆二十年 五十一歲 二月,,開始撰寫《素問懸解》。十一月,,寫成《素問懸解》,。 《素問懸解自序》:“乙亥春正,畢子又以前言請,,且謂:醫(yī)尊四圣,,自今日始,仲景二注已成,,岐黃扁鵲之書,,迄無解者,三圣之靈,,未無遺恨,!過此以往,來此涌法新書,,心開目明,。而不解先圣古義,又將恨無終窮也,。時維二月,,寒消凍解,律轉(zhuǎn)陰回,,門柳綻金,,庭蘭孕玉。玉楸子客沉蕭零,,旅懷索落,;歌遠(yuǎn)游之章,誦閑居之賦,,幽思緒起,,殊非杜康所解。乃箋釋《素問》,,以消煩,。十一月終成書,,淆亂移正,條緒清分,,舊文按部,,新義煥然?!?/p> 1756年 丙子 乾隆二十一年 五十二歲二月,,應(yīng)澹明居士之請,撰《道德經(jīng)解》,。 二月二十五日,,開始撰寫《靈樞懸解》。五月二日,,寫成《靈樞懸解》,,共九卷。 《靈樞懸解自序》:“丙子二月,,方欲作(靈樞)之,,澹明居士請先解《道德》?!兜赖隆芳闯?,于二月二十五日,乃創(chuàng)此草,。正其錯亂.發(fā)其幽杳,,五月二日書竣?!?/p> 五月十六日,,開始撰寫《難經(jīng)懸解》,。 五月二十二日,,寫成《難經(jīng)懸解》。 《難經(jīng)懸解自序》:“丙子五月,,《靈樞解》成,。岐黃而后,難《靈》,、《素》者,,扁鵲耳。代天地司生者,,寥寥無幾,,代天通司殺者,蕓蕓不絕,,《難經(jīng)》不可不解也,。五月十六日創(chuàng)始,;二十二日書竣?!?/p> 六月中,,寫成《周易懸解》。 《周易懸象自序》:“仆于易理,,十年不解,。丙子三月,偶與元覽處士燭下清言,,間及王輔嗣易,,無互體之論。元覽以系傳非其中爻不備,,析之默然而退,,遂有仰鉆之隙。既解《道德》,、《靈樞》,,六月中,乃草《周易》,,諸象元杳,,皆在說卦之中。臨文有得,,不煩蔓引株連,。爾時翦燭夜研,辟戶晨推,,每訝心開,,恒驚須斷。迄于三靈元感,,一線幽(到此結(jié)束,。后面還有兩頁已丟失,還有一篇后記,,也沒有了,,以后找到再補(bǔ)) (如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宋甲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