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在原著中,,對于周蓉這個人物,,我都沒有太高的評價。 當(dāng)然,,作為一個讀者,,我會盡可能地拋開偏見,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書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的性格,、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經(jīng)歷與過往,,以及他們在這世間生活的種種,。 可是,不管我用哪個角度來分析周蓉,,依舊讓人難以喜歡,。 從情感角度來說,她是個只顧愛情,,罔顧親情的人,。從為人子女的角度來說,她對父母的回饋,,遠(yuǎn)遠(yuǎn)低于周秉昆,,甚至連鄭娟都不如。從為人父母的角度來看,,她同樣欠缺,,女兒玥玥從小生活在周家身邊,是鄭娟以及周父幫著帶大的,,長到了十幾歲又住到了周秉義家,。 也許有人會說,她是個獨立自主,、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對此,我并不反駁,,周蓉有她獨特的一面,但是庸俗的我,,卻并不欣賞這所謂的獨特,,是她的自私,造就了她的獨特,,是家人的付出,,成全了她的獨特,。 哭壞了眼睛的母親年輕時的周蓉,以一種決絕的方式離開了周家,。 為了奔赴愛人,,她偷偷地留給母親一封信,便踏上了前往貴州的火車,。 當(dāng)母親看著那封只有一頁的信時,,情緒瞬間失控,崩潰大哭,。她不明白,,自己的女兒為何要以這種方式離開,她既生氣,,又擔(dān)憂,。年輕的女兒去了離家那么遠(yuǎn)的地方,只為追求自己所謂的愛情,,不顧一家人的感受,,對此,周母難以釋懷,。 從此,,周母每每想起女兒,都會淚眼婆娑,。在原著中,,因為經(jīng)常流淚,周母的眼睛害了嚴(yán)重的眼疾,,視力嚴(yán)重下降,,看不清東西。 周蓉一走,,就是八年(原著),。 期間,擔(dān)心女兒生活過的苦,,周母每月會從家里的生活費中擠出20元,,寄給周蓉。周蓉也會寫信回家報平安,,不識字的周母會讓周秉昆反復(fù)給她讀女兒的信,,不厭其煩地聽著,那些信成了周母的寄托,,有時她甚至?xí)⒀b信的布兜放進(jìn)被窩,,摟著女兒的信睡覺。周母用這種方式表達(dá)著對遠(yuǎn)方的女兒的思念與擔(dān)憂。 終于,,周母等到了周蓉要回家過年的那封信,。 她高興地將家里僅有的好東西都留了起來,只等女兒女婿以及外孫女回來,??墒牵葋淼膮s只有外孫女玥玥,,以及女婿出事,,女兒住院的消息。 承受不了打擊的周母,,瞬間暈倒在地,。在春燕媽的幫助下,周秉昆將周母送到了醫(yī)院,,可是周母卻被宣布成了植物人,。周母一躺就是一年多,在鄭娟的細(xì)心照顧下,,雖然醒了,,但精神卻出了問題,時而清醒,,時而糊涂,。 直到后來,回到了周家所在的城市,,照顧母親的重任也依舊由秉昆與鄭娟承擔(dān)著,。 雖然不能把周母的意外完全歸罪于周蓉,但是她確實脫不了干系,。沒有當(dāng)初的任性,,沒有那個意外,周母的晚年或許會更幸福一些,。 外冷內(nèi)熱的父親周蓉是父親周志剛最喜歡的孩子,。 起初對于女兒的不告而別,周志剛大發(fā)雷霆,。不僅責(zé)罵了周母,,還將氣牽連到了周秉昆身上,為此還打了小兒子一耳光,。 不過,,周父的怒火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對女兒的擔(dān)憂與惦念很快替代了埋怨,。由于過度思念,,周父有些神經(jīng)衰弱,,經(jīng)常成宿成宿的難以入眠,。為了緩解失眠,,他每天會多干一些活,晚點回去休息,,將自己累到倒下就睡,,這樣他就不會因想念女兒而徹夜失眠了。 不僅如此,,周父為了離女兒近一些,,申請調(diào)到了貴州。 到了貴州不久,,他便給大兒子周秉義寫信,,請求將周蓉的地址給他,他說他不再怨周蓉了,,想要去看看周蓉,。 于是,周父背著二十斤面粉,、五斤臘肉,、幾塊肥皂以及蠟燭、膠鞋,,踏上了看望女兒的路,。這是他僅有的全部。面粉是特意給周蓉?fù)Q的,,因為周蓉從小胃不好,,肥皂是周父攢了三年留下的,膠鞋是他自己穿草鞋攢下的,,至于五斤臘肉,,是周父冒著違反紀(jì)律的風(fēng)險偷偷買來的…… 這一筐東西,是周父對周蓉沉甸甸的愛,。 當(dāng)周父看見女兒周蓉的時候,,他沒有忍住地流下了眼淚。這個讓他憂心了多年的女兒,,好好地站在自己面前,,他心中早已沒有氣。他只希望女兒能好好的,,當(dāng)他板著臉特意叮囑女兒再也不要做過激的事的時候,,得到的確實周蓉這樣的回答:
此時的周蓉,,心里只有自己的那片小天地,。她自認(rèn)為沒有連累家人,,所以所做的一切并沒有過錯,。 可是,,真的是她說的那樣簡單嗎,?家人又是活該為她擔(dān)驚受怕至此嗎,?一句就當(dāng)自己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好像受委屈的是她一樣,,她的心里從來沒有為遠(yuǎn)方的母親,、千里迢迢來看自己的父親考慮過一點。哪怕一點,,或許她也不至于如此理直氣壯,。 看著日思夜想的女兒,周父還是服軟了,。他不再嘮叨什么,,也不再強硬地表達(dá)什么,也接受了讓女婿馮化成,。走的時候,,周父對馮化成說道:
就這樣,,周父背著空空的竹樓走向來時的路,。 退休后的周父,一邊照顧精神錯亂的周母,,一邊幫著周蓉照顧玥玥,。那時的周蓉,依舊在追求著自己的人生,,考上了北京大學(xué),,然后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由于馮化成的背叛,,她在離婚后才回到了老家,。 在她回老家不久,,周父便去世了,她幾乎沒有在父親床前盡過一天孝,。 徹底的“利己者”作為女兒,,周蓉?zé)o疑是不合格的。 母親與父親為她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她知道,,但是她又沒有做到,。別人都在夸贊周家出了周秉義與周蓉兩個有出息的人,只有周秉昆沒出息,。 可是在我看來,,周秉昆卻是最該被認(rèn)可的人。周蓉的自由與任性,,是父母的包容,,更是周秉昆與鄭娟在背后替她在盡孝,她的出息,,只成全了自己,,帶給家人的卻是無盡的擔(dān)憂與麻煩。 我不愿過分地苛責(zé)周蓉的種種做法,,她有她的理由以及人生觀,,但是她的人生觀永遠(yuǎn)只考慮了自己,這是最讓人難以認(rèn)同的,。 追求自我,,追求愛情,追求信仰,,這都沒有錯,。可是,,希望她能回頭看看,,她的自我是建立在家人與他人的犧牲與付出上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就擺在這里,。她的恣意妄為,,她的灑脫自由,真的是獨立嗎,?如果沒有家人在背后支撐著,,她哪里有機會如此地放任自己? 在我看來,,周蓉,,是個徹頭徹尾的“利己者”。 她的所有付出與努力,,全是為了自己,。可能有些人會說,,為了自己而活并沒有錯,。這句話是沒有錯,但是在做好自己的情況下,,是否應(yīng)該考慮一下作為母親以及作為女兒的責(zé)任,,這是不可推卸的,更是不該丟失的,。 如果周家的其他人,,都像周蓉一樣,那結(jié)果可想而知,。沒有家人的接濟,,她的愛情早已夭折在大山里,沒有周秉昆與鄭娟,,周母或許活不到看見女兒的那一天,,沒有周父的照顧,,女兒玥玥又該在哪里顛沛流離? 這才是我不喜歡周蓉的原因,。不是她不顧一切地追逐了愛情,,而是她的眼中從來只有自己的喜惡與得失。 在原著中,,她曾對女兒玥玥說過這樣一句話:“給予自己生命的人,,是對自己有天恩的人。天恩如同日月光輝,,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必須報答的,。”不知道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想起周父與周母,,她說出口的道理,自己卻沒有踐行,。 特別喜歡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的一句話:
活在這世間,,要對得起自己,,也要對得起給予我們溫暖與愛的親人,當(dāng)世界真的只剩下我們自己的時候,,那會是一聲絕望的孤鳴,。
|
|
來自: 新用戶55324506 >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