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詩有其“詩境”,“詩境”來自詩人“心境”,。為詩者,,自有其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讀一首好詩,,須得“悟境”,即從“詩境”走入詩人“心境”,,是對詩者之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的認知,。讀一詩,得其一,,自足矣,。 991 自茂乘高鐵至江門 蘇俊 倒騎龍背向江關(guān)。千里真能數(shù)刻還,。 誰扯天韁牽地轡,,一聲拉動兩邊山。 “誰扯天韁牽地轡,,一聲拉動兩邊山,。”只有在強烈的主觀情感驅(qū)動下,,才能融奇特的比喻與非凡想象于一體,。(歸樵)992 夜雨寄北 蘇俊 滴到心池夢易醒。百年來去幾離亭,。 蕭蕭不是巴山夜,,卻為何人獨起聽。 全詩只一個“滴”字寫客體之聽雨,,其余皆從“滴”字轉(zhuǎn)化為感興,,即抒主觀之情。意境上層層推進,,三四句從陳述變成了否定與感嘆,,情感進一步升華。(歸樵)993 辛丑餞春 蘇俊 白頭能幾對芳菲,??催^紅肥看綠肥。 直到無花心始足,,不妨歡喜送春歸,。 享受春季,活好當下是也,?!靶氖甲恪薄皻g喜”一反古人惜春、傷春,、悲春情緒,,大有不以為喜,不以己悲之超脫境界,。(歸樵)994 讀蟄師端午畫蘭 蘇俊 淚泉和墨寫靈苗,。無地無天著我曹,。 一例所南風調(diào)在,花詞葉句盡離騷,。 緊扣端午畫蘭,,重心詠嘆畫之深遠意境,“花詞葉句”中“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余”詩句,,盡在目前。(歸樵)995 偶得 蘇俊 湖邊覓句幾徘徊,。蟬未收聲鳥又催,。 榕子忽如詩思熟,不偏不倚打頭來,。 從“覓句”“幾徘徊”到“催”再到“榕子忽如詩思熟,,不偏不倚打頭來?!毙蜗蟮膶懗鲈娙遂`感源于情緒高漲,、思想成熟而突發(fā)的結(jié)果??蓺w于論詩詩賞讀,,三四句妙極。(歸樵)996 殘荷 徐藝寧 露重難撐涼薄天,,殘妝落入水云煙,。 哪堪風雨支離碎,,多少珠聲滴不圓,。 “多少珠聲滴不圓”是因“殘妝”“支離碎”之故。此應從韋應物《詠露珠》反轉(zhuǎn),,“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露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才知它是圓形的,。(歸樵)997 右側(cè)大牙松動戲作 天許 老夫真老矣,竟至齒牙松,。 心已憂多病,,唇猶不漏風。 侵吞還靠左,,休養(yǎng)偶持中,。 忽悟治平術(shù),,分明與此同。 寓莊于諧,,尾聯(lián)道破主旨,。在詩思、意象,、敘述結(jié)構(gòu)中經(jīng)營并有所突破,,便可成就一首好詩。(歸樵)998 斗方山望湖樓作 姚泉名 群巒收雨午風甜,,野望浠河云卷簾,。 山寫規(guī)章水遵守,一川寬窄鑒松嚴,。 水的“寬窄”“松嚴”是“遵守”山的“規(guī)章”,。“鑒”字言山水之間的開合張弛皆有辯證,。全詩極富感染力,,喻理而不失情韻。(歸樵)999 秋懷 碧池 犀浦蘆風向暮生,,南天雁與蜀云平,。 無詩無酒還無賴,細聽殘陽墮水聲,。 結(jié)句視覺與聽覺的溝通,,盡在一個“墮”字,墮,,落也,,落之疾也,這是詩人在百無聊賴的情感意念的支配下,,使虛化的“殘陽”實化,,擴大了在特定的情景中,對殘陽入水的藝術(shù)感受范圍,。(歸樵)1000 庭中槐樹 孫付斗 一樹金黃取次開,,濃陰如蓋覆蒼苔。 老來方解嚴親意,,滿院清光只種槐,。 “金黃取次開”“濃陰如蓋”“滿院清光”比興手法,暗含開枝散葉,、庇蔭之意,。轉(zhuǎn)結(jié)最具深味,“只”字精穩(wěn),蘊含著傳承,,寄托著鄉(xiāng)愁,,承載著記憶。(歸樵)個人小傳: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來欲固守于幽懷心齋,回歸于天然純粹,,便有歸樵別名,。喜讀詩詞,偶有一得,;好亂涂鴉,,聊補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