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身癢 【辯證診斷】 1,、凡小兒春令之時,,遍身發(fā)紅發(fā)癢,此中氣虛,,榮衛(wèi)外泄,。 2、一運動出汗就全身癢,,(可能)此前使用類固醇,,造成毛孔收縮不好,汗無法透發(fā),。禁吃所有的甜食,、奶制品、Soda,。 3,、后半夜一點以后出現腰痛,、口渴、失眠,、瘙癢、心絞痛發(fā)作,、消化道不舒等癥狀的,,都是厥陰病。 【辯證治則】 1,、夜間癢加重:血中有毒素,,黃連二錢入血分去毒素。 2,、荊芥三錢 蟬蛻五分 -->皮癢疹,;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蟬蛻五分-->治皮膚癢。 3,、黃連解毒湯 (1)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下血,、尿血、麻疹,、痘瘡,、皮膚病、皮膚瘙癢癥,、蕁麻疹,、諸熱病之余熱; (2)亦可廣泛用于狂躁癥(夾有喜笑癥),、血脈癥,、眩暈、心悸亢進癥,、神經官能癥,、精神病、腦溢血,、高血壓癥,、酒渣鼻、黑皮癥等,。 (3)用于頭腦清醒不能入睡,。興奮不衰,無故發(fā)怒,,心情焦躁,,像似頭昏眼花者為目標,。高血壓或更年期障礙時之不眠癥亦為其目標。 (4)此癥系實火之證,,非虛火之證,。故上焦?jié)M悶心下拘攣,在任脈水分不動悸,,其脈沉細或軟弱,,但沉取確有力。必須以脈診,、腹診及舌候熱候,。 4、足底癢:病屬三陰經,,因為足底是三陰經脈之所始,。需重用生地黃涼血,方可參考導赤散,。 5,、皮膚瘙癢癥:瘙癢是皮膚病最常見的癥狀,《巢氏諸病源候論丨風搔癢候》中指出:“凡搔癢者是體虛遇風,,風入腠理,,與氣血相搏,而往來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沖擊為痛,故但搔癢也,?!薄秲冉洝分杏小爸T癢為虛”"風盛則癢”的記載。巢氏所說的癢是由外風引起,,而《內經》中記載的癢,,則是由內風引起。風勝則血燥,,燥久則血虛,,血虛不能榮養(yǎng)肌膚而發(fā)生瘙癢。外風引起的,,癥見遍體作癢,,走竄無定,抓破血溢,,隨破隨收,,不致化腐,多為干性者,可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輕清之劑以微散風邪,,風去則癢止,。 6、濕在皮膚表面:久坐濕地濕要入到你的身體里,,剛開始濕會進入皮膚,。癢、身疼,、濕疹,、蕁麻疹、紅疹、蚊蟲叮咬,麻黃加術湯,,第二天九成都沒了,,可加連翹、銀花,、蟬蛻幫助收口快,。 跑步時腿癢、晚上蓋被子腿癢,、隨季節(jié)變化的皮膚病都可以用麻黃加術湯,。 瘙癢性皮膚病也是麻黃加術湯。 7,、皮膚癢,、脈浮、苔膩: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常用在皮膚的疥癬上,。 8、腳底及足趾間有水泡,,會癢-->用麻杏薏甘湯來消炎止癢,。 9、跑步時腿癢,、晚上蓋被子腿癢,、隨季節(jié)變化的皮膚病,麻黃加術湯,。 10,、濕疹、蕁麻疹,、紅疹,、癮診、晚上蓋被子一熱就癢,外涂麻黃加術湯,,再服藥,,第二天就九成好了。 11,、周身如疥廯,,癢甚,各種治療無效者,,丹梔消遙丸(散)合四物湯,。 12、防己黃芪湯對于皮膚色白而肥胖的婦人,,夏天汗出如流,,大腿內側出滿汗疹而瘙癢或糜爛者有顯著療效。 13,、跑步時皮膚癢,,因為流汗被風吹,或者隨氣候變化的皮膚病,,麻黃加術湯,。 【辯證比較】 1、(1)溫清飲:四逆湯與黃連解毒湯之合方,。除婦女血崩病之外,,最常用者,為慢性頑固之皮膚粘膜疾患,,特別是皮膚瘙癢癥,、慢性濕疹、尋常性干癬,、掌蹠膿皰癥,、皮炎、蕁麻疹,、貝切特氏綜合癥(眼癥少)等,。多為皮膚黃褐色,枯燥如澀紙,。用于普通體質之疾患或慢性病程者,,伴有肝臟機能損害,球所謂變態(tài)反應性體質之皮膚過敏者,。用于皮膚疾患,,多加連翹、荊芥各2克,、薏苡仁5克,。 (2)消風散:瘙癢,血燥,血熱,,痂皮,,分泌物,口渴,。 (3)黃連解毒湯:瘙癢,,實熱,炎癥,,充血,。 (4)黃連阿膠湯:瘙癢,陰虛證,、內熱,,枯燥,心煩,。 (5)茵陳蒿湯:瘙癢,,里瘀熱,胸中苦悶,,脈緊。 (6)桃核承氣湯:瘙癢,,瘀血,,實熱,少腹急結,,便秘,。 (7)白虎加人參湯:瘙癢,內外熱,,津液虧乏,,干燥,充血,,口渴,。 (8)十味敗毒湯:瘙癢,輕癥,,變態(tài)反應,,改善體質、解毒,、排毒,。 (9)三物黃芩湯:瘙癢,血熱,,四肢煩熱,,干燥。 (10)地黃飲子:瘙癢,虛證,,血虛,,風熱,血燥,。 【辯證針灸】 1,、病人全身皮膚癢,就下合谷,,因為合谷是氣脈,,再下曲池,這兩個穴道一下去,,上半身就不癢了,。下半身是筑賓,三陰交是三條陰經的交會,,血海有清血的作用,。 2、陰莖軟不下來,,陽挺,,這是肝經的實癥。皮膚癢是肝經的虛癥,。都可以用蠡溝,。 3、曲泉是肝經的母穴,,肝經虛癥都可以在這里治療,。所以肝經皮膚癢就下曲泉。婦人陰部癢,,曲泉穴是很好的穴道可以治療,。 【經典回顧】 1、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2,、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膳c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去癢,溫服,,有微汗,,避風。 3,、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wèi)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4,、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者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5、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6、搏于皮膚之間,,其氣外發(fā),,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痹,,衛(wèi)氣不行,則為不仁... 7,、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徑脛上睪,,結于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8、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于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9,、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 【民間方法】 (僅供參考而已,,大部分只對特定情況有效,。真正治療或除根請認真閱讀臨床指導等內容) 1、皮膚瘙癢: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后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
|
來自: 仲景中醫(y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