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北,在大興安嶺深處,,依然生活著一位中國最后的女酋長,。 在這個“我和我的手機一刻都不能分離”的時代,這位酋長和她即將“消失”的使鹿部落,,卻依然過著傳承百年的游牧生活: 住木屋,、穿傳統(tǒng)服飾,、燒木取火,, 出門以鹿代步、靠游獵為生,, 生活中沒有手機,,更沒有網(wǎng)絡(luò)wifi…… 而這一切,不是電影,,也不是表演,,而是瑪利亞·索的真實生活。 而這樣的生活,,她已經(jīng)過了整整一個世紀(jì)! 01 中國最后的傳奇女酋長 一生與馴鹿為伴 這位包裹著頭巾,白發(fā)蒼蒼的百歲老人,,正是瑪利亞·索,。 她是“中國最后的女酋長”,,遲子建茅盾文學(xué)獎的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主人公的原型;曾接受過央視《新聞1+1》的采訪,,也上過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大本營》…… 她的一生,,很傳奇,但也很簡單,,一生為部落奔走,,一生與馴鹿為伴。 1920年,,瑪利亞·索出生在敖魯古雅鄂溫克的一個獵戶家庭。 少女時的她,,天資聰慧,。早年間,便頗有馴鹿本領(lǐng),,以及一手好槍法,。 婚后的她,雷厲風(fēng)行。 長大后,,瑪利亞·索聽從父親的安排,嫁給了比自己大12歲的丈夫拉吉米,。拉吉米雖是打獵的好手,,但卻酗酒成癮。 但當(dāng)其他人以為瑪利亞·索從此將開啟悲慘人生時,,瑪利亞·索卻逆天改命,,上演了“大女主劇本”。 在男性世界的鄂溫克人心目中,,族里和家里都是男人說了算,,但在拉吉米家里,卻是瑪利亞·索當(dāng)家作主,。 她不僅獨攬了家庭大權(quán),,還因為能干,漸漸成為了家族的核心,。 不久后便靠著一身血性,,和雷厲風(fēng)行的作風(fēng),在部落中建立起威信,,征服了族人,,成為了部落的酋長。 而“新官上任三把火”,。 瑪利亞·索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燒了”部落里的酗酒行為,。 為起帶頭作用,,她把酗酒的丈夫綁在樹上,鞭打示眾,。 從此往后,,再無族人敢放縱了,完全沒有被“男人為天”的觀念束縛,。 談到瑪利亞·索的生活,,總是離不開馴鹿。 她說“馴鹿不是普通的家畜,,是部落人民的朋友和家人”,。 如今101歲的瑪利亞·索,雖然經(jīng)過媒體曝光成了“名人”,,但她依然選擇留在部落,,與馴鹿相伴。 昔日的林子、捕獵的槍支已經(jīng)不見蹤影,,但她要守護的一切,,還在。 02 大興安嶺深處 中國最后的使鹿部落 瑪利亞·索的生活離不開馴鹿,,也和鄂溫克息息相關(guān),。 鄂溫克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的意思, 他們是中國唯一合法地過著半定居半游獵生活的族群,。 300多年前,,鄂溫克人的祖先從勒拿河流域遷徙到額爾古納河流域; 之后便一直在深山里過著以鹿代步,、靠游獵為生的古樸生活,。 鄂溫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馴鹿、獵槍和原始森林,,這些早已被他們?nèi)谌氲窖豪铩?/span> 鄂溫克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tǒng)民居。 為了給馴鹿找吃的,,他們一年遷徙至少十次,, 有人是“四海為家”,他們是“四林為家”,。 馴鹿,,鄂溫克語稱“奧倫”,也叫“角鹿”,。 因為它的頭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身似驢非驢,、蹄子似牛又非牛,,故名“四不像”。 馴鹿曾經(jīng)作為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運輸工具,,又被譽為“森林之舟”,。 因為狩獵時需要使用馴鹿,故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即“使鹿部落”,。 馴鹿的重要讓鄂溫克人對待馴鹿就如同家人一般,; 鄂溫克人有兩大命根,; 除了馴鹿,,就是槍了,對居住在山林中吃獸肉穿獸皮、以狩獵為生的他們來說,,獵槍意味著一切,。 不過現(xiàn)在獵槍已經(jīng)沒有了。 當(dāng)整夜覓食的馴鹿返回鄂溫克獵民的營地,,就表明鄂溫克人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簡陋的木屋和“撮羅子”內(nèi)炊煙冉冉升起,列巴和茶的清香很快彌漫開來,, 人們忙進忙出,,給小鹿喂牛奶、喂水,, 到河中打水用于食用,,到森林中尋找燒火的木柴…… 而馴鹿們則慵懶地呆在營地周圍,吃著苔蘚,、靈芝和蘑菇... 這原始而又古樸的畫面,,就是鄂溫克人的日常。 03 即將“消失”的使鹿部落 有機會一定要去探訪 瑪利亞·索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部落和馴鹿,。 在本應(yīng)安享晚年之際,卻仍停留在深山老林里,。 也許有人會笑她不會享受生活,,但她只希望:“眼睛能看到的范圍內(nèi)都是鹿?!?/span> 而鄂溫克部落也在她的帶領(lǐng)下,,也被更多人所知,馴鹿文化得以傳承,。 而隨著敖魯古雅交通逐漸便利,,大家有更多機會,了解馴鹿文化與鄂溫克族,。 花上個10塊錢,就能與馴鹿親密接觸,! 鹿鹿雖好擼,,但小心別被嚇到。 也許有一天,,使鹿部落也將成為歷史,。 他們的馴鹿生活只能在圖片,和“表演性質(zhì)”的民俗村中看到,,但瑪利亞·索的她的傳奇部落的故事,,將永遠流傳在大興安嶺深處。 趁著還有機會,去敖魯古雅看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