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寫齋號與題寫牌匾有很大不同。因為牌匾一般是對外的,,是公共的表達,,大空間的表現(xiàn)。所以更多的可能用楷書,,行書,。而且要寫得整齊正大厚實,便于識讀,,是實用為主的,。而齋號呢是屬于個人的,室內(nèi)的,,書房的,,更多的是個性化的,是私享的,,是情感的和雅致的一種物化形式,。因此在題寫時,是需要借景生情的,,也就是對齋號理解后的形式表達,,有輕重、虛實,,有收放,、欹側(cè),有情趣等等,,因此是需要創(chuàng)作的,。 有人說我主張丟棄漢字,這一定是個誤解,,離開漢字我寫什么呢,?漢字作為書法的素材,,對書寫形式的生成是基本原料,是第一信號,,而后演繹出一切形式語言,。所以我肯定不主張丟棄漢字的,而恰恰靠書法才能真正在未來不使用漢字的時代保留漢字,,就象甲骨文早就不使用了,,而靠書法保留至今天,依然展示著藝術(shù)的活力與生命,。當(dāng)然現(xiàn)代書法的探索,,寫線條、玩水墨,,可以不寫具體的漢字,,但其實源頭還在漢字,只是距離遠了點,。 最近給學(xué)生題寫了一批齋號,。在此聊一聊書寫時的想法和思考。我用的是四尺對開的橫條,,一共是四平尺,。 “頤齋”:兩個字,很空曠,,所以寫的字就比較大,。這個頤就是頤和園的頤,是頤養(yǎng)的意思,。是指身、心,、靈三方面的養(yǎng),,寫出的形象厚重,象三個部分組成,;齋字高大,,有氣勢,強調(diào)豎向與橫向的對比,。落款下移成塊,,雖字少,但畫面豐富,。 “悅己齋”:首先是兩邊大中間小,,有對稱性有大小變化。書法創(chuàng)作中放易收難,,有些字寫不小,,如齋字,。而己字可以寫小,這是個收的機會,。第二,,書寫速度快與內(nèi)容的含義有關(guān),要歡快,。悅字靈動跳蕩,,齋字雖方整但歡快流暢,二字圍繞厚重而內(nèi)斂的“己”字而載歌載舞,。 “虛靜軒”:虛靜二字是很高的境界,,主調(diào)應(yīng)該是虛而簡而不能實而厚。但為了豐富“靜”字以實筆進行了調(diào)節(jié),,同時靠正姿,、并列、有弧線但不伸展來保持靜中有動的意象,。右邊虛字用虛筆,,幾條橫線突破平行來減少平實感,增加變化,,突出虛境,。左邊軒字兩條長豎在形態(tài)方向上進行了變化對比,這需要書寫過程中眼與心心與手手與筆的即時的瞬間的發(fā)現(xiàn)對比反饋調(diào)節(jié),,且一筆成形,,一筆出彩! “云山閣”:這就需氣勢,,有云有山有閣,,閣是高臺上的建筑。書寫時,,雲(yún)字就在王羲之基礎(chǔ)上增加了寬厚與蒼勁,,山字虛筆如遠山之蒼茫,閣字外方整內(nèi)靈動,,因內(nèi)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并且在款字上錯落安排,映襯調(diào)節(jié)了閣字外廓之方整,,整體感強,,氣勢宏大。 “龍星天”:龍星天三字均與天空有關(guān),,應(yīng)寫出空闊飛動之意境,。但龍字行書很難寫出飛動之勢,在此取斜勢,,生成開張動勢,,并用虛筆表達,,如在云中;天字也取開張之勢,,左右無限伸展,,遼遠無際。星字寫得收而緊,,墨重有張力,,既在中位又有閃耀輻射之感! “逸云堂”:逸字是高境界,,王逸少(王羲之)的逸寫得最好,,這里用的即王逸少的寫法,造形沒變,,線條墨色有變化,,增加了空靈意韻。云字造形在行書中古人沒有寫中間長橫的,,這里的處理在行書中是創(chuàng)造性的,,但借鑒了隸書《華山碑》的結(jié)構(gòu),是有來處的,。堂字厚重穩(wěn)定,,吸納著'逸云'的飄飛與仙氣。 “清樾館”:清樾館三字橫向有七個單元,,書寫必須有松有緊并加以墨色對比,,都緊則拘束,都松則散漫,,與其寓意相悖,。這里清字打開,輕松自在,;樾字緊簇,,筆畫虛靈而不迫;館字外緊內(nèi)松,,內(nèi)部空曠,期待主人多學(xué)多藏,。這樣處理大大減少了重復(fù),,增加了變化和韻味。 “頤蓮軒”:頤蓮軒三字寫得最象《集王羲之行書圣教序》的感覺,,有古意也有新韻,,也即我所主張的“到位味道”的標準,可細細品味,。頤字寫得緊湊厚重,;蓮字正大,,撲茂不妖;軒字打開,,錯落呼應(yīng),,尤其軒字右部豎畫寫短,調(diào)節(jié)了其左右兩個“車”字的中豎,,比拉長中豎更有價值,。 “泓云軒”:泓云軒三字,泓是水深之意,,水上之云則有云騰致雨的感覺,,或許是主人八字缺水或有水生萬物的更深追求。故此三字書寫用水最多,,泓字線條沉厚,,墨韻潛流;云字法逸少且略加渾重,;軒字水墨通融,,右豎引長,或有“導(dǎo)之則泉注”之感,。通篇渾然一體,,富有張力。 “軒昂亭”之昂揚,,“臥牛山房”,、“大樸山房”之質(zhì)樸,“悅和書房”之和順文雅等等,,都有文與書的關(guān)聯(lián)和情感表達,,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贅述。 在此我想說明三點: 1,、書法創(chuàng)作要見景抒情,,所謂景就是漢字提供的像。祖先創(chuàng)造的漢字是法天地萬物之像的,,是天地人神靈的溝通,,更是人之性靈的表達與創(chuàng)造,為書法家提供了無限豐富的想象,、幻想空間,,提供了時代與祖先對話與神靈對話的穿越遂道。因此,,今日書法家不但對文字學(xué)有所研究,,而且要有較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面對不同書寫內(nèi)容能創(chuàng)造不同意境,,只能寫出一種面貌和風(fēng)格已經(jīng)不稱職了,,時代對書法家要求更高了,。 2、墨色變化是時代審美的重要元素,。古人墨跡多為小字,,缺少墨色變化;古人碑刻拓片,,更沒有墨色,。今日大字書寫必須墨分五色,以滿足審美情感需要,,所謂虛實相映,,滿紙云煙,氣韻生動,。這一點明,、清兩季書家早已做出了榜樣。一個筆畫或一條線亦或一個字,,百分百的黑一定要打破,! 3、寫字,、看字者,,最重要的是關(guān)注“變化”二字。唐人孫過庭兩句話早把寫字創(chuàng)作說的透透了:“一點乃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意思是一個字第一筆寫好后,,第二筆依據(jù)第一筆做變化,,以此類推;一幅字第一字寫好后,,第二字依據(jù)第一字做變化,,第二行依據(jù)第一行做變化,包括大小輕重虛實疏密等等,,以此類推,。變化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關(guān)鍵動力。 好了,!先聊這么多,!書法是博大精深的,因而也是神秘的,,核心是她有像而非實像,,引人無限遐想,。同時她有法,,法是可見的,,又是靈活運用的。沒有技法的嫻熟,,一切言說都無意義,。最后回到我那四個字'到位味道″。 二零二二年一月十七日張旭光記于北蘭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