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你眼里,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或許并沒有太多存在感,,但它的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9位,,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國。 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斯坦擺脫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宣布獨立。 僅僅3年過后,,也就是1994年,,哈薩克斯坦就決定遷都——將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 阿克莫拉,,后來改名叫阿斯塔納 阿克莫拉既是這座城市歷史上的舊名字,,也是蘇聯(lián)解體之后這座城市的新名字,。1954年赫魯曉夫發(fā)起著名的“墾荒運動”,俄羅斯人就將阿克莫拉改名為“切利諾格勒”,,也就是“墾荒城”的意思,。 墾荒城是個什么鬼? “墾荒運動”早結(jié)束了,,干嗎還要叫它“墾荒城”,? 所以,哈薩克斯坦人并不喜歡“切利諾格勒”這個名字,,蘇聯(lián)解體后,,迅速將其改回了歷史舊稱——阿克莫拉。 赫魯曉夫在大會上發(fā)言 要說哈薩克斯坦人可真夠堅決的,,阿克莫拉的意思是“白色墳?zāi)埂?,人家寧肯要祖?zhèn)鞯摹皦災(zāi)埂敝猓膊灰蒸敃苑虻摹皦ɑ摹?,哈哈?/span> 1997年,哈薩克斯坦正式遷都阿克莫拉,,又將阿克莫拉更名為阿斯塔納,。 2019年,哈薩克斯坦又將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 那么,,為什么哈薩克斯坦剛獨立3年就要遷都呢? 還有,,為什么這座被選為新首都的城市,,來來回回改了3次名字呢? 哈薩克斯坦大碼網(wǎng)紅 1,,遷都對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大事。 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決定把首都從阿拉木圖遷至阿克莫拉,,有好幾個原因,,我們簡單說說次要原因,再說核心原因,。 原因1:從版圖上看,,阿拉木圖作為首都,其位置過于偏心,,很難輻射到該國北部臨近俄羅斯的幾個州,。 看看這兩座城市的地理位置 原因2:阿拉木圖位于谷地之中,雖然雨水充沛,,但霧霾極難消散,,導致其空氣污染十分嚴重,。 原因3:阿拉木圖處在泥石流和地震多發(fā)地帶。阿拉木圖地處丘陵谷地,,地殼活動非?;钴S,從十九世紀以來,,阿拉木圖就發(fā)生過四次大地震,;在1911年的地震甚至高達8.4級,當時阿拉木圖幾乎被地震夷平,,震后僅剩一座東正教堂仍然聳立,,可以說是相當恐怖。 原因4:阿拉木圖三面環(huán)山,,城市的發(fā)展壯大十分受限,。 就是這座教堂當時還留存 與之對應(yīng)的是,新首都阿斯塔納的優(yōu)勢比較明顯,。 優(yōu)勢1:阿斯塔納地勢平坦,,是哈薩克斯坦全國的交通樞紐,位置上比阿拉木圖更適合當首都,。 優(yōu)勢2:阿斯塔納地處半沙漠草原地帶,,伊希姆河穿城而過,整座城市不但視野開闊,,而且土地資源,、水資源都極為豐富。 優(yōu)勢3:阿斯塔納歷史上也沒有嚴重地質(zhì)災(zāi)害的記錄,。 優(yōu)勢4:阿斯塔納對哈薩克斯坦而言,,幾乎有著無垠的擴張面積和無盡的人口增長潛力。 可以看出,,這四條對比下來,,哈薩克斯坦遷都的理由是比較充分的。 但是,,這四條卻不是時任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決定遷都最核心的原因,。 阿斯塔納夜景 2,在老非看來,,哈薩克斯坦決定遷都最核心的原因,,是要保證自己的國家“去俄羅斯化”。 要說從蘇聯(lián)解體獨立出來的國家,,為了確保國家獨立后的合法性,,確保不再回歸到加盟共和國的身份上,全都有“去俄羅斯化”的訴求,;只不過采用的方式各自不同罷了,。 這些國家在“去俄羅斯化”的實操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堅決劃清界限的,。 比如烏克蘭,,獨立后沒多久直接變成了俄羅斯的敵人;比如格魯吉亞,,獨立干脆擼起袖子跟俄羅斯干了一仗,;比如立陶宛,獨立后直接頒布了“立陶宛境內(nèi)禁止一切蘇聯(lián)符號”的法律…… 原創(chuàng)照片:格魯吉亞的“格俄紀念碑” 第二類:溫和劃清界限的,。 比如白俄羅斯,,獨立之后依然跟俄羅斯保持了不錯的關(guān)系,劃清界限的操作就相對溫和——比如說保留克格勃辦公大樓,,只不過換了塊新招牌,;克格勃創(chuàng)始人捷爾任斯基的雕塑也不砸掉,換個不顯眼的地方繼續(xù)立著……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白俄羅斯就不想“去俄羅斯化”,,你應(yīng)該知道白俄羅斯為啥一度想要把國名改為“白羅斯”。 原創(chuàng)照片: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原克格勃大樓 第三類:介于兩者之間的——既不像烏克蘭,、立陶宛玩得那么決絕,,也不像白俄羅斯玩得那么溫和。 應(yīng)該說,,哈薩克斯坦就是這一類——限于地緣原因,它自然不想跟俄羅斯撕破臉,;限于獨立合法性,,它又必須盡快行之有效地完成“去俄羅斯化”。 正是為了盡快有效地完成這個動作,,哈薩克斯坦才決定遷都,。 哈薩克斯坦的清真寺 3,為什么說“去俄羅斯化”,,是哈薩克斯坦決定遷都的核心原因呢,? 因為哈薩克斯坦的面積很大,臨近俄羅斯的北方各州,,在獨立之初受俄羅斯的影響,,甚至比受哈薩克斯坦的影響還要大。 自19世紀開始到20世紀后期,,大量俄羅斯移民涌入哈薩克斯坦的北方各州,,改變了當?shù)氐拿褡褰Y(jié)構(gòu)——這也是蘇聯(lián)歷史上為了管控各加盟共和國,普遍采取的一項國策,。 哈薩克斯坦北方各州,,由于俄羅斯人介入開發(fā)較早,,俄羅斯人的占比反而比哈薩克斯坦人更高! 另外,,在獨立之初,,俄羅斯人是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的第二大民族,占當?shù)乜側(cè)丝诘?7.4%,,大約有600余萬人,;哈薩克族也只占到了40.1%,大約有650余萬人,。 哈薩克斯坦的選美比賽 毫無疑問,,這個數(shù)字看上去,很難說清楚誰才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 隨著蘇聯(lián)的解體,,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存在著眾多的俄羅斯族人,他們成為哈國的重要隱患——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嚴重的分離運動,。 并且這些俄羅斯人大量位于北方各州,距離哈國當時的首都阿拉木圖,,有上千公里之遙,! 再次對比一下兩座城市的位置 600萬俄羅斯人,650萬哈薩克人,;加上首都阿拉木圖的偏心存在,,其影響力難以輻射到俄羅斯族人占多數(shù)的北方地區(qū),這當然會讓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憂心忡忡,! 中亞強人納扎爾巴耶夫毅然決定:盡快遷都,!而且新首都的位置要相對居中,能切實掌控和影響到北方各州,。 時任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 熟悉歷史的人知道,,納扎爾巴耶夫的選擇,在邏輯上跟明成祖朱棣當年的選擇,,有異曲同工之妙,。 朱棣當時“靖難”功成之后,也曾猶豫過在南京和北京之間的定都之事,。 后來,,朱棣依然選擇了“天子守國門”的北京——不得不說,這個選擇足具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思維,。 一句話:中國古代的大明,,現(xiàn)在的哈薩克斯坦,憂患都是來自北方啊,! 雖然當時的遷都之舉,,哈薩克斯坦人也有不同的意見,但發(fā)展到今天,,反對的聲音漸漸消逝,。 因為在改變哈薩克斯坦北方民族結(jié)構(gòu)這一方面,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國家也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也保持著不錯的勢頭。 可以這么說,,哈薩克斯坦的遷都豪賭,,是成功的。 明成祖朱棣畫像 4,,最后說說哈薩克斯坦首都的三次改名,。 第一次很簡單——人家自古就叫阿克莫拉,赫魯曉夫興高采烈地搞了個“墾荒運動”,,就給人家隨意摁了一個“墾荒城”的名字,,當然是感覺不爽啊,! 所以哈國獨立之后,,馬上就把那個“切利諾格勒”給改回阿克莫拉了。 第二次改名有點“簡單粗暴”——把阿克莫拉改名為阿斯塔納,。 阿斯塔納的意思就是“首都”,,所以,當時這么改的意思就是任性,,就是表明了不容置疑,! 第三次改名,也就是2019年3月,,哈薩克斯坦為了紀念前總統(tǒng)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將首都阿斯塔納再一次改名為“努爾蘇丹”,。 至少在老非看來,,納扎爾巴耶夫決定的這個遷都之舉,不但明智,,而且極具智慧和戰(zhàn)略眼光,,新首都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可謂適得其所,。 阿斯塔納,,現(xiàn)在叫努爾蘇丹 結(jié)語:在哈薩克斯坦的立國之初,時任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的智慧,為這個國家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貢獻良多,;即便單看他毅然決然的遷都之舉,,都令人心生敬佩。 不信的話,,你們可以對比一下烏克蘭——這個資源更為優(yōu)渥,、繼承蘇聯(lián)東西更多的國度,現(xiàn)在都混成什么樣了,,還有他們現(xiàn)在的老大……. |
|
來自: 頤源書屋 > 《從亞洲出發(fā)》